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多家基金公司開啟自購模式
是的,春節後,即在2月18日截至3月8日,除了永贏基金,富國、匯添富、天弘、華夏等10家基金公司開啟自購模式。短短兩周內,基金公司累計自購總額近2億。
永贏基金錶示,選擇自購旗下新發基金永贏惠添益這一產品,主要因為公司對李永興的投資能力充滿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本次新發的永贏惠添益是李永興2021年的首隻偏股混合基金,上一隻同策路產品永贏惠添利發行時(2018年5月底),市場位於3100點附近,隨後市場最低探至2464點,但永贏惠添利截至2021年2月28日依舊有130.43%的總回報,並在近期波動較大的市場中體現出較好的抗跌性。
(1)永贏醫葯健康股票C基金擴展閱讀
1238隻基金暴跌20%:
3月10日,滬深兩市集體高開,前期跌幅較大的白酒、醫葯股紛紛反彈。但對於部分基民而言,今日反彈仍不能解憂,因為不少在高位買入的基民目前浮虧較大。
根據統計,在2月18日至3月9日期間,合計有1238隻基金(附註:數據是將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的凈值回撤幅度超過20%。其中,凈值回撤幅度超過30%的基金有11隻。也就是說,如果你在2月18日買入1萬元基金,現在將浮虧超2千元。
細分看,凈值回撤幅度最高的基金是「申萬菱信新動力混合」,不到1個月時間,該基金回撤幅度約為33.78%。另外,在上述表格中也出現了明星公募基金的身影。例如「公募一哥」張坤旗下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回撤幅度達到了31.29%。
您好,008618 永贏醫葯健康A是一隻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具體走勢圖與階段漲幅如下,請查閱!求贊y∩__∩y
望採納!
㈢ 基金人最慘單日跌多少
基金人最慘單日大跌超8%。
8日晚間,基金凈值更新,幾大明星的基金凈值跌幅較大,實際凈值與估算凈值沒有太大誤差,目測在這幾天的暴跌中,屬於「死扛型」。
如張坤、劉彥春、葛蘭等管理基金凈值出現一定下挫。
而8日最慘是一隻全倉軍工股的基金,跌幅超過8%,前10大重倉股最少的跌幅近8%,最多的下跌已經超14%。
(3)永贏醫葯健康股票C基金擴展閱讀:
後市情況分析
多數機構認為,市場近期回調,主要是10年期美債攀升,對高估值權益資產形成重壓。
諾安基金錶示,近期市場調整由海外長端利率攀升、商品價格波動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帶來,而非源於基本面的變化。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新講話沒有試圖遏制長期利率的上升態勢,市場上對美債到期收益率上漲行程一直預期,在疊加通脹預期上升,全球權益資產價格承壓,避險情緒蔓延。
國投瑞銀基金也表示,市場對於10年期美債繼續攀升從而對高估值權益資產形成重壓的一致性預期繼續強化。
㈣ 基金的種類太多,有沒有人推薦優秀的基金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好基金有很多,選擇了解的行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風格才是上上之策。
畢竟如果投資自身熟悉的行業,對於行業的現狀,發展前景,也會有更真實的判斷,能堅定自己的持有信心。
下面是我最看好的九大行業!以及與這些行業相關聯的優秀基金!
1、醫葯
主動基金: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003095)、工銀前沿醫療股票(001717)、招商醫葯健康產業股票(000960)
指數基金:
易方達滬深300醫葯衛生ETF(512010)、廣發中證全指醫葯衛生ETF(159938)、國聯安中證醫葯100A(000059)
中歐醫療這只主動基金的經理是葛蘭,
是基金經理界少有的非金融類畢業生,她是美國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
在美期間葛蘭在國際醫葯公司工作過,有著第一線的專業醫葯行業經歷,對於這個行業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工銀前沿醫療股票的基金經理是趙蓓,
她2010年加入工銀瑞信,從14年開始擔任醫療行業的基金經理,到現在已經是工銀瑞信醫療保健研究團隊負責人。
相當於整個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醫葯行業決策都是由趙蓓決定,是醫葯行業的資深大佬。
這兩位基金經理相比,葛蘭偏向專業硬核,趙蓓則是經驗更豐富,可以說是各有千秋,業績都是非常的優秀,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
2、消費
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110022)、中歐消費主題股票A(002621)、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000083)
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159928)、嘉實中證主要消費ETF(512600)、廣發中證全指可選消費ETF(159936)、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161725)、天弘中證食品飲料指數A(001631)
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的基金經理是蕭楠,相比於大名鼎鼎的易方達張坤,蕭楠的名頭要小一些,不過他管理的這只主動基金,對於消費行業的投資更純粹;張坤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還會有一些醫葯股的持倉,而蕭楠則是專注於消費股,業績也是更穩定,波動更小。
中歐消費主題的郭睿,8年純消費研究功底,深耕A股、港股兩地的消費行業,不過其任職基金經理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兩年多,但是管理的兩只基金都是業績都是處於行業頭部;
郭睿是典型的的消費類成長風格,他的十大重倉股中沒有茅台格力這類已經價格很高的股票,而是新寶股份、安井食品這類雖然市值不處於前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新寶股份,上漲真的是異軍突起)
但是成長性非常高的股票,常常半年就翻倍,業績非常牛。但波動也很大,最近郭睿的回撤就非常大。
蕭楠側重於價值投資,投資的大多是行業龍頭,波動小,長期業績優秀;郭睿則是更激進一些,偏愛成長股,波動大,但常常能獲得更高的超額回報。
畢竟茅台、格力這樣的大傢伙,短時間想要翻倍還是很難的。
3、軍工
長信國防軍工混合(002983)、富國軍工主題混合(005609)、易方達國防軍工混合(001475)
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512710)、前海開源中航軍工(164402)、鵬華中證國防指數分級(160630)
軍工屬於周期性行業,但又比較特殊,它既受國家政策影響,又與國際形勢有關,最後還需要經濟增長;
軍工行業的長期走勢是非常優秀的,近十年,軍工指數上漲了872.10%,龍頭之一中航沈飛,更是達到了1980.33%的漲幅,十年翻了近20倍!
三隻主動基金中,易方達國防軍工混合是規模最大的,達到了85.32億;長信國防軍工的業績則是三隻裡面最好的,不過軍工行業基金的業績相差並不大,兩者也就相差10%左右,所以如果想要投資軍工行業,可以選擇規模更大一些的基金,這樣波動更小一些。
醫葯、消費、軍工,這三類行業本身體量比較大,同時行業下細分的種類也較多;醫葯有創新葯、CRO、中成葯等分類,消費包括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這類高成長分支,甚至僅僅一個超牛的白酒行業,都能供基金經理去深度鑽研多年;而軍工細分下來有主戰裝備、彈葯、航天信息化、軍用零件等等,每一個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因此這三類基金,既有純粹的指數基金,又有不少專門投資這個行業的主動基金,而其他行業的基金,專注一某個單一行業的,大都是指數基金;
一些熱門行業,也許會有主動基金重倉甚至滿倉該行業,但是並不一定長期持有,所以並不好把其歸類為某一個行業的基金之中。
4、5G
長盛電子信息產業(080012)、財通價值動量混合(720001)
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515050)、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159994)、博時中證5G產業50ETF(159811)
5G是未來的方向,這是毋庸置疑的,同時我國的5G技術是領先世界的,目前5G其實並沒有太好的應用場景,並沒有真正融入經濟生活,但是誰也說不準,也許就在明天,突然某項技術的成熟,5G就會像網路購物、電子支付一樣,立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相應的,5G相關的公司也會暴漲,阿里、騰訊可以作為前車之鑒。
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是目前規模最大的5G相關指數基金,這只基金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近一年也有30%的漲幅,屬於比較穩定的指數基金。
主動基金部分,長盛電子信息前十大重倉覆蓋了立訊精密、信維通信等6隻股票;財通價值動量混合以通信產業鏈為主,覆蓋了鵬鼎控股、新易盛等股票。今年漲幅都在40%以上,也是非常不錯的基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
華寶券商ETF(512000)、南方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512900)、國泰中證申萬證券行業指數(501016)、匯添富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A(501047)
金融三駕馬車,銀行、證券、保險,A股上市的保險公司較少,所以常常把證券和保險歸為一處。證券是最典型的周期性行業,熊市時,證券業萎靡不振,牛市時,證券業帶頭大漲。
今年7月的結構性小牛市,還有印象的朋友應該記得,當時就是各大券商一馬當先,天天領漲大盤,其他行業都是不夠看的,得靠邊站。華寶券商ETF是規模最大的證券行業指數基金,當牛市來臨時,投資這類基金能獲得非常不錯的收益。
PS:周期行業,記得不要貪杯重倉。
㈤ 支付寶里有什麼基金可以推薦的嗎
前幾年支付寶用紅包推薦的基金,我買了二個,那時候對基金一竅不通,所以每隻只買十元試水。買基金的時候,是要測評的,我的理財屬於保守型的,估計推薦基金也是按你自己是那種理財類型來推薦吧?這二隻基金我持有一年,到最後還是十元,中間有時候是九塊多,有時候超出十元,最後我看一年還是十元就賣掉了。當時支付寶基金給我的感覺是不靠譜。
今年春天因為疫情待在家裡很無聊,於是開始關注支付寶裡面的黃金基金,那段時間發現黃金基金一直在漲,我告訴自己不要買,已經在漲,可是天天看天天漲,於是手賤沒忍住,買入二千元,買入就開始跌,然後又漲一次,回了一點本,然後就繼續跌,那時候不懂,就在評論區里問怎麼辦?有人建議不要賣,說可以長期持有就會賺的,也有建議賣掉的,最後因為天天跌錢心疼的很就賣了,賣出之後繼續大跌,新聞都報道了,黃金大跌,跌到320的時候,我想著再跌點就買,我以為會跌破三百,可是從320開始漲,那時候不懂,不知道還會不會跌,就想著不能買,因為大家都說買基金不能追漲殺跌。我就忍住不買,結果就是一路飆升,到今天已經漲到四百了。現在想想有點後悔,要是320敢入手現在就賺不少錢了。
上個月在頭條看到各種曬基金收益,看著看著就眼饞,於是又來到支付寶裡面買基金,也是買的推薦的,不過是高風險高收益的,然後這次買的都盈利了。根據個人經驗,感覺支付寶推薦基金並不是靠譜不靠譜的問題,是你自己選基金的問題。支付寶裡面的基金並不是支付寶的,支付寶只是銷售基金的平台。
今天看到有二隻基金開始跌,但是沒打算賣出,因為錢不多,理財也需要過程,需要學習,就算它是個坑,吃一次虧,下次就不會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