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搗漿糊的典故
搗漿糊又叫「搗糨糊」。「搗糨糊」一詞在二十世紀末就流行全國,現在已經成為漢語言的一個常用詞。它的詞義,並沒有準確的規定,如果是書面使用,要根據上、下文領會。在口語中使用「搗糨糊」一詞,除了要根據前、後語領會,還跟語言情景有著密切關系。「搗糨糊」一詞的由來,一般都知道來源於上海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流行語,再由上海而流行全國。至於這詞在上海如何由來,即使上海人,也很少知道。「搗糨糊」一詞的本來面目,其實是九十年代初上海黑道的一個術語,是「逃江湖」一詞的音轉,並在音轉中發生了涵義的變化。
㈡ 求解釋,什麼叫做「搗漿糊的」
源於上海方言的「搗漿糊」,意思比較寬泛,要根據語境加以區別。
但大意是:沒有原則,沒有責任心地搪塞、應付、和稀泥、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