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信消費醫葯主題股票型基金怎麼樣
安信消費醫葯主題股票型基金專注於消費和醫葯板塊,投資於消費、醫葯行業股票的資產占非現金基金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
安信基金認為,此時投資消費醫葯股票更可能獲得估值和業績雙升的「戴維斯雙擊」機會:一是2014年的牛市行情中消費醫葯板塊明顯落後市場,存在估值修復可能;二是消費醫葯領域的一些細分子行業基本面已經明顯築底,有望迎來明顯的業績提升。
2. 為什麼醫葯板塊的基金錶現一般都不太好
吃不起葯將成為歷史,政府集中采購導致葯費暴跌
「醫保局動真格了,這一次真的要砍掉企業的銷售費用了。」一家中標的葯企人士向記者感嘆,還有一位葯企人士向記者表示:「中標難受,不中標更難受。」
前幾天,國家首次「4 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的投標談判在上海舉行,集中采購的結果是葯價暴跌,正大天晴葯企的恩替卡韋降幅超90%。恩替卡韋被譽為乙肝用葯霸主;阿斯利康公司旗下的肺癌靶向葯吉非替尼降價75%。
這次參與集中采購試點的共有31種葯品,7個品種降價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間的有12個,降幅0-40%之間的有8個。平均降幅高達52%,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這次的試點大獲成功,4 7總共11個城市的31種葯品采購價直接被腰斬了,而采購價的降低,必然導致葯品銷售價的降低,而試點的開門紅也會導致國家迅速大范圍推進采購葯品的范圍,換句話說,困擾中國人很多年的高葯價問題,有望得到徹底的根除。
中國葯價有多虛
中國的葯價不僅高,而且很虛,虛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多家上市公司葯企,列支的營銷費用,居然佔到營收的60%,遠遠超過國際葯企10%的標准。
換句話說,葯廠賣出去100億的葯,銷售成本就佔了60億,而國際通用標准大概是10億左右,與此同時,中國葯企的研發費用卻是出了名的低,遠遠低於國際標准。重營銷輕研發導致中國醫葯界回扣橫行,而新葯研發能力極低。
僅僅被央視公開報道點名的醫葯回扣亂象,包括但不限於:
2010年,葯價虛高1300%的「蘆筍片事件」,湖南湘雅醫院醫生回扣佔到中標價43.5%;
2011年,虛高達2000%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丑聞,北京公立醫院醫生回扣佔到中標價40%;
2013年,漳州醫療腐敗案,全市公立醫療機構100%涉案,葯價的50%用於回扣;
2013年,「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其副總裁梁宏在供述中稱,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為打開銷路投入的行賄費用佔到葯價的30%,每年的總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2016年平安夜曝光上海、湖南兩地葯價虛高近10倍,醫生回扣佔到葯價40%
這動不動就10~20倍的利潤,意味著成本價只有零售價的10%,甚至只有5%,中間的巨額利潤,都被層層剝削了,最後讓患者來買單,導致中國的葯價高企,但是葯廠實際利潤並不高,研發能力薄弱且極其重視營銷,不給回扣而重視研發的葯廠根本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集中采購曾讓葯價暴漲
實際上,中國葯價高是個老大難問題了,如何解決高葯價問題成了政府的心頭病,提出的解決方案千千萬,通過政府集合公立醫院的需求進行集中采購、集中招標,通過巨大的采購量來壓低價格,讓患者得到實惠。
聽起來似乎沒問題,政府手底下有那麼多公立醫院,全部聽政府號令,而公立醫院就診患者的數量佔到總就診量的90%,換句話說消耗的葯品,也是90%,把這些需求全部集中起來和葯廠談判,不可能拿不到好價格。而政府出面帶量集中采購來降低價格,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所以,早在2000年左右,有關部門就開始推行以量換價」,讓葯物進行集中采購,帶量招標,試圖取得價格上的優惠,降低葯價。在外國,這一手段可以降低10~15%價格,雖然不多,但是考慮到外國市場競爭激烈,葯價透明,本來就很低,在這個基礎上還能降低實屬難得。引入中國後,一定能大幅度降低葯價。
中國醫葯部門不僅實行了集中采購,以量換價,還對醫院葯價進行行政限制,不允許醫院以葯養醫,曾經只允許加價15%,後來乾脆實行零差率,一分錢都不允許加價,什麼價格采購的,就什麼價格出售,最大程度讓利給患者。
政府把所有采購量集中起來進行招標獲得最低價格,然後不加價賣給患者,葯價一定很便宜了吧,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實際上,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實行集中采購和零差率二個政策後,葯品的采購價年年增高,高葯價問題越演越烈。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震驚了,這怎麼可能,這套方案怎麼看都沒問題啊,降低葯費利國利民十拿九穩,怎麼最後居然導致葯費連年增高,這不科學啊。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為什麼外國行之有效的帶量集中采購降低葯價的辦法,到了中國不僅無效,反而導致葯價升高。
原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套方案里有一個最大的漏洞,就是招標是由政府集中組織的,但是采購量是由各大醫院自行決定的,用哪個葯,用多少,是由每個醫院自己定,或者說,是由每個開處方的醫生來決定。
所以這些葯廠們想出了一個新點子,高中標價高回扣,把中標采購價定的高高的,分出大量的利潤空間做成回扣給開處方的醫生,以及整個醫葯管理鏈條上的一系列人,瞬間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銷量大增,所有的醫生都在瘋狂的開這家葯廠的葯。
而那些低價中標的葯品則陷入了一個很窘迫的情況,醫生不願意開這個葯,沒有銷量,下場和沒中標是一樣的。
同一款葯品,有人出低價,高價怎麼可能中標,當然不可能啦,競標的規則就是價低者得。要規避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不是同一款葯品就可以了,同樣的葯灌裝到另外一個包裝里,取另外一個名字,上報給葯監局拿一個批號,當新葯賣,既然是剛「研發」出來的「新葯」,那自然擁有自主定價權,你報多高,也沒有競爭者,因為這款葯全國只有你這一家有。
例如,傳統的青黴素,價格極低,不過你們已經基本看不到了,因為按照集中采購制度,根本賺不到錢,取而代之的是各大葯廠自行「研發」的XX黴素,號稱改良版的青黴素,實質上還是青黴素,不過中標價立刻暴漲十倍甚至幾十倍,然後就有利潤空間給回扣了。
所以,新葯的審批權立刻火了,醫生的處方權也立刻火了,帶來的問題是葯監局這些年被國家查處了一大批貪官,基本都是有審批權的那些人,而基層的醫生吃醫葯代表的回扣,已經從密布新聞,變成不算什麼新聞了。
所以,在央視曝光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丑聞丑聞中,葯價虛高2000%,出廠價0.6元,北京市中標價高達11元,醫生的回扣為每支4.4元,而山東一個街頭小診所,進貨價為0.64元,賣給患者為2元。所謂的集中采購降低葯價,完全形同虛設,整個北京的需求集中在一起進行采購,不僅沒有壓低價格,反而瘋狂攀升20倍。
新集中采購導致葯價大降
看完了中國葯價的歷史,只能感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這次的新集中采購導致中標價暴跌這么厲害呢,他們雙方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肯定是有的,否則中標價依然絲毫不會變,這次的新規最大的改變在於收回了公立醫院自定采購量的權利。
現行的集中采購制度,缺乏明確的用量要求,中標未必代表有銷量,醫院仍然具有極大的自主選擇權,因為葯企需要對醫院進行二次公關,醫院則進行二次議價,導致中標結果形同虛設。
為了堵住這個漏洞,新的采購制度實行招采統一,什麼意思呢,就是招標會上要明確采購量,由這些城市下屬的公立醫院,提前確認未來一段時間的某葯品的需求量,匯總給醫保局之後,由醫保局統一采購,然後下發給公立醫院,實現真正的帶量采購。
這個創新之舉,等於沒收了醫生的處方權,因為醫院失去了采購權,院里就這么多存貨,你開完了就沒有了,如果你真的需要這么多,也可以,你提前報備,醫保局幫你買,你還是吃不到回扣。一家大型公立醫院,沒有特殊的疾病大爆發,對各項葯品的需求是非常穩定的,不會有大的波動。
福建省醫療保障局長詹積富在公開場合表示,醫保局的主要任務是讓醫務人員不能再有拿回扣的機會,讓醫務人員不敢再去拿回扣。通過這個制度,他們完全有希望做到這一點,廢除高葯價存在的基礎。
正是因為廢除了中間的回扣環節,讓回扣高低不再左右銷量,所以各葯企報出的中標價格立刻斷崖式下滑,中標平均價直接來了個腰斬,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葯企迎來長期利好
這次集中招標,讓葯企的中標價大幅度下降,導致醫葯股大幅暴跌,沒中標的幾個甚至跌停,市場看到價格降了,就解讀為利空。
按正常的思維來看,價格降這么多,不是利空是什麼,但是如果深究這件事可以發現,價格下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省了回扣的那部分錢,對葯企本身的利潤沒有太大的影響。
幾十年來,中國醫葯市場一直重回扣,輕研發,是否能研發出新葯不重要,砸錢送回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回扣給的到位,哪怕就一直老葯換新瓶,也能躺著賺大錢。
這種風氣是典型劣幣驅逐良幣,缺乏研發能力會直接斷掉中國醫葯進步的根基,廣大基層患者還飽受其害,苦不堪言。
葯企喜歡給回扣嗎?不喜歡,但是如果別人都給自己不給,自己就被市場消滅了,有關部門從制度上杜絕給回扣的空間,不僅僅是對患者好,也是對葯企好,這樣才能讓葯企腳踏實地,把心思都放在研發上,消除市場競爭亂象,正本清源,我認為對葯企來說,是構成長期利好。
2018年11月15日,國家醫保局下發《4 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文件》,按照這11個城市所有公立醫院2017年同品種采購量以60-70%核算,承諾用量進行集中采購,在12月6日進行了首批公開采購,導致了中標價格腰斬式暴跌。
目前只有11個城市作為試點,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進行采購的,也僅僅只有31種葯品。
但是鑒於首次試點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新辦法會迅速推廣到全國所有城市,而且會覆蓋到所有的葯品,那個時候,全國所有的患者會看到一個奇觀,所有葯品的平均價格暴跌一半以上,吃不起葯將成為歷史。
這一天不會太久,高價葯將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受益人,很快你們就會看到這一天的。
望採納
3. 醫葯行業基金有什麼有醫葯行業指數基金嗎
醫療類型有:易方達醫療保健,匯添富醫葯保健, 華寶興業醫葯生物優選,華夏醫療保健等。
新興產業的有上投新興動力, 泰達紅利成長, 泰達宏利紅利先鋒, 中歐價值發現等。
想要選擇做定投,指數型是定投的最佳類型基金,其次是股票型基金,其他基金不建議定投。
基金投資前需要確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理財目標等,進而確定要投資的基金類型。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可通過資產配置去實現組合收益。基金按風險從高到低排列:指數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等(風險越大,可能獲得的收益也越高)。
(3)醫葯行業股票型基金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4. 醫葯行業類的股票,目前是否值得投資
銷售市場剛產生牛市的共識,股民剛蜂擁而上買入股票,結果就遭受了當頭一棒。周四的大陰棒,打得很多人手足無措,陸續問大家牛市三天就表述了沒有?講好的牛市哪兒來到?
講好的牛市遭遇當頭一棒,該擁有或是退場,醫葯股還能否項目投資?
分板塊看來,2020年估值提高更為顯著的子板塊包含:健康服務、醫療機械、生物制葯、化學原料葯業。
這 4 個板塊上漲明顯,均靠近歷史時間估值限制。上漲垂直居中的板塊包含:有機化學中葯制劑。上漲較少的板塊包 括:醫療行業、中葯材 2 個板塊,這兩個板塊現階段的估值現階段依然還處在歷史時間估值水準下。
外部經濟方面,從股票看來,2020年上漲的股票關鍵為:1、股票基本面不錯的大總市值白馬股(只需銷售業績提高穩 丁,PEG 大概能夠 給到 2-3 倍);2、肺炎疫情獲益的板塊(檢驗、保護性服葯、膠手套等);3、高形勢度 的細分化跑道的水龍頭企業(CRO/CDMO 企業、原輔料、醫療機械等)。
3、還能漲多長時間?
在沒有外在要素轉變的狀況下(肺炎疫情完畢,經濟復甦等),大家覺得醫葯板塊市場行情有希望持續。
緣故 取決於:1、截止到現階段,依然有醫葯業和中葯材2個詳細的板塊依然處在歷史時間均值估值水準下列,很多的醫葯股依然處在歷史時間底端地區,現階段板塊還未發生全方位泡沫塑料。2、另外,近年來驅動器股票價格上漲 的關鍵要素或是股票基本面:市場前景明確的前提條件下務必也要有銷售業績才可以驅動器股票價格上漲。因而大家大部分能夠 分辨說醫葯板塊並沒有全方位的泡沫化。
橫著看來:結構性牛市並並不是 A 股醫葯板塊特有,全世界看來都是有實例,估值分裂是常態化。橫向對比 美國股票和香港股市銷售市場,針對市場前景明確的企業國際性上廣泛選用預估現金流量匯兌的估值方式。不但針對風險性 財產(創新葯、移動醫療等),我們可以見到動則上千倍或是負的市凈率(負的市凈率來自於沒有贏利的公司),並且針對一部分大中型醫葯行業,將將來產品研發管道匯兌,也可以給到 30-40 倍乃至之上的 市凈率。因而當今醫葯股中高品質企業給予極高估值的狀況在全世界銷售市場中並不少見。並且大家見到,A 股通常越高估值的企業,股票基本面越好,反倒外資企業持倉的佔比超出內資企業證券基金持倉。
從相對性誘惑力的視角看來,雖然醫葯板塊銷售業績增長速度在降低,但對比於別的板塊或是具有更強的明確 性和更強的發展前景,因而展現了醫葯板塊的牛市。而在醫葯板塊內部,恰好是由於高品質水龍頭企業或是高 形勢度跑道的企業對比於絕大多數葯業公司具有更強的市場前景和高些的可預測性,因而展現了醫葯板塊 內部一小部分個股的牛市(白馬股、器材、CR&MO、創新葯、原輔料等)。
低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第三季度集中化爆發期,有關醫療機械行業細分行業10倍機遇投資建議,早已放到我的圈子了,點一下下邊信用卡就可以查詢:
除此之外,雖然出色企業估值較高,可是根據較為快和明確的增速,以動態性的視角看來(2021-2022 年),估值依然在能夠 接納的范疇,比如:2021 年江蘇恆瑞醫葯、長春高新、邁瑞醫療 PE 估值為 59 倍、50 倍、52 倍;2022 年恆 瑞葯業、長春高新、邁瑞醫療 PE 估值為 46 倍、39 倍、44 倍。
第三季度極少數高品質企業再次上漲的結構性行情有希望持續,可是在高品質企業的估值水準廣泛做到或是突 破歷史時間極限以後,短時間有可能遭遇調節工作壓力。提議等候股票價格轉型期開展合理布局,另外大家提議重點關注低估值的貨幣緊縮標底。上半年度貨幣緊縮的中葯材和醫葯業板塊,假如第三季度造成了邊界穩步發展的轉變, 非常容易發生戴維斯雙擊的上漲市場行情。因此,大家見到,就在周四的暴跌中,股票龍虎榜再次加持了醫葯股中的核心資產。
因此,大家覺得,即然現階段還存有歷史時間估值底端地區的企業,那麼現階段投資人依然能夠 優選高品質水龍頭、高形勢度跑道、低估值貨幣緊縮標底。
5. 醫葯行業基金有哪些
就一隻吧,匯添富的,剛發不久……
6. 買醫葯股好還是醫葯行業指數基金好有純醫葯行業指數基金嗎
醫葯股集中了單一風險,但同時也會有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率
國泰國證醫葯衛生行業指數分級基金是一隻行業類指數基金產品
7. 基金投資醫葯股的有哪幾只
1、基金投資醫葯股的有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股票基金、匯添富醫葯保健股票型基金、華寶興業醫葯生物優選股票基金。
2、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目前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8. 持有保險證券醫葯股的基金是哪些
1、持有保險證券醫葯股的基金有添富醫葯保健、易方達醫療保健、融通醫療保健行業等醫葯生物主題基金。幾乎所有的基金都會把保險證券銀行等金融股作為配置品種,而醫葯主題基金則重倉醫葯股。
2、廣義的保險證券應該包括所有同保險有關的金融資產和有價證券。按照這個口徑,保險證券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由保險公司發行的具有保險和儲蓄投資雙重功能的保險單(這主要發生在壽險活動中);另一個是具有籌資功能的保險風險再組合產品。狹義的保險證券主要是指第二種,它的基本特徵是將承保風險再轉移往資本市場,通過證券發行利用了資本市場的資金來支持保險經營。前一種情況雖然也有證券的屬性,比如可以投資、包含金融風險、具有風險利益、具備標准化特徵等等,但並不構成「證券化」涵義上的保險證券。
9. 定投醫葯類的股票基金可以嗎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