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曠視科技的上市之路
1. 曠視科技:深度學習的璀璨星河
2011年,由清華大學姚班的印奇、唐文斌、楊沐三位精英創立的曠視科技,依託深度學習技術(Brain++和開源天元的結晶),成為了一家全棧解決方案的創新企業。公司不僅服務於全球開發者和客戶,還成立了一個注重道德倫理的決策團隊。總部設在北京,研發中心遍布多地,學霸創始人的背景為其增添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2. 發展歷程:砥礪前行的坎坷之路
自成立以來,曠視科技受到了聯想之星、創新工場、啟明創投、螞蟻金服和富士康等投資機構的青睞。與電信、移動的戰略合作為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2019年港股上市之路受阻,面臨盈利不確定性、中美貿易摩擦以及信息安全顧慮的挑戰。盡管如此,2021年,曠視科技依然瞄準科創板,計劃發行CDR,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3. AI熱潮中的獨角獸挑戰
2016年AlphaGo的勝利點燃了AI的熱潮,曠視作為AI獨角獸,面臨著行業知識密集與商業化難題。在計算機視覺產業鏈中,硬體與演算法軟體的競爭激烈,投資回報不易。作為「AI四小龍」之一,曠視需要應對營收差距和差異化競爭壓力。
4. 業務模式與客戶聚焦
曠視科技擁有多元化的業務模式,從移動終端授權費到雲端SaaS服務,再到城市和供應鏈物聯網的定製化定價。公司注重直銷,同時嘗試經銷模式,以滿足公共安全等終端客戶和集成商的需求。然而,高客戶集中度帶來了依賴性,技術替代和維護挑戰並存。
5. 財務與科創板的轉折點
盡管2019年虧損嚴重,曠視科技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市場潛力,在2021年成功獲得科創板上市許可,募集資金60.18億。盡管面臨虧損,但曠視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前景符合科創板上市標准,物聯網市場的發展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希望。
6. 未來之路:差異化與技術商業化
在國內AI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曠視科技需要突破晶元技術的首位壟斷,發展差異化核心技術,降低研發風險。技術的落地和商業化轉換是實現盈利和價值提升的關鍵。印奇CEO的過往經歷也提示公司,大規模研發的保密風險不容忽視,技術轉化的難題需要妥善解決。
總結,曠視科技的上市之路充滿了機遇與挑戰。能否在技術壁壘和商業化道路上取得突破,將決定其在AI行業中的未來地位。
⑵ 3年多虧損130億的曠視科技要來A股了!中信證券保薦 計劃募集60.18億!
曠視科技,這家在過去三年多里虧損達到130億的物聯網人工智慧公司,即將迎來新的轉折點。據上交所最新公告,曠視科技已提交科創板注冊,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計劃募集資金60.18億。盡管此前在港股上市之路受阻,但曠視科技並未放棄,最終選擇了科創板作為新的上市舞台。
招股書顯示,募集資金將用於多個關鍵項目,包括基礎研發中心、AI視覺物聯網解決方案升級、智能機器人研發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盡管曠視科技在2019年因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而未能在港股上市,但在中信證券的指導下,他們於2021年9月通過了上交所審核,但注冊環節的反復使上市進程稍顯坎坷。自今年3月起,曠視科技已四度因財務資料失效而中止注冊,但最終在7月8日成功提交注冊。
「AI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盡管面臨虧損壓力,仍試圖通過上市提升估值。然而,投資者的目光聚焦於如何解決研發費用的問題,以及裁員等短期措施能否幫助公司走出困境。對於曠視科技及其餘仍在尋求上市的「四小龍」而言,未來的前景既有希望,也伴隨著挑戰。
⑶ 曠視科技上市成功了嗎
成功了。
在幾度努力後,國內CV巨頭曠視科技終於敲定上市。3月12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曠視科技首發申請已獲受理。據曠視招股書,2019年度其實現營收約12.6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超7億元。最近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4%,呈現穩健增長態勢。
【拓展資料】
曠視科技是一家聚焦物聯網場景的人工智慧獨角獸公司。2011年由印奇與其清華同學唐文斌和楊沐創辦。作為國內頭部的計算機視覺(CV)公司,曠視曾以「Face++」命名,也是CV「四小龍」(包括商湯、雲從、依圖)中最早創辦的一家。起初,專注視覺解決方案的「四小龍」均以安防業務起家,之後又各有側重。比如商湯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的平台型公司,雲從主打「人機協同操作系統」,而曠視則走上了「軟硬體一體」道路,成為這幾家中「最硬」的AI公司。
曠視的戰略選擇是堅持「AI+IoT」的方向。其中,AI是核心能力,IoT是落地場景。其本質就是將AI的能力注入到IoT場景中,實現智能化。曠視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及主營業務發展所需的營運資金,具體包括:基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AI物聯網解決方案及產品升級項目、智能機器人研發與升級建設項目、感測器研究與設計項目以及補充運營資金。
從股東情況來看,印奇、唐文斌和楊沐為曠視前三大股東。三人目前股占發行人已發行總股本的16.83%,佔全體股東可行使表決權的70.28%,對發行人構成共同控制。
創立至今,曠視科技已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螞蟻金服,阿里、中銀集團、鴻海精密等多位投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