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寂寞舊戰場
擴展閱讀
2019年4月8號買什麼股票 2025-01-16 13:41:39
和期貨公司有關的股票 2025-01-16 13:37:57
買1塊錢的股票發財 2025-01-16 13:18:34

寂寞舊戰場

發布時間: 2021-05-05 12:47:30

㈠ 寂寞天柱山的作品原文

現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這實在是不應該的。
我曾驚奇地發現,中國古代許多大文豪、大詩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潛山)安家。他們走過的地方很多,面對著佳山佳水一時激動,說一些過頭話是不奇怪的;但是,聲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聲言非要在那裡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處不同的時代竟不謀而合地如此聲言,這無論如何是罕見的。
唐天寶七年,詩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過時遠遠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選為自己的歸宿地:「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過了些年,安祿山叛亂,唐玄宗攜楊貴妃出逃蜀中,《長恨歌》《長生殿》所描寫過的生生死死大事件發生在歷史舞台上,那個時候李白到哪裡去了呢?原來他正躲在天柱山靜靜地讀書。唐代正在漫漫艷情和浩浩狼煙間作艱難的選擇,我們的詩人卻選擇了天柱山。當然,李白並沒有煉成丹,最終也沒有「投跡歸此地」,但歷史還是把他的這個真誠願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願望比李白還要強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在40歲時曾遇見過一位在天柱山長期隱居的高人,兩人飲酒暢敘三日,話題總不離天柱山,蘇東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顛沛流離中年方40而華發蒼然,下決心也要拜謁天柱山來領略另一種人生風味。「年來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訪潛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這便是他當時隨口吟出的詩。後來,他在給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寫信時又說:「平生愛舒州風土,欲卜居為終老之計。」他這里所說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別稱。請看,這位游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確無誤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為「終老之計」了。他這是在用誠懇的語言寫信,而不是作詩,並無誇張成分。直到晚年,他的這個計劃仍沒有改變。老人一生最後一個官職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團練副使」,看來連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終老之計」了。他欣然寫道:
青山抵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築居
把到天柱山來說成是「歸來」,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但如所周知,一位在朝野都極有名望的60餘歲老人的定居處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決定的了,和李白一樣,蘇東坡也沒有實現自己的「終老之計」。
與蘇東坡同時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對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蘇東坡痴情,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對天柱山也抱有終身性的迷戀。王安石在30多歲時曾做過3年舒州通判,多次暢游過天柱山,後來雖然宦跡處處,卻怎麼也丟不下這座山,用現代語言來說,幾乎是打上了一個松解不開的「情結」。不管到了哪兒,也不管多大年紀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經常羞愧:
相看發禿無歸計,一夢東南即自羞!
這兩句取自他《懷舒州山水》一詩,天柱山永遠在他夢中,而自己頭發禿謝了也無法回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與蘇東坡一樣,他也把到天柱山說成是「歸」。
王安石一生經歷的政治風浪多,社會地位高,但他總覺得平生有許多事情沒有多大意思,因此,上面提到的這種自羞意識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現於心頭:
看君別後行藏意,回顧潛樓只自羞。
只要聽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總是送詩祝賀,深表羨慕。「攬轡羨君橋北路」,他多麼想跟著這位朋友一起縱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畢竟是極不自由的,「宦身有吏責,筋事遇嫌猜」,他只能把生命深處那種野朴的欲求克制住。而事實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狀態乃是:
野性堪如此,潛山歸去來。
還可以舉出一些著名文學家來。例如在天柱山居住過一段時間的黃庭堅此後總是口口聲聲「吾家潛山,實為名山之福地」,而實際上他是江西人,真正的家鄉離天柱山(潛山)還遠得很。
再列舉下去有點「掉書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興趣的問題是,在華夏大地的崇山峻嶺中間,天柱山究竟憑什麼贏得了這么多文學大師的厚愛?
很可能是它曾經有過的宗教氣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別是隋唐以後,佛道兩教都非常興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回祖都曾在此傳經,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國著名的禪宗古剎;在道教那裡,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地維」,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師都曾在這里學過道。這兩大宗教在此交匯,使天柱山一度擁有層層迭迭的殿宇樓閣,氣象非凡。對於高品位的中國文人來說,佛道兩教往往是他們世界觀的主幹或側翼,因此這座山很有可能成為他們漫長人生的精神皈依點。這種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風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暢意適懷。例如李白、蘇東坡對它的思念,就與此有關。
也可能是它所蘊含的某種歷史魅力。早在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為南嶽,這次祭山是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也跟隨來了的。後來,天柱山地區出過一些讓一切中國人都難以忘懷的歷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國周瑜,以及「小喬初嫁了」的二喬姐妹。這般風流倜儻,又與歷史的大線條連結得這般緊密,本是歷代藝術家恆久的著眼點,無疑也會增加這座山的誘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時曾急切詢問當地百姓知道不知道這里出過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這種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誘惑。一般的文人至少會對喬氏姐妹的出生地發生興趣:「喬公二女秀所鍾,秋水並蒂開芙蓉。只今冷落遺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風。」(羅庄:《潛山古風》)
當然,還會有其它可能。
但是在我看來,首要條件還是它的自然風景。如果風景不好,佛道寺院不會競相在這里築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會叫人過多地留連。那麼,且讓我們進山。
我們是坐長途汽車進天柱山的,車上有10多個人,但到車停下以後一看,他們大多是山民和茶農,一散落到山嶴里連影子也沒有了,真正來旅遊的只是我們。
開始見到過一個茶莊,等到順著茶莊背後的山路翻過山,就再也見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見,一時涌動出無數奇麗的山石,山石間掩映著叢叢簇簇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覺收服了。我在想,這種著名的山川實在是造物主使著性子雕鏤出來的千古奇跡。為什麼到了這里,一切都變得那麼可心了呢?在這里隨便選一塊石頭搬到山外去都會被人當作奇物供奉起來,但它就是不肯勻出去一點,讓外面的開闊地長久地枯燥著,硬是把精華都集中在一處,自享自美。水也來湊熱鬧,不知從哪兒跑出來的,這兒一個溪澗,那兒一道瀑布,貼著山石幽幽地流,歡歡地濺。此時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進山前見過一條大沙河,渾濁的水,白亮的反光,一見之下就平添了幾分煩熱;而在這里,幾乎每一滴水都是清徹甜涼的了,給整個山谷帶來一種不見風的涼爽。有了水聲,便引來蟲叫,引來鳥鳴,各種聲腔調門細細地搭配著,有一聲,沒一聲,搭配出一種比寂然無聲更靜的靜。你就被這種靜控制著,腳步、心情、臉色也都變靜。想起了高明的詩人、畫家老是要表現的一種對象:靜女。這種女子,也是美的大集中,五官身材一一看去,沒有一處不妥貼的,於是妥貼成一種難於言傳的寧靜。德國哲學家萊辛曾在《拉奧孔》一書中嘲笑那種把美女的眼睛、鼻子、嘴巴分開來逐個描繪的文學作品,這是嘲笑對了的。其實風景也是一樣,我最不耐煩有的游記作品對各項自然風景描摹得過於瑣細,因此也隨之不耐煩書店裡的《風景描寫辭典》之類。站在天柱山的谷嶴里實在很難產生任何分割性的思維,只覺得山谷抱著你,你又抱著山谷,都抱得那樣緊密,途不到一絲造字造句的空間。猛然想起黃庭堅寫天柱山的兩句詩:
哀懷抱絕景,更覺落筆難。
當然不是佳句,卻正是我想說的。
長長的山道上很難得見到人。記得先是在一處瀑布邊見到過兩位修路的民工,後來在通向三祖寺的石階上見過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後在霹靂石邊上見到一位蹲在山崖邊賣娃娃魚的婦女。曾問那位婦女:整個山上都沒有人,娃娃魚賣給誰呢?婦女一笑,隨口說了幾句很難聽懂的當地士話,像是高僧的偈語。色彩斑斕的娃娃魚在瓶里停佇不動,像要從寂寞的亘古停佇到寂寞的將來。
山道越走越長,於是寧靜也越來越純。越走又越覺得山道修築得非常完好,完好得與這個幾乎無人的世界不相般配。當然得感謝近年來的悉心修繕,但毫無疑問,那些已經溶化為自然景物的堅實路基,那些新橋欄下石花蒼然的遠年橋墩,那些指向風景絕佳處的磨滑了的石徑,卻鐫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經有過的繁盛。無數的屋檐曾從崖石邊飛出,籌鈸聲此起彼伏,僧侶和道士們在山道間拱手相讓,遠道而來的士子們更是指指點點,東張西望。是歷史,是無數雙遠去的腳,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誠,把這條山道連結得那麼通暢,踩踏得那麼殷實,流轉得那麼瀟灑自如。
如果在荊莽叢中劃開一條小路,一次次低頭曲腰地鑽出身子來,麻煩雖然麻煩,卻絕不會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條足以容納浩浩盪盪的朝山隊伍的暢亮山道上,卻不知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盪盪,光剩下了我們,於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進山前曾在一堵牆壁上約略看過游覽路線圖,知道應有許多景點排列著,一直排到最後的天柱峰。據說站在天池邊仰望天柱峰,還會看到一種七彩光環層層相套的「寶光」。但是,我們走得那麼久了,怎麼就找不到路線圖上的諸多景點呢?也許根本走錯了路?或者倒是抄了一條近路,天柱峰會突然在眼前冒出來?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麼念頭都會產生,連最後一點意志力也會讓位給僥幸。就在這時,終於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路標,一眼看去便一陣激動;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再看時發現,寫的是天蛙峰,那個蛙字遠遠看去與柱字相仿。
總算找到了一個象樣的景點。天蛙峰因峰頂有巨石很像一隻青蛙而得名。與天蛙峰並列有降丹峰和天書峰,一峰峰登上去,遠看四周,雲翻峰涌,確實是大千氣象。峰頂有平坦處,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頓時山啊,雲啊,樹啊,烏啊,都一起屏息,只讓你靜靜地休憩。汗收了,氣平了,懶勁也上來了,再不想挪動。這兒有遠山為牆,白雲為蓋,那好,就這樣軟軟地躺一會兒。
有一陣怪異的涼風吹在臉上,微微睜開眼,不好,雲在變色,像要下雨,所有的山頭也開始探頭探腦地冷笑。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絕無避雨處,要返回長途汽車站還有漫長的路途。不知今天這兒是否還會有長途汽車向縣城發出?趕快返回吧,天柱峰在哪兒,想也不敢去想了。
後來,等我們終於趕回到那幅畫在牆上的游覽線路圖前才發現,我們所走的路,離天柱峰還不到三分之一。許許多多景點,我們根本還沒有走到呢。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嘆息。
論爬山,我還不算是一個無能者,但我為何獨獨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長途和清寂呢?我本以為進山之後可以找到李白、蘇東坡他們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為什麼這個原因離我更加遙遠了呢?
也許不能怪我。要不然堂堂天柱山為何遊人這般稀少呢?
據說,很有一些人為此找過原因。有人說,雖然漢武帝封它為南嶽,但後來隋文帝卻把南嶽的尊稱轉讓給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對這種說法只可一笑了之。因為天柱山真正的興盛期都在撤銷封號之後,更何況從未被誰封過的黃山、廬山不正熱鬧非凡?
也有人認為是交通不便,從合肥、安慶到這里要花費半天時間。這自然也不成理由,那些更其難於抵達的地方如峨眉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認為,天柱山之所以能給古人一種居家感,一個比較現實的原因是它地處江淮平原,四相鉤連,八方呼應,水陸交通暢達,雖幽深而無登高之苦,雖奇麗而無柴米之匾,總而言之,既寧靜又方便。但是,正是這種重要的地理位置,險要而又便利的生存條件,使它一次次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成了或要嚴守、或要死攻的要塞所在。這樣,它就要比其它風景勝地不幸得多。不間斷的兵燹靜乎燒毀了每一所寺院和樓台,留下一條挺象樣子卻又無處歇腳的山路,在寂靜中蜿蜒。
我敢斷定,古代詩人們來游天柱山的時候,會在路邊的寺廟道院里找到不少很好的食宿處,一天一天地走過去,看完七彩寶光再灑灑脫脫地逛回來。要不然,怎麼也產生不了在這兒安家的念頭。
因此,是多年的戰爭,使天柱山喪失了居家感,也使它還來不及為現代遊人作應有的安排。
空寂無人的山嶴,留下了歷史的強蠻。
天柱山一直沒有一部獨立的山志,因此我對它的歷史滄桑知之不詳。約略可說一點的只是——
南宋末年,義民劉源在天柱山區率10萬軍民結寨抗元達18年之久,失敗後天柱山遭到掃盪,劉源本人則犧牲在天柱峰下;明朝末年,張獻忠與官軍多次以天柱山為主戰場進行慘烈的搏鬥,佛光寺等寺院都付之一炬,僅在崇禎十五年九月的一場戰斗中,張獻忠的起義軍戰死10餘萬人,天柱山地區『屍橫二十餘里」;以後,朱統價又以天柱山為據點抗清復明,余公亮也在這里聚眾造反。他們都失敗了,天柱山又一次受到血與火的盪滌;天柱山成為最大的戰場是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的將領陳玉成在此與清兵廝殺十幾年,進進退退,燒燒殺殺,待太平天國失敗後再去打點這個舊戰場,全山寺廟幾乎都已不復存在;……
是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詩文,但中國歷史要比這一切蒼涼得多,到了一定的時候,茫茫大地上總要凸現出圓目怒睜、青筋責張的主題,也許是拚死掙扎,也許是血誓報復,也許是不用無數屍體已無法換取某種道義,也許是舍棄強暴已不能驗證自己的存在,那就只能對不起宗教、美景和詩文了,天柱山乖乖地給這些主題騰出地盤。
它本該早就徹底荒蕪,任蛇蠍橫行、豺狼出沒,但總還有一些人在戰場廢墟上低頭徘徊,企圖再建造一點大體可以稱作文明或文化的什麼。例如直到本世紀20年代還有一個妙高和尚棲息在馬祖洞旁的草庵里日夜開荒積糧,又四方化緣,竟以多年精力重建起寺院,實在是創造了個人意志力的驚人奇跡。但這又有什麼用呢?本世紀依然兵荒馬亂,油漆嶄新的殿宇很快又在戰火中頹圯。現在,戰爭停息已有很多年了,這兒,也許可以比較長久地改換一個主題?
終於又想起李白、蘇東坡、王安石他們了,在我們遼闊的土地上,讓這樣的文人能產生終老之計的山水,總應該增加一些而不是減少下去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們產生故園感和歸宿感,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進。天柱山的盛衰升沈,無疑已觸及到這個哲學和人類學的本原性問題。蘇東坡、王安石本是不錯的哲學家,天柱山寺廟的僧侶中一定也隱伏過許多玄學大師,他們在山間漫步沈思的時候,是否也曾碰撞到這些問題的邊緣?王安石一直嘆息在這里沒有人能與他談學問,他是否也想摩挲一下這方面的玄機?
至於我,現今也到了蘇東坡所說「年來四十發蒼蒼」的年歲,浪跡四野,風塵滿身。當然不會急著在這里覓地建房,但走在天柱山的山道上,卻時時體會著「萬里歸來卜築居」的深味。我不是也一直在尋找嗎?
懊像尋找的人還相當的多。耳邊分明響起比我年輕的人的懇切歌聲:『我想有個家……」
是的,家。從古代詩人到我們,都會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復想到的一個遠遠超出社會學范疇的哲學命題:家。

㈡ 求詩歌!!!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1、《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2、《渭川田家》【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天: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冬天: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2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思鄉: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離別: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㈢ 寂寞舊戰場,桃花伴血開,兩間餘一卒,荷戈獨徘徊。這首詩的作者和簡介。

這首詩的作者是:月風先生。
2016年以此詩來抒發股票市場2015年中旬暴跌之後,看著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爆倉,之後的心情。
我記得應該是「兩陣遺一卒,執戈獨徘徊」

㈣ 麻煩好心人給我翻譯下趙翼《甌北詩話》第十二卷關於七言律的那段古文吧

逐句翻譯,有些只是意譯。個人看法,並不保證100%准確。【內為原文】,下面為譯文。

【心之聲為言,言之中理者為文,文之有節者為詩。】
心中的聲音就是語言,語言中有條理的是文章,文章之中有節奏的就是詩。
【故《三百篇》以來,篇無定章,章無定句,句無定字,雖小夫室女之謳吟,亦與聖賢歌詠並傳,凡以各言其志而已。】
所以從《三百篇》以來,每篇裡面沒有固定的章法,每個章法里沒有固定的句式,每個句式裡面沒有固定的文字。就算是市井閨秀的呤唱,也和聖賢的歌詠一起流傳。只是因為它們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意願而已。
【屈、宋變而為騷,班變而為賦。】
屈原和宋玉演變出了騷體,班固又演變出了賦(字面翻譯,班固只是在賦上面比較有影響)。
【蓋有才者以《三百篇》舊格不足以盡其才,故溢而為此,其實皆詩也。】
有才能的人以《三百篇》的舊格律做詩並不能盡顯他們的才氣,所以別出心裁的做了變動,它們都是詩。
【自《古詩十九首》以五言傳,《柏梁》以七言傳,於是才士專以五七言為詩。】
因為《古詩十九首》以五言流傳,《柏梁》以七言詩流傳,於是有才之士都用五言和七言作詩。
【然漢、魏以來,尚多散行,不尚對偶。】
然而,漢魏以後,崇尚散句,並不崇尚對偶。
【自謝靈運輩始以對屬為工,已為律詩開端;沈約輩又分別四聲,創為蜂腰、鶴膝諸說,而律體始備。】
從謝靈運這些人開始尊崇對偶的工整,成為了律詩的開端;沈約等人又分開了四種聲調,創造出了蜂腰、鶴膝等等說法,至此律詩才完善。
【至唐初沈、宋諸人,益講求聲病,於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如圓之有規,方之有矩,雖聖賢復起,不能改易矣。】
到了唐初,沈宋等人,追求聲調這一垢病,於是五言七言律詩就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像是方和圓,都自有規矩,就算是古代聖賢復活,也不能再更改了。
【蓋事之出於人為者,大概日趨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風會使然,故雖出於人為,其實即天運也。】
事情都是人做的,基本上是一日比一日更新,越來越精,越來越密。這本就是定律,雖然是人為,但也是發展的必然。
【就有唐而論:其始也,尚多慣用古詩,不樂******於規行矩步中,即用律亦多五言,而七言猶少,七言亦多絕句,而律詩猶少。】
就從唐代說起:唐剛開始時,大部分人都學習古詩,不喜歡循規蹈矩,就算是用律也多數用五言,七言用律的比較少,七言的多數是絕句,律詩還很少。
【《李太白集》七律僅三首,《孟浩然集》七律僅二首,尚不專以此見長也。】
……(就是白話)還不專以格律見長。
【自高、岑、王、杜等《早朝》諸作,敲金戛玉,研練精切。】
就是說從這些人的作品開始,精研聲律。(金玉指聲律)
【杜寄高、岑詩,所謂"遙知對屬忙",可見是時求工律體也。】
杜寄高、岑詩所說的「遙知對屬忙」,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已經追求工整的格律了。
【格式既定,更如一朝令甲,莫不就其范圍。】
格式已經定好,就像是國法,所有的都限定在它的格式之內了。
【然猶多寫景,而未及於指事言情,引用典故。】
然而那時的詩多是寫景的,還沒有借事抒情,引經具典。
【少陵以窮愁寂寞之身,藉詩遣日,於是七律益盡其變,不惟寫景,兼復言情,不惟言情,兼復使典,七律之蹊徑,至是益大開。】
杜甫因為抱負得不到施展而落寞,借作詩渡日(KILL TIME),從此七言律詩也開始改變,不再只是寫景,也抒情,也引典,七言律詩至此才別開蹊徑。
【其後劉長卿、李義山、溫飛卿諸人,愈工雕琢,盡其才於五十六字中,而七律遂為高下通行之具,如日用飲食之不可離矣。】
自此以後劉長卿、李義山、溫飛卿等人,更加精雕細琢,在五十六個字中(七律共7*8五十六字)盡顯才能,七言律詩才成了高手和新手都用的文體,就像和日用的飲食不能分離一樣。
【西昆體行,益務數典,然未免傷於僻澀。】
李商隱的詩,多用典故,但卻顯得冷僻艱澀。(西昆 指李商隱)
【東坡出,又參以議論,縱橫變化,不可捉摸,此又開南宋人法門,然聲調風格,則去唐日遠也。】
到了蘇東坡的時代,詩里又參雜了議論,變化繁復,難以捉摸,從此又形成了南宋人的章法,然而聲律風格,已經和唐時相差甚遠了。

㈤ 寂寞舊戰場 桃花伴雪開 兩陣遺一卒 持戈獨徘徊 ,大家知道誰寫的嗎好像是唐詩

不是唐詩,是網路上有人根據魯迅的原詩修改的。
魯迅原詩:寂寞舊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於一卒,荷戟獨旁徨。」這是《彷徨》一書名的由來。

㈥ 文化苦旅裡面有個章節是寫關於鄉愁的,有原文嗎

寂寞天柱山
余秋雨

1
現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這實在是不應該的。
我曾驚奇地發現,中國古代許多大文豪、大詩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安家。他們走過的地方很多,面對著佳山佳水一時激動,說一些過頭話是不奇怪的;但是,聲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聲言非要在那裡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處不同的時代竟不謀而合地如此聲言,這無論如何是罕見的。
唐天寶七年,詩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過時遠遠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選為自己的歸宿地:「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過了些年,安祿山叛亂,唐玄宗攜楊貴妃出逃蜀中,《長恨歌》《長生殿》所描寫過的生生死死大事件發生在歷史舞台上,那個時候李白到哪裡去了呢?原來他正躲在天柱山靜靜地讀書。唐代正在漫漫艷情和浩浩狼煙間作艱難的選擇,我們的詩人卻選擇了天柱山。當然,李白並沒有煉成丹,最終也沒有「投跡歸此地」,但歷史還是把他的這個真誠願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願望比李白還要強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在四十歲時曾遇見過一位在天柱山長期隱居的高人,兩人飲酒暢敘三日,話題總不離天柱山,蘇東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顛沛流離中年方四十而華發蒼蒼,下決心也要拜謁天柱山來領略另一種人生風味。「年來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他所若訪潛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這便是他當時隨口吟出的詩。後來,他在給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寫信時又說:「平生愛舒州風士,欲卜居為終老之計。」他這里所說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別稱。請看,這位游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確無誤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為「終老之計」了。他這是在用誠懇的的語言寫信,而不是作詩,並無誇張成分。直到晚年,他的這個計劃仍沒有改變。老人一生最後一個官職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團練副使」,看來連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終老之計」了。他欣然寫道:
青山只在古城隅,萬昊歸來卜築居。
把到天柱山來說成是「歸來」,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但如眾所周知,一位在朝野都極有名望的六十餘歲老人的定居處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決定的了,和李白一樣,蘇東坡也沒有實現自己的「終老之計」。
與蘇東坡同時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對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蘇東坡痴情,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對天柱山也抱有終身性的迷戀。王安石在三十多歲時曾做過三年舒州通判,多次暢游過天柱山,後來雖然宦跡處處,卻怎麼也丟不下這座山,用現代語言來說,幾乎是打上了一個松解不開的「情結」。不管到了哪兒,也不管多大年紀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經常羞愧:
相看靈禿無歸計,一夢東南即自羞!
這兩句取自他《懷舒州山水》一詩,天柱山永遠在他夢中,而自己頭發禿謝了也無法回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與蘇東坡一樣,他也把到天柱山說成是「歸」。
王安石一生經歷的政治風浪多,社會地位高,但他總覺得平生有許多事情沒有多大意思,因此,上面提到的這種自羞意識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現於心頭:
看君別後行藏意,回顧潛樓只自羞。
只要聽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總是送詩祝賀,深表羨慕。「攪轡羨君橋此路」,他多麼想跟著這位朋友一起縱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畢竟是極不自由的,「宦身有吏責,觴事遇嫌猜」,他只能把生命深處那種野朴的欲求克制住。而事實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狀態乃是:
野性堪如此,潛山歸去來。
還可以舉出一些著名文學家來。例如在天柱山居住過一段時間的黃庭堅此後總是口口聲聲「吾家潛山,實為名山之福地」,而實際上他是江西人,真正的家鄉離天柱山還遠得很。
再列舉下去有點「掉書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興趣的問題是,在華夏大地的崇山峻嶺中間,天柱山究竟憑什麼贏得了這么多文學大師的厚愛?
很可能是它曾經有過的宗教氣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別是隋唐以後,佛道兩教都非常興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傳經,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國著名的禪宗古剎;在道教那裡,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地維」,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師都曾在這學過道。這兩大宗教在此交匯,使天柱山一度擁有層層疊疊的殿宇樓閣,氣象非凡。對於高品位的中國文人來說,佛道兩教往往是他們世界觀的主幹或側翼,因此這座山很有可能成為他們漫長人生的精神皈依點。這種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風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暢意適懷。例如李白、蘇東坡對它的思念,就與此有關。
也可能是它所蘊含的某種歷史魅力,早在公元前一零六年,漢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為南嶽,這次祭山是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也跟隨來了的。後來,天柱山地區出過一些讓一中國人都難以記懷的歷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國周瑜,以及「小喬初嫁了」的二喬姐妹。這般風流倜儻,又與歷史的大線條連結得這般緊密,本是歷代藝術家恆久的著眼點,無疑也會增加這座山的誘惑。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定局時曾急切詢部當地百姓知道不知道這里出過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這種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誘惑。一般的文人至少會對喬氏姐妹的出生地發生興趣:「喬公二女秀所鍾,秋水並蒂芙蓉。只今冷落遺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風。」(羅庄:《潛山古風》)
當然,還會有其他可能。
但是在我看來,首要條件還是它的自然風景。如果風景不好,佛道寺院不會競相在這里築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會叫人過多地留連。那麼,且讓人們進山。
2
我們是坐長途汽車進天柱山的,車上有十多個人,但到車停下以後一看,他們大多是山民和茶農,一散落到山嶴里連影子也沒有了,真正來旅遊的只是我們。
開始見到過一個茶莊,等到順著茶莊背後的山路翻過山,就再也見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見,一時涌動出無數奇麗的山石,山石間掩映著叢叢簇簇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覺收服了。我在想,這種著名的山川實在是造物主使著性子雕鏤出來的千古奇跡。為什麼到了這里,一切都變得那麼可心了呢?在這里隨便選一塊石關搬到山外去都會被人當作奇物供奉起來,但它就是不肯勻出去一點,讓外面的開闊地長久地枯燥著,硬是把精華都集中在一處,自享自美。水也來湊熱鬧,不知從哪兒跑出來的,這兒一個溪澗,那兒一道瀑布,貼著山石幽幽地流,歡歡地濺。此時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進山前見過一條大沙河,渾濁的水,白亮的反光,一見之下就平添了幾分煩熱;而在這里,幾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涼的了,給整個山谷帶來一種不見風的涼爽。有了水聲,便引來蟲叫,引來鳥鳴,各種聲腔調門細細地搭配著,有一聲、沒一聲,搭配出一種比寂然無聲更靜的靜。你就被這種靜控制著,腳步、心情、臉色也都變靜。想起了高明的詩人、畫家老是要表現的一種對象:靜女。這種女子,也是美的大集中,五官身材一一看去,沒有一處不妥貼的,於是妥貼成一種難於言傳的寧靜。德國哲學家萊辛曾在《拉奧孔》一書中嘲笑那種把美女的眼睛、鼻子、嘴巴分開來逐個描繪的文學作品,這是嘲笑對了的。其實風景也是一樣,我最不耐煩有的游記作品對各項自然風景描摹得過於瑣細,因此也隨之不耐煩書店裡的《風景描寫辭典》之類。站在天柱山的谷嶴里實在很難產生任何分割性的思維,只覺得山谷抱著你,你又抱著山谷,都抱得那樣緊,逮不到一絲遣字造句的思維。猛然想起黃庭堅寫天柱山的兩句詩:
哀懷抱絕景,更覺落筆難。
當然不是佳句,卻正是我想說的。
長長的山道上很難得見到人。記得先是在一處瀑布邊見到過兩位修路的民工,後來在通向三祖寺的石階上見過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後在霹靂石邊上見一位蹲在山崖邊賣娃娃魚的婦女。曾問那位婦女:整個山上都沒有人,娃娃魚賣給誰呢?婦女一笑,隨口說了幾句很難聽懂的當地土話,像是高僧的偈語。色彩斑斕的娃娃魚在瓶里停佇不動,像要從寂寞的亘古停佇到寂寞的將來。
山道越走越長,於是寧靜也越來越純。越走又越覺得山道修築得非常完好,完好得與這個幾乎無人的世界不相般配。當然得感謝近年來的悉心修繕,但毫無疑問,那些已經溶化為自然景物的堅實路基,那些新橋欄下石花蒼然的遠年橋墩,那些指向風景絕佳處的磨滑了的石徑,卻鐫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經有過的繁盛。無數的屋檐曾從崖石邊飛出,磬鈸聲此起彼伏,僧侶和道士們在山道間拱手相讓,遠道而來的士子們是指指點點,東張西望。是歷史,是無數雙遠去的腳,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誠,把這條山道連結得那麼通暢,踩踏得那麼殷實,流轉得那麼瀟灑自如。
如果在荊莽叢中劃開一條小路,一次次低頭曲腰地鑽出身子來,麻煩雖然麻煩,卻絕不會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條足以容納浩浩盪盪的朝山隊伍的暢亮山道上,卻不知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盪盪,光剩下了我們,於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進山前曾在一堵牆壁上約略看過游覽路線圖,知道應有許多景點排列著,一真排到最後的天柱峰。據說站在天池邊仰望天柱峰,還會看到一種七彩光環層層相套的「寶光」。但是,我們走得那麼久了,怎麼就找不到路線圖上的諸多景點呢?也許根本走錯了路?或者倒是抄了一條近路,天柱峰會突然在眼前冒出來?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麼念頭都會產生,連最後一點意志力也會讓位給僥幸。就在這時,終於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路標,一眼看去便一陣激動: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再看時發現,寫的是天蛙峰,那個蛙字遠遠看去與柱字相仿。
總算找到了個像樣的景點。天蛙峰因峰頂有巨石很像一雙青蛙而得名。與天蛙峰並列有降丹峰和天書峰,一峰峰登上去,遠看四周,雲翻峰涌,確實是大千氣象。峰頂有平坦處,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頓時山啊、雲啊、鳥啊,都一起屏息,只讓你靜靜地休憩。汗收了,氣平了,懶勁也上來了,再不想挪動。這兒有遠山為牆,白雲為蓋,那好,就這樣軟軟地躺一會兒。
有一陣怪異的涼風吹在臉上,微微睜開眼,不好,雲在變色,像要下雨,所有的山頭也開始探頭探腦地冷笑。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無避雨處,要返回長途汽車站還有漫長的路途。不知今天這兒是否還會有長途汽車向縣城發出?趕快返回吧,天柱峰在哪兒,想也不敢去想了。
後來,等我們終於趕回到那幅畫在牆上的游覽線路圖前才發現,我們所走的路,離天柱峰還不到三分之一。許許多多景點,我們根本還沒有走到呢。
3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嘆息。
論爬山,我還不算是一個無能者,但我為何獨獨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長途和清寂呢?我本以為進山之後可以找到李白、蘇東坡他們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為什麼這個原因離我更加遙遠了呢?
也許不能怪我。要不然堂堂天柱山為何遊人這般稀少呢?
據說,很有一些人為此找過原因。有人說,雖然漢武帝封它為南嶽,但後來隋文帝卻把南嶽的尊稱轉讓給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對這種說法只可一笑了之。因為天柱山真正的興盛期都在撤消封號之後,更何況從未被誰封過的黃山、廬山不正熱鬧非凡?
也有人認為是交通不便,從合肥、安慶到這里要花費半天時間。這自然也不成理由,那些更其難於抵達的地方如峨嵋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認為,天柱山之所以能給古人一種居家感,一個比較現實的原因是它地處江淮平原,四相鉤連,八方呼應,水陸交通暢達,雖幽深而無登高之苦,雖奇麗而無柴米之匱,總而言之,既寧靜又方便,但是,正是這種重要的地理位置,險要而又便利的生存條件,使它一次次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成了或要嚴守、或要死攻的要塞所在。這樣,它就要比其他風景勝地不幸得多。不間斷的兵燹幾乎燒毀了每一所寺院和樓台,留下一條挺像樣子卻又無處歇腳的山路,在寂靜中蜿蜒。
我敢斷定,古代詩人們來游天柱山的時候,會在路邊在寺廟道院里找到不少很好的食宿處,一天一天地走過去,看完七彩寶光再灑灑脫脫地逛回來。要不然,怎麼也產生不了在這兒安家的念頭。
因此,是多年的戰爭,使天柱山喪失了居家感,也使它還來不及為現代遊人作應有的安排。
空寂無人的山嶴,留下了歷史的強蠻。
4
天柱山一直沒有一部獨立的山志,因此我對它的歷史滄桑知之不詳。約略可說的只是……
南宋末年,義民劉源在天柱山區率十萬軍民結寨抗元達十八年之久,失敗後天柱山遭到掃盪,劉源本人則犧牲在天柱峰下;
明朝末年,張獻忠與官軍多次以天柱山為主戰場進行慘烈的搏鬥,佛光寺等寺院都付之一炬,僅在崇禎十五年九月的一次戰斗中,張獻忠的起義軍戰死十餘萬人,天柱山地區「屍橫二十餘里」;
以後,朱統釒奇又以天柱山為據點抗清復明,余公亮也在這里聚眾造反。他們都失敗了,天柱山又一次受到血與火的盪滌;
天柱山成為最大的戰場是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的將領陳玉成在此與清兵撕殺十幾年,進進退退、燒燒殺殺,待太平天國失敗後再去打點這個舊戰場,金山寺廟幾乎都已不復存在;
……
是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詩文,但中國歷史要比這一切蒼涼得多,到了一定的時候,茫茫大地上總要現出圓目怒睜、青筋賁張的主題,也許是拚死掙扎,也許是血誓報復,也許是不用無數屍體已無法換取某種道義,也許是舍棄強暴已不能驗證自己的存在,那就只能對不起宗教、美景和詩文了,天柱山乖乖地給這些主題騰出地盤。
它本該早就徹底荒蕪,任蛇蠍橫行、豺狼出沒,但總還有一些人在戰場廢墟上低頭徘徊,企圖再建造一點大體可以稱作文明或文化的什麼,例如直到本世紀二十年代還有一個妙高和尚棲息在馬祖洞旁的草庵里日夜開荒積糧,又四方化緣,竟以多年精力重建起寺院,實在是創造了個人意志力的驚人奇跡。但這又有什麼用呢?本世紀依然兵荒馬亂,油漆嶄新的殿宇很快又在戰火中頹圮。現在,戰爭停息已有很多年了,這兒,也許可以比較長久地改換一個主題?
終於又想起李白、蘇東坡、王安石他們了。在我們遼闊的土地上,讓這樣的文人能產生終老之計的山水,總應該增加一些而不是減少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們產生故園感和歸宿感,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進。天柱山的盛衰升沉,無疑已觸及到這個哲學和人類學的本原性問題。蘇東坡、王安石本是不錯的哲學家,天柱山寺廟的僧侶中一定也隱伏過許多玄學大師,他們在山間漫步沉思的時候,是否也曾碰撞到這些問題的邊緣?王安石一直嘆息在這里沒有人能與他談學問,他是否也想摩挲一下這方面的玄機?
至於我,現今也到了蘇東坡所說「年來四十發蒼蒼」的年歲,浪跡四野,風塵滿身。當然不會急著在這里覓地建房,但走在天柱山的山道上,卻時時體會著「萬里歸來卜築居」的滋味。我不是也一直在尋找嗎?
好像尋找的人還相當的多。耳邊分明響起比我年輕的人的懇切歌聲:「我想有個家……」
是的,家。從古代詩人到我們,都會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覆想到的一個遠遠超出社會學范疇的哲學命題:家。

㈦ 哪裡能買到或下載潘東旭的《寂寞舊戰場》這本書

西單圖書大廈 最大的書廈

你要告訴我你的位置

㈧ 什麼是戰地黃花的人生觀和雨後斜陽的審美觀

前者是一種積極的處世人生,後者是一種自然與不容苛求的美.
都與戰爭美學有關.

㈨ 魯迅的《野草》全文

魯迅的《野草》全文如下: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陳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奪取它的生存。當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直至於死亡而朽腐。

我以這一叢野草, 在明與暗,生與死,過去與未來之際,獻於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之前作證。我將大笑,我將歌唱。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靜穆,我或者也將不能。

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來。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這實在比死亡與朽腐更其不幸。 去罷,野草,連著我的題辭!

(9)寂寞舊戰場擴展閱讀:

《野草》主要描寫了北洋軍閥政府統治下的社會狀態,以及對革命力量的熱烈呼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國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評,和對自我嚴格的解剖等。

其中也涵蓋著生與死、夢與醒、友與仇、愛與恨、過去與未來、光明與黑暗、愛者與不愛者、沉默與開口、眷念與決絕等一系列對立統一、希望與絕望、愛撫與復仇、激烈斗爭又在斗爭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野草》區別於魯迅其它作品的一個最大的特徵,是它隱藏的深邃的哲理性與傳達的象徵性。不滿足於當時一般閑話或抒情性美文來傳情達意,而將從現實和人生經驗中體悟的生命哲學賦予一種美的形式,創造一種特異的「獨語」式的抒情散文詩。

《野草》將詩意和哲理相結合,為新的文學形式帶來了特有的藝術光彩;它不再藉助於詩的韻腳,使散文詩從新詩中完全獨立出來,成為中國現代哲理散文詩的良好開端。

㈩ 魯迅的詩歌怎麼樣文學上評價如何大神們幫幫忙

在中國革命和現代文學史上記錄著這樣一位偉人的名字,他就是馳名中外的現代文壇巨匠,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魯迅先生以他如椽的巨筆在近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振興而謳歌、吶喊、戰斗,貢獻了光輝的一生,為中國新文學寶庫留下了極為寶貴的遺產。這里編輯整理出版的《魯迅詩釋讀》,正是魯迅先生寶貴文學遺產的一部分。它如同魯迅先生的其他文學作品一樣,如實地記錄了魯迅從事革命文學活動的光輝歷程,使我們從又一個側面深刻地了解魯迅,學習魯迅,從中得到人生的啟迪和教益,更加煥發起對這位文學偉人的景仰而永遠銘記他在中國革命和現代文學史上所創建的偉跡。
魯迅生活的時代,是中國人民災難深重的時代,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運動風起雲涌的時代。他目睹了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重壓下的極端困苦和封建思想長期毒害而麻木了的民族意識,深切認識到要拯救祖國,振興祖國,首先必須喚醒人民大眾,振作精神,艱苦奮斗,創造出自己的新國家,使她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於是,他從舊營壘中沖殺出來,用高昂的熱情和百折不回的毅力,以文學為武器,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在「五四」前後至二十年代中期,他不僅寫作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雜文集和小說集,同時還創作了許多既具有戰斗風格又頗具藝術特色的膾炙人口的詩歌作品。這些詩歌也同他的雜文和小說一樣,有的是擲向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鋒利匕首和投槍,有的是對廣大勞苦群眾寄予的深切同情,而對他們麻木不仁的精神狀態表示憤激之情,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從而吶喊、呼號。魯迅以他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經驗,在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掘出震動人心的社會問題,其筆觸涉及范圍十分廣泛;政治、經濟、文化、兒童、青年、家庭、社會教育、社會心理、道德、風習、讀書、語言文字、歷史等等,可謂包羅萬象。由於他知識淵博,功底深厚,在詩歌創作中也表現了很高的藝術才能,行文造句,從無枯燥的抽象推理,而是通過活用典故和形象生動的語言,來進行論辯、駁難,寓情於理,寓理於情,情理交融,相得益彰,因而形成濃郁的藝術特色。常常寥寥數語,便刻劃得精闢透徹,入木三分。同時又不為某一種固定格式所束縛,依據不同內容,靈活使用不同手法,使詩文形式豐富多采。有的義正詞嚴,氣勢凜然;有的峭拔犀利,清新雋永,可謂喜笑怒罵皆成文章,往往在幽默輕松中便繳了論敵的械,弘揚了正氣。
魯迅青年時期由於研讀了嚴復譯述的赫胥黎《天演論》,受到生物進化的思想影響,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他是以 「進化論」作為思想武器,來觀察社會,進行戰斗的,這在早期的詩章中表現得較為突出。但至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變後,他在廣州目睹了大批工人、革命 知識分子慘遭殺害,腥風血雨的恐怖情景,使他思想發生突變,於是他認真研究馬列主義,堅決拋棄了進化論而完全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後來回憶此時的思想說: 「我一向是相信進化論的,總以為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年..然而後來我明白我倒是錯了。」 「我在廣東,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書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我的思路因此轟毀。」他的終於成為共產主義者,固然有多方面的客觀因素,但從主觀方面看,則是他青少年時代就樹立了牢固的為祖國而獻身的志原,在生命歷程中始終貫串著 「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精神。因此,他在解剖社會的同時,也嚴於解剖自己。當發現自己的弱點、缺點和不足之處的時候,就毫無保留地予以克服糾正,棄舊圖新。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間,是魯迅由一個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向新式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和共產主義者轉變而最終成為一名共產主義者的時期。他撰寫和出版《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偽自由書》《、南腔北調集》《、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以及他在這一時期所創作的詩歌作品,在政治思想、文學思想方面都產生了質的飛躍,文章在思想高度和色調上都與 「五四」時期和二十年代中期迥然不同,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刻分析各種社會問題。這一時期的詩歌和他的其他文學作品一樣,表現了高瞻遠矚的政治見解與極為鮮明的愛憎感情。對於敵人,主張要 「無毒不丈夫」,連白眼也不給;對人民大眾及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則表示深摯的熱愛,充分體現了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魯迅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無私貢獻的一生。他不但寫下了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還積極培養青年,介紹外國進步作品,同時對發掘整理祖國文化遺產,也作出了極為寶貴的貢獻。當然,他的主要精力放在雜文及其他研究方面,至於詩歌作品,確乎為數不多。他在《集外集序言》中說; 「我其實是不 喜歡做新詩的——但也不喜歡做古詩 ——只因為那時詩壇寂寞,所以打打邊鼓,湊些熱鬧。待到稱為詩人的一出現,就洗手不作了。」這盡管是實話,但也包含著自謙。詩的數量雖不多,但其質量卻很高,決非僅僅是打打邊鼓、湊湊熱鬧而已。從思想高度看,每首詩都飽含著堅韌的戰斗精神,都飽含著對民族解放,對社會歷史和現實的深沉思考。盡管早期的個別詩文不具備這種戰斗性,但也蘊藏著豐富的感情和積極進取精神。由於魯迅生活見識極為廣泛,學識極為淵博,所以他的詩,含蓄凝煉,意境深遠,形成了極富個性的藝術特色,讀著這些詩,不禁令人遐想聯翩,熱血奔涌。從中可以使我們從又一個側面了解魯迅作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戰斗的一生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又能使我們從中了解到舊中國社會的腐敗、黑暗以及中國革命成功來之不易的坎坷歷程。讀魯迅詩就如讀中國革命史,不僅能滿足審美要求,還能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一個作家的作品,總是反映他的思想、觀點、道德、品質、情操的。古人有雲 「:文如其人」。讀著魯迅的詩篇,一個活生生的中國偉大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就如在眼前。這本詩集,是編著者搜集魯迅自一九○○年至逝世前所作,包括舊體詩六十三首,新體詩(民歌體在內)十二首編纂而成。為便於閱讀,除在每首詩後面詳加註釋和解析外,並用現代漢語詞彙對舊體詩作了對譯,以幫助讀者加深理解。魯迅的時代,是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時代,到處充滿著壓迫和反抗。今天,時代不同了,然而魯迅為中國人民解放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愛憎分明、堅韌戰斗、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卻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本詩集的編輯出版,大概會給廣大讀者一些啟迪的吧。
魯迅的詩詞賞析
(1)慣於長夜過春時①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淺析: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柔石、殷夫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國民黨當局逮捕,二月七日深夜,在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里被秘密槍殺。國民黨反動派在 「文化圍剿」失敗之後,以流氓、偵探、劊子手來對付左翼作家。這種徑「一面固然在證明他們是在滅亡中的黑暗的動物,行,一面也在證實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陣營的力量(」。《二心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柔石等被捕以後,國民黨反動派准備逮捕魯迅,魯迅於一月二十日遷居於花園庄公寓。五個青年左翼作家被害的消息傳來後,魯迅寫了這首詩。他在《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文中說到寫這首詩時的心境: 「在一個深夜裡,我站在客棧的院子中,周圍是堆著的破爛的什物,人們都睡覺了,連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憤中沉靜下去了,然而積習卻從沉靜中抬起頭來,湊成了這樣的幾句:慣於長夜..」。這首詩,正是在這種悲憤的心境下,抒發了作者對革命青年犧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長夜裡多年生活積累起來的深沉感慨,表達了他對國民黨腐朽政權的仇恨和頑強不屈的戰斗精神。「慣於長夜過春時」,在國民黨統治的白色恐怖下,長夜難明,這種黑暗生活,他已經過慣了:一面是母親的憂慮焦急,婦雛的流離顛沛,朋輩的犧牲,自己鬢上的白發;一面是反動軍閥更相替代的統治,「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的文網。 「慣於」二字,說明長夜漫漫,黑暗統治的長久,也是魯迅對黑暗的舊社會憎惡到極點的話;而就在這種過慣了的黑暗生活中,又有新的革命青年犧牲了。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以頑強勇敢的戰斗來回擊敵人,追悼戰友。全詩,可以用魯迅同期寫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二心集》)中的一段話來概括 「:我們現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銘記,紀念我們的戰死者,也就是要牢記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歷史的第一頁,是同志的鮮血所記錄,永遠在顯示敵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啟示我們的不斷斗爭。」這首詩鮮明地表現了他的大無畏的戰斗風格。
釋義:
白色恐怖就像是長夜漫漫,久而久之我早已過得習慣,
年過半百雙鬢上絲發斑白,還帶著愛人孩子外出避難。
年老的母親為我擔憂受驚,我在夢中似見她淚痕斑斑。
新舊軍閥到處在你征我伐,城頭上強盜旗號時時變換。
年輕的戰友慘遭敵人殺害,痛定思痛我肝腸寸寸辟斷;
寫首小詩表示血淚的控訴,滿腔怒火怕什麼火海刀山!
低頭尋思這詩文無處可登,堂堂中國密封得像只鐵罐;
面對夜空只感到四周悲涼,黑衣照映著月光一片清寒!
(2)答客誚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淺析:
這首詩,不僅是魯迅回答別人對他愛孩子的譏諷,表現他對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應該看做魯迅對革
命後代的殷切期望。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正是希望革命後代也能如自己那樣勇猛,
那樣 「興風狂嘯」,像一隻小老虎。魯迅的一生,是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買辦階級進行殊死
斗爭的一生。早年,他喊出「救救孩子」的口號,堅決反對 「一代不如一代」的謬論。他在一九一九年所作《隨感錄 ·六十三(》《熱風》)中引了一篇小說里的話,希望後代 「剛強勇猛」: 「走罷!勇猛著!幼者啊!這固然是受了進化論的影響,但他那種對舊世界的強烈憎恨和把未來的希望寄於青年一代的熱情,至今還給我們以鼓舞。一九二五年他在《華蓋集題記》中又寫道: 「我早就希望中國的青年站出來,對於中國的社會文明,都毫無忌憚地加以批評..」在《燈下漫筆》中說: 「掃盪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他看到青年中有的被殺戮,有的卻為虎作倀, 「或則投書告密,或則助官捕人」,鑒於這樣的事實,又學習了馬列主義的理論,作者的世界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用階級論代替了進化論。從此,他以階級的分析方法看待青年,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培養革命的青年。一九三○年
他又滿腔熱情地大聲疾呼: 「我們應當造出大群的新的戰士。」《答客誚》這首詩直抒胸臆,即表達了魯迅與反動派浴血奮戰, 「興風狂嘯」式的氣勢和豪情,又以 「回眸時看」四字表達了他對革命後代、革命青少年的熱情關注和殷切希望,希望他們趕快成長起來,投入戰斗,也能「興風狂嘯」,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因此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這兩句詩,與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釋義:

冷酷無情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漢,疼愛孩子的為什麼不是大丈夫!
你可知道山中的猛虎興風狂嘯,尚且頻頻回顧它心愛的小老虎?

(3)無題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
淺析:
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獨裁政權,革命力量遭到嚴重的摧殘。在這中國革命的緊急關頭,黨和毛澤東親自領導了秋收起義,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武裝斗爭的烈火熊熊燃燒起來了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他們高舉起革命的大旗,舉行了武裝的抵抗,在中國的廣大區域內,組織了人民的政府,實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創造了人民的軍隊——中國紅軍,保存了和發展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 」到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土地革命已取得輝煌的勝利,根據地軍民已先後三次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 「圍剿」。同時,以魯迅為代表的革命作家,也拿起筆,作刀槍,英勇不屈地反擊國民黨當局的 「文化圍剿「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
華」。這兩句詩用極大的藝術力量概括了當時的革命形勢。在烈士的鮮血灌溉下,革命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像疾風中的勁草一樣經受了考驗,英勇地戰斗。在國民黨反動派製造的白色恐怖之中,革命文化仍然顯出了旺盛的生機,像春花萌發一般,沖破了雪壓冰封的寒冬,報告著春天的消息。這兩句詩,既是對流血犧牲的革命烈士的追悼紀念,又是對繼承烈士遺志,勇往直前的革命戰友的贊揚鼓舞。和革命力量的發展壯大形成強烈的對照的,是反動陣營的矛盾重重。 「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兩句,就是諷刺,嘲笑國民黨政權內部的各種勾心鬥角的丑劇.
釋義:
盡管反動派的炮火連天燃燒,烈士的鮮血滋潤著原野勁草;
大地冰封白雪紛飛朔風怒號,嚴寒深處卻煥發著灼灼紅桃。
南京小朝廷狗咬狗正在爭吵,託故出走裝病避開多少花招;
中山陵有人把傷心淚珠彈拋,正是群鴉喧囂襯著一抹殘照。
(4)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淺析:
這首詩集中反映了作者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戰斗毅力以及愛憎分明的無產階級感情,是作者最著名的詩篇。
毛澤東曾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從這首詩里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這樣的評價是當之無愧的。在國民黨黑暗統治下,作者沒有言論自由,所以用冷嘲熱諷的雜文形式作戰。他的雜文如匕首,如投槍,對這樣一個英勇的戰士,國民黨當局想盡種種方法進行迫害 「。運交華蓋欲何求,末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四句,選擇幾個典型的生活片斷,形象而概括地描繪了作者的處境;國民黨政權統治下白色恐怖的險惡,圍攻魯迅的各種勢力的猖狂,鬧市的污濁討厭,生活的動盪不安,簡直無法擺脫,就像交了華蓋運一樣。這四句表達了魯迅對黑暗社會和反動勢力的憎惡、輕蔑的心情和不妥協的態度。無論處境多麼險惡,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也好,來自其他方面的謾罵也好,都不能使作者後退一步。他 「橫眉冷對千夫指」,同形形色色的敵人作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毫無畏懼,英勇不屈,一往無前,表現出無產階級戰士的革命戰斗風格。在表示了對敵人的強烈憎恨的同時,他又滿懷熱情地表示自己甘心情願做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牛」,作者對人民大眾感情是何等的真誠啊!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 「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千夫』在這里就是敵人,對於無論什麼凶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孺子』在這里就是說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學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 『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譯文】
交了倒霉運怎還會想有順心事,躺在床上連身都不敢翻一下倒把頭給碰到牆上。因此,上大街低低壓下破帽遮住臉,唯恐被人看見,招來不測的橫禍,我就像酒裝在漏船里,在江心激流中打轉,隨時有被江水吞沒的危險,逃不脫的晦氣啊!我這人不招人喜歡,許多人指斥我,罵我,詛咒我,本該沒病也死掉,但我偏偏橫著眉毛一動也不動地既不悲也不怒地照常活著,真夠不知羞的;自己也知道自己既無大志也沒什麼能耐,而甘心在家扮老牛讓孩子牽著跑,逗孩子玩,也實在是個窩囊廢。然而,咒罵任人咒罵,窩囊我自窩囊,只要自己還有能夠安身的小樓,躲進小樓成為一統天下,樓外任什麼我才不管它呢。
【賞析】
這是一首人們熟知並傳誦的名詩。毛澤東同志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千夫』在這里就是說敵人,對於無論什麼凶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孺子』,在這里就是說無產階級人民大眾。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習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極其精當地闡述了詩中這一聯的正面意蘊,也畫龍點睛地揭示了全詩的主題。這對於我們正確深刻地理解魯迅詩中表達的思想無疑很重要。
詩的題目叫「自嘲」,離開了「嘲」的藝術特點而直接闡釋此詩,那就會讓讀者把本詩理解成一首豪言壯語式的明志詩。「嘲」的藝術常規武器是反語,這首詩整個來說是說反話。反話自然應做正話解,但首先要從反話來鑒賞,才能領略到魯迅在本詩中體現的他那種特有的犀利、辛辣、樂觀的幽默風格,對人民無限愛對敵人無比憎的情感,從而得到藝術的美的享受。
詩中的「橫眉」兩句成為傳誦的名言,「橫眉」、「俯首」形象地寫出了革命戰士對待敵人和對待人民兩種絕然不同的態度。這兩句不僅意義深長而且形象鮮明。郭沫若同志在《魯迅詩稿序》里贊美這一聯道:「雖寥寥十四字,對方生與垂死之力量,愛憎分明;將團結與斗爭之精神,表現具足。此真可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千夫指」的出處,本於《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眾。但魯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說:「今幸無事,可釋遠念。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來日如何耳。」魯迅在這里給予新義,這個「千夫」不指群眾,指敵人,指各式各樣的敵人。這同《無題》「一枝清采采湘靈」里的「無奈終輸蕭艾密」一樣,「蕭艾密」指敵的眾多,跟「千夫」的指敵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對「千夫指」,不是冷對群眾所指責的獨夫,是冷對眾多敵人的指點,毛主席說「『千夫』在這里就是說敵人」,是極正確的。
釋義:
既然交上了惡運,還能有什麼要求?未敢翻身動一動,卻已經碰到了頭。
我只好把破帽壓得低低的穿過鬧市,就像漏船行駛急流中,還裝載著酒。
我對敵人始終怒目而視,毫不寬宥,而對人民我卻甘願做一頭勤勞的牛。
還是躲進小樓吧,那裡有個小一統,管他外面寒來暑往是什麼樣的氣候!
(5)自題小像
作者:魯迅 朝代:近代 體裁:七言絕句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注釋】
①寒星:宋玉《九辯》:「願寄言夫流星兮,」②靈台:(書面語)心靈。神矢,愛神的箭。全句是把自己的祖國比作戀人③故園:故鄉。④荃不察:化用《離騷》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隱喻國君。察,體察。中,內心。⑤薦:獻,進獻祭品。⑥軒轅:黃帝,上古帝王,中華民族的始祖,代指中華民族。
【譯文】
我的愛國之心猶如被愛神之箭所射一般無計可逃,祖國正在風雨飄搖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託給人民,然而人民卻難以察覺,我願意把我畢生的精力託付給我的祖國。
【賞析】
許壽裳在《懷舊》一文中,對《自題小像》這首詩的內容有極其精煉的概括,「首句說留學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寫遙 望故原風雨飄搖之狀,三述同胞未醒、不勝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懷抱,是一句畢生實踐的格言。」這首詩的創作緣起是剪辮 子。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對「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的「清國留學生」 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這可視為魯迅毅然剪辮的形象注腳。而魯迅斷發並且題詩於小照背後贈送給摯友,則顯然是藉以明志。 可以說「剪辮」是青年魯迅與封建思想訣裂、自覺接受民主思想的鮮明標志。魯迅後來在《〈吶喊〉自序》中敘述了「寫起小說來」之前的幾個思想發展階段,其「棄醫從文」志向的確立便發生在他寫《自題小像》之後。魯迅「棄醫從文」確立了他一生的奮斗目標,其源概出於「我以我血薦軒轅」所表露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我以我血薦軒轅」是《自題小像》詩的愛國主義感情的升華,也是青年魯迅鴻鵲之志的寫照,更是魯迅先生矢志不渝、畢生實踐的人生格言。

(6)贈畫師①
風生白下千林暗,②霧塞蒼天百卉殫。
願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注釋:
①此詩作於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是送給日本畫家望月玉成的。(白下:南京的別名。③殫(dàn):盡。霧和上句的風都是暗指國民黨的反動統治。④意匠:匠意、匠心,指藝術巧妙的構想。⑤朱墨:這里是指紅色的顏料。

淺析:
當時在國民黨統治區籠罩著白色恐怖,南京這個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老巢尤為黑暗。蔣政府對革命人民進行了殘酷野蠻的大屠殺。僅南京雨花台一處,就殺害了數以十萬計的共產黨員和革命人民。從南京吹起來的腥風毒霧,充塞大地,籠罩山野,摧殘花木。這 「風生白下千林暗,霧塞蒼天百卉殫」,就是當時南京和整個國民黨 統治區的寫照,是作者對國民黨當局血腥屠殺革命人民的強有力的控訴。 願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作者希望畫家能匠心獨運,用彤紅的顏料去描繪美麗的欣欣向榮的 「春山」。這個作者所嚮往的紅色 「春山」,我們既可理解為紅色根據地,也可理解為革命的美好前景。這首詩的前後兩聯,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創造了兩個對立的意境:一個是風生霧塞,林暗花殘;一個是紅色的春山。這種強烈的對照,突出地表現了作者在革命戰爭的極端艱苦的歲月里,對革命事業美好前景的意願,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釋義:
南京城吹出陰森森的寒風,千林萬樹都顯得一派凄清,
毒霧彌漫塞滿了整個宇宙,摧折得百花一齊消殘凋零。

我衷心請求畫家別出心境,不要再去畫那些斷枝落英;
用大紅畫筆描繪春山圖景,鮮艷的紅旗襯著藍天白雲。

(7)題《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
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
注釋:
這首詩作於一九三三年三月二日,和《題<吶喊>》一樣,是者題在自己的作品上贈給日本友人山縣
初男的《。彷徨》:魯迅的第二本小說集,收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寫的《祝福》等十一篇小 說。
②新文 苑:指 「五四」以後的文藝界。③舊戰場:作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說:「北京雖然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但自從支持著《新青年》和《新潮》的人們,風流雲散以來,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這三年間,倒著寂寞荒涼的古戰場的情景。④兩間:指新文苑和舊戰場之間。⑤荷:肩負著。彷徨:游移不定,不知往哪兒走好。
淺析:
「五四」以後,新文化運動的隊伍分化了, 「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新文壇一度顯得很寂寞,新舊文化激戰過的舊戰場似乎又平安無事了。那個時候,作者一面同章士釗、陳西瀅、胡適等進行了尖銳的斗爭,一面還在探索道路,對前途還看得不十分清楚。在《彷徨》一書的扉頁上,就引用了屈原的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了三十年代,魯迅已經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回首往事時,嚴格地剖析自己,表現出共產主義者坦白的襟懷和可貴的自我革命精神。
作者的好友許壽裳後來對作者說: 「你的詩『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已經成了『兩間餘一卒,挺戟獨沖鋒』了。」說完兩人相視一笑。(見許著《亡友魯迅印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