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懂十位先進製造主題基金經理的行業配置偏好
「先進製造」領域作為國之重器與未來投資價值的重要方向,其細分領域眾多,對基金經理和普通投資者而言理解不一。通過分析雪球熱度排名前十的先進製造主題基金,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基金經理的行業配置偏好。
劉鵬,管理著519704交銀先進製造混合基金,接棒於2018年,管理規模達182億元。基金持倉行業分布較為均衡,2020年至今持倉5%以上的行業在6-11個之間,行業集中度不高,單一行業權重不超過20%。劉鵬不做特定行業偏好,涉及國防軍工、電子、交通運輸、新能源、機械、有色金屬、基礎化工等多個行業,權重變化較大。整體而言,劉鵬偏好行業輪動,靈活多變。
王偉,中銀智能製造股票基金經理,自2015年管理該基金,規模達74億元。基金持倉行業集中度高,換手率低。王偉看好或擅長新能源、電子(半導體)、汽車和機械領域,新能源佔比長期維持在4成左右,電子(半導體)佔比約2成,前四細分行業佔比接近8成。王偉似乎沒有明確的行業輪動意圖,但其選手可信度較高,如果看好先進製造,這樣的配置是值得信賴的。
李巍,廣發製造業精選混合基金經理,自2011年管理至今,規模為114億元。基金持倉行業集中度高,換手率低。李巍偏好或擅長電子(半導體)、國防軍工、新能源、機械和汽車領域,其中電子(半導體)權重長期維持在3成左右,是第一大權重行業,國防軍工和新能源分別佔比1-2成。他對行業佔比進行微調,沒有明顯的行業輪動特徵,但對電子(半導體)領域的偏好較為明顯。
李德輝,上投摩根卓越製造股票基金經理,自2018年管理,規模為118億元。基金除了「先進製造」領域,還積極布局醫葯消費,醫葯消費被視為「先進製造」的一部分。李德輝偏好或擅長醫葯、新能源、電子、計算機、國防軍工和消費領域,除醫葯在2021年下半年大幅減倉外,其他行業持倉相對穩定,行業分布較為分散均衡,行業集中度較低,換手率適中。
趙鵬飛,匯添富高端製造股票基金經理,自2015年管理至今,規模為48億元。基金行業持倉較為分散,每半年進行較大調整,換手率尚可,更像一位趨勢型選手。基金業績表現不錯,但今年以來與偏股混合基金指數回撤水平大體相當。
黃安樂,工銀高端製造股票基金經理,自2018年管理,規模為48億元。相對看好新能源、電子(半導體)、基礎化工和國防軍工領域,換手率高,行業輪動特徵明顯。高換手率的基金經理進攻性強,業績彈性較大。黃安樂在2020年收益率排名第二,但今年在大幅回調中下跌幅度最大。
盧純青,中歐先進製造股票基金經理,自2020年6月接手管理,規模為121億元。接手後大幅加倉新能源,持倉行業比重穩定,換手率低。新能源佔比近6成,表明對新能源行業的強烈看好,同時看好汽車、化工和機械領域。基金行業集中度和個股集中度均較高,前十大重倉股幾乎全部為新能源,前十集中度為51.94%。新能源持倉佔比趨勢不斷提高,隨著今年新能源的大幅調整,不排除進一步在新能源方向加倉的可能性。
王景,招商製造業混合基金經理,自2015年12月管理至今,規模為217億元。基金行業分布較為分散均衡,符合「製造業」的定位,沒有特別看好的細分行業,但涉及電子、醫葯、新能源、計算機、建材、基礎化工、有色金屬等7個領域,配置了10%左右的倉位。未見明顯行業輪動特徵,換手率中等偏低。
祁禾,易方達高端製造混合基金經理,自2020年管理至今,規模為294億元,在十位基金經理中管理規模第二。基金配置新能源、電子、機械、國防軍工和基礎化工等成長行業,不配消費和金融,符合「製造」的定位。祁禾有明顯的周期輪動特徵,在周期和成長之間做風格輪動。配置中典型成長行業為新能源、電子、國防軍工,典型周期行業為鋼鐵、有色、建材、基礎化工、石油石化,偏周期行業為機械。
鄭澄然,廣發高端製造股票基金經理,新銳基金經理,自2022年5月20日管理,規模為307億元,管理規模在十位先進製造基金經理中最大。基金近兩年重點配置新能源和石油石化,石油石化倉位穩定,新能源倉位波動大:2020年下半年調整至1成多,2021年上半年調整至3成左右,2021年底則調整至6成多。其節奏較為准確,7個季度中有6個季度為正收益。高行業集中度、高個股集中度,2022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達80%,換手率中等略微偏低,業績優秀。
這十位基金經理在行業偏好及操作風格上各具特色,沒有「重樣」的。都是優秀選手,個人偏好方面,作者更傾向於祁禾、王景、李巍、王偉等。所有觀點和涉及的基金不構成投資建議,僅為個人思考與實踐的真實記錄,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