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波個人簡介
韓波,男,1971年出生,濟南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擁有博士學位。他同時擔任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並是山東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亦為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
在學術生涯中,韓波於2011年在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完成研究生學業,獲得了藝術學理論博士學位。此前,他在2005年從東南大學藝術傳播系研究生畢業,獲得了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
自2005年起,韓波便開始在濟南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任教,至今已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深受學生和同行們的尊敬和認可。
(1)韓波擴展閱讀
韓波主要研究方向為:微分方程反問題數值解法及應用,非線性不適定運算元方程數值解法。研究內容涉及四維地震正反演研究,地質雷達資料處理與解釋,波動方程反問題的小波和多重網格方法,雙相介質波動方程反演,非線性不適定運算元方程的多尺度方法等。
2. 法國作家 象徵主義詩人 韓波簡介
韓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國象徵主義派詩人。15歲就開始用拉丁文寫作詩歌,顯示了超群的詩才,17歲創作出名詩《醉船》。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後,詩人來到巴黎,作詩對巴黎公社表示同情,寫作著名的詩篇《讓娜·瑪麗的手》。中、後期,詩人轉向自我探索的詩歌冒險過程,人生、社會、理想、現實在詩人的心靈世界折射出黯淡的光芒。詩人開始集中抒寫自身的幻覺、夢幻和體驗,尤其是後期他的詩作充滿了濃郁的象徵主義色彩。27歲時,天才的詩人隨即擱筆,中斷了文學生涯,熱衷於冒險、旅遊、流浪,曾經漫遊歐洲。其主要作品是:《獻給音樂》、《山谷的沉睡者》、《醉船》、《地獄里的一季》和《靈光》等。
韓波是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位象徵主義詩人。他繼波德萊爾之後,與馬拉美、魏爾倫被稱為三大著名象徵派詩人。韓波發展了波德萊爾的「相應說」以及詩的暗示作用。他認為詩人應是「通靈者」,其任務是通過感覺的「錯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他的《母音》、《文學的煉金術》等詩,形象地發展了波德萊爾的「通感論」,而代表作《醉舟》《黎明》等,以瑰麗的想像、巧妙的「通感」膾炙人口。一段時期內,象徵主義詩歌在法國輝煌一時,並影響了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通靈者」韓波發明了「文字煉金術」,創造出了「新的花、新的星、新的肉和新的語言」。
韓波為法國象徵主義文學帶來了超現實主義的因素。象徵主義者力求發現(或破譯)隱藏在日常事物後面的真實,超現實主義者則進一步要求通過直覺和幻想創造事物之外的真實。從這個意義上將,韓波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中比較激進的一位。
韓波的詩作以其瑰麗的色彩而著稱。1871年9月少年韓波應魏爾倫之邀來到巴黎,很快便靠《醉舟》一詩聲名大噪。在這部詩中,詩人自比一隻無舵無錨的醉舟,在大海上隨波逐流,無所羈束。詩風詭譎絢爛,是象徵主義詩歌中的精品。在另外一首著名詩歌《母音》中,韓波用五種不同的色彩象徵法語的五個母音字母,然後通過具體的描繪把形狀、顏色、氣味、音像和運動等因素交織起來,以求實現「通感」的境界。此外,散文詩《地獄一季》也是難得一見的天才之作。
雖然韓波和魏爾倫關系十分密切,曾一度和魏爾倫發生同性戀情,但兩人的風格卻大不相同。魏爾倫以親切自然、音韻和諧見長,韓波則以奇特意象和夢幻色彩著稱。1912年,蘭波被剛剛崛起的超現實主義文學尊為鼻祖。
3. 韓波的簡歷
1992.08-1995.01 如意鄉政府工作;
1995.01-1998.11 韶山市直機關工委工作;
1998.11-2001.03 永義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2001.03-2001.10 永義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1.10-2001.12 永義鄉黨委副書記;
2001.12-2003.03 永義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2003.03-2006.03 韶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2006.03-2006.06 韶山鄉黨委書記;
2006.06- 中共韶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韶山鄉黨委書記
現任中共韶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