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忽見陌頭
擴展閱讀
股票3000點買還是賣 2024-10-05 02:53:27
怎樣編程股票軟體開發 2024-10-05 02:45:21

忽見陌頭

發布時間: 2024-10-05 01:07:07

1. 悔教夫婿覓封侯的上一句是什麼

悔教夫婿覓封侯的上一句是忽見陌頭楊柳色。

《閨怨》唐代: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釋義: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裝扮之後興高采烈登上翠樓。

忽見野外楊柳青青春意濃,真後悔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創作背景:

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人們「覓封侯」的重要途徑。詩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對這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王昌齡的這首《閨怨》受到了當時社會的影響。

主旨賞析:

詩的首句,與題意相反,寫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寫她登樓賞春:帶有幼稚無知,成熟稍晚的憨態;三句急轉,寫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四句寫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詩無刻意寫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余。

從詩作主旨看,此詩深刻地描畫了少婦微妙的心理變化軌跡: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觸愁-悔愁。詩也抓住天真爛漫的少婦於登樓眺覽春光時,頃刻間的感情波瀾,表現了世俗榮華不如朝夕相愛的思想。全詩先抑後揚,耐人尋味。

2.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什麼意思啊

意思是: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裝扮之後興高采烈登上翠樓。忽見野外楊柳青青春意濃,真後悔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出處】《閨怨》——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2)忽見陌頭擴展閱讀

1、《閨怨》創作背景

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描寫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變化的一首閨怨詩。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當時人們「覓封侯」的一條重要途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成為當時許多人的生活理想。

2、《閨怨》鑒賞

唐代詩人王昌齡描寫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變化的一首閨怨詩。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人們「覓封侯」的重要途徑。詩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對這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

短篇小說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加以集中表現,使讀者從這個橫斷面中窺見全豹。絕句在這一點上有些類似短篇小說。這首詩正是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生微妙變化的剎那,作了集中的描寫,從而從一剎那窺見全過程。

3. 閨怨原文及翻譯

《閨怨》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首詩歌,下面是《閨怨》的原文和一種翻譯:

1、原文: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2、翻譯:在閨房中的少婦不知愁緒,春日裡凝妝出現在翠綠的樓閣上。突然看到街頭楊柳的嬌嫩色彩,後悔嫁給丈夫,讓他去追求封侯的榮華。

閨怨詩歌背景

《閨怨》這首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婦女地位和婚姻制度。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婦女處於家庭的封閉環境中,整日無法外出,只能在閨房中度過大部分的時間。她們的社交圈和活動范圍受到限制,無法自由地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追求個人的興趣。

此外,婚姻在古代社會被視為重要的家族聯姻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女性的婚姻往往由家長或者長輩決定,注重門當戶對和家族間的利益考量。很多時候,女性的婚姻並不是由自己來選擇,而是被迫嫁給親人或者富貴人家為了家族的利益。

因此,《閨怨》的背景就是古代婦女困境中的寫照。詩中的少婦感到愁苦和遺憾,她在閨房中無法自由行動,對婚姻的選擇感到後悔。她對外面的美景和自由生活的嚮往使她產生了不滿和痛苦。這首詩揭示了古代婦女的真實情感和對束縛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