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所有世博展館的名稱及介紹
丹麥館:「幸福生活,童話樂園」是丹麥館的主題。遊客在這里可以騎自行車在環形軌道上穿行,帶著孩子在游樂場玩耍,品嘗充滿有機食品的野餐,感受丹麥港的水。
德國館:「和諧城市」是德國館的主題。它位於黃浦江南岸的盧浦大橋附近,與瑞士、法國和波蘭館相鄰,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展館四面開放,建築設計輕盈飄逸,像是在邀請人們一同游覽。
以色列館:被稱為「海貝殼」,與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和上海沿海城市的特點相呼應。展館由兩座流線型建築體組成,形似雙手環抱,象徵著以色列的科技與創新。
韓國館:「魅力城市 多彩生活」是韓國館的主題。它是上海世博會面積最大的展館之一,面積達6000平方米,上下共三層。韓國館的設計旨在展示技術與文化的融合,展示信息、生物、納米、普適、寬頻等技術,以及韓食、韓服、韓文、韓屋、韓紙、韓國音樂等亮點。
荷蘭館:荷蘭館的主題是「快樂街」,展示了荷蘭在空間、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創新。展館由約17幢房子組成,每幢都是一個展館,採用不同類型的裝飾,迎合不同興趣和品位的觀眾。
挪威館:挪威館的主題是「挪威·大自然的賦予」。展館由15棵巨大的「樹」構成,使用木頭和竹子作為原材料,可以在展後再次利用,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芬蘭館:名為Kirnu「冰壺」。芬蘭展館建築設計徵集比賽於2008年5月舉行,收到104件參賽作品。最終,赫爾辛基建築設計工作室JKMM提交的「冰壺」脫穎而出。
紐西蘭館:「自然之城:生活在天與地之間」是紐西蘭館的主題。展館佔地面積2000平米,緊鄰世博主題館,總投資達3000萬紐西蘭元。展館旨在展現紐西蘭的自然之美,同時展示紐西蘭人的熱情好客、創新和科技運用。
盧森堡館:盧森堡館突出了盧森堡作為「歐洲綠色心臟」的國家特色。展館設計者設想出了一種幾乎只用獨塊巨石的雕刻方法,受到中文譯名「盧森堡」的影響。展館像一個周圍綠樹環繞的開放式森林,環繞著中世紀塔樓。
義大利館:暫名為「人之城」。該建築由20個功能模塊組成,代表義大利的20個大區,像一座微型的義大利城市。外觀看似分裂的馬賽克,體現了不同地區的多元文化和諧共處。
愛爾蘭館:由5個長方體展示區組成,展示愛爾蘭根據文化藝術劃分的不同時代的國家和城市生活特色。參觀者可以沿著利菲河畔「漫步」,開始一段城市之旅,感受愛爾蘭城市的變遷和努力。
法國館:法國國家館是一座簡單建築物,漂浮在整個展館面積的水平面上。這種脫離地面的手法,盡顯水韻之美及其水的反射現象。展館由水平面、溪流、小型噴泉表演和水上花園構成。
日本館:「心之和、技之和」是日本館的主題。展館高約24米,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分為過去、現在、未來3大展區,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展館外部由可發電的超輕型薄膜包圍,內部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術。
澳大利亞館:主題是「戰勝挑戰:針對城市未來的澳大利亞智能化解決方案」。通過探討環境保護、城市化和全球化等挑戰,展示澳大利亞的自然風光,向參觀者展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地」的澳大利亞。
尼泊爾館:主題是「加德滿都城的故事——尋找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通過建築形式的演變,展現加德滿都的發展與擴張,突出尼泊爾在環保、可再生能源和綠色建築方面的努力。
瑞士館:總面積為4000平方米,充滿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從空中俯瞰,其輪廓是未來世界的想像。
英國館:面積達6000平方米,設計獨特。外牆表面由6萬只有機玻璃材質的「觸須」分布,體現了英國人的創新精神,為遊客提供難忘的世博體驗。
上海企業聯合館:將上海最尖端的產品和創新技術與魔方融為一體,被稱為「魔方」。展館是一座融入生態智能技術的「會呼吸的建築」,自動智能調節環保設施、夢幻燈光和互動效果。
以上是我暫時整理的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