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經理
擴展閱讀
股票價格指數最佳選擇 2025-04-27 16:57:38
公司與股票價格的聯系 2025-04-27 16:33:58

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經理

發布時間: 2025-04-27 08:58:32

⑴ 但斌是誰主要做什麼的

但斌是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主要是做股票、期貨的市場研究。
簡介:
但斌(1967年—),生於浙江省東陽市虎鹿鎮夏程里村,現擔任東方港灣董事長兼總經理。但斌先生1992年開始證券、期貨研究與投資生涯,曾為君安研究所及國泰君安研究所之市場策略首席研究員;大鵬資產管理公司之首席投資經理。在2000年獲得國泰君安董事會辦公室頒發的國泰君安證券投資研究獎勵基金一等獎;另2007年出版《時間的玫瑰》。長期致力於股票、期貨等金融市場的基礎研究,對投資哲學有一定思考,實踐於中國證券市場。擅長把握結構性機遇及上市公司內在的價值投資。

⑵ 林園重倉了哪些股票

經過調查了解,林園重倉的醫葯股有天士力(600535),華潤三九(000999)、易明醫葯(002826)、信立泰(002294)、貴州百靈(002424)、華東醫葯(000963)、華潤雙鶴(600062)、通化東寶(600867)。

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

1我國《證券法》規定,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3年內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無其他重大違法行為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2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規定,首次公開發行的發行人應當是依法設立並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生產經營合法;3年內主營業務、高級管理人員、實際控制人沒有重大變化;股權清晰。發行人應具備資產完整、人員獨立、財務獨立、機構獨立、業務獨立的獨立性。發行人應規范運行。

二,發行人財務指標應滿足以下要求:

1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

2連續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

3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4至今連續1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采礦權等後)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

5至今連續1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三,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條件

依照2009年3月發布的《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主要應符合如下條件:

(1)發行人應當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為適應不同類型企業的融資需要,創業板對發行人設置了兩項定量業績指標,以便發行申請人選擇:第一項指標要求發行人至今連續兩年連續盈利,至今連續兩年凈利潤累積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第二項指標要求發行人至今連續1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500萬元,至今連續1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至今連續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30%。

(2)發行人應當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存續時間。根據《證券法》第五十條關於申請股票上市的公司股本總額應不少於3000萬元的規定,《管理辦法》要求發行人具備一定的資產規模,具體規定至今連續1期末凈資產不少於2000萬元,發行後股本不少於3000萬元。規定發行人具備一定的凈資產和股本規模,有利於控制市場風險。

3管理辦法規定發行人應具有一定的持續經營記錄,具體要求發行人應當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3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林園持有哪些醫葯股

一、張磊

「投資狂人」張磊,管理的資產達300億美元。1972年出生於河南駐馬店市,高瓴集團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校董事會副董事長,耶魯大學校董事會董事,亞洲發展委員會主席,西湖大學創校校董、創始捐贈人、發展委員會主席,西湖教育基金會理事,香港大學校董,未來論壇創始理事、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張磊先生還擔任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科技創新投資顧問小組顧問委員、上海全球招商合作夥伴,天津市智能科技產業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高級顧問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委員,並曾擔任2016年B20中國就業工作組聯合主席及2017年B20德國就業和教育工作組聯合主席,中美交流基金會董事,團結香港基金理事,香港金融發展局委員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導小組成員。

二、張坤

張坤,易方達基金經理,2020年底,易方達張坤管理的5隻基金總規模已達到125509億元,成為首批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逾千億的基金經理之一。2021年1月25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因重倉白酒股而出現一日凈值暴漲5%,當天粉絲們就建立了後援團,並表示「坤坤不老,藍籌到老,張坤隨後登上微博熱搜高位。

三、弘度

弘度,本名不詳,據說該名是其皈依後的法名,人稱「定海神針」,二級市場預判能力最強的股評家,其判斷A股指數走勢預測能力非常強悍,無差錯的預判能力讓業界精英紛紛傾佩,散戶投資者稱其為「定海神針」,足見散戶對於其能力的肯定,中興通訊1168抄底成功,股價一路上漲至56元,高達500%的盈利能力更是成為封神之作,管理資產70個億無敗績更是讓投資者驚嘆。

四、林園

林園,1963年出生,陝西漢中人,曾在深圳紅十字會醫院及深圳博物館工作,1989年以8000元進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園持有股票市值達到20億元。

愛吹牛說大話的林園資產從8千到10億 ,一度自稱是中國股神 。

五、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之王」王亞偉,帶領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生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的神話。他以低調和犀利的操作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大膽的操作風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現令人尷尬,王亞偉從神壇上摔了下來。但現在他重生了,帶著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巔峰。

六、花榮

花榮是滬深股市第一代職業操盤手,也是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人稱「不死鳥」。花榮炒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底,當時開戶最少需要資金1萬元,他湊了3000元和別人合夥開戶,從郵市轉戰股市。1993年花榮已經在證券公司工作,成為證券市場上第一批紅馬甲。

七、章盟主

章建平,浙江臨安人,天津商學院畢業,1996年入市,活躍至今。

老牌游資大鱷,人稱「老章」,「游資中的北斗人物」、「漲停敢死隊之王」、「浙江股市第一盟主」、「章盟主」,也有「善庄」稱謂。

八、殷保華

1996年開始投資,我們可以在股票、期貨、債券市場看到他,他最擅長投資組合,年化收益率25%。

九小鱷魚

小鱷魚本名不詳,1990年出生於江蘇,2011年還在讀本科大四的時候,他就攜數萬元資金投入到股市當中,從此便開始了傳奇的炒股生涯。小鱷魚一開始做短線,但是虧得很快,後來做長線,發現性格太急躁,拿不住,再改到短線,之後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脈,找到了自己的方法。2013年末,入市兩年的小鱷魚的資金已經從剛開始的幾萬元到了接近2000萬的體量。2014年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後小鱷魚再接再厲,資金實現了從2000萬到7000萬的跨越。到了2015年,趁著牛市的東風,直接進入了億元俱樂部,現在的持倉達到了幾個億。

十徐翔

徐翔被譽為「寧波極限敢死隊」首席舵手。17歲時,他拿著3萬元入市投機到40億元,一度管理數百億資產「鶴立雞群」。不幸的是,2015年,人們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而被捕,2021年刑滿釋放重獲自由。

林園持有醫葯股的詳細名單

000513|麗珠集團

600380|健康元

002004|華邦制葯

002038|雙鷺葯業

600276|恆瑞醫葯

600062|雙鶴葯業

600829|三精製葯

600521|華海葯業

000952|廣濟葯業

600607|上實醫葯

600420|現代制葯

000522|白雲山A

600664|S哈葯

600129|太極集團

600196|復星醫葯

600666|西南葯業

600267|海正葯業

600842|中西葯業

002099|海翔葯業

600518|康美葯業

000999|S三九

600867|通化東寶

000650|仁和葯業

600568|ST潛葯

600513|聯環葯業

000545|ST吉葯

000597|東北制葯

000566|海南海葯

000739|普洛康裕

002001|新和成

600671|ST天目

000606|青海明膠

000788|西南合成

000756|新華制葯

600812|華北制葯

600222|太龍葯業

600488|天葯股份

600771|東盛科技

600789|魯抗醫葯

000153|豐原葯業

600490|中科合臣

002020|京新葯業

600253|天方葯業

600216|浙江醫葯

600466|ST迪康

600385|ST金泰

000750|SST集琦

00080|ST金花

ST四環

600656|SST源葯

600421|國葯科技

(2)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經理擴展閱讀

醫葯類龍頭股有哪些?

華潤三九 (000999)、恆瑞醫葯 (600276)、天士力 (600535);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⑶ 鵬華基金梁浩團隊:為什麼外界看不懂我們的前十大重倉

導讀:在過去的一年,主動權益基金給大家帶來了很不錯的回報,也有越來越多人看到了主動管理基金創造的價值,不斷放棄自己炒股票,轉而買入優秀的主動管理基金產品。那麼, 主動管理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到底來自哪裡?完全是因為自己「炒股票」的能力更強嗎?

在鵬華基本面投資大學鵬華基金梁浩團隊闡述中,他們解答了我這個問題。梁浩所帶領的鵬華成長投資團隊認為投資收益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某種Beta,但這個Beta並不是指數的漲幅,而是國家的競爭力和資源稟賦。 優秀的主動管理基金,要找到 社會 發展的方向,並且在最強的國家Beta上進行配置,從而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投資不能「低頭趕路,也要抬頭望天」。 自下而上看公司固然重要,也需要把一些中長期的國家趨勢和產業趨勢放入到投資框架中,實現Beta和Alpha的結合。 歷史 上每一個大牛股,背後都有時代的烙印。

作為新興成長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我們在此前也和梁浩有過深度訪談《鵬華梁浩:未來最大的阿爾法和最強的貝塔都來自於創新》。梁浩已經逐漸從一個完全自下而上的成長股基金經理,加入了自上而下的產業和國家發展視角。過去幾年,我們也看到梁浩的一些重倉股取得了好幾倍的投資收益。而此次和梁浩共同管理產品的聶毅翔博士,更是有著羨煞旁人的學歷背景。在獲得了計算機的博士學位後,聶毅翔又去了頂尖商學院芝加哥大學攻讀MBA,並且市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法瑪(Eugene F. Fama)。我們知道,尤金·法瑪是著名的「市場有效論」的提出者,也是經濟三大學派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過去幾年,A股基金更流行單基金經理的管理模式,鵬華基金的梁浩團隊,通過雙基金經理管理更好的解決基金經理之間盲點和覆蓋效率的問題。梁浩具有很強的自下而上個股挖掘能力以及對大局觀的把握,聶毅翔則對海外市場更加了解,特別是在港股上的投資,也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更重要的是,梁浩和聶毅翔對於底層投資的方法論一致,彼此互相認同,不會產生損耗。我們相信兩位優秀基金經理的合力,能夠創造1+1>2的效果。以下是我們的訪談全文:

梁浩,追求十倍股的極致成長股選手

投資理念: 自上而下產業趨勢和自下而上公司競爭力相結合

代表產品: 鵬華新興產業混合

十倍股的來源之一:

企業家精神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目標決定了投資框架,投資框架決定了投資流程和具體的操作。在梁浩的投資框架中,他追求找到中長期的十倍股。十倍股(TenBegger)最早由成長股大師彼得·林奇提出,在其80年代到90年代掌管富達的麥哲倫基金期間,曾經買到了一大批的十倍股。

那麼十倍股的來源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 鵬華基金梁浩的答案是推動 社會 發展中的創新力量,再疊加優秀的企業家精神。梁浩希望能夠在比較早期識別出優秀的管理層,當判斷公司未來2-3年後的價值比今天的價格能夠大幅上升後,就會長期重倉買入。

梁浩告訴我們,自己在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的從業經歷中,都完成過對十倍股的重倉。2008年加入鵬華基金的梁浩,只用了三年時間就被提拔為基金經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梁浩在2009年為公司挖掘了一個股票,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取得了10倍漲幅,為基金組合貢獻了超過8個億的盈利。

到了2011年做基金經理後,梁浩又在重倉持有的情況下,在一個股票上三年賺到了10倍以上的收益。有人說,只有重倉一次十倍股,才能完成投資框架的升華。顯然,梁浩追求的,就是不斷找到十倍股並且重倉持有。

在這些十倍股中,梁浩發現區分公司長期差異的是企業家精神。確實,我們看到全球最偉大的企業,幾乎每一家都具有非常優秀的管理層。像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貝索斯、特斯拉的馬斯克等,他們都有著極強的企業家精神,不斷在推動 社會 進步。梁浩告訴我們,價值創造的本源來自企業家和企業自發的創造力。

十倍股的來源之二:

推動 社會 發展的產業趨勢

我們發現, 每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十倍股,這些公司共同的特徵是符合 社會 發展的產業趨勢。 比如說,過去10年毫無疑問是屬於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通過 科技 創新大幅提高 社會 效率,實現了人和人、人與商品、人與信息等之間的連接。

每一個產業趨勢,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找到產業趨勢中的新變化,或者挖掘正在快速崛起的產業趨勢,是尋找十倍股的源頭之二。梁浩在投資中,會把更多精力花在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究上。

梁浩告訴我們,在過去幾年他看到了中國的製造業需要疊加互聯網的渠道和銷售方式。沿著這一條產業趨勢的變化,梁浩也在不斷尋找受益的潛在十倍股。從公開信息能看到,梁浩很早就重倉了一個用互聯網思維做產品和渠道銷售的公司。

梁浩告訴我們,這個公司他早在12塊錢左右就開始買入,之後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問題,股價一路跌到了6塊錢。在不斷下跌的過程中,梁浩並沒有恐慌,而是繼續加倉。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投資的信仰需要K線加持,因為絕大多數人對於基本面理解並沒有那麼深刻,只要股價下跌就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梁浩能夠在股價不斷下跌中買入,就是對於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的產業趨勢深信不疑。

果然,這家公司藉助了互聯網渠道,推出了爆款產品,業績兌現了梁浩此前的判斷。這家公司的股價也在2020年出現了很大的漲幅。

梁浩告訴我們,自己確實對於 社會 發展過程中,一些新的變化更加敏銳一些。梁浩和其他成長股基金經理不同的是,他會用一級市場的方法,進行二級市場的投資。這種投資方法讓梁浩對許多公司會布局更加早期。這也讓梁浩相比於大部分成長股基金經理,持倉的股票沒有那麼白,需要一定的時間獲得市場共識。好在過去幾年,梁浩的這套方法運營得越來越嫻熟,也不斷被大家所認可。

十倍股的來源之三:

國家稟賦

做了許多年投資之後,梁浩逐漸意識到自上而下把握國家Beta的重要性,他發現十倍股最大的來源是國家稟賦。這個思維方式,也讓梁浩在過去一年多,將投資框架從原來完全自下而上找Alpha,變成了自上而下大Beta和自下而上的個股Alpha相結合。

確實,我們所有入行的人看投資的書,基本上都是來自美國。我們總是拿《Stock For the Long Run》裡面傑瑞米。西格爾教授列舉的大類資產長期收益去說服投資者,而那個資產收益也是來自美國。

我們看到的是斜率不斷向上的美國,正是因為美國的國家稟賦。在不同的時代中,美股的十倍股也都是受益於國家稟賦,這或許才是十倍股最大的源頭。脫離了國家的稟賦,一個企業很難逆流而上。

梁浩認為,大家常說Alpha和Beta不可兼得,你要麼自上而下抓Beta,要麼自下而上抓Alpha。沒有人能同時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做好。實際上,梁浩做了幾年自下而上的個股Alpha挖掘後,越來越體會到, 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應該把Alpha和Beta都抓住才行。 這里說的Beta,不是今年賭一個行業,明年再賭一個行業,而是大的Beta。

梁浩對美國、歐洲、日本這些發達國家過去30年表現最好的行業都做過深入研究。拿美國為例,過去三十年表現最好的三個行業是 科技 、可選消費和醫療,這就是大Beta。相反,電信服務、公共事業、原材料是三個表現最差的行業。歐洲股市過去三十年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化工、醫療保健、食品飲料;表現最差的三個行業是銀行、電信、零售。然後再看日本,過去三年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精密儀器、醫葯、交通運輸;表現最差三個行業是空運、銀行、礦業。 最後看中國,2005年以來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食品飲料、家電,醫葯;表現最差三個行業是鋼鐵、採掘,交通運輸。

我們一比較就發現,各國表現好的Beta,都是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行業。 梁浩認為,首先要理解這個國家的Beta在哪裡,否則你長期在一個弱勢行業做研究,收益機會可能非常少。穩定的GDP增長是中國經濟的最大Beta。我們這幾年開始理解國家的Beta在哪裡,從國家的紅利和資源稟賦出發,去尋找一些大的機會,並且和自下而上的個股研究相結合。

未來中國的十倍股會來自四個方向

理解了國家Beta的重要性,就要從符合中國稟賦的領域去尋找下一個十倍股。梁浩認為未來大的Beta會出現在四大領域:

第一條大Beta是消費升級。 我們看到從80後、90後、到00後,大家都願意為一些好產品去支付相對好的價格。我們也看到許多企業通過產品創新,得到了很好的回報。我們國家整體的工業設計水平在快速提升,也推動了消費升級的迭代。

我們一起做消費品投資,會更加看重品牌力和渠道力。品牌力佔領老百姓的心智,渠道力佔領老百姓購買產品能看到的地方。然而,這兩年越來越多有產品力的公司冒出來,背後就是通過消費升級帶動的。

第二條大Beta是 科技 創新。 我們看到了許多帶有中國特色的 科技 創新,比如說 科技 賦能後對許多產業的系統性升級,本土的信息化系統能力在不斷提高。今天,許多中國產業已經走到了全球的前沿,背後依靠的就是強大的信息化支撐。信息化還只是 科技 創新的一個方面,這一條賽道中會有許多公司走出來。

第三個大Beta是醫葯。 醫葯同時受益於創新和人口老齡化。在創新領域,我們看到許多創新葯和創新器械。今天醫葯企業的研發能力,相比十年前有了大幅的提升,背後也是伴隨著整個國家的製造業升級。

第四個大Beta是製造業升級。 這一塊我們有工程師紅利和勞動人口效率紅利。我之前去北歐度假和當地人聊,他們每年都有很長的加強,而我們國內的勞動效率很高,也有大量的優秀工程師。

相信「國運」,才能找到十倍股

巴菲特說過,沒有人可以做空自己的國家發財,言下之意是,投資賺錢必須相信「國運」。我們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百年美股牛市,告訴你什麼叫賭國運」。 投資的本質,就是賺取企業價值成長 的錢。只有在一個長期經濟成長的大賽道中,才能更高概率找到價值成長的公司。 反之,在一個長期經濟衰退的國家,大概率不僅找不到十倍股,很可能投資最終是虧錢的。

梁浩告訴我們,投資收益的來源, 並不完全是我們個人的能力有多強,更多是來自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 我們看無論是巴菲特還是彼得·林奇,雖然他們的投資方法不同,但是共同點都是相信美國的未來會更好。

從這個角度看,梁浩對於長期的投資收益充滿信息。他認為,中國的全球競爭力在變得越來越強,只要國家的競爭力在,我們未來的投資機會非常多。所以我們一定要投資美好生活,有了美好生活才會有投資收益。

聶毅翔:師從尤金·法瑪的國際化視野專家

投資理念: 用合理的價格買成長(GARP策略)

代表產品: 鵬華創新驅動

投資最有效的是企業價值增長

我們做投資的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尤金·法瑪這個名字。他是著名的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並且提出了有效市場理論。鵬華基金的聶毅翔曾經在芝加哥大學攻讀MBA,就師從諾貝爾獎得主尤金·法瑪。他對於這一套理論有了自我消化後的理解: 相信長期堅持優秀的公司,價值最終會被體現出來。

投資中有各種各樣的價格波動,理解什麼造成了價格波動,就需要對股價的構成元素進行分解。聶毅翔用了一個簡單的公式:股價價格=估值(PE)X 盈利(EPS)。估值的波動更多來自市場情緒,是比較難把握的。主動選股的基金經理,更多應該把握盈利的變化。只要找到未來兩三年盈利是不斷向上增長的企業,大概率就能賺到盈利增長的錢。

我們曾經看過一個數據,從1900到2016年之間,標普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9.5%,其中估值的影響只有0.5%,可以忽略不計。另外的9%全部來自盈利的因素,一半是企業增長獲得的,另一半是企業分紅獲得的。從這個數據也能發現,拉長時間看,把握EPS(盈利)增長,是長期投資最有效的方法。

成長性是投資中的關鍵

聶毅翔的投資框架是西方常見的GARP策略,也就是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這個策略的核心部分是Growth(成長性),要用合理價格買成長。關於投資中到底賺的什麼錢,聶毅翔繼續用了一個海外投資大師的案例:

霍華德·馬克思說過,市場上有兩種做價值投資的方法,一種是用五毛錢買靜態價值一塊錢的東西,另一種是以一塊錢買未來價值到兩塊錢的東西。前者是賺價值回歸的錢,後者是賺企業成長的錢。

聶毅翔發現,賺價值回歸的錢其實很難。首先,要把公司的價值算清楚,避免價值陷阱。其次,價值的回歸通常需要外部的催化因素配合,這一點把握的難度也比較高。相比較而言,聶毅翔認為,把握企業盈利增長是自己更加擅長和喜歡的投資方式。拉長時間看,企業的盈利增長會來自三個方面:

1)符合 社會 結構的發展規律,這是一種強大的Beta,順著大時代更容易成長;

2)公司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比如說有好的產品、好的渠道、優秀的管理層。管理層戰略眼光和執行力都比較強;

3)盈利增長的能見度比較高,聶毅翔希望能看到一個企業未來三年每年都有20-30%的盈利增長。要看清三年以後的事情比較難,以三年為時間維度,每年都能獲得20-30%的盈利增長,其實已經很可觀了。

當然,橡樹資本的霍華德·馬克斯在今年也寫過一篇備忘錄,指出預測未來是最難的,人也不要以為自己有預測未來的能力,但是知道周期是有意義的。聶毅翔認為,判斷一個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正是成長股投資的挑戰所在,同時也是專業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創造價值的部分。普通老百姓把錢交給專業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正是因為這些專業的投資人士,具有超越普通人的企業長期定價能力。

預測短期很難,不要相信倖存者偏差

既然預測未來很難,特別是預測短期是幾乎不可能的,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希望預測明天股價的漲跌呢?關於這一點,聶毅翔的回答是:倖存者偏差永遠會存在。他從一個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身邊總是有人運氣足夠好,買到了漲停的股票,他就會誤把運氣作為自己的能力,並且會去和許多人宣傳自己的「短期預測能力」。反過來說,如果有人預測錯了,買到了跌停的股票,他們大概率不會和別人說。通過對於這種行為金融學的分析,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身邊總是存在能夠預測短線的人。

關於倖存者偏差,巴菲特曾經用過另一個經典的比喻:拋硬幣大賽冠軍。當全美國所有人都在玩拋硬幣的 游戲 時,連續拋10次一定有人10次都是正面。這個人就會誤以為自己有一種能力,能夠拋出硬幣的正面(雖然我們都知道,拋硬幣的結果是完全隨機的)。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許多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會因為能力虧回去。投資中拉長時間看,決定長期收益的就是能力,優秀的基金經理會在能夠構建能力圈的領域下功夫,這樣投資的護城河就會越來越深。

在投資中,聶毅翔不會去追短期的風格,他告訴我們這種方式看似資金效率很高,其實也存在兩個風險:第一個風險是,買在了這個風格的山頂;第二個風險是, 對個股沒有深入理解,賺到的收益也不是來自能力,這樣可能長期損害了持有人的利益。

聶毅翔認為,投資還要賺到自己認知那一部分的錢,這也是對持有人負責的態度。

當極致的成長股選手遇到國際化視野專家

在當下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越來越多的產品是單一基金經理管理,那麼為什麼鵬華基金要發行由梁浩和聶毅翔共同管理的產品呢?我們也就這個問題訪談了兩位基金經理,他們認為通過共同的投資理念,和互補的方法論,能夠實現1+1>2的效果。

梁浩是一名極致的成長股選手,永遠在尋找未來幾年的十倍股,具有很強的自下而上挖掘Alpha能力。聶毅翔受過系統性的西方成熟投資理念教育,也有著很強的國際視野和背景,對於一些大的Beta把握能力較強。

這種投資能力的結合,如同在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針。自下而上的Alpha,能看到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不同,產業和產業之間的差異,而海外視角能夠看透海外成熟市場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借鑒到A股市場的投資,如同一個指南針的功效。

此外,在個股的跟蹤上,兩人也可以做到更好的互補,將團隊的能力最大化。事實上,梁浩也會根據整個鵬華基金研究部的能力,彌補其投資上的短板,設計出不同類型的產品。

我們也認為,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到「現代化2.0」時代,已經告別了過去單打獨斗的模式,而是更依賴平台的能力,通過專業化的分工,力爭為持有人賺取可持續的超額收益。

- end -

安 昀 | 鮑無可 | 薄官輝 | 曹 晉 | 曹文俊 | 常 蓁

陳璇淼 | 陳 平 | 陳 媛 | 陳立秋 | 陳 軍 | 陳覺平

陳 宇 | 程 彧 | 程 洲 | 崔 瑩 | 蔡嵩松 | 蔡 濱

董偉煒 | 杜曉海 | 付 斌 | 費 逸 | 方鈺涵 | 方 緯

高蘭君 | 剛登峰 | 葛 晨 | 顧耀強 | 光 磊 | 歸 凱

郭 銳 | 郭 堃 | 郭相博 | 韓 冬 | 郝旭東 | 郝 淼

何 帥 | 何曉春 | 侯振新 | 洪 流 | 胡昕煒 | 胡魯濱

胡宜斌 | 胡 濤 | 黃 峰 | 黃立華 | 姜 誠 | 蔣 鑫

紀文靜 | 焦 巍 | 賈 鵬 | 匡 偉 | 勞傑男 | 雷 鳴

李德輝 | 李 琛 | 李曉西 | 李曉星 | 李元博 | 李耀柱

李玉剛 | 李健偉 | 李 建 | 李佳存 | 李 巍 | 李曉星

李 競 | 黎海威 | 梁 浩 | 梁 輝 | 梁 力 | 廖瀚博

林 慶 | 劉 斌 | 劉 輝 | 劉格菘 | 劉 江 | 劉曉龍

劉 蘇 | 劉 銳 | 劉 平 | 柳世慶 | 柳萬軍 | 陸 彬

陸政哲 | 陸 欣 | 羅春蕾 | 呂越超 | 樓慧源 | 馬 翔

馬 龍 | 莫海波 | 牛 勇 | 潘 明 | 蒲世林 | 齊 皓

祁 禾 | 秦 毅 | 秦緒文 | 丘棟榮 | 邱 傑 | 曲 徑

饒 剛 | 宋海岸 |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偉

是星濤 | 孫 偉 | 湯 慧 | 唐頤恆 | 譚冬寒 | 譚鵬萬

譚 麗 | 田彧龍 | 王大鵬 |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王 培 | 王 栩 | 王延飛 | 王宗合 | 王克玉 | 王 景

王詩瑤 | 王曉明 | 王筱苓 | 王園園 | 魏曉雪 | 魏 東

翁啟森 | 吳 星 | 吳豐樹 | 吳 印 | 吳 渭 | 伍 旋

肖瑞瑾 | 謝書英 | 謝振東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許文星 | 許 炎 | 顏 媛 | 楊 棟 | 楊 浩 | 楊 瑨

楊銳文 | 楊 帆 | 楊岳斌 | 楊 明 | 姚 躍 | 姚志鵬

葉 展 | 易智泉 | 於 洋 | 於善輝 | 袁 宜 | 袁 航

袁 曦 | 余小波 | 張丹華 | 張東一 | 張 峰 富國

張 峰 農銀匯理 | 張 鋒 | 張漢毅 | 張 暉 | 張 慧

張金濤 | 張 駿 | 張 萍 | 張延鵬 | 張迎軍 | 張益馳

章 暉 | 趙曉東 | 鄭慧蓮 | 鄭 磊 | 鄭巍山 | 鄭 偉

周應波 | 周克平 | 周 良 | 周雪軍 | 朱 平 | 朱曉亮

左金保 | 趙 蓓 | 鄒維娜 | 鄒 曦

⑷ 想了解QD基金,請人指教

想了解QD基金,請人指教

現在具有10隻QDII基金,具體的基金可以在好買基金網上查詢。

1。QDII是由中國銀行率先推行的境外代客理財業務,目前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也已經推行此項業務。
2。獲准QDII資格的銀行可以收集境內投資者資金,即與客戶簽訂「代客理財業務合同」,由銀行代替客戶從事境外資金運作,並約定給客戶一定收益。
3。對於我國投資者的益處由此可見:
本身我國的境內投資者沒有QDII資格,同時因為資本金相對微弱,無法從事境外投資,從而失去了這一部分獲利空間,QDII銀行政策的推行,彌補了這一缺陷,客戶可由此從境外資本市場賺取利潤,銀行也可以由此增強國際市場的市場競爭力,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此項舉措將中國境內資本進一步推向海外,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飛躍

我想了解基金以及如何基金頂投 請高手指教我下

進入工商銀行網站可以了解,我是在工行網上銀行買的基金定投,每月定時定額1000元

想了解基金

基金今天買的,明天是不能賣的。基金是長期投資。不是股票。
只要開通網銀就可以在網上買基金了,很方便。俺是在眾祿買的,有近2300隻基金可以選,手續費是4折,比銀行的8折省很多。他們給我推薦的富國低碳環保股票型基金2015年最高上漲了210%以上。

:agoodb.blog.sohu./33614441.
給你看篇文章,對你應該有幫助

我想了解PE基金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簡稱pe基金
私募基金的主要運作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承諾保底,基金將保底資金交給出資人,相應地設定底線,如果跌破底線,自動終止操作,保底資金不退回。第二種是接收賬號(也就是說客戶只要把賬號給私募基金即可),如果跌破10%,客戶可自動終止約定,對於贏利達10%以上部分按照約定的比例進行分成,這種運作方式主要針對熟悉的客戶和大型企業單位。通常情況下,私募基金會承諾比公募基金高得多的收益水平。
我是專業從事投資理財的
希望可以幫助你!

我想了解瑞士基金

自從《瑞士共同基金騙局》一文釋出以來,該篇帖子一直在Google的搜尋結果里排第一位,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且帖子中的部分語句和觀點也被南方都市報的相關報道所引用,到目前為止該帖子共有有135篇留言(另外還有一些明顯拉下線的留言被我刪掉了),除了一些幫忙駁斥那些鼓吹者的朋友外,大部分是那些 *** 決定腦袋者的狡辯留言。
這些狡辯的留言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避開要害問題不答,玩弄一些概念,混淆視聽,或者讓人抱著試一下的態度去嘗試。
鑒於留言已經很多,也非常雜亂了,我准備關閉那個帖子的留言功能,而且我在這里提幾個問題,凡是試圖辯解,但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的留言一律刪除。
1、通過查詢SMF和SwissCash兩個網站的注冊資料得知,SMF網站注冊時間是:2005年6月12日,而SwissCash網站的注冊時間是:2005年6月16日,也就是說SMF基金,即你們號稱1948年成立的瑞士共同基金一直到2005年才注冊一個網站,而在他注冊這個網站之後4天就注冊了SwissCash網站,然後就開始開展SwissCash業務?請問你們如何解釋這一點?請你們不要狡辯注冊時間的問題,注冊時間是域名最開始注冊的時間,是永遠不會變的。
2、通過查詢SMF和SwissCash網站的Alexa流量資料得知,SMF網站的流量40.9%來自馬來西亞,19.0%來自伊朗,18.2%來自印度尼西亞,SwissCash網站的流量在我一個月之前查的時候是55%來自馬來西亞,9%來自美國,來自歐洲的不到2%,現在查的是33.6%來自馬來西亞,略有下降,通過這些資料可以看出,這個基金的客戶絕大多數來自馬來西亞,怪不得馬來西亞央行和瑞士駐馬來西亞大使要向公眾發警告了。請問,你們如何解釋一個號稱是在瑞士成立的世界級基金為何客戶絕大多數來自馬來西亞呢?
3、如果這個SwissCash確實不是圈錢的龐奇騙術的話,那麼他到底是投資哪些行業從而有這么高的收益率?難不成SwissCash是投資全球的毒品製造和買賣?毒品的風險那麼大,除非他們能買通國際警察,否則也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收益吧。還有一點,請各位搞清楚一點,投資和實業是兩碼事,請不要用誰誰誰的資產翻了多少番來舉例,這沒有任何比較意義,和誰誰誰做同樣的事情的還有無數的人一分錢沒賺到呢。
休謨公理雲:要相信一個奇跡的存在除非該奇跡的不存在比存在更不可思議。
相信理性的人們是能看懂我上面所說的,請留言替瑞士基金辯解者先回答我上面提出的三個問題,否則你的留言會直接刪除。另外,請不要在留言正文里留任何聯絡方式,否則也刪無赦

我想買基金.但是對基金不了解?想了解基金?求答案

基金是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來操作的,其大部分資金是用來買股票來賺錢的,股市好,基金也不錯,股市不好,基金也不好,所以,投資基金是有風險的。
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到銀行去辦理基金開戶後就可以買基金了。基金有一次性買入,最低投資1000元,有定投基金,每月最低100、200元以上,長期投資。定投基金如果超過三年以上,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這樣每月買入就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一筆手續費,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有後端收費的。
基金有兩種收費方式:一是前端收費,預設的就是這種,就是在每月買入時就要按比例交手續費的,增加了定投的成本。如果在銀行櫃台買,手續費是1.5%,在網上銀行買,手續費,是六-八折,在基金公司網站上買,手續費最低是四折。贖回時還有0.25-0.5%不等的贖回費。還有一種是後端收費,就是在每月買入時沒有手續費,但持有時間要達到基金公司所規定的時間(3-10年不等)後再贖回,也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一筆不少的手續費。
所以,定投基金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有後端的。
二是,把現金分紅更改為紅利再投資,這樣如果基金公司分紅,所是的現金會自動再買入該基金,買入的這部分基金也沒有手續費。
三是,如果你這個月沒有錢定投或者大盤漲的很高,基金價格也很高,你也可以停投一到兩個月,不影響以後定投,但不要連續停投三個月,如果是連續停投三個月,定投就會自動停止。
四是,股市在牛市時,基金也漲的多,這時可以適當減少投資,若股市在熊市,可以適當增加投資,以增加基金份額。
後端收費的基金有很多,在基金申購費一欄里有說明。
如:南方500、融通100、興業300、大成300、德盛優勢等。當然還有很多。你也可以咨詢一下。 修改回答

您好,我想了解下基金

基金,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上這樣解釋:「為興辦、維持或發展某種事業而儲備的資
金或專門拔款。」這類基金必須用於指定的用途,並單獨進行核算,如扶貧基金,教育基金,見義勇為獎勵基金, 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等等。
這里的基金與上述含意不同,是「證券投資基金」的簡稱,是一種投資理財工具。其特點有以下幾

方面。
1.專家理財 理財是人們當代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抵禦通貨脹,使金融資產保值增值,應該和必須進行投資理財。但是作為普通散戶,既缺乏足夠的理財知識,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打理。投資基金就是花少量的費用,由基金公司的專家為你投資股票、債券和其它金融市場上可以投資的工具。
基金公司擁有一批既有較高學歷、又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專家。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能及時掌握大量的資訊資料, 能對金融市場上各種品種的價格變動趨勢作出比較正確的預測,最大限度地避免投資決策的失誤,提高投資成功率。對於那些沒有時間,或者對市場不太熟悉,不可能專門研究投資決策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投資於基金,實際上就可以獲得專家們在市場資訊、投資經驗、金融知識和操作技術等方面所擁有的優勢,從而盡可能地避免盲目投資帶來的損失。
2.集合投資 個人可用於投資理財的資金有限,金額較小,相對於資金雄厚的機構投資者和腰纏萬貫的大戶,處於弱勢地位,往往容易受到傷害。基金投資進入門檻低,只要1000元甚至更低就可購買,但是集中大量中小投資者的資金,基金公司在投資活動中就處於強勢相地位。
3.收益共享,風險共擔
基金公司的客戶越多,代客理財的資金額越大,收入越多,經濟效益就越好。因此一般正常情況下,基金公司必然會竭誠為客戶盈利而精心操作,以提高信譽和知名度,增加客戶,擴大資產總額。在基金盈利的情況下,收益共享,公司和客戶兩全其美,皆大歡喜。在基金虧損的情況下則風險共擔。
4.基金是股票和債券的組合
基金的投資范圍,概括起來是:股票、債券和法律法規允許的其它投資工具,包括貨幣市場的生息工具如大額存款和央行票據等,而主要是股票和債券的組合。 「不能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證券投資的箴言。但是,要實現投資資產的多樣化,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對小額投資者而言,由於資金有限,在股票投資時只能限於少數幾只股票,當股市下跌或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時,本金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失,而基金則可以幫助中小投資者解決這個困難。基金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在法律規定的投資范圍內,以科學的投資組合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比單筆投資於某種股票的風險要小得多。
綜觀當前市場上的投資渠道有,股票、債券、基金、貴金屬(黃金和白銀)、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收藏和權證等,其中除基金外,都需要有較深的知識和較豐富的操作經驗,起點門檻要求較高,一般業余中小投資者難以介入。而基金則從以上內容和本手冊其它章節的介紹,可以明顯看出是適合大眾投資的工具。

我想了解下債券類基金!

有錢了,搞基金。。。。
在投資基金之前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力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雖然你資金充裕,但是你以前沒有接觸過基金,所以風險的波動對你以後的投資決心會產生很大影響。
你可以通過登陸基金的網站投資,或者是通過網銀來投資,它會讓你做一份調查(網上)來判斷你是屬於那種型別的投資者。讓後你可以根據這份調查再來確定你所要定投哪種型別的基金。
在選擇基金的時候,可以登入和訊網或者天天基金網通過對一個基金的深入了解,對多個基金的比較來選擇一個或幾個最好的基金(不要太多)
然後在把資金投入到這幾個基金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