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1900年有股票指數基金嗎
擴展閱讀
工行網 2025-01-19 20:01:19
股票價格預警通知 2025-01-19 19:58:15

1900年有股票指數基金嗎

發布時間: 2023-09-15 00:53:18

① 約翰·博格爾的博格爾:指數基金先鋒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一)—— 在美國,說起證券投資,就會提到共同基金,無論是資金規模、投資者參與程度,還是投資領域,共同基金都是證券市場的絕對主力。而說到共同基金,人們就會說到指數基金,說到指數基金的創立者約翰·博格爾。
博格爾1997年被《金融服務領導者》雜志評為20世紀全球7位創新領導者之一。其名望不僅在於他所掌控的先鋒集團管理了28個各種類型的指數基金,擁有1500億美元的資產,是當然的業界領袖;更在於他用自己的信念培育了指數基金,用畢生的努力將其信念付諸實踐。1999年他在《共同基金常識》一書中系統闡發了他的信念。
巴菲特一向把指數基金作為上乘的投資選擇,他說:博格爾以他的獨一無二的投資理念在基金業中掀起了一場運動,最終使得美國的投資者得到了更好的服務。
經濟學泰斗,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贊美之情溢於言表:巴菲特不可能告訴你如何成為沃倫?巴菲特。而博格爾對他的投資原則的詳盡描述,使我和上百萬的投資者在20年後將令我們的鄰居羨慕不已------而與此同時,我們在這充滿著變數的20年中又能高枕無憂。
知名的基金評級專業雜志《晨星》的總裁唐·菲利普則評論《共同基金常識》一書代表了華爾街上一個極需靈感的職業的頂極水平。不僅提高了投資者的收益,更是提升了基金界的整體水準。
其實正如博格爾本人所指出的:指數基金對於傳統投資者來說,算不得什麼。典型的低成本運作,而且缺乏公認的具有聰明、機智和熟練技能的投資組合管理人優勢。指數基金只是簡單地買入和持有特定指數中的證券,並以它們在指數中的比重為投資比例。其簡單的原理顯而易見。
這一點博格爾和巴菲特有相同之處------雖然蘊含最高級的智慧,但他們的投資理念都簡單易懂,他們都厭惡華爾街玩家時髦花哨的作派,都強調投資者是上帝,都為忠於自己的理念選擇了孤獨。
博格爾上世紀50年代初躋身共同基金業,當時就萌發了類似指數基金的想法,但是到70年代,他才形成了明確的指數基金的經營理念,並有機會自己創業,來實踐這一理念。其後,更是經歷了10年的冷落,到80年代指數基金才逐漸被人認可,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美國股市從1987年開始的長牛,讓指數基金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從1995年只佔股票基金資產的3%,3年後便上升到6.4%。直到1997年初,指數基金才開始出現在《紐約報》、《華爾街時報》的主要版面。幾乎在同時,《時代》和《新聞周刊》開始報導豐富多彩的指數基金故事。《貨幣》雜志1995年更是用封面報道鼓吹:不可思議的勝利:指數基金在今天應成為眾多投資組合的核心。
媒體的介入使指數基金成為眾人追捧的明星,博格爾興奮不已:1998年估計有500億美元的現金流入量,是整個股權基金現金流的25%。指數基金已經成為整個共同基金行業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指數基金從當初養在深閨人不識,甚至被業內人士譏為博格爾的荒唐事,到90年代末的功成名就,這一切,真可謂對博格爾創業理想的最大獎賞。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二)—— 博格爾的大名幾乎是共同基金的代名詞,但他的入行,他與共同基金的結緣,卻可謂陰差陽錯。
博格爾1947年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按照慣例,他要寫高年級論文,然而,博格爾卻標新立異,決心找一個沒有在正式的學術論文中出現過的主題。
1949年12月《財富》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波士頓的巨大財富》介紹了共同基金行業,引起了他的注意。
共同基金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20年代,其中1924年由200名哈佛大學教授出資5萬美元在波士頓成立的馬薩諸塞投資信託基金,投資者可以按基金凈資產隨時購買和贖回基金份額,可謂共同基金的雛形。但直到1940年聯邦政府通過投資公司法案為整個共同基金行業立法時,共同基金僅有85家,資產總值約5億美元。盡管如此,《財富》雜志還是預言,共同基金有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就是這樣一個當時並不起眼的新行業抓住了博格爾的眼球:我馬上知道,我已經找到了我的主題。
盡管選擇主題的動機是標新立異,博格爾寫論文卻是頗費了一番功夫。經過一年的深入研究,博格爾在論文中得出了許多有意思的結論:基金行業將來的發展可以通過減少營銷成本和管理費用來使其最大化;基金投資的目標必須被明確地表述出來;共同基金必須避免抱有從管理中創造奇跡的期望;共同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合理的管理(不是外部的活動)等等。正如他本人事後所指出的,這篇論文孕育了他畢生為其服務的共同基金的經營理念,成為以後博格爾引領先鋒集團長盛不衰的秘訣------給予投資者公平待遇的概念。
當博格爾把論文送給基金行業的幾位領導者時,這篇論文改變了他的命運,因為它引起了一位特殊人物的關注。
他就是沃特·L·摩根,博格爾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友,共同基金行業的先驅者。他以敏銳的嗅覺意識到,投資者需要的是分散化投資、組合管理、便利而不是復雜性,相信共同基金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商業契機。1928年,他創立了惠靈頓基金。摩根喜歡博格爾的論文:對於在大學校園里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年輕學生來說,這是篇相當不錯的文章。於是,摩根就把博格爾召入惠靈頓基金。
那是1951年,當時的基金行業管理著20億美元資產,幾乎相當於90年代5萬億資產的萬分之四。博格爾事後回憶道:在50年代初,很少有年輕人加入到投資領域中來,更少有人會加入到剛剛發展起來的共同基金行業。但是,當時的美國中產階層迅速膨脹,住宅、汽車步入尋常百姓家,服務業飛速發展,頗像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跨入後工業社會的重要轉型期,華爾街的金融家們甚至打出了人民資本主義的新旗號------這就是博格爾傳奇生涯的開始。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四)—— 先鋒下水了,卻是天生的跛腳鴨------按照博格爾的理解,完整的基金公司好比一個三角形,投資、管理和銷售是三角形的三條邊,缺一不可------先鋒集團成立伊始就只負責基金的行政管理,基金的投資與銷售卻委託惠靈頓基金公司,好比遠洋船沒了風帆,如何起錨遠航?
身處絕境迫使博格爾採取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步驟,拿出了採用指數投資技術的絕招。
產生這個想法的思想火花或許早在他的那篇大學論文中就已經孕育發芽,但激發他作出這個決策的,則是基金業同行們的可喜進展。
據他的回憶,美國WellsFargo銀行的威廉?福斯(William Fouse)和約翰?麥克考(John McQuown)是指數投資理念的開創者,上世紀70年代初,他們把指數投資從學術模型發展到具有具體的原理和技術引導的程度,創建了一個600萬美元的指數基金,跟蹤基於紐交所所有股票的指數。這個實驗雖然並不成功,最後這個基金不得不用標准普爾500指數取而代之,但它確實是開創性的。
Batterymarch金融管理公司的創始人傑瑞米·格蘭漢姆和迪恩·利巴隆也是指數基金的開創者。1971年格蘭漢姆在哈佛商學院描述了指數投資理論,Batterymarch金融管理公司為此贏得了1972年《養老金與投資》雜志評出的不確定性成就獎。直到1974年才迎來第一個指數客戶。
1974年芝加哥的美國聯邦銀行根據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設立了一個公共信託基金,基金的門檻是最低投資額10萬美元。
此時,指數基金也成了媒體討論的話題,博格爾看到這些文章可謂如獲至寶,他至今都保留著這些幫助他在命運轉折的關頭確定宏圖大業的文章:
文章之一是由保羅·薩繆爾森所寫的《對批評的挑戰》。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1974年秋季刊的《投資組合管理雜志》上發表的文章談到了一些大基金建立一種跟蹤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的投資組合的情況,並指出被動的指數可以比絕大多數積極的基金管理人業績更優秀,因為對學術研究者來說,不可能在公開的記錄中找到表現一直優秀的基金管理人,他暗示指數基金將會問世。
文章之二是查爾斯·D·艾里斯1975年7月在《金融分析雜志》發表的文章《失敗者的游戲》。艾里斯指出在過去的10年中,85%的機構投資者其業績要遜色於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收益。其主要原因在於機構投資的成本佔了基金管理人所獲得收益的20%。那麼,難道指數的成功,就表明應建立一個完全被動的指數投資組合嗎?他認為建立指數基金是其中一條途徑。
文章之三是1975年7月《財富》雜志發表的《某些基金確實不錯》,雜志副主編埃爾巴得出的結論是:當基金不能一貫做得比市場好的時候,他們可能由於過度的調查(也就是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而一貫地低於市場收益,為此他遺憾共同基金領域沒有向投資者提供一種跟蹤指數的基金。他希望這是一種支出和管理費用較低並免除傭金的共同基金,其風險與整個市場的風險相當,並採取充分投資的策略。在博格爾看來,他已經描繪出了第一個指數共同基金的雛形。
這一切使博格爾形成了指數投資的明確方案。
1975年9月方案交付董事會討論,新穎的投資理念贏得了董事會的贊同。博格爾進一步提出,指數基金不需要投資管理------只擁有所有指數的成分股票。這個博格爾自稱可以算作狡猾的辯解的說法,也得到了董事會的認可,這意味著先鋒奪回了投資的權力,佔領了基金管理三角形的第二條邊------投資邊。
1975年末,先鋒創立了第一個指數共同基金,這個基金以標准普爾500家公司股價指數為模型。從此,先鋒走上了指數基金的華山一條路。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五)—— 先鋒集團,從她成立的那一刻起,就要經過不懈的斗爭從她的老對手惠靈頓公司手裡奪回自己的業務大權。在成功奪回管理和投資大權後,此刻,擺在博格爾面前的問題是,下一步如何控制基金的銷售,也就是如何走到博格爾所說的三角形的第三條邊?
1977年2月,先鋒集團採取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做法,一夜之間把傳統的由經紀人、分銷商組成的基金銷售系統,轉為無銷售費和發行費的市場營銷系統,廢除了惠靈頓的經紀人網路,讓投資者自己來購買基金份額。
在什麼都講究市場營銷的美國,這無異於自廢武功。博格爾敢於走這一步險棋,實在是因為強烈的自信:由於我們有著真正意義上的共同基金結構和成本原則,使我們擁有了特別低的運行成本這一特點,沒有銷售傭金看來是適時的一步。博格爾宣稱,他的營銷策略是:如果你建造了她,他們總會來。
先鋒集團很快就面臨外部的考驗。由於先鋒基金的運作模式史無前例,雖然在其進行改革的當年美國證券管理機構給予了臨時性的許可,但還是在1978年召開了專門的聽證會。在歷時兩周的會上,先鋒集團提供了大量的資料,為自己全新的組織創新辯護,終於贏得了臨時通行證。
然而,1980年,證券管理委員會改變了自己的決定,收回了臨時通行證。驚愕之餘,博格爾不得不奮起而戰,開始了積極的申訴活動。不過他還是十分自信:我知道我們所做的事對基金持有人是有利的。
博格爾的理由首先是,我們創造了一個公司結構,使我們的顧客成為我們的主人。我們的公司將她的所有權轉移給了我們基金的持有人,而不是像這個產業中的其他企業一樣,交給一個私人或者公眾持有的追逐利潤的基金管理公司。這種結構恰恰代表了資本主義的本質:由它的股東來控制公司。
其次,先鋒集團的做法源於一個簡單的商業策略:為股東賺取盡可能高的收益,將他們的錢明智地投資,並且以最低的成本結構去操作。我們沒有給我們的高管提供豐厚的獎金、一流的旅行條件以及專為官員服務的小餐廳。我們一直聘請外部的投資咨詢顧問。我們談判最低限度的費用,我們盡力不把我們投資者的錢浪費在昂貴的市場營銷上。 1981年,證券管理機構的態度終於發生了改變,在批准先鋒的做法的同時,還作出了如此評論:先鋒集團的計劃確實要比《1940投資公司法案》的目標更先進,通過保證基金的董事們……能更好地評估基金所實施的服務的質量。這個計劃使披露更加透明……明顯地提高了基金的獨立性……促進了健康和可行的基金聯合公司的形成。
先鋒的嘗試終於獲得了法律的認可。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六)—— 1981年,也就是在證券委審批的同時,先鋒集團建立了傳統的積極型管理基金,使公司成為業務齊全的基金聯合體。此時,公司創立已經7年,終於完成了內部業務建構與外部法律認可。但是,作為共同基金業的改革先鋒,先鋒集團註定還要經受進一步的磨難和考驗。
1.5億美元資產,這是先鋒指數基金1976年首次發行時確定的目標,可是實際卻只有1100萬美元。與此同時,1977-1982年間,指數基金的標的物標准普爾指數,其收益也破天荒地大比分輸給了大多數的基金經理人。因此,先鋒達到這個目標整整用了6年。此後共同基金業走向繁榮,指數基金的資產卻增長有限,直到1990年,公司成立後第15年才超過10億美元。
平心而論,博格爾本著他的遠大理想走了一步險棋。既沒有基金經理打敗華爾街的傳奇故事,又沒有其他基金公司拿手的廣告攻關,指數基金靠低成本低風險為持有人謀福利,卻落得個門前冷落車馬稀的下場。
對於指數基金較之當時流行的積極管理型基金的優勢,博格爾作過精心測算,但是,誰又能證明這一福利與優勢呢?
時間,唯有時間可以證明。對於先鋒基金來說,這意味著15年、20年的等待。難怪指數基金被稱為博格爾的荒唐事。博格爾卻無怨無悔,正所謂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當然,時間站在博格爾一邊。美國證券市場,從1974年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熊市,到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大牛市,完成了從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到機構投資者獨領風騷的歷史轉型。
這是百家爭鳴的年代,那些此後紛紛贏得諾貝爾桂冠的金融經濟學與投資學大師們,推出了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理論與有效市場理論,資本市場求賢若渴,指數基金應運而生。
這是大浪淘沙的年代,共同基金迅速崛起,許多喧囂一時的明星卻紛紛隕落。時間終於證明,大多數試圖戰勝大勢的積極管理型基金最終成了指數、指數基金的手下敗將。
90年代,博格爾的堅忍不拔終於得到報償:看著她(先鋒基金)開始超過其他基金,看著她逐步獲得額外的邊際利潤,我們對此的信心得到了維護。
接著,指數化投資開始迅速成長。先鋒集團擁有1500億美元的指數基金資產,其中包括了28個針對各種不同市場指數的基金,當仁不讓地成為業界的領袖。
博格爾將此稱之為企業家的年代。企業家是經濟增長的引擎,這是熊彼特的定義,也是他的理想。這樣的企業家能夠抓住歷史的機遇,不僅靠遠大的理想:思維敏捷,有遠見,有使命感,富有激情,善於領導別人的同時也善於服務他人,經歷失敗,決策果斷,耐心和勇氣,是我從經驗中總結的一位優秀領導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特性。博格爾的這番話是他的自畫像,他,就是這樣一位改寫歷史的企業家。

② 指數型基金屬於股票基金嗎

起了防曬。在烈日暴曬下,也有善良的女孩去付出。即使不在身邊,或者在海角天涯,

③ 上證指數基金有哪些

現在支付寶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基金公司,他們最初的基金產品良莠不齊,其中不乏好的產品,但是也有部分的收益率並不高。

其中最為常見的一款指數基金就是滬深300,幾乎每一家基金公司都會處置類產品,而且基金的收益基準也是根據滬深300指數來衡量的。但是上證指數的基金確實很少見,因為它包含的股票都是權重股。

④ 什麼是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有哪些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指數成份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即通過購買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數所包含的股票,來構建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目的就是使這個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該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數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方法簡單,只要根據每一種證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的證券,長期持有就可。
指數基金根據有關股票市場指數的分布投資股票,以令其基金回報率與市場指數的回報率接近。

指數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運作上,它比其他開放式基金具有更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延遲納稅、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從長期來看,指數投資業績甚至優於其他基金。

目前投資者可以買到的指數基金較多,例如上證50ETF、嘉實滬深300和華安180等。

⑤ a股指數基金有哪些基金

指數基金是指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a股比較常見的指數基金有上證50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
上證50指數基金以上證50指數為標的,其選擇的是滬市中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最有代表性的50隻股票。
滬深300指數基金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其選擇的是滬市和深市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最有代表性的300隻股票,覆蓋范圍較廣。
中證500指數基金以中證500指數為標的,是從全部A股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及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後,由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0隻股票組成。
投資者在投資這些指數基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買入,也可以選擇定投。
拓展資料
可終身持有的10大基金
1、易方達藍籌精選(005827)
2、睿遠成長價值(007119)
3、興全合潤分級(163406)
4、富國天惠成長(161005)
5、中歐時代先鋒(001938)
6、工銀瑞信文體產業(001714)
7、興全合宜混合(163417)
8、招商國證生物醫葯(161726)
9、招商中證白酒(161725)
10、景順長城鼎益(162605)
如何選擇一個長期持有的好基金
一、規模大的公司
1、比拼基金收益,就如同打仗一樣,面上看是比拼誰的軍事實力強,但實際上真正比拼的是雙方的經濟實力,或者說是綜合國力。將這個原則代入到基金選擇中,就需要我們看看基金公司是否有足夠雄厚的實力。
2、從基金規模看,截至2017年上半年,基金規模破1000億元的基金公司有:天弘、工銀瑞信、易方達、博時、招商、南方嘉實、華夏、建信、中銀、匯添富、廣發、富國、華安、華寶、興全、興業、上投摩根、大成等。
3、根據第三方評級機構(天相投顧)的評級來看,獲得五星評級的基金公司有:南防實匯添富、華安、富國、興全。根據2017年上半年業績位列前茅的基金產品來看,業績比較突出的基金公司有:方達、建信、嘉實、景順長城、銀華、招商、安信。
4、基金公司作為整個基金運作的管理者,會完成向投資者發行基金、尋找託管機構、找到合適的基金經理和研發團隊等工作。因此,基金公司的運作能力高低和管理水平會直接影響基金的業績表現,當然也關繫到投資者的投資收益。
二、優秀的基金經理
1、擇時能力:由於基金的倉位限制、激勵機制、排名壓力等因素,做擇時的基金經理很少,就算擇時,大比例擇時的次數也很少,很難評價是運氣還是能力。
2、選股能力:簡單來說就是選出的股票是跑贏還是跑輸市場。選股能力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基金的業績,而且選股能力是最具持續性的能力,基金經理的認知是一個不斷升華的過程,很難想像一個長期選股能力都強的基金經理,未來選股能力變弱了。
a股基金是什麼意思?
a股基金是指在中國股市發行的基金
股票型基金,亦稱股票基金,指的是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目前中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目前,A股基金一共有62支。包括易方達、華夏、交銀施羅德、興業全球、農銀匯理、華安、嘉實、東方、國海富蘭克林、匯豐晉信、民生加銀基金等等。

⑥ 歷史十大股災

美國歷史上的10大股災(幅度超40%)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一:
開始日:1901年6月17日
結束日:1903年11月9日
熊市歷經:875 天左右(29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57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31
百分比跌幅:-46%
這是指數紀錄最早的數據,因為在1900年之前道瓊斯指數是沒有紀錄和使用的。因此,我們恰如其分地稱之為最古老的股市大崩盤毫不為過。這個二十世紀初,指數創建後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大熊市,是100年前金融市場上的絞肉機,當時位於紐約的投機客不少來自於英國和歐洲。如果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32 個月。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仔細看看當時發生了一些什麼事,這些包括:
1、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是47 歲。
2、只有14%的家庭有一個浴缸。
3、大多數城市內的最高車速限制是10 英里。
4、平均工資是每小時0.22 美元,年薪在300美元。
5、95%的嬰兒是在自己家裡出生。
6、只有6%的人口是高中畢業文化程度。
7、 當時位列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流行性感冒和肺炎。
8、美國國旗上有45顆星。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二:
開始日:1906年1月19日
結束日:1907年11月15日
熊市歷經:665 天左右(2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76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39
百分比跌幅:-49%
這場股災被歷史稱之為:「1907年大恐慌」,當時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李佛莫爾時年整三十歲,靠恐慌前空頭部位大量做空「太平洋聯合鐵路」股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他名揚資本市場30年從那時開始了。大恐慌發生後,華爾街上根本看不到現金,股價不是跌停,而是無論跌到什麼價位都沒人願意用現金來買。JP摩根是美國金融業的巨子和勇者,勇者就是在暴風雨後第一位敢於站出來以個人力量挽救金融資本市場,避免了紐約證券交易差點關門歇業。1907年的大恐慌,最終以美國財政部買入3,600 萬美元的政府債券,為市場注入現金流動性而結束了股災。這也是美國政府第一次直接出面以現金注入救市,也就是我們今天一旦進入下跌後。經濟學家立馬上媒體就要津津樂道的「政府應該有責任直接救市」的原始來源(不過他們不懂政府從來只能救急,而無法救窮的)。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25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三:
開始日:1916年11月21日
結束日:1917年12月19日
熊市歷經:393天左右(13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10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66
百分比跌幅:-40%
如果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聽上去是一個很遠時代的故事,那我們還要再看看的1917年,這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夕。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當時道指的跌幅高達40%,如果1916年你買入1,000美元單位的指數基金,到1917年它只有600美元了。而如果你繼續持守這個部位的話,要等指數上漲67%,才能回本到1,000美元。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13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四:
開始日:1919年11月3日
結束日:1921年8月24日
熊市歷經:660天左右(2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20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64
百分比跌幅:-47%
這場熊市起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戰時需求大幅度降低,戰後繁榮讓美股著實火了一把,股價平均上升了51%。但是,一戰結束後美國國內企業盈利成長性開始放慢和下滑,導致隨後的2年熊市。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26個月。而1921年第四季開始,美股竟然由當時的新科技成長產業領軍進入了史無前例的8年大牛市,讓美國經濟在整個二十年代突飛猛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最新超級大國。這就是我們稱之為金融主導產業實體經濟高速發展下的「轟鳴二十」,這點與七十年後美國的網路信息科技產業革命和中國1998-2007年高速發展很類似。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五:
開始日:1929年9月3日
結束日:1929年11月13日
熊市歷經:71天左右(2.5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381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199
百分比跌幅:-47%
雖然這是目前我們看到急速下跌式熊市中最短的崩盤股災(無獨有偶的2000年3月-5月,納斯達克指數也出現了為期三個月,不到40%的跌幅),但這樣的走勢是一種足以讓眾多利用杠桿透資交易的股神們多次破產和致命的暴跌,當時華爾街盛行的是自殺風。紐約華爾街當時三位最成功的金融大亨均為獨立操作的獨行俠:李佛莫爾、巴魯其和老肯尼迪(肯尼迪總統的父親,也是美國第一屆證監會主席和美國證券法制定者)全是空頭倉位的大熊(還不計算他們在轟鳴二十這黃金十年中牛市做多部分的盈利),單是做空股票就讓「偉大的李佛莫爾」賺到超過一億美元的利潤(有報道說是五千萬,但我們的研究發現最少一億美元在兩半月的空頭部位中被賺到),將他的人生推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最高位置。這位躲在位於紐約最豪華寫字樓五大道735號皇冠大廈頂層操盤室的獨行俠,以電話指揮超過50家券商為他分倉下單交易,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幾乎有一半的錢消失在短短的兩個月急速下跌中。如果是杠桿式交易法則,瞬息的損失可以是本金幾倍以上的負資產,而資金斷裂的連鎖性停損賣單輕而易舉地把幾乎當時所有的炒作集團在幾天內打倒破產。這種崩盤的後果往往是最能摧毀大多數人們的信心。這次股災從現在來說,就是我們知道 「1929大蕭條」的開始。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第六:
開始日:1930年4月17日
結束日:1932年7月8日
熊市歷經:813天左右(27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294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41
百分比跌幅:-86%
這是一場曾經讓我們祖父輩們失去一切資產的大股災,當時90%以上的華爾街銀行家永久性的徹底破產。在這個歷時813天的下跌絞肉機中,投資者平均最少損失了86%的資產,這個崩盤是1929年9 月的接續,補跌造成了隨之而來的大蕭條,前期沒有下跌被扛住的「藍籌股」,快速巨幅補跌。抄底者迅速被市場掀翻在地,變成一無所有的無產者。如果你當時年滿22 歲,在1929年9月3日有1,000美元的股票資產,到1932年7月8日股災結束日那天,它就只剩下108 美元了。想要恢復到1,000美元的資產嗎?當然可以,你得耐心地等待25年,那可是1954年的故事了,或許你的頭發已經等白了三分之一,而你兒子的兒子也出世了。因為指數要努力地爬升9.5倍或上漲950%,才能讓你解套,我們還不計算25年中的物價上升帶來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損失喔!這僅僅是你22歲時候錯誤的選擇在47歲時候能夠收回的成本。誰也不能保證你在1929-1932年間買入的套牢股票長期持有25年後它們是否還是偉大的企業,誰在乎呢?江山代有人才出,資本市場一樣。大崩盤後脫穎而出的都是1929年前鮮為人知的新企業,產品和技術市場佔有率高速發展,股票在過去的熊市中沒有壓力下的套牢盤,這些都中型企業成為推動市場領導板塊中的領導股。
1932–1933年作為1929年美股超級牛市大崩盤觸底後第一個實質性的反彈開始後的再次下跌,是熊市轉牛後的一個恐慌,與其說是恐慌,還不如說是大蕭條的後遺症在繼續干擾大眾的信心。當時道指由1932年的40點反彈到1933 年的80點,指數反彈了100%,只歷經了3個月,再次大幅度下跌到50點左右回穩向上。1933年所構築的底部的消耗了3個月,但是如果從1929-1932年這個大熊市來看,不算其下跌過程的時間,只採用到最低點後從新開始主升通道確認開始,也就是終極底部的構築是消耗了整整10個月的時間,道指才從新進入了一個長期的安全區域內。如果以1929年終極頂點的熊市開始到結束,跌幅達近90%;耗時33個月,而最終確認牛市開始還要再等13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七:
開始日:1937年3月10日
結束日:1938年3月31日
熊市歷經:386天左右(1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94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99
百分比跌幅:-49%
投資者剛剛從1929大蕭條的近八年股災中恢復點信心,以為指數會繼續努力地爬向早些年前創下的高點時,天有不測風雲,市場傳來的是歐洲陷入大規模戰爭,亞洲的日本挑起戰火,屋漏偏逢多雨時,華爾街還不斷傳出醜聞,指數在短短的13個月內急跌到大蕭條經濟開始復甦後的一半,真是辛辛苦苦5-6年,一半回到牛市前。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15個月,但這個急速的下跌過程和底部並不扎實,所以新開始的牛市只維持了1年多左右,在1939年9月開始到1942年5月的長達2年半的寬幅振盪下跌熊市,指數從155點跌到93點。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八:
開始日:1937年3月10日
結束日:1942 年4月28日
熊市歷經:1,875天左右(61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96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93
百分比跌幅:-53%
這次大崩盤是十大股災中最具殺傷力的一次。它用了5年的時間才恢復了新牛市的上升通道,來收復原有崩潰和損失,期間還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參戰的珍珠港事件,當時整個亞洲和歐洲已經戰火蔓延。我們可以看到美股的熊市起始於歐洲二戰的開始,結束於美國正式參戰後四個月。如果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6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65個月。這是個股災裡面套股災,崩盤裡面套崩盤,恐慌之中套恐慌,熊市裡面套熊市的行情。這也是美國人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極樂到極悲的年代。大量不懂怎麼賣出股票的投資者、銀行家、做市商和投資機構,就在這樣的金融絞肉機市場中破產出局,永無翻身的機會。這就是1929年超級大股災發生後底部不可預測性和難以預測性的危險所在,估計現在你也已經徹底明白了大股災後任何預測底部和近期走勢都是異想天開的愚蠢之舉。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九:
開始日:1973年1月11日
結束日:1974年12月06日
熊市歷經:694天左右(23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052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578
百分比跌幅:-45%
這是另一個長時間的熊市,經歷過那段艱難時間的投資者都還記得石油危機、水門事件和越南戰爭,這場恐怖的熊市持續了694天才結束,一大批當時的股市精英和抄底銀行家被破產清出市場。如果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26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十
美股最近一次大崩盤:
開始日:2000年3月7日
結束日:2002年10月8日
熊市歷經:950天左右(31個月)
納斯達克指數終極頂點:5,133
納斯達克指數終極低點:1,108
百分比跌幅:-78%
美國2000年大牛市最終結束轉入大熊市,先倒下的是新科「股王」高通這個一年內上漲了45倍的高通;而最後倒下的就是連續成長了10年,漲幅度高達78,000倍的股聖「思科」,它從分股後1990年的0.01多美元每股計算,漲到2000年3月的82美元一股。而思科真正下跌,是在美股2000年大熊市啟動後6個月才開始的。在我們公司的美股百年資料庫中,每輪牛市結束後能夠維持高價股龍頭的概率連1000分之一都不到。過去20年中繼續維持股價成長的股票幾乎沒有了,但這些股票代表的公司依然是大企業。這其中包括思科、微軟、高通和英特爾,股價和2000年的時候比較,三分之一都不到,而雅虎連六分之一的股價都不到,還有不少過去的英雄公司,現在已經退市消失不見了。歷史證明大熊市的特徵就是沒有股王和股聖,王和聖的頭部就是熊市的標准。
經過對美國這個成熟資本市場120 年中所有的大小熊市分析後發現,只有0.1%概率的股票能夠在連續幾個牛熊交替的行情中依然創出新高,成為領導股中的成長之王。在過去108年中,道瓊斯30指數中只有GE通用電氣一直在榜,就是說108年,如果你的指數選股是買入不動,那選對的可能性也就只有3.3%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