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資基金年利率達到多少,才算是有賺呢
一、基金賺多少才叫賺?基金本身並不創造價值,其收益主要來源於底層投資的各類資產,比如股票、債券、存款、黃金、權證等,所以基金能賺多少,主要取決於底層資產的表現。
我們分析2000年以來國內各資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股票用Wind全A指數、債券用中證綜合債指數作為衡量標准。
從下圖可以看到,A股是近二十多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平均年化回報率12.53%,其次為黃金,年化回報近9%,債券和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年化回報率均在3%左右。
總結來說,偏債基金年度回報和回撤整體均小於偏股基金。在偏債基金內部,純債債基的平均年化回報小於非純債基,同時回撤(風險)也相對較小。
B. 基金年化收益率10%高嗎
很高了。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你能承擔多大損失多大風險,自己要心裡有數,不要盲目跟風投資。
一、按照目前理財市場行情來看的話,常規的理財產品如貨幣基金,大致為3%左右;而銀行的定期理財產品,大致為4%左右,當然了,更高一點的保本理財產品則有可能為5%。按照如此收益率來對比的話,基金收益為10%,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數字。但是,我們似乎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將基金與這些保本的理財產品對比,是不合理的。更應該的,是與同類基金或者說常規基金收益率來進行對比。如果只是暫時收益為10%,說實話,能夠做到的人很多。畢竟,只要趕上一次大漲,便能達到這種收益率。但是,如果是每年都保持10%的收益率,那便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年收益率。要知道,真正每年做到10%收益率的人,真的少得可憐,甚至全世界就那麼幾個人而已。所以,10%的收益高還是低,應該視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才對。
二、這種所謂的盈利,只是暫時的,換句話說,便是所謂的浮盈。不論賬戶目前是虧損還是盈利,只要我們還沒有賣出,它就只能代表一堆數字而已,只有將這些錢全部贖回到自己的錢包里,才能落實究竟是盈利還是虧損。當然了,對於普通人來講,總歸是要渡過這樣一個時期的。而待到理財久了之後才會發現,不會頻繁去檢查自己的賬戶,甚至有時候一個月才會去看一次,這,便屬於心態平衡之後的表現。也只有將自身的心態放正,甚至是沉著應對虧損與盈利,未來我們才能真正賺到錢。理財久了之後才會發現,今天有可能是超過了10%,但明天就有可能跌到10%以下,如此一漲一跌,便叫做波動,而這,也就叫做市場。常規來看的話,買了基金之後,應該是長期持有最好。因為,在購買基金之前會有一些說明,例如持有多少錢會免收贖回費,如果是在7天之內賣出的話,則有可能10%的收益率到手後只有8%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說買了基金就應該持有個兩到三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C. 中國基金平均年收益率是多少
一般來說,這些年基金的收益率有高有低,參差不齊,像500002,99年發行,持有至今,光現金分紅就達3.43元/份,平均每年收益率為34.3%。又像3年前發行的QDII基金,目前大部分都是虧損的,收益就更不用談了,所以中國基金的平均每年收益是不好算的,不過大致可以這樣看,從98年發行的封閉式基金來說,平均每年的收益率在8-15%左右(牛市會高些,熊市就基本無收益),近年發行的開放式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也會在10%左右,總體比銀行存款和買債券的收益高些,就長線而言,封閉式基金的總體收益會比開放式基金高。
D. 投資收益率多少才算正常的
摘要 如果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在百分之5。反正股票基金會比較高一點,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但虧損也大。
E. 基金一般的收益率是多少
貨幣基金目前七日年化收益率是1.2-1.7%。債券基金年化收益4-5%的樣子,不同的債券基金是有區別的。
股票基金年化收益沒有上限,不同的基金有不同收益,根據你的投資技巧及投資時間相關,有的年化收益可達100%,投資技巧和投資時長有很大關系,還有投資的基金是不是一個優秀的基金也有很大的關系。
如何進行基金定投?
第一:篩選基金,選合適的基金產品,選擇的基金成立時間要長規模要大,成立不足6個月的不要,規模不足3億的不要;選擇波動大的基金,波動小的基金不適合定投,比如:選擇貨幣型基金的話還不如直接存,沒必要定投;基金持有人中機構佔比不能太高,單一機構超過50%的不要。
第二:定期定額投資,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可以每天投10元,也可以每星期固定一天投100元,也可以一個月投1000元等等。一般在約定時間扣款後T+1日確認,T+2日可查看具體結果。像我自己就是選擇的股票型基金,每個星期固定時間投一百元,相當於存錢了。
第三:長期堅持,定投是要長期堅持的,一般三年或者四年為宜,定投需要及時止盈,收益達到自己定的目標就及時贖回,落袋為安,止盈是贖回前期投入的部分,無需停止定投。定投虧損還要繼續嗎?在市場調整或者下跌階段,定投收益也不理想,投資很容易產生這樣的心理「我先稍微停一下,等市場好了再繼續投」,生怕跌多了回不了本,相信這樣的投資人不在少數。定投的基本法則是:嚴格執行,堅持定投,其實相對於定投而言,收益率為負時才是好機會,因為可以花同樣的錢買到更多的籌碼,真正拉低成本讓你賺錢的恰恰是這些當時虧損的。定投不是常勝將軍,但只有堅持定投法則,定投攤低成本的優勢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F. 股票型基金一般年收益率有多少
股票型基金的年收益率:單年最高的是中國第一牛人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高達100%。歷年表現優異的華夏回報年均高達40%。股票型基金年收益率平均在20%。
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G. 各種基金的收益率一般為多少
基金的收益是根據市場的漲跌決定的。如果貨幣型基金的話是相當穩定的,一般根據市場的好壞大概維持在2%~3%左右。 比前幾年要低很多。但是相對的穩定。債券型的基金有的可以維持在4%左右。
股票型的基金只要根據市場股票的變動,有的還會出現虧損。跌破凈值。
H. 基金投資收益多少算合理
每個初次接觸基金投資的人,都想知道投資基金的收益到底有多少,風險有多大?
這個問題,任何理論分析,意義都不大,看看歷史上的收益和風險就知道了。
按照投資的類型,基金可以分為很多種,每種類型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差別很大,混在一起比較不合適,比如,貨幣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混在一起談平均收益,就沒什麼意義。
為便於基金投資者建立直觀的風險和收益預期,辨險識財按照基金類型,做出以下統計:
普通股票型基金。過去10年年度收益率平均為14.4%,年度最大回撤平均20.1%:
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度平均收益率12.7%,年最大回撤平均19%,相對股票型基金,風險和收益率都略有下降:
平衡混合型基金。年度收益率平均7.4%,最大回撤平均13.6%,風險和收益又比偏股型混合基金降低;
偏債混合型基金。年度收益率平均6.7%,最大回撤平均3.3%,相對於平衡型混合基金,收益小幅下降,而風險卻小了很多;
債券型基金。年度收益率平均5%,最大回撤平均2.6%,風險和收益比偏債混合型基金更低;
貨幣市場基金。年度收益率平均2.9%,幾乎不存在回撤,是無風險收益,當然,也是收益最低的基金。
怎麼選不同類型的基金?
選擇一個投資品種,一是看風險承受能力,二是看資金的可投資期限。風險承受能力越高,投資期限越長,越適合選擇風險收益高的品種。
基金中權益(股票)倉位佔比越高,風險越高,收益率越高,要求的投資期限越長。
收益率、風險和投資期限要求: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債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基金
怎麼看基金的收益水平?
初入股市者大都雄心壯志,看不上這點收益,幾年下來,經歷了市場的毒打後,才慢慢體會這平均十幾個點的可貴。
要知道,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才3%左右,個股過去10年收益率的中位數還是負數,代表頭部公司的滬深300全收益指數過去10年的年度收益率平均9%,最大回撤平均達21%。
在散戶交易量佔大頭的A股,錯誤定價還是普遍存在的,專業的主動基金經理通過精選個股,能夠獲得較好的超額收益。
未來,如果韭菜逐步退出市場,只剩下鐮刀互砍,主動基金的超額收益也將慢慢減少,不過,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
通過觀察基金歷史收益和風險,投資者應建立一個大致的、理性的收益預期;同時,還要注意到,各年收益差別很大,過去並不能代表未來。
I. 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達到了40%,是不是該賣出一部分呢
那就要看是否高估了。如果高估了就可以賣掉,或者是全部都賣掉也可以,如果沒有高估,那繼續持有還能繼續漲,這就好比你養了一棵樹,你現在養10年了,他長大了也值錢了,但是如果你再養10年,他可能更大,所以他還沒到極限,那你繼續能賺更多錢,所以你必須了解你買的基金,否則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