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牛市買股票還是買基金
擴展閱讀
比特幣交易股票平台 2024-09-20 05:11:36
股票行情查詢蘇寧易購 2024-09-20 05:08:27

牛市買股票還是買基金

發布時間: 2021-05-01 04:17:30

『壹』 牛市來了買股票基金還是買股票

股票投資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這個工程主要是指自己的學習積累和經驗積累,沒有多少業余時間的投資者,或者說沒有一個對股票投資熱愛之心者,最好還是選擇股票指數型基金。
為什麼樓上說基金不靠譜呢?因為中國很多基金都在昧著良心干壞事,他們拿著基民的血汗錢,為自己謀福利,這就是沸沸揚揚的老鼠倉。所謂老鼠倉是指很多基金管理者,先在低位用自己的錢買進大量股票,然後用基民的錢推高股價,使自己的投資大賺特賺,導致基民的資金處於危險的境地而不顧。所以選擇基金公司很重要,必須具備孫悟空般的火眼金睛,而對於一般新投資者,誰具備這樣超人的能力呢?

『貳』 在牛市中自己炒股好還是買指數型基金好

會炒股不見得能炒明白,賺大錢,或者說會炒股你也未必能跑贏指數。
建議你最好實踐一下,看看自己的能力,把資金平分兩半,一半自己炒股,一半買指數基金,然後結束總結對比。
這個答案你就清楚了。

『叄』 牛市的時候,應該選擇進入基金還是股市

理財產品里的中等風險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青睞,不同的理財產品所帶來的投資回報也會大不一樣,那麼在市場出現明顯變化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呢?牛市行情來臨時,買股票還是基金更好呢?

如果投資者在股市上無法做到得心應手,但是又不想在牛市中錯失股票上漲的機會,可以考慮進行資金配置的操作方式。騎牛看熊認為投資者在哪一方面更容易賺錢,就多配置一定的資金,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就更加穩妥一點少買一些,這樣做既不會讓自己後悔沒有上車,也不會在虧損後導致本金大幅度地縮水,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無論是什麼樣的行情,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賺錢才是硬道理,所有的投資品種都是為了投資者可以更好的獲利,而不是為了去鋌而走險的。

『肆』 牛市買基金還是買股票

牛市中,投資者可以選一些股票型或者指數型基金,跟著股票上漲賺錢。回顧2006年和2007年那一輪超級大牛市行情,以及2014年股指大漲的情況下,指數型基金的年平均凈值增長率高於股基的年平均凈值增長率。因此,從一般性的策略角度出發,指數基金,不妨多多關注,起碼不會跑輸大盤。
對於沒什麼投資經驗的人來說,明智的選擇是從買基金開始,逐漸增強對股市的了解,或許有一天你覺得自己對市場的感覺足夠好,就可以以投資股票為主。

『伍』 牛市來了,新手買基金好還是買股票好

基金現在就不要買了,如果買剛發行的新基金,它有個建倉期,等到倉建好牛市可能就結束了。而且買基金就是把錢交給陌生人去打理,你放心嗎?所以還是買股票好一些,看情形不對可以立即出局。
但總的來說,新股民最好現在不要進股市了,風險已經很大了,你們又不會止損,所以還是等下一輪牛市吧!

『陸』 在股市牛市中,是自己炒股的收益率高,還是買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高二者的成功的機率又是怎樣請解釋地

如果是處在牛市的情況下,如果自己投資股票水平比較高,當然自己直接炒股收益率更高,不過,在中國,個人投資者能夠在股票市場上獲得的很少,在網路上聽到的那些股神,很多也只是傳說,想依靠個人力量直接炒股,確實難度不小
購買股票型基金(在牛市是建議直接購買指數型基金,跟蹤股指)的收益率水平基本與股指漲幅相差無幾,因為在牛市中,能跑贏股指的股票型基金是很少的。
所以,如果自己直接投資股票的水平有所欠缺,還是購買股票基金的收益率高一些。

『柒』 牛市買股票,熊市買基金,大家對此有什麼樣的看法,

其實之所以有「牛市買老基,熊市買新基」的說法,主要是從基金的倉位來考慮的。對於老基金來說:股票型基金的股票持倉不能低於80%,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持倉不低於60%,這樣的話就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在熊市中,老基金因為倉位規定,哪怕跌成狗也要保持規定的持倉,所以容易造成基金凈值大幅下跌; 2、在牛市中,因為老基金的持倉比較高,所以基金凈值漲得也快。對於新基金來說:雖然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也有持倉規定,但是新基金有一定時期的建倉期,通常是3個月左右,也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在熊市中,新基金可以考慮延遲建倉,就可能空倉或者輕倉躲過熊市中殺跌最厲害的幾個月,從而保證基金凈值不會大幅下跌; 2、在牛市中,新基金因為有一定時期的建倉期,所以牛市大漲的時候,新基金因為來不及重倉跟上大漲,所以基金凈值漲幅往往不會太大。綜上考慮,就有「牛市買老基,熊市買新基」一說。但是,這種說法不一定完全正確,熊市中,老基金也可以通過選股、倉位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回撤;牛市中,新基金也可以通過快速建倉,趕上牛市的上漲勢頭。所以,這種說法僅供參考,具體如何挑選基金,要需要考慮更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