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金長期定真實投案例
基金投資,是長期持有還是波段操作,其要性不亞於選擇時機和基金品種。可是就在這如此重要的問題上歷來存在爭議,至今依然無法取得一致。這里力求客觀全面地對這問題作一介紹,供投資者參考。
一. 長期持有
所有基金公司和多數專家都在竭力宣傳「基金要長期持有,只有長期持有才能取得理想的收益」。他
們貶低和排斥波段操作,甚至把波段操作比作妖魔。
長期持有論者的理論基礎是:
1.對未來股票市場的行情走勢,誰也不能准確預測。每個人都希望在股市的最高點賣出所有的基金和股票。可是你知道哪裡是高點?哪裡是低點?頻繁進出往往賣個地板價,買在樓頂價。什麼時候才是最佳的買賣時機,這對一個普通投資者而言確實是一個難題。而從長線投資來看,只要整體經濟形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選時就不是主要問題了。
2.長期持有操作成本較低。申購、贖回一個基金一般要承擔1.5%到2.%的交易費用,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較大的成本。而長期持有可以避免頻繁操作的交易成本,更可以減免贖回費用,無形中給了投資者更多的回報。
3.市場不會永遠上漲,也不會永遠下跌。投資周期就像寒暑交替一樣,短期都會有所反復,但市場長期增長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過分看重短線效應,就會錯失盈利機遇,要看到凈值增長的持續性, 樹立長期投資信心,既不要被短期收益誘惑,也不要被一時風險嚇倒。
4.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大量事例和歷史數據證明長期持有才是基金投資的盈利訣竅。
下面是一些網路論壇中主張長期持有的帖子,供各位參考:
「基金投資以長期持有為主,不要在乎短期的漲漲跌跌,否則你就會感到很累、很緊張、很煩惱。在我國資本市場長期看好的今天,如果把投資周期放長一點,把目光放遠一點,把心態放平一點。就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或許每個投資者都有非常可觀的收獲。」
「信投資大師們關於市場不可預測的定論大家已耳熟能詳,可仍然有這么多人熱衷於波段操作,看來關於投資理財一事,真的是「知易行難」。如果有一張過去的股票走勢圖給你,要你決定如何投資才會賺錢,相信每個人都懂得「高拋低吸」。但投資主要是針對未來,未來的市場變動復雜難測,沒有人擁有未來市場的走勢圖,那麼,「高拋低吸」是否仍是一個適宜的投資策略呢?答案很簡單,原因也很簡單:沒有人能事先知道何時為高點,何時為底點,那麼又如何能「高拋低吸」呢?長期來看,短線操作而而陷入的必然是:頻繁的買進賣出,希望做到高拋低吸,結果卻是不斷的追漲殺跌。既然股市上漲永遠都呈螺旋上升形態,既然漲跌和調整都是上升的必然一環,既然沒有人能事先知道何時為高點,何時為底點以及每次市場調整的具體幅度和持續時間,既然大的趨勢沒有變,那麼所謂的基金波段操作,是否是一個偽命題?」
農業銀行網站的一篇題「長期投資定律不能違背, 波段操作不如主動定投」的文章寫道:「波段操作的利潤要遠大於長期持有。但問題是,基民們真的可以做到波段操作嗎?首先是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一般來說,選擇購買基金而非自己炒股的人往往對股市的變動不夠敏感,或者是因為工作繁忙無暇自己去研究。而且即使在職業股民當中,能夠准確預測股市頂部與底部並且當機立斷進行操作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堪稱大師。其次,從產品設計來看,基金本身就是針對長期持有的投資者的,不適合波段操作。相比股票交易,投資基金的資金周轉期更長(基金贖回一般在7日內,最長10日),交易費用更高(一般基民習慣從銀行買賣基金,申購費用大多超過1%)。波段買賣基金看起來雖美,操作起來並不現實。而散戶投資者的一大特性就是:當機會來臨時猶豫不決,當機會錯過以後又覺得下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就這樣在一次次的猶豫和錯過中失去了一次次的機會。相比波段買賣,操作性更強的一種投資基金方法是:分批買入,然後長期持有。這種投資方法我稱之為「基民的主動定投」,相比傳統的定投(由定投機構在每月的某個固定日期扣款)更加靈活。當我們覺得市場過熱、指數虛高時,我們可以暫停買入偏股型基金,更多地投資債券型基金;而當股市投資價值凸顯時,我們可以一次性地大筆投入。基金和股票不同,股票投資中有各種各樣的流派,有支持長期投資的,有看重技術分析的,也有利用模型進行套利的。但是基金無論如何改變,長期投資始終是不可違背的定律。」
國泰君安的理財課堂中的一篇文章寫道:「很多投資者炒基金像做股票投資一樣,頻繁買賣,樂此不疲。
因此,「基金投資是否也要做波段?」成為很多人爭論的焦點之一。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從多方面因
4.09
素加以考慮。一、從基金產品角度來看,封基和開放式股票基金由於在交易成本上、贖回資金到賬時間和價格決定因素的差異,在市場行情波動過程中,封閉式基金相對來說較適合波段操作。而對開放式基金來說,股票型基金適合波段操作,混合型基金次之,債券型基金收益隨時間長短呈現正相關,適合長持有。二、從客戶風險屬性來看,股票型基金是否需要波段操作,要因人而異,因行情而異。在單邊上漲的牛市行情中,激進型、穩健型、保守型客戶都應該放棄波段操作的想法,長期持有。當證券市場處於大箱體震盪整理行情時,要根據客戶風險屬性不同,採取不同的波段操作策略:激進型客戶可在持有期收益率超過15%時,贖回,鎖定收益;穩健保守型客戶可在持有期收益率超過10%時,贖回,鎖定收益。在單邊下跌的熊市行情中,減持股票型基金,增持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B. 買股票型基金每月大約能賺多少
世界上沒有包賺不賠的基金,如果有基金承諾收益,或者保底之類那一定是忽悠你的,基金到底會不會虧,2008年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08年初買入股票型基金,年底贖回的話估計要虧50%以上。國內股市一向都是暴漲暴跌,相鄰兩年收益有時候能有將近100%差距,所以不確定因素很多,所以和贖回的時機密切相關,畢竟到手的才算數
如果一定要個大概的數字,那麼經歷07年大牛市,08年大熊市完整的周期仍然堅持持有股票型基金,平均年收益在10-20%之間,因為有業績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有差距。比國外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年收益稍高點,因為國內股市總體上還是個投機市場,波動較大。
C. 什麼是股票式基金 舉個實際的例子
比如:
上投摩根中國優勢 股票型基金
其基金投資目標:
本基金在以長期投資為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投資紀律約束和風險管理手段,將戰略資產配置與投資時機有效結合,精心選擇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中國企業,通過精選證券和適度主動投資,為國內投資者提供國際水平的理財服務,最終謀求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資產分布(%)
現金 3.76
股票 89.70
債券 5.27
其它 1.27
它的資產股票佔89.7%,也就是說只要其大部分(一般為80%以上)資產投資於股市中,就是股票型基金。
D. 買股票型基金和買股票有什麼不同它們的收益區別有多大.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投資受益憑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兩者是有區別的。 1、反映的關系不同股票反映的是所有權關系,而證券投資基金反映的是信託關系。 2、在操作上投向不同股票是融資工具,其集資主要投向實業,是一種直接投資方式。而證券投資基金是信託工具,其集資主要投向有價證券,是一種間接投資方式。 3、風險與收益狀況不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其收益取決於發行公司的經營效益,投資股票有較大風險。證券投資基金採取組合投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風險小於股票,收益也比股票穩定。 4、投資贖回方式不同股票沒有到期日,股票投資者不能要求退股,投資者如果想變現的話,只能在二級市場出售。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可以按資產凈值贖回基金單位,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內不得贖回基金單位,如果想變現,只能在交易所或者櫃台市場上出售,但存續期滿投資者可以得到投資本金的退讓。 在收益上,股票是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類別,基金的風險和收益都會比股票小很多。
E. 基金、證券、債權、股票是什麼,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嘛
簡單講,通俗一點的,你可以在上面大俠的解釋上通俗簡單給你一點通:
債券----就是借錢,就是你把錢借給國家,借給公司,借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你是債權人,他們是債務人,你和他們屬於債務關系,他們在到期有義務連本帶利還給你,你不需要分享他們的收益和風險。
證券,俗稱股票,也就是打個比方你們上班的公司,這個公司要經營發展,第一要有人幫他們幹活工作,就是有人幹活,第二就是要有資金,就是經營資本
這個經營資本主要有4種方式解決:
1自己解決,比如你自己用自己的錢辦企業,這樣就存在風險很高,萬一虧掉就全部沒有了;
2向金融機構借貸,即貸款(那也是你們把錢存進銀行的錢),但是借貸(即上面的債務關系)是要還的,而且要連本帶利,所以這是一種辦法,但不是最好的辦法。
3公司發行債券,即公司債,同樣也是債務關系,是要還的,對於債權人要承擔公司債務信譽風險
4就是公司可以上市發行股票,就是屬於股權關系,就是向社會大眾募集資金,這是最好的辦法,而且不用還錢,投資者可以把錢買入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出錢,成為公司的股東,有權利分享公司經營的利潤,同時也承擔風險。你們公司員工上班是出力,投資者(股東)是出錢,公司用你們的工作付出和投資者的本錢經營公司,就這樣的原理。由於股票是不需要還本付息的,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風險很大,但同時收益也比債券高
基金-----是這么回事,如果你面對證券公司幾千隻股票,你不知道或者沒精力選擇哪一隻股票,也不會沒時間自己進行股票交易和債券交易,你就可以委託專業人士(基金公司)幫你進行證券交易,使得資產增值,基金就是很多很多人,比如幾百幾萬幾十萬個像你這樣的人把錢匯集在一起,由基金公司把錢統一管理進行證券交易,你們按照出資比列到時分享收益和承擔分享。
就三種理財工具,債券風險最低,但收益也最低;股票風險最高,但收益也最高。所以建議投資者還是投資基金比較務實,因為我們大家並不是專業人士,你自己交易往往業績更差更費時費力。最理想的還是每個月用收入的一部分比如30%固定日期固定買如同一隻基金(股票基金等)有銀行專門自動申購,很方便省力。
F. 請幫忙介紹一下購買一隻股票和基金的詳細過程
很瑣碎的,步驟超多,涉及到錢很嚴謹的,總只要帶些錢(開戶費90,有夠第一次買基金的費用,基金的第一次購入需要現場操作才能開通)和身份證即可,去證券交易所(我覺得大證券交易所很安全,但是提供的服務不及小證券公司),有工作人員引領你按步驟操作就行啦,不過細列出來也就是2l所講的這些。
1:本人攜帶身份證去證券營業部。
2:填寫相關的資料,開立深圳和上海的股東帳戶卡,一共90元,目前很多營業部免收。
3:簽第三方存管協議,你自己選擇一個銀行作為指定銀行,(有銀行卡,或者還沒辦的,都可以)。
4:櫃台辦完所有手續後,去銀行辦理第三方存管確認手續,如果沒有銀行卡,可以馬上辦一張,如果本來就有,直接確認就可以了,需要填一張單子。
5:目前網上交易都是默認開通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在開戶的時候提出來。
6:回家下載該證券公司的網上委託程序,OK了。
G. 舉出具體實例說明如何選擇股票、債券、投資基金這三種投資工具
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視情況而定。風險依次增大的順序是:債券、投資基金、股票。高風險投資必須盡量減少。
H. 誰能幫我舉個實際的例子證明一下股票的問題!
燒餅2007-06-05 11:47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
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I. 為什麼長期買基金吃香``給我舉例子`我要例子~!
我想先說幾句:投資基金不一定到最後能掙到錢(短期和長期都存在這個風險)。
你讓我舉例子。好,先潑一盆冷水,我先舉個反面教材(日本)
日本的大部分基金(僅限於國內投資的基金公司,不包括「全球配置」的日本基金。說實在的,有些日本的全球配置基金收益率還是可以的,但是這次貸危機也遭到了重創,名字就不提了,給他們留點面子。)長期的收益率連他本國的國債都跑不過(20年期國債,債息率2%多一點,沒錯就這么低,可笑吧!這在日本還算是高的)。如果你投資於這樣的股市、這樣的基金還不如去買國債!!!
再舉一個正面例子,世界頭號基金經理彼得•林奇。 在1977~1990年彼得•林奇擔任麥哲倫基金經理人職務的13年間,該基金的管理資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並且是當時全球資產管理金額最大的基金,其投資績效也名列第一。13年間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如果你長期買入這樣的基金,你就發達了。
好了,這里談談我對基金的一些理解(僅供參考)
1. 長期買入基金的第一個前提必須是這家基金公司所投資的國家必須是一個在未來能穩定上升的國家(全球配置型基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一些由於本國惡劣的投資環境所帶來的風險,但本土基金卻不能。日本就是這方面最典型反面的例子。正面的例子是美國的全球精選基金: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年增長率達到10%以上,不要小看這個回報率,因為這是跨越了多半個世紀的優秀成績!)。
2. 第二個前提是,這家基金有著優秀的基金經理和優秀的基金團隊。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好的基金在熊市中依舊會給予基金持有者很好的回報(很少有基金做到這一點,私募基金還好一點,公募基金大多數都做不到。)。其實挑選好的基金經理及團隊是很難的,因為這是「選人」(我的經驗是「選人」比「選股」還難,人始終是最復雜的)。好的基金不僅是要誠信、勤奮扎實,還有一點是基金經理的投資思想,但是這也正是普通基民做不到的,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還有一點是優秀的基金經理人總是特立獨行的,就是在市場發生偏見時,始終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追隨市場中大多數人的行為(阿爾瓦力德王子的「花旗銀行大戰」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同一時期的公募基金經理人約翰涅夫也做了同樣的事,與市場唱反調!但是有時市場是對的,這次次貸就是這樣。所以意味的反向操作也並不一定成功。這也是普通基民難以選擇基金的一個障礙,但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市場的發生錯誤時佔了大多數。)。
3. 說說國內的基金。大多數基金經理可以說是「不在草包之下,也不在草包之上,他們就是草包。」這里沒有侮辱的意思,是實話實說(想想6000點唱多,2000點唱空,這符合邏輯嗎?這樣的基金就像是趨炎附勢的小人,大盤漲他們搶,大盤跌他們拋。我都無語了!)。反正我是對中國的基金經理們失去信心了(但我對中國股市充滿信心,雖然他現在滿目瘡痍)。
4. 指數型基金,是一個還算是穩健的投資品種(因為它不是人為可以隨意操縱的,彼得林奇的計算結果是,在美國長期來看70%的職業基金經理人跑不過指數。)。還是那句話,只要是中國穩定成長,指數基金長期肯定賺錢(尤其是採用定期定投的方式)。
5. 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很普通。但是這里之所以單獨拉出來說一下,是因為現在國家在降息,因此債市會有資金流入(國外證券界有句諺語:當股市陰雲密布時,債市就晴空萬里。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在降息時,這句話就更正確了了。註:今年一年投資於中國債市的收益率不會少於15%,不用吃驚,這種現象在外國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中國隊多數人只關心股市,不懂債市。所以就讓一些精明的人鑽了空子,今年這些人在債市上狠狠的撈了一把,15%算是少的。)。
6. 封閉式基金。這里提到他,是因為它有時會有一些折價率(即交易價格低於基金凈值,但是它不能隨意贖回,封閉時間很長),而且可以像股票那樣交易。所以有時會有一些套利機會。
就寫些這么多吧,手好累。之所以寫這么多羅嗦的話,是我發現現在的金融同行在銷售一些金融產品時,只說收益不說風險,所以剛才就羅嗦的多一點,請見諒,如果還有問題,你可以加我649988316,我還很嫩,有說的不對的,請多包涵!
J. 哪些基金是「股票型基金.」舉幾個例子.
同花順愛基金里有分類,股票型,國債型,混合型,還有指數型,期貨型等等,從名字也能分出來,比如華夏煤炭1xx就是專業炒煤炭股的基,中證100,上證50這些都專業炒自己名稱類的,混合型就什麼都買,不屈不撓的奮斗是取得勝利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