1. 首批出海QDII基金被罵10年 終於有一隻要回歸面值了
大約十年前,4隻QDII基金閃電募集約1200億元「揚帆出海」。
這4隻基金就像4艘承載了基金投資國際化、國內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夢想的「扁舟」,帶著國內投資者資金初出國門的興奮和期待,開啟了我國公募基金國際化資產配置的新時代。
然而,「一葉扁舟波萬頃」,初出茅廬的QDII基金就遭遇美國「次貸危機」當頭一棒,疊加公募國際投資人才匱乏,基金缺乏管理經驗,過分倚重港股、中概股投資等因素,不少QDII基金規模長期停滯,業績不佳,迷你基金屢屢出現……「資金出海」、「資產配置國際化」,這類名詞對那些遭受虧損的持有人如同「夢魘」,公募基金的國際化業務布局也廣受市場質疑。
然而,今年市場峰迴路轉,在A股市場的持續震盪中,港股等新興市場表現「一枝獨秀」,一度廣受詬病的QDII基金凈值快速拉升,「賺錢效應」凸顯,就連凈值在面值之下徘徊近10年的首批「出海」基金,基金凈值也接近「浮出水面」。
首批「出海」基金今年業績「搶眼」
今年以來,最早於2007年「出海」的QDII基金迎來收獲期。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最早於2007年出海的南方、華夏、嘉實、上投摩根旗下基金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高達21.13%,其中華夏全球精選以28.74%收益率問鼎「首批」出海基金,收益率最低的南方全球也斬獲了7.49%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首批「出師不利」的出海基金,隨著今年行情的演繹,潛伏在1元凈值線以下長達10年之久的基金凈值,也即將「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截至19日,華夏全球精選基金凈值為0.99元,距離突破1元凈值只差1%的漲幅,南方全球精選、嘉實海外中國股票、上投摩根亞太優勢距離1元面值分別還需要15.3%、17.9%、24.1%的漲幅,同樣也是歷史上較為接近1元面值的相對高點。
表1:2007年首批出海基金今年業績「搶眼」
業績歸因分析:新興市場上漲超預期高增長個股貢獻收益
從2017基金二季報基金經理觀點看,新興市場的超預期表現為基金帶來較好收益,尤其是港股的表現讓市場「驚艷」,投資高增長的保險股、消費、汽車等股票為基金凈值做了較大貢獻。
以下是基金經理二季報中披露的基金運作回顧和業績歸因:
1、華夏全球精選基金經理李湘傑
2季度,全球主要股票市場震盪上行,科技行業板塊表現遙遙領先。新興市場跑贏發達市場,中國香港市場受港股通南下資金及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推動,強勁上漲,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
4月,發達國家股市、債市均有靚麗表現,新興市場穩中向好,大宗商品表現慘淡。5月,全球權益類資產繼續向好,歐元、日元領漲,美元指數偏弱,大宗商品繼續疲軟。6月,美聯儲如期加息,歐元區及日本貨幣政策不變,美元指數維持低位,股市高位波動。
2、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基金經理蔣一茜
二季度MSCI中國指數大幅上漲11%。美聯儲如期啟動本年內第二次加息,進一步表態政策重心在勞動力市場回復充分就業後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上,並給出縮表時間表。法國總統選舉結果對港股市場情緒也有很好的正面刺激。
宏觀方面,外匯儲備連續回升,進出口增速略有回調。央行通過MLF對沖6月資金壓力高峰,也釋放出希望增加政策協調、保證金融去杠桿的平穩進行之意。MSCI宣布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市場情緒正面。
板塊方面,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零售(多數為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大幅跑贏指數。房地產板塊在強勁的預售數據刺激下也大幅上漲。此外,可選消費板塊中的汽車、教育、電商等子版塊都有很好的表現。美國油類庫存量大過預期,市場對OPEC的減產決心也有懷疑,石油價格疲軟,能源股逆市下跌,是表現最差的板塊。此外,必須消費、電信、和工業股也大幅落後於指數。
我們在二季度減持了周期板塊(煤和石油),轉入成長板塊(科技、教育等)。我們投資在一些高增長的個股(如汽車和互聯網)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同時,我們對能源、電信、必須消費等板塊的低配也對業績有正貢獻。
3、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經理張軍、張淑婉
在2017年第二季,摩根斯坦利綜合亞太指數(不含日本)持續其良好的表現,該指數在第二季度上漲5.7%(以人民幣計價),東北亞國家表現較仍然較東盟國家強。韓國(以美金計價)在各個板塊皆有表現,新總統當選提振消費類股反彈,使得韓國在二季度仍表現最佳。中國在保險汽車板塊大漲下,摩根斯坦利中國指數在二季度漲幅超過7%,其他如台灣,印度尼西亞表現亦佳。
亞太優勢第二季度凈值上漲7.27%,表現優於業績基準,主要由於超配中國保險股,韓國的消費股,並低配東盟國家所致。
4、南方全球精選基金經理蔡青、黃亮
2017年第二季度美聯儲如預期於六月宣布加息25個基點。二季度全球政治經濟沒有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全球主要股市大多延續上漲態勢。
在資產配置上,2017年二季度本基金維持了較為均衡的倉位水平。在投資策略上遵循先進行區域大類資產配置,再優選行業,再配置個股的原則。
二季度基金在區域配置上超配了經濟增長邊際改善明顯的歐洲,在行業和主題的配置上增加了對於美國金融和全球人工智慧行業的配置。
在個股層面,增加了受益於資金南下和海外資金迴流的港股投資標的。回顧二季度,全球股票市場的表現超出了我們此前的預期和判斷,相對謹慎的倉位配置拖累了整體基金業績的表現。
後市觀點:看好新興市場 重點配置科技、消費板塊
從二季報披露的後市觀點看,基金經理仍舊看好新興市場,但對美國後市表現分歧加大,基金將重點配置長期趨勢向好、估值較低,且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科技、消費等板塊。
以下是基金經理二季報中披露的後市觀點:
1、華夏全球精選基金經理李湘傑
我們將繼續跟蹤分析全球宏觀政策和經濟態勢,採取積極的倉位策略,堅定看好美國及中國香港市場,聚焦優質個股,超配長期趨勢向好、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科技及消費板塊。
中資股方面,核心配置教育、消費、醫療、信息技術等子板塊中長期經營趨勢向好、業績增長確定的龍頭公司;超配港股通南向資金偏好的高成長低估值個股。
基金在港股方面配置較多,關於港股,以四條主線為核心布局:
(1)科技股,聚焦智能手機供應鏈,包含蘋果概念股。今年是蘋果10周年,iPhone8大改款,很受市場關注。基金買入受益於雙攝像頭、OLED屏幕、3D感應及聲學升級趨勢的相關個股。
(2)互聯網,如騰訊。我們認為,中長期看騰訊還未遇到成長瓶頸,大概率能維持高速成長。
(3)汽車股,我們尤其看好SUV銷售及賓士、寶馬高檔車的銷售。同時看好吉利、廣汽及高檔車汽車經銷商等公司。
(4)受惠於國內供給側改革及環保限產相關的周期材料股,比如有色金屬、造紙、水泥及鋼鐵等品種。
2、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經理張軍、張淑婉
未來展望仍看好東北亞國家,看好中國及韓國,由於估值較高成長不如預期,我們對東盟國家保守,行業方面,我們關注金融、科技及消費板塊。
3、南方全球精選基金經理蔡青、黃亮
展望2017年三季度,盡管美國經濟的內生性增長韌性使該經濟體的復甦前景最具確定性,但我們仍然認為當前的估值水平所提供的風險收益不再那麼吸引。
從經濟增速來看,美國已經達到充分就業,上半年的增長主要依賴於補庫存和企業資本支出擴張拉動,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未來五年的GDP潛在增長率僅為1.6%-1.8%,經濟增速很難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歐洲方面,如我們先前預期,隨著法國大選完成,歐洲市場風險偏好水平得以上升,股票市場估值水平在二季度獲得重估。我們認為盡管目前歐洲股市估值水平與歷史相比已經處於合理位置,然而考慮到歐洲經濟結構改善顯著,復甦進程仍處於中前期,未來經濟具有潛在的提升空間。
新興市場在上半年取得顯著上漲後,估值方面的優勢有所減弱,但隨著市場分化加大,行業及個股層面仍存在不少投資機會。
2. 港股etf有哪些
一、港股50ETF (513550)這是一隻剛剛出爐的場內指數ETF,全名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50ETF,成立於2020年1月30日,基金公司是華泰柏瑞基金,投資類型屬於股票型基金,在1月13日上市,基金規模在18.31億元。
基金經理李茜和何琦,該基金比較基準是中證港股通50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當前資產配置股票資產配置56.2%,現金佔比在41.18%。
在這幾天香港各大指數迎頭向上的情況下,這只港股50ETF的漲勢喜人,昨日大漲超7%,今日迎來調整,收盤後跌6.71%。
在持倉這塊,因為剛剛上市因素,具體的持倉還沒有出現,但是這只近期表現強勢的ETF也是出現溢折率貼水率較高的情況。尤其是昨天換手率高達98%,如此高的換手率,近乎當成股票炒作一般。
二、港股100ETF (513900)
華安CES港股通精選100ETF,是華安基金旗下,從2018-04-27成立以來,已取得18.04%的收益,從各區間表現看,該基金今年以來表現一般,收益率5.59%,同類排名378/1008;1年收益率11.77%,同類排名678/813。最新的資金規模在1.32億元,投資類型屬於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是倪斌和蘇圻涵。
該港股100ETF連續兩日表現強勢,昨日漲停,溢折率達到11.68%和貼水率15.81%,今日迎來大調整跌幅9.88%。
在資產配置方面,其股票配置比例在94.39%,其重倉股最新的季度來看,以金融、科技和消費為主,均是港股頭部的龍頭公司,前三分別是,美團、騰訊、友邦保險等等。
三、恆生ETF (159920)
恆生ETF當前從去年的低點位置到現在,累計漲幅超20%,今日維持強勢,收漲1.43%,而且這只ETF也是較前兩只溢折率和貼水率並不高。
華夏恆生ETF,是華夏基金旗下,從2012-08-09成立以來,已取得58.63%的收益,從各區間表現看,該基金今年以來表現突出,收益率5.30%,同類排名39/135;1年收益率-4.89%,同類排名105/119;3年收益-5.37%,同類排名67/84;5年收益62.50%,同類排名39/60。
最新的資金規模在109.03億元,投資類型屬於國際(QDII)基金,基金經理徐猛,資產配置上股票佔比89.01%,其餘以現金為主。
該ETF以金融為主,其次是科技股。根據最新季度的重倉股,前十當中,金融股有六隻,前三重倉股分別是騰訊、友邦保險和匯豐控
四、H股ETF (510900)
該ETF跟上面的恆生ETF相類似,今日收漲1.12%,波動率較小,跟恆生指數走勢大體相同。
全名易方達恆生H股ETF,從2012-08-09成立以來,已取得29.65%的收益,從各區間表現看,該基金今年以來表現突出,收益率6.01%,同類排名24/135;1年收益率-3.45%,同類排名98/119;3年收益-5.40%,同類排名68/84;5年收益55.09%,同類排名45/60。
當前資金規模在104.33億元,屬於國際(QDII)基金,比較基準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基金經理是余海燕,成曦。
當前資產配置方面,股票佔比達到97.00%,配置以金融和科技為主,最新季度顯示其重倉股前三分別是騰訊、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平安等等。
要注意的幾點:
以上幾只有代表性的港股指數ETF,上面也提到各個指數在暴漲期間,兩個指標溢折率和貼水率大幅度升高,這個需要謹慎看待,因為這兩個指標升高提醒投資者越高越要慎重考慮買入。
因為,基金作為一隻金融產品,決定市場價格的不僅是它的實際價值,還要考慮它的流動性和預期收益,一般來說,ETF基金的貼水率是凈值跟市值之間的差距,一旦這些指標異動上漲,短期則需謹慎投資。
所以,上述的幾只基金,前面兩只的貼水率、溢折率由於昨天港股行情的火熱導致出現一定的套利空間,所以造成今天即便港股大漲,港股通50ETF和港股100ETF出現大幅度調整的原因。
所以,投資者應該謹慎看待這兩個指標的風向。
3. 盈富基金跟蹤的是什麼指數
盈富基金是一種港股基金,基金代碼為2800,成立於1999年,基金凈值緊密跟蹤恆生指數,股息再投資收益也接近恆生指數(股息累計指數),同時,該基金費用低(僅0.09%/年),每年兩次分紅,即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在每年的五月份和十一月份,股息穩步提高。
對於想投資港股,但又擔心港股風險較大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購買一些盈富基金,間接地投資港股,需要注意的是,盈富基金是港基,投資者購買它需要開通港股賬戶。
除了盈富基金跟蹤恆生指數之外,QDII基金:華夏恆生ETF(159920);港股通基金:華夏滬港通恆生ETF(513660)也跟蹤恆生指數,對於沒有開通港股賬戶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a股賬戶,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它們。
4. a股t+0的etf有哪些
A股T+0的ETF主要包括跨境ETF、債券ETF、商品ETF以及部分貨幣ETF。
首先,跨境ETF是指跟蹤境外市場指數,在國內上市交易的ETF。這類ETF可以T+0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全球市場的機會。常見的跨境ETF包括恆生ETF,如華夏港股通恆生ETF、平安恆生中國企業ETF等,以及納斯達克100 ETF、標普500 ETF、中概互聯ETF等。這些ETF允許投資者在日內買入並賣出,便於捕捉市場機會和規避風險。
其次,債券ETF也是可以T+0交易的ETF類型之一。債券ETF主要投資於各類債券,如國債、地方債、企業債等,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固定收益投資選擇。在A股市場中,常見的債券ETF包括國債ETF、地方債ETF、政金債ETF等。這些ETF通常具有較低的風險和穩定的收益,適合追求穩健投資的投資者。
此外,商品ETF也是可以進行T+0交易的一種ETF。商品ETF主要投資於大宗商品市場,如黃金、石油等,其價格受全球供需關系、宏觀經濟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在A股市場中,黃金ETF是較為常見的商品ETF之一,如華安黃金易ETF等。投資者可以通過買賣這些ETF來參與大宗商品市場的投資,獲取相應的投資回報。
最後,部分貨幣ETF也可以進行T+0交易。貨幣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貨幣市場基金,其投資標的主要包括現金、短期債券等流動性較高的金融產品。這類ETF為投資者提供了便捷的現金管理工具,同時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交易,實現資金的快速流轉。
總的來說,A股市場中可以進行T+0交易的ETF種類豐富多樣,涵蓋了跨境、債券、商品以及貨幣等多個投資領域。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ETF進行投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