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1年基金股票大跌是什麼原因
2021年基金股票大跌很大原因是基金抱團松動,很多基金調倉換股所致。
2021年2月22日貴州茅台走勢分時圖和上證50走勢圖
『貳』 近期,千億白馬股閃崩頻繁,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關注股票的朋友們都知道,股票市場從來都是瞬息萬變,你可能前一秒還是百萬富翁,下一秒就變成窮光蛋。
A股市場上的白馬股頻頻異動,不少白馬大幅回撤。
中國平安遭凈賣出12.29億元,立訊精密和五糧液均被凈賣出超3億元,美的集團、貴州茅台等本周也被不同程度減倉;而高成長科技股成為青睞對象,藍思科技、均勝電子、科大訊飛、歌爾股份等上周獲得過億元的凈買入。
從統計規律看,近20年來“四季度效應”屢屢應驗,回顧2000年-2019年間上證綜指月度漲幅可發現,上證綜指在11月-2月的勝率均高於50%,分別為60%、55%、55%、80%,且這四個月從漲幅來看也收獲了正收益。牛熊周期視角下,即便牛市向熊市轉換,四季度也很難大跌。
我認為,該股基本面是否發生變化還需時間驗證。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切經濟變數都是未知的,你永遠不知道“幸福”與“災難”誰會先到來。
『叄』 基金突然直線下跌是怎麼回事
1、受市場行情影響
大部分股票型基金投資的是股票,那麼當股票市場出現大跌的時候,基金下跌的可能性是很大在購買基金的時候可以看看基金主要是重倉哪些股票,然後看看投資的股票是否有未來前景。
2、估值過高
一般當一隻基金持續性的上漲一段時間,並且基金估值是屬於很高的情況,跌的可能性是比較大,基金估值是按照一定的價格對基金的資產和負債進行估算,基金的估值過高那麼風險就越大,基金大跌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3、遇到影響較大的突發事件
基金的投資是依附於進入市場的,如果當金融市場有比較大的突發事件影響,那麼也會直接影響到基金,比如說:金融市場導致股市大幅度的下跌,從而影響到基金。
當基金下跌的時候,是要判斷這只基金後面還有沒有漲的可能性,如果比較看好,覺得有漲的可能性,其實是可以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分散其風險的,然後長期持有,等待基金上漲後再賣出賺錢。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12-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肆』 2016年11月份債券基金天天下跌怎麼回事
最近債券市場利空不斷,一路下跌,債券基金也就跟著下跌咯。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伍』 最近基金為啥一直跌
最近股票市場一直在下跌。因為去年的基金上漲了很多,而今年一些抱團股就會下降,所以基金也下跌了不少。前期漲多了,後續就會下跌,漲漲跌跌是常態。
『陸』 基金每月月底通常都會跌嗎
基金每月月底通常會跌嗎?這只是一個概率的問題,因為月底都會牽涉到資金面的緊張,所以可能會股票下跌
『柒』 2017年11月23日基金暴跌,是什麼原因
因為股市暴跌啊。
『捌』 白馬股遇重挫,股指深強滬弱
盤面觀察
周五兩市再度下探,三大指數收出帶下影線中陰,兩市成交額3415億元。盤面觀察,國際貿易、券商信託、電子元件等板塊漲幅居前,釀酒行業、醫療行業、貴金屬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36家,跌停8家,北向資金凈流入6.7億。截止收盤,滬指報2871.98點,跌0.61%,深成指報9582.16點,跌0.42%,創指報1664.90點,跌0.53%。
後市展望
白酒和醫葯為代表的的白馬股,高位持續陰跌壓力下,最終引發今日重挫,並導致滬指4連陰和收盤跌破年線。不過,深強滬弱的特徵非常明顯,指數的下跌和滬指跌破年線並沒有引發個股的恐慌,個股上漲和收平家數1924隻大於下跌家數1530隻。電子元件和新能源產業鏈板塊本周走勢持續堅挺,大消費價值類和大金融藍籌類持續承壓,指數震盪下探中,風格切換十分明顯,一方面由於大消費價值類和大金融藍籌類個股全年累計漲幅較大,有內在調整的需要,另一方面由於今年部分基金年終考核提前至11月底,導致機構爭先落袋為安,再一方面就是隨著減稅降費措施的落實中小企業明年利潤有望率先觸底反彈,所以,在戰略戰術和時機上,都有利於市場風格的轉換,市場不排除再度演繹類似2012年底至2013年上半年大小風格轉換的結構行情,而且,從資金面來觀察,北向資金也是更多持續流向深港通個股,深強滬弱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預計將可能導致中小創行情的爆發。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對各類深滬指數估值的跟蹤,估值分位使用過去十年指數估值中位值數據進行計算,發現除上證指數以外,就屬中證500的PE分位和PB分位最低,都只有個位數百分比,顯示中小創板塊里的中盤股更具估值優勢。
操作策略
策略上,建議高度重視近期行情正在發生的風格切換,盡管滬指的下跌空間也可能有限,但價值類和藍籌權重類板塊可能進入中期休整階段,存量資金博弈下,中盤績優的個股更可能脫穎而出,可挖掘中盤的成長和低估值優質標的。【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10126】
『玖』 2019年11月28日,為什麼股市最近總是跌
股市大跌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但由於題目所問的具體時間點未知,所以無法分析大跌的具體原因。股票下跌形容股票大幅度下降,主力資金退出市場。
『拾』 基金下跌什麼原因
你看一個消息就知道了。
1:來關心一下我們的錢包。去年以來,基金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搖錢樹」,甚至成為低風險、高回報的代名詞。但是最近,經歷大盤幾周的深幅調整,不少基金甚至跌破了1元面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這樣的基金還是否值得我們購買呢?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據統計,截至19號收盤,股票型、指數型、偏股型和平衡型這4類主要投資股票市場的開放式基金中,跌破1元面值的基金達到了26隻,佔到目前基金總數的一成左右,其中半數是9、10月份進行拆分的基金,還有部分大額分紅的基金,以及在6000點高位附近發行的新基金。隨著近期股指急轉直下,這些基金的凈值也應聲下跌。王群航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按照法律規定,股票型基金必須有60%的資產投資於股票,所以它股票投資比例比較高,它跌破凈值概率也比較高,這是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跌破面值的基金中,跌破0.9元的只有2隻,其餘大部分都是在0.95元到1元之間,說明大幅下跌的基金還只是少數。專家認為,不能只以1元面值作為基金盈利能力的衡量標准,還是要以長期業績綜合分析。如果某隻基金中長期業績排名一直比較靠前,跌破面值只是由於近期大盤調整時,基金大比例分紅或拆分,那麼這種基金還是具有投資價值的,可以繼續持有或者借機申購;反之則應當果斷的進行贖回,避免進一步擴大損失。
註: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2:近來,股市連續調整,基金重倉股股價紛紛縮水,「投基不敗」可能要暫時告一段落了。截至目前,開放式基金中已有近30隻基金跌破面值,其中凈值最低的已跌破0.9元。上周,偏股型基金中,僅25隻凈值出現上漲,其餘全部下跌。申購抑或贖回?成為廣大基民最「頭疼」的問題。同時,凈值的下降也明顯壓制了基民的投資熱情,近期基金凈申購有所減少,而贖回卻明顯增加。專業人士表示,當前基民並無追漲殺跌必要,畢竟長遠看A股走牛仍值得期待。不過,未來基金業績普漲的格局或不復存在,投資者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精選投基對象乃當務之急。
基金凈值損失慘重
在近期股市連續大幅下跌的行情中,投資者損失嚴重,作為機構投資者主力的基金也未能倖免,凈值賬面損失慘重,也是在歷次股市大幅調整中,基金行業凈值縮水規模最高的一次。
天相統計顯示,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從10月16日到11月13日的基金份額加權凈值跌幅達到了12.05%,其中,八成基金凈值跌幅超過10%。如果按照今年三季度末各只基金份額情況來看,除新基金以外,兩類基金合計凈值賬面縮水達到3283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縮水2170億元,混合型基金縮水1113億元。
單只基金凈值損失同樣十分驚人,最多的某隻基金賬面損失接近80億元。統計顯示,在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分別有19隻和8隻基金近期賬面損失超過30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中損失最多的兩只基金來自同一家基金公司,分別損失60.億元和59.5億元,混合型基金中損失最多的達到76.8億元;此外,還分別有22隻和13隻基金賬面損失在20億元到30億元之間。
震盪中需要投基智慧
面對基金凈值的急速縮水,廣大基民心痛不已,是否贖回成為最頭疼的問題。對此,專業人士認為,投資者普遍存在的投資誤區就是「買漲不買跌」,導致了大多數人都賺不到錢,甚至成為最後的「套牢者」。其實,正如投資大師巴菲特所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從理性的角度講,在市場下跌的時候購買基金,讓基金替大家在適當的時候從一個相對更低的估值水平上進行投資,未嘗不是一種好方法。
有專業人士提醒,當前市場的跌勢雖然有所減緩,但仍然處於一個弱勢整理狀態,即便出現反彈,力度可能也不會太大,大多數基金目前都在積極地調整倉位和換倉。更重要的是,盡管上證綜指已跌了近千點,但市場整體高估的局面並未明顯改觀,在信心已明顯不足的情況下,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大機構之間的博弈日益白熱化,市場充滿變數,基金業績普漲格局或將難以再現,分化不可避免。吹盡黃沙始見金,因此,新基民也不必急於介入,靜心觀察一段時間,再行挑選優質的基金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