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VMH旗下,手握250億美元的大PE,正在用錢給消費賽道投票
最近發生的兩件「小事」,把老牌消費投資機構L Catterton重新拉入到人們的視線。
第一件事發生在3月底,元氣森林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60億美元,據悉元氣森林這輪的份額非常搶手,L Catterton和紅杉、華平一起笑到了最後;第二件事是在6月中旬,L Catterton北京辦公室開業,並宣布發起第一隻人民幣基金。
事實上,只要研究一下L Catterton的 歷史 就能發現,這家管理近250億美元資產、有著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支持的私募股權機構,雖然在海外取得了驕人戰績,但在內地和香港將近10年的投資 歷史 ,不論出手的次數還是取得的戰績都不算亮眼。
而最近一連串動作的背後,L Catterton正在改變中國市場的投資布局,特別是瞄準快速崛起的中國本土品牌。在其今年2月發布的一篇報告中,L Catterton向投資者強調:未來3-5年,鑒於中國電商巨頭們將不斷發力扶持本土品牌,新興品牌和垂類Top品牌中將出現一大批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這條來自太平洋東海岸的鯊魚,已經聞到了中國消費市場的血腥味。
LCatterton
L Catterton的前身是美國私募基金Catterton和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的投資機構L Capital,2016年雙方合並後更名為L Catterton。目前L Catterton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超過250億美元,比剛合並時(約120億美元)增長了一倍以上。
Catterton最早成立於1989年,由Frank Vest、華裔投資家J. Michael Chu(朱邁賢),以及前美國財政部長William E. Simon創立。成立之初,Catterton專注投資飲料行業。而隨著公司的發展,投資范圍逐漸擴大到更廣的消費領域,其最有名的投資案例是收購美國網紅連鎖餐廳澳拜客牛排館(Outback Steakhouse)和美式傢具品牌RH(Restoration Hardware)。
L Capital則是LVMH旗下的私募股權基金,這個成立於2001年的機構,最初的定位是投資價格低於LVMH的「負擔得起的奢侈品」。其投資的項目包括服飾品牌Gant,義大利美妝連鎖店La Gardenia,以及數個歐美地區的豪華商業地產項目。
根據紐約時報當時的報道,合並前主要聚焦歐洲市場和亞洲市場的L Capital正考慮向北美拓展,同時以北美和拉美為主陣地的Catterton正考慮向歐洲、亞洲擴張。這兩家消費投資機構背後的出資人都有LVMH創始人伯納德·阿諾特,後者從1998年開始成為Catterton基金的投資者。最終在阿諾特的撮合下,L Capital與Catterton成功合並,締造了這個消費投資行業的「巨無霸」。
從結果來看,這次合並將二者的優勢互補結合,從而得到了「1+1大於2」的結果。
第一點體現在投資范圍的結合。合並前Catterton主要業務是北美和拉丁美洲的私募股權投資,與L Capital的歐洲和亞洲私募股權業務,以及房地產業務正好互補,合並後形成了六大投資平台在全球進行投資。
LCatterton Portfolio:控股型投資
這六大平台分別是主投北美和歐洲7500萬-5億美元規模公司的「L Catterton Flagship Buyout」;主投1000-7500萬美元的「L Catterton Growth」;主投5000萬美元-1.5億美元的「L Catterton Asia」;主投西歐3000萬至1億歐元公司的「LCatterton Europe」;主投3000-7500萬美元的「L Catterton Asia」;以及主投2500萬美元到1.25億美元規模奢侈品零售地產項目的「L Catterton Real Estate」。
此外二者的優勢也正好互補。Catterton的優勢是作為老牌消費投資機構的專業性,合並後Catterton的團隊得以保留,並成為新公司的骨幹,兩位管理合夥人J. MichaelChu和Scott A. Dahnke分別出任新公司的全球聯席CEO。
L Capital最值錢的當然還是LVMH這塊奢侈品之王的金字招牌,這點也在L Catterton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在L Catterton的官網和官方宣傳資料中,這家機構反復強調自己與LVMH集團的關系,而這也成為了L Catterton啃下一些「硬骨頭」時最好的幫手。
一位參與的投資人告訴投中網,在元氣森林最新一輪融資中,L Catterton能在一眾搶破頭的VC、PE中脫穎而出,拿到這一輪的領投份額,唐彬森看中的就是其背後LVMH的品牌價值。
不論是消費者還是消費企業,沒有人能拒絕LV、迪奧的誘惑,盡管L Catterton與LVMH的關系,可能遠不如國內投資人更加熟悉的順為之於小米,又或者雲鋒之於阿里。
L是面子,Catterton是里子
研究L Catterton的前提,是弄明白這家投資機構與其背後的LVMH集團的真實關系。
表面上看二者的關系並不復雜,有點類似順為資本和小米,或者雲鋒資本和阿里的關系。合並前的LCapital是LVMH旗下的戰略投資基金,合並後LVMH集團的控股股東阿諾特集團控制L Catterton約40%的股權,同時LVMH和阿諾特也以投資人(LP)的身份參與了L Catterton管理的基金。
在官網上,L Catterton將其與LVMH的關系定義為「戰略夥伴關系」。稱作為「持續性合作夥伴關系的一部分」,雙方在集團共有的投資組合中,在消費者洞察、品牌戰略、零售擴張和規模經濟等領域展開積極的合作。
但從現實來看,LVMH對LCatterton的Portfolio賦能,遠弱於小米之於順為,或者阿里之於雲鋒。在國內投資圈很多人會認為,拿到順為和雲鋒的投資,意味著拿到了米家和阿里系的入場券,但拿到L Catterton的錢,並不意味著企業拿到了與迪奧、LV或者絲芙蘭合作的敲門磚。
LVMH集團有自己的戰略投資部門,包括2017年成立的新銳奢侈品牌投資部門LVMH Luxury Ventures,如上圖所示,成立以來這個部門一共進行了7筆投資,投資對象多是一些早期的品牌和渠道。
與之相比,L Catterton大多時候是以一個財務投資人的角色進行投資,回報率是其追求的核心指標,LVMH集團整體的品牌和產品戰略並不與L Catterton相關。但創業者並非不清楚這點,他們看中的是L Catterton入股後帶來的品牌和渠道運營能力。
除了LV這張虎皮,L Catterton真正的內功是傳承自Catterton和LVMH集團的品牌運營能力,其核心的投資理念,是在品牌成長期入股後,藉助投後團隊的運營能力和LVMH集團的渠道和品牌資源,來促進企業成長,從而在3-5年的投資周期內,收獲可觀的回報。
L Catterton Asia大中華區負責人黃晗躋2017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幫助被投企業:
第一是地域擴張,例如投資韓國美妝品牌卡萊歐(CLIO)和小CK(Charles & Keith)後幫助二者進入中國市場,2017年時小CK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新加坡本土;
第二是品類拓展,例如將小CK的產品品類從鞋履拓展到了包袋;
第三是兼並與收購,例如2016年投資GXG後,L Catterton幫助GXG與澳大利亞運動品牌2XU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藉此從男裝拓展到運動 時尚 領域。
最後是人才和管理,L Catterton的官網顯示,其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250名員工,除投資團隊外還有一隻強大的投後團隊,裡面既有奢侈品領域的高管,頂尖咨詢公司的分析師,還有零售企業的人才、產品專家等。
而作為大股東,LVMH給予的更多是渠道和資源方面的支持。例如幫助小CK拓展渠道的時候,會用到LVMH現有的渠道資源,去跟商場打交道;幫助丸美進入香港DFS和絲芙蘭,也是直接藉助LVMH的資源體系。
這種產業資本的打法不可謂不先進,2017年高瓴400多億收購鞋王百麗後,也走上了相近的道路。但只看大中華區的成績,入華10年的L Catterton卻難言成功,不僅出手項目寥寥無幾,回報也不算亮眼。
投資中國本土品牌,收割Z世代
L Catterton Asia的前身是L Capital Asia。2010年12月L Capital Asia完成募集,其中LVMH出資10%,其餘由歐美金融機構和高凈值人群出資,該基金主要的目標是尋找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的投資機會。
L Capital Asia在大中華區的第一任負責人是上文中提到的黃晗躋。根據官網和領英的資料,黃晗躋此前先後在Intel資本和香港對沖基金DE Shaw任職,2010年以創始成員的身份加入L Catterton Asia,此後一直是L Catterton Asia投委會的成員之一。
入華以來,L Capital Asia在國內相繼投資了擁有多個高端女裝品牌的欣賀公司,Ochirly的母公司赫芬國際集團,廣州的葯妝品牌丸美,以及香港的英皇珠寶和明豐等,但除了香港的兩家珠寶公司,其餘三家內地公司都未能如預期般幾年內上市退出。
L Capital Asia 2011年投資欣賀公司,當時L Capital對這筆投資寄予厚望,不僅合作後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小組與欣賀對接,還幫他們拿下了澳門威尼斯人一個欣賀心儀已久的門店,以及請來前迪奧設計師加盟欣賀。
但這些都沒能鋪平欣賀的上市之路,後者幾次沖擊A股失敗,直到2020年才登陸深交所中小板。而早就失去耐心的L Capital,2018年1月將其持有的7%股份由欣賀回購,在後者IPO成功前已經退出。
赫芬國際的上市之路也不平坦,2017年赫芬國際申請IPO,但幾度沖擊未果,最終低調撤回。
還有2013年投資的丸美上市之路也幾經波折,2018年7月丸美IPO進程被暫停,而從2014年6月首次報送IPO材料算起,這是丸美第四次在A股IPO路上折戟。但總算LCatterton沒有完全失去信心,2019年7月丸美第五次申請IPO終於成功,L Capital也在次年陸續減持,套現將近17億元,7年時間賺回6倍回報。
2016年與Catterton合並之後,新公司也沒有逆轉在中國區的頹勢。2016年L Catterton和另一家投資機構Crescent Point投資GXG母公司慕尚集團3億美元,2019年慕尚上市時LCatterton持有約38%的股份,CrescentPoint持有14%,按照當時的發行價計算,這些股票的市值約3.7億美元,3年時間回報只有20%。
2019年之前LCatterton只在大中華區進行了不到10筆投資,除了投資策略,業績不佳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但從2020年開始,L Catterton悄然轉變中國內地的投資策略,開始加大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
2020年初,LCatterton挖來前TPG亞洲合夥人陳悅擔任管理合夥人。公開資料顯示,陳悅是TPG在華投資的奠基人,在TPG期間曾經長期參與了李寧等消費企業的投資和投後管理。
李晶介紹
此外,L Catterton還募集了第一期人民幣基金,總額達數十億元,並請來前國力民生集團CIO李晶擔任人民幣基金主管和L Catterton Asia的董事總經理。
而對於中國策略轉變的原因,L Catterton在其2021年初發布的一篇名為《Fads vs. Facts: Hunting forUnicorns in China』s Booming Consumer Market》的報告中進行了詳細的闡釋。
首先從行業來看,2020年是中國本土消費品牌崛起的一年,天貓雙11期間有357個本土品牌登上榜單,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僅有11個。而完美日記和泡泡瑪特上市後得到的追捧也令消費投資機構瞠目結舌,按照首日收盤價計算,完美日記的P/S達到15.6倍,泡泡瑪特達到35.2倍。
L Catterton認為這種消費市場的熱度不是泡沫,其背後是中國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這群1996年至2010年出生的新生代約佔中國人口的17%,但其消費支出卻佔中國新國貨品牌總銷售額的25%。盡管這裡面一半的人還在上學或者初入職場,收入相當有限,但從家庭消費支出的佔比來看,中國年輕世代支出占家庭支出的13%,遠高於美國(3%)、英國(3%)、德國(4%)或者全球平均水平(8%)。
L Catterton在報告中提出,中國Z世代顯然更具全球意識,更精通數字技術,更能接受「中國製造」的產品。年輕的中國消費者並沒有把產品來源作為唯一的購買標准,而是被那些可以作為「自我表達」和「個人價值觀」的產品所吸引。鑒於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日益活躍帶來的民族自信,年輕人中日益增長的民族自豪感已經轉化為對本土品牌的喜愛。
此外,中國Z世代還培養了與全球其他同齡人不一樣的消費習慣,例如美妝行業直播帶貨的興起,食品行業對快速食品的喜愛,以及服裝領域興起的漢服文化等。
L Catterton認為,中國新消費品牌將誕生一批獨角獸,而投資者可以從三個維度衡量一個品牌的發展潛力。
第一,品牌的創新速度是否夠快;第二品牌是否能以更加直接和更有創造性的方式觸達消費者;第三,企業是否專注於建設品牌,建立用戶的品牌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