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拉克現狀具體怎樣
親伊朗的什葉派掌權,反伊朗的遜尼派和基地組織等偶爾搞一些爆炸之類的動作,想獨立反土耳其的庫爾德人休養生息。美國被逼撤軍,但是建立了一個幾萬人的大使館保衛隊,好擁有法外治權。
中國在伊拉克有一定利益。
總體來說,就是政府親伊朗反美,比如伊朗軍隊現在動輒通過伊拉克去敘利亞保護阿薩德;但是美國變相駐軍,實在影響美國核心利益的話,到了關鍵時候可以迅速用兵;中國靠基建、挖掘、勘探等方面的能力,經濟力量在伊拉克生根。未來伊拉克走向,還在未知之天。
B. 有人能講講現在的伊拉克大致真實狀況嗎
哦,伊拉克大致的真實情況,然後我看到你下面說的什麼,這有兩種極端的言論,而且還是要13年的國外看國外的報道看不到,而國內的媒體還沒有出過門,你可以去看一看這個我記得那個什麼有一個胖子和一個他媳婦,然後一起拍的,我記得他們有一個行程是在伊拉克的,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他那個算,但是他那個只是一個名聲上的一個了解,而不是一個整體的了解,雖然有些片面,但是也是一個深入的了解,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然後第二的話,這個伊拉克的大致情況目前來說的話,算是比較的穩定,但是,嗯,有這個軍閥混亂的這種嗯,情況就類似於這個民國時期,其實他現在這個時間和民國時期的時候都是蠻像的,雖然也有中央政府也是民選的,但是地方勢力也非常的強大,再加上它的這個宗教勢力也是很強大的,嗯,還有這個外國勢力,比如前段時間剛剛發生的這個美國對這個土耳其,就是說有土耳其的勢力伸入了伊拉克,嗯,然後還有對這個伊朗說這個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在臨近這個美軍駐伊拉克的軍事基地,可能裡面有一定的導彈,即將這個發射向伊拉克的美軍軍事基地什麼的。
他這個是多方勢力的一個混合。不過目前來說的話,這個伊拉克已經這個算是開始重建狀態了,它要比現在的敘利亞的這個平均的名聲啊,以及這個軍隊什麼葯好一些。但是他沒有這個敘利亞這個,中央的勢力的,這個力量比起來的話就要比敘利亞差得非常的遠。
然後你說這個什麼原因不敢報道嗎?這個其實不是不敢報道,因為這個伊拉克其實已經來說已經是一個變化的國家的,你可以了解一下,如果要是尤其是國內媒體像非洲一些國家,你基本上很少見上新聞聯播或者事件這個這個報道,因為首先中國在那裡沒有特別大的利益,就是說沒有那麼多這個,投資在那裡放著呢,另外的話這個有報道的話也就是這個衣索比亞呀果呀,趕上坦尚尼亞這些國家,就算這些國家其實一兩個月有一個新聞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它不是中國利益的核心,也不是中國利益的一個一個點,而這個你要經常發掘的話,像日本的韓國呀,東南亞呀,俄羅斯啊,這些比較大的一個股價的話。進了一些國家的話才會暴漲,因為他們有相當大的利益,比如這個中國和美國。
伊拉克基本上就是一個邊緣化的國家,嗯,如果要按照國內的城市對比的話,那麼它就是67線城市,你說如果要一個67線城市裡面的雞皮狗毛的事情,你會建在一個省台或者是在這個上海衛視什麼上星的衛視裡面會見到,除非他那裡發生了大地震或者是大水災之類的才會上新聞。
C. 伊拉克的現狀
資本主義社會
以前是獨裁的資本主義制度
D. 伊拉克現狀如何
一盤散沙,美國傀儡政府,還時不時有反政府武裝襲擊,其軍隊已經早已沒有了薩達姆時候的威風,空軍的運輸機還是從約旦要來的二手貨。
E. 伊拉克現在是什麼狀況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隨著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在美國的推動下,伊拉克開始了政治重建工作。 在歷經臨時管理委員會(臨管會)、臨時政府和過渡政府後,伊拉克戰後首屆民族團結政府於2006年5月正式宣誓就職。這在形式上標志著伊拉克政治重建工作的完結。但實 際上,在伊政府內部,什葉派、遜尼派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三大派別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教派和民族矛盾,給伊拉克民族和解進程造成巨大障礙。 隨著矛盾的不斷激化,從2007年4月開始,什葉派「薩德爾組織」、遜尼派政黨聯盟「伊拉克共識陣線」 以及世俗政黨「伊拉克名單」相繼宣布退出或抵制由總理馬利基領導的政府。這造成伊內閣約半數部長職務空缺,遜尼派人士全部退出內閣的情況。 伊拉克各派別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石油法、憲法修改案、省級選舉、解散民兵武裝、如何對待前復興社會黨成員,以及駐伊美軍期限等問題上。為推動深陷困境的伊拉克政治進程和實現民族和解,馬利基政府和美國在各派之間展開斡旋。 今年1月12日,伊拉克議會通過一項名為「責任和正義」的法案,規定除了一些薩達姆時期的復興社會黨高級成員外,中、低層成員可以重新在政府內擔任公職。2月13日,伊拉克議會通過了2008年預算案、省級選舉法案和大赦案三項重要法案。同月27日,伊拉克總統委員會批准了2008年預算案和大赦法。此外,總統委員會雖然未能就省級選舉法案達成一致,但同意於今年10月舉行省級選舉。 分析人士認為,大赦法的通過意味著一大批由於安全原因被拘押但沒有遭到起訴的伊拉克人將獲得釋放。而進行省級選舉則被認為是有利於遜尼派政黨的舉措。這表明伊拉克政治進程已出現轉機。 不過,由於各派在石油法和憲法修正案這兩個關鍵立法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伊拉克政治進程仍面臨嚴峻挑戰。在石油法問題上,伊拉克政府早在去年2月就通過一項石油法草案,但草案因遭到庫爾德人反對而「流產」。雖然石油法草案後來經過修改,但各派之間在石油利益分配、地方政府許可權等關鍵問題上仍難以達成一致,致使草案至今未能交付議會表決。 伊拉克之現狀 新華網北京3月19日電(記者閻月凡)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發動了一場「先發制人」的戰爭。5年過去了,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因反人類罪已被處以絞刑,而美國總統布希當年描繪的、伊拉克將「進入一個民主、自由和富裕的新時代」的藍圖,對於伊拉克人民來說依然遙不 可期。 5年來,伊拉克社會動盪,暴力襲擊事件持續不斷。據有關方面統計,自美軍入侵以來,伊拉克全國已有66萬人喪生,其中平民佔99%,日均死亡人數約450人。 持續動盪的安全局勢,使伊拉克經濟增長遲緩,生活環境惡化,人道危機嚴重。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近日公布的報告指出,5年來,許多伊拉克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受傷、失蹤、被監禁或被迫遠離親人。在醫療保障方面,伊拉克人難以享受到符合衛生條件的公共衛生設施。此外,衛生設施嚴重缺乏以及醫療費用高昂也使普通伊拉克人患病後得不到及時醫治。 英國一民調機構最近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伊拉克戰爭嚴重影響到當地民眾的生活,日常必需的食品、水、電供應嚴重不足。在所有受訪者中,約81%的人曾飽受停電之苦,43%的人曾經歷過停水之難,28%的人曾面臨食品短缺。 伊拉克戰爭還造成成千上萬的伊拉克人流離失所。據聯合國難民署和伊拉克紅新月會統計,伊拉克目前難民總數約為420萬人,其中在國內避難的約200萬人,出國避難的約220萬人。國際移民組織最新統計顯示,伊拉克目前每月仍有約5萬人出於安全原因越過邊境逃往周邊國家,其中大部分人進入約旦和敘利亞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