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鱈魚的真真假假,你中招了多少,給寶寶選魚到底該怎麼選
鱈魚是一個廣泛使用的名稱,涵蓋了多種不同的魚類。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鱈屬的魚類分為四大類:大西洋鱈、太平洋鱈、格陵蘭鱈以及阿拉斯加鱈。其中,大西洋鱈、太平洋鱈和格陵蘭鱈通常被稱為「真鱈魚」。而阿拉斯加鱈,又稱為明太魚,因其價格較低,常用於快餐店的鱈魚堡。
大西洋鱈魚,又名挪威鱈魚,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體長可達2米,具有明顯的體側線。太平洋鱈魚,又稱大頭鱈,主要產自北太平洋沿海地區,如我國的渤海和黃海,體長可達1米,但在國內市場並不受歡迎,價格便宜。阿拉斯加鱈,又稱明太魚,體型較小,產量較大,因此在快餐店中常見。
市面上還存在一些被泛稱為鱈魚的種類,如裸蓋魚(黑鱈、銀鱈)、油魚(圓鱈魚、龍鱈魚)、庸鰈以及南極鱈魚、紐西蘭藍鱈等。其中,油魚含有大量人體無法消化的蠟酯,雖口感尚可,但大量食用可能導致腹瀉,不適宜給嬰幼兒食用,部分國家已禁止流通銷售。裸蓋魚,即銀鱈魚,因其全年捕獲量較少,價格昂貴,百元以下幾乎不可能買到真品。
不同種類的鱈魚在營養價值上存在差異。以秋田滿滿真鱈魚、我愛漁銀鱈魚、窩小芽大西洋真鱈魚、鹿優鮮大西洋真鱈魚、Littleone 萌小丸大西洋真鱈魚為例,它們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4.1g/100g、14.6g/100g、18.2g/100g、16.6g/100g和18.3g/100g,脂肪含量分別為0.6g/100g、19.5g/100g、0.9g/100g、0.7g/100g和0.7g/100g。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品均未標注DHA和EPA的含量。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真鱈魚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而南極鱈魚的脂肪含量較高。在考慮補充DHA和EPA時,三文魚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在為嬰幼兒挑選魚類時,建議優先選擇獲得MSC、BAP或ASC認證的企業產品。這些認證是水產品領域內公認的國際標准。在品牌選擇上,建議選擇專注於海產品和水產品的專業企業和品牌,而非僅僅局限在輔食品牌。此外,應關注產品中的鈉含量,避免添加過多的食用鹽,尤其是對於嬰幼兒而言,過高的鈉攝入可能對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