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產證券化:誰的盛宴
黃嵩近日,中國證監會公布《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規定》)。許多市場人士認為,《管理規定》對證券公司是利好,但對於其他金融機構未必是利好,甚至是利空,證券公司可能侵佔它們的業務領域。
這是一種誤讀。當然,證券公司作為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財務顧問、證券化產品的承銷商,以及通過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作為特殊目的載體(SPV),能夠獲得多種收入。這無疑能夠擴大證券公司的業務收入來源,降低對股票承銷和經紀業務的依賴。但資產證券化業務不僅有利於證券公司,還有利於其他各類金融機構。因為金融機構可以作為資產證券化的原始權益人(發起人)、特殊目的載體、投資者,並從中受益。
從金融機構作為原始權益人(發起人)的角度而言,《管理規定》將原始權益人從原來的企業進一步擴展到了金融機構。《管理規定》明文指出,鼓勵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證券金融公司等多類型金融機構發行資產支持證券。上述機構都將通過資產證券化受益。
首先,能夠增加資產的流動性,提高資本使用效率。金融機構作為發起人,通過資產證券化,將貸款等流動性差的資產變成具有高流動性的現金,從而獲得一條新的解決流動性不足的渠道。
其次,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優化財務狀況。資產證券化能夠解決金融機構資產和負債的不匹配性。
再次,實現低成本融資。傳統的融資方式是以融資方的整體信用為支持,而資產證券化是以基礎資產為支持。金融機構將高於機構整體信用的資產真實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實現資產信用和金融機構整體信用獨立,從而實現更低成本的融資。
從金融機構作為特殊目的載體的角度而言,《管理規定》不僅允許採用證券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形式,也為引入基金、特殊目的信託(SPT)、特殊目的公司(SPC)等其他形式的載體預留了空間。這能夠為基金、信託公司帶來通道收入。另外,《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後,證監會監管下的資產證券化將加速發展,亦能對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監管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形成倒逼,促其加快發展。而信貸資產證券化目前採取特殊目的信託形式,無疑進一步增加信託公司的通道收入。
從金融機構作為投資者的角度而言,《管理規定》允許資產證券化產品,在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機構間報價與轉讓系統、證券公司櫃台交易市場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交易場所進行轉讓,這為各類金融機構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提供了可能。
資產證券化產品通過結構性分檔,能夠滿足不同風險、收益和期限偏好的投資者需求。具體而言,資產證券化產品不是單一證券,而是通過對現金流的分割和組合,設計出具有不同檔級的證券。不同檔級的證券具有不同的優次償付次序,從而提供了風險、收益和期限多樣化的投資品種,為金融機構分散風險、提高收益、創新投資組合提供了巨大空間。
另外,資產證券化還為金融機構進入原本不可能的投資領域提供了可能。
從國外經驗來看,銀行是資產證券化的最大原動力,也是最主要的發起人,保險公司是資產證券化的最重要投資者。目前,中國的四大商業銀行因為流動性充足,並沒有資產證券化的動力,而中小商業銀行有著極強的資產證券化需求,但往往難以獲得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機會,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為它們提供了一個信貸資產證券以外的新選擇,但這顯然要先取得銀監會的同意。中國的保險公司目前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受到極大限制,採取一事一批。缺少保險公司這一最重要的投資者,無疑不利於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發展。
(作者系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⑵ 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券商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券商股是利好,尤其是證金公司持股的公司是大利好。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將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資產轉換成為可流通資本市場證券的過程。形式、種類很多,其中抵押貸款證券是證券化的最普遍形式。指把欠流動性但有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帳款等)經過重組形成資產池,並以此為基礎發行證券。
從廣義上來講,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指以信貸資產作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消費信貸、信用卡帳款、企業貸款等信貸資產的證券化;而開行所講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即針對企業貸款的證券化。
⑶ 資產證券化對企業和社會來講是利是弊
資本證券化對企業和社會來講都是有利的,通過資本證券化,企業可以將自己的資本找到變現的渠道,同時,資本證券化可以使企業的資本能夠合理溢價,有利於企業籌集更多的資金,用於企業的發展。資本證券化對於社會來說讓社會上的人們增加了一個投資的渠道,投資者通過購買企業的股權,可以成為股東,效益好的企業可以為股東帶來很好的投資收益,同時,證券化以後的股權本身也有溢價的功能,通過證券的價格變動投資者可以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而且資本證券化以後的股票是一個非常便於變現的金融工具。
當然,資本證券化也有問題,就是如果資本的溢價超出了合理范圍,那麼投資者會受到損失,如果企業大股東將資本證券化以後惡意變現自己的股權,會造成社會投資者的投資非常大的損失,如果社會投資者企業信息了解不夠全面,有可能造成盲目投資。
⑷ 資產證券化是利好還是利空影響哪個板塊
1、對銀行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通過對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操作,有利於盤活銀行資產,降低不良貸款率,提高資本充足率;第二是在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優化背景下,銀行放貸能力將有所提升,也為銀行盈利能力提供更大空間;第三是通過對信貸資產的分散持有,有利於降低銀行經營風險。銀行手裡抵押的非流動性資產經過打包處理甩出去了,變現後增強了流動性,釋放放大了資金杠桿。 2、對地產的影響:銀行盤活了資產,減少了壞帳,對地產信貸的支持力度會提升。 3、對證券信託的影響,更是正面。 4、文中對健康產業大力支持。 ????結論是:增加資金供給,金融、證券、地產、健康產業(醫療)是直接受益者,周四它們將高開高走,帶動大盤上沖
⑸ 信託證劵化對卷商是利好還是利空
目前信託行業為了擺脫信託資產流動性差的問題,通過證券化是很好的一個出路。
證券化一般是通過證監會管理的券商資管產品或者掛牌實現,對於券商來說多了一種業務模式,新增了圈市場的利器,這是利好,但是這種資產是否被投資人所認可,又需要市場檢驗,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
⑹ 資產證券化對股市是否有重大影響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將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資產轉換成為可流通資本市場證券的過程:銀行向中石油信用貸款3000億,理論上銀行只應該有帳收利息,現在是把這筆貸款按照一定的額度(比如300億股,每股十元)在股票市場上銷售,收回資本金又用於放貸。
一筆資金,兩次放貸。
放給中石油、三一重工、高速公路這一類的就是優質資產,屬於優級貸。如果一不小心貸給你和我這類名不見經傳,又沒有抵押、僅靠信用的企業,然後又做成證券上市了,就是次級貸-----參考美國的次級房貸。
⑺ 國資委力推央企資產證券化是利好還是利空
談不上利好利空,相對中性吧。
也就是對資本市場影響不大,有一定的資金分流效應
⑻ 銀行不良債務證券化對股票利好利空
從日線的角度看,今天的一根帶著2718億近期大量的長黑K線之後,明天會是相當重要的重點;明天能立即止穩踩住的話,這大量的長黑K線就很有洗盤的味道;而今天在2.30過後,有持續的低接買盤偷偷摸摸的進場,而且只做低接的動作。明天的早盤,在今天重跌的賣壓還必須做個消化,但明天低開後能很快速的拉高,行情的走勢就不會如市場預期的這么悲觀;所以,當行情築底的走勢完成後,可望走出一段的波段上漲行情。
⑼ 信貸資產證券化正式重啟對股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壞賬都要拿到股市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