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基金為何沒股票賺得多
擴展閱讀
新疆書記 2025-04-24 08:13:44
江蘇迅馳股票代碼 2025-04-24 08:12:07
銀行辦理股票場外質押 2025-04-24 08:09:53

基金為何沒股票賺得多

發布時間: 2022-04-30 20:09:11

Ⅰ 股票和基金哪個更容易賺到錢

從大部分上來看基金是更容易賺到錢的,基金賺的錢要比股票少。當然不排除個別的例子,有些基金的漲幅也是很大的,而有些股票的漲幅並沒有那麼大,從最普遍的情況上來說,股票都是要比基金更賺錢的。比如說有一百萬的資金,如果投資到股票中的話,一周可以漲40個點甚至更高。投資基金的話,一周最多也就只能漲40個點,而且是行情非常好的情況下。可以參考華爾街與美國散戶大戰,GME股票在短短的時間內經歷了暴漲和暴跌,如果操作的好的話是可以賺到非常多的錢,甚至有人賺到了40個點。

Ⅱ 買基金還是炒股,二者哪一個更賺錢

其實不管是選擇將自己的錢拿來買基金還是選擇炒股,都會賺錢,只是賺錢的多少和選擇有一定的關系。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我先建議做一個風險評估。如果自身屬於穩健型或者低風險型的話,我建議去購買基金。如果自身能夠很接受像一些高風險類的,那麼就選擇炒股。主要都是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而選擇。

三、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不管是買基金還是炒股也好,心裡有想要理財的想法還是很好的。但也不要盲目追求基金和炒股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利潤。而是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適合何種賺錢方法,天上不會掉餡餅,更多還是需要自己努力去賺錢。多了解相關知識,才能更好的幫助到自己。

Ⅲ 為什麼很多股票年化收益沒基金高

很正常啊,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就是這個道理,有的股票業績不好,當然就沒有基金高了。

Ⅳ 基金收益為什麼沒股票高,估值和凈值為什麼存在誤差基金經理為什麼喜歡偷吃,

基金一般都不會存在偷吃的,估值一般是按報上去的股票統計的,有的大量換股了還沒來得及更新而已,而凈值是現在所有的股票漲跌平均值,還有部分現金流

Ⅳ 基金和股票,哪個風險更少,哪個賺錢更多,為什麼

基金和股票,風險更少的肯定是基金,賺錢更多的肯定是股票由於風險和收益都是相對的承擔更高的風險,你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或者說你才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你沒有承擔那麼高的風險,最終就賺不到那麼多錢,這個投資裡面多少年都沒有變過。

股票有可能幫助你實現財富,自由國外就有一個員工,他本身在特拉斯特發展的初期買進的股票那時候是不到8塊錢,現在特斯拉經過峰谷之後仍然是在870塊錢左右,他陸陸續續買了不到10萬塊的,現在他手中所持有的特斯拉股票已經超過了1,200萬美元,年紀輕輕就實現了財富自由,這是一個投資的傳奇,但是大部分人達不到這樣的程度,因為他在手中持有了8年都沒有拋售,你能壓得了這么久的錢嗎?但是這也證明了你買股票眼光好的話,真的有可能賺大錢的,只不過它風險很高。

Ⅵ 都說炒股不如買基金,為什麼

2020年的A股市場上演結構性牛市,以公募基金為例,近九成的基金取得正收益,超過一半的的基金收益率能夠超過10%,但散戶投資者依然是賺少賠多。

因此,市場上“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口號也越來越響亮,究其根本,更多的個人投資者選擇通過投資基金來獲取投資收益是出於如下幾個因素的考慮。

基金管理人專業水平高,投資基金取得收益的概率高

A股股市在非大牛環境下大多都是零和博弈,七賠兩平一嬴的概率難有變化。機構投資者有更多的渠道取得信息,也有更專業的投資研究人員進行分析交易,散戶投資者如果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思維,很難與機構投資者競爭,虎口奪食,從專業的機構手中搶得利潤。

個人投資者要能夠熟練掌握股票市場的各種價值和技術指標又談何容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仔細閱讀公司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研究k線圖、MACD等各項指標,還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大多數有本職工作的個人是無法堅持下來的。

綜上幾點,基金投資由於門檻低、收益概率高、風險可控性高,因而其適用人群比股票投資更廣一些,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說法也就在市場上傳開了。

Ⅶ 為什麼買基金還不如買股票啊

1、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高,而且時間較多,對股票二級市場有比較好的認識,那可以去做股票。反之,可以去關注些優質基金公司的基金,其實大部分散戶的收益都不如基金的。

2、對投資者的要求不同

股票數量大,市場上三千多隻股票,分析下雖然來費時費力,對投資者的專業技術要求較高,但是利潤相對較大。而基金是把投資者的基金募集起來,交給專業的投資者去投資,需要投資者太專業的知識

(7)基金為何沒股票賺得多擴展閱讀:

1、充分了解股市的政策和規律,做好心理准備;

2、設置股票止盈點,股票價格達到自己的預期價格,要果斷賣出;

3、當情況與預估判斷不一致時,果斷賣出。無論這只股票是虧還是賺,及時賣出才可止虧;

4、學會獨立思考,主動分析宏觀政策與股票的關系,選擇合適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