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是什麼
黨性原則
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對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科學回答了新聞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戰略性問題,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大意義、職責使命、基本遵循、工作方法、工作重點和隊伍建設等問題。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意義: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最前沿、最直接、最有影響力的陣地,直接服務於黨和國家的工作全局。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他關於新聞輿論工作「五個事關」的論述,系統闡明了新聞輿論工作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與長治久安的極端重要性。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以上內容來源:人民網-總書記新聞輿論金句——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
『貳』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新聞輿論工作
一是加強宏觀控制,把握引導方向。有了科學高效的宏觀調控,就如同為新聞輿論築就了一道安全的防火牆,防止"謬誤出於口"。加強宏觀控制,要健全在黨委領導下宣傳部門負責新聞輿論宏觀指導的管理體制,黨委宣傳部門要守土有責,對本地區本部門的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聞媒體要進行有效指導和管理,以保證正確的輿論始終佔領陣地。要廣泛建立信息聯系點,及時掌握輿情信息。要通過建立完善新聞評閱、新聞調研、新聞通氣會、形勢報告會等制度,及時通報情況,提出要求,總結經驗,加強對媒體引導。
二是增強新聞輿論引導,牢牢把握新聞輿論的主動權。現在國內一些小報、雜志、廣播、電視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價值觀嚴重扭曲,是非觀嚴重混淆,美醜觀嚴重顛倒。少數新聞媒體為了迎合為數不多讀者的味口,竟把庸俗誤為通俗,污點當賣點,為了追求轟動效應,他們熱衷於報道一些道聽途說的緋聞、丑聞,對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錯誤輿論,不予抨擊,對先進人物和事例麻木不仁,漠不關心。我們黨要實現執政目標,必須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用黨的思想理論、綱領路線、價值觀念影響社會,凝聚群眾,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正確地把握形勢。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的監督。
三是要把好新聞宣傳的"關"和"度"。把好關把好度,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新聞工作者的重要責任。新聞宣傳要把好關把好度,首先要在政治上絕不能給錯誤思想和觀點提供傳播渠道;二是政策上必須全面准確地宣傳中央精神;三是必須全面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大力宣傳社會發展中光明的、健康的、積極的東西;四是在熱點問題上要政治堅定,頭腦清醒,該熱的要熱,該穩的要穩,該冷的要冷;五是輿論監督上要端正目的,擺正位置,把握好監督的時機,運用好監督的形式,注重監督的效果,做到實事求是,結論正確,出於公心,有利工作;六是宣傳格調上要反對嬉戲打鬧,低級無聊,反對荒誕怪異,膚淺浮躁,做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七是要珍惜維護好媒體的良好形象,不做虛假新聞,不做有償新聞,不做不負責的廣告宣傳。
四是加強新聞媒體在網上的輿論引導。現代網路是以互動性為主要特徵,受眾的地位空前提升,擺脫了被動的地位,開始與職業傳播者一樣成為信息的主動傳播者參與者,他們可以任意在網上發表評論、發布新聞。根據網路特點,各新聞媒體要充分利用各自網站加強對新聞輿論的引導,各專業新聞網站在網路傳播中繼續充當好"把關人"的角色,積極利用網路快速有效的互動式反饋機制,反映和引導輿論。加大對技術的控制力度,通過科技手段管理網路媒體。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和研究有效的立法,規范好各新聞網站的新聞發布。
五是處理好輿論導向和市場需要的關系。在市場的影響和沖擊下,新聞媒介已經並將繼續發生巨大變化,新聞傳媒將不僅僅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同時還將成為一種信息產業、文化產業。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很多報紙如雨後春筍發展並壯大起來,許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新聞,紛紛登上報紙的版面,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事實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與新聞報道的可讀性並不矛盾,尤其是一些令人關注的熱點新聞,只要注意加強引導,關注民生,貼近實際,解決問題,同樣能贏得讀者,贏得市場。
六是提升新聞工作者素質,加強新聞工作者隊伍建設。繼續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新聞工作者,努力提高廣大新聞工作者的理論素養,使每個從事新聞工作的同志都能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善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要培養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新聞工作者對工作滿腔熱忱,恪盡職守,認真負責。繼續做好"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努力提高新聞工作者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學習的認識。
『叄』 我國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適應什麼傳播趨勢
新聞媒體的工作,是整個社會風氣的領頭羊。人,是最容易被左右的。
所以,新聞人,必須明白什麼話該說,該怎樣說。什麼事情該宣傳,什麼事情該制止。
引領中國走向一個繁榮復興的盛世,經濟很重要,人民的精神更重要。
『肆』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指出什麼是新聞工作才能有明確的立場和指向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
指出堅持黨性,
新聞輿論才能有明確的立場和方向
『伍』 如何理解把網上新聞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決定把我上新聞典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從通知中嗎?如果我也宣傳真不知道是怎樣。
『陸』 一、新聞輿論導向的概述 二、新聞輿論導向的價值 1、新聞輿論導向的新聞價值 2、新聞輿論導向的社會價值
一、新聞輿論導向的概述
新聞輿論導向又稱輿論引導,是一種運用輿論操縱人們的意識,引導人們的意向,從而控制人們的行為,使他們按照社會管理者制定的路線、方針、規章從事社會活動的傳播行為。
輿論導向包括三方面內容:① 對當前社會輿論的評價; ② 對當前社會輿論及輿論行為的引導; ③ 就某一社會事實製造輿論。正向輿論能夠對社會發展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而負向輿論則對社會發展起到破壞和阻滯作用。
輿論導向的基本原則:黨性原則;正面引導原則;真實性原則;分流原則;有度原則。
二、新聞輿論導向的價值
(一)新聞輿論導向的新聞價值
新聞是輿論最重要的載體。新聞可以反映、製造和調控輿論。我們所說的新聞輿論導向 ,就是新聞媒體通過新聞手段來引導社會輿論。在新聞的傳播過程中 ,媒體只有充分挖掘出每一篇報道中蘊含的新聞價值 ,才能在滿足廣大讀者及時了解社會變化需要的同時 ,更好地發揮「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的作用。
(二)新聞輿論導向的社會價值
新聞輿論是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有力手段,新聞輿論作用於社會輿論的過程,也是新聞輿論引導社會公眾作出價值選擇與判斷的過程。新聞輿論不僅把分散的個人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秩序的社會以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而且在精神層面上,新聞輿論通過對客觀事實作出評價,給社會公眾提供理性認識,同時新聞輿論是用非觀念控制人們的思想,給社會成員提供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一致的價值觀念,使社會成員按既定社會行政主體所倡導的價值觀念立身處世,實現社會價值取向規范化、有序化。新聞輿論對社會價值取向的影響作用,通過新聞輿論的反映、導向和監控功能體現出來。
三、新聞輿論導向的社會意義作用
導向性是新聞媒體的基本范疇,新聞媒體通過將新聞事件加工處理,通過一定的宣傳手段和表現形式進行宣傳,突出新聞反映的積極面,來引導人們從正確的方向思考社會現狀和政治格局,從而達到其引導群眾思想的作用。輿論導向作用是新聞獨具一格的特徵,無論是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是國家建設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正確的新聞輿論導向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
新聞媒體通過近幾年來的飛速發展,傳播形式和內容變得多樣化和復雜化,但是新聞媒體依舊肩負著宣傳者、監督者和引導者的重要使命。黨將新聞媒體的輿論工作列為思想政治的范疇之中,充分利用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宣傳正確的指導思想、國家發展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為社會人群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與黨的思想達成共識,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可以說正確的新聞輿論導向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
(二)新聞輿論導向引導人們的社會行為
新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電視的普及讓人們在茶餘飯後形成了關注新聞、關注時事的習慣。然而,新聞媒體並非只是傳播社會積極面的信息,對社會存在的惡性事件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報道,例如違法犯罪行為、貪污行賄事件等。如果新聞輿論向導出現偏差,這些惡性事件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行為作風,當某些人並沒有意識到惡性事件的危險性,反而效仿違法亂紀分子的行為時,則會引起社會的不安和動盪,從而助長社會不良風氣和誘發犯罪違法行為,對國家造成不可彌補的影響。因此,只有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引導人們正常地生活,為社會帶來福音。
『柒』 什麼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互聯網是政府公共治理的最大看台。網路輿論人聲鼎沸,督促政府回應民意關切,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同時也經常為現實政治運作添堵添亂,加大改革成本,甚至可能對施政產生顛覆性影響。
互聯網上的雜音,主要還是人民內部矛盾,是不同社會群體的訴求。對其中合理的訴求,要高度重視,及時解決問題;對其中不合理的訴求,也要做出耐心的說服解釋工作。
在政策宣導不暢導致群體性事件時,宜謙抑反思施政手法的粗糙,宣傳幹部尤其需要考慮如何改進政府文宣、釋放公眾疑慮,而不宜企望和鼓吹警察採取開槍等暴力強制手段。動輒用拳頭代替舌頭,是一種惰政行為,違背共產黨人的政治倫理,只會激化官民矛盾。
——管好網路輿論的兩個重要源頭:門戶網站和媒體微博。
與「大V」網友相比,門戶網站的編輯對輿論的生成可能影響更大。商業門戶網站在轉載傳統媒體的新聞時,往往自擬標題,為吸引眼球而斷章取義,誤導輿論。比如,門戶網站出過一個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中紀委:社科院受境外勢力滲透》,給人的感覺是:中國最高人文社會科學機構已經被境外敵對勢力「第五縱隊」占 領。其實,這不過是轉載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網站的一則工作動態,是中央紀委駐院紀檢組組長在近代史研究所的一次內部個人輔導報告,告誡科研人員「保 持政治敏感性」,防微杜漸。
為防止重大敏感新聞被誤讀,有關部門不得不明確要求門戶網站轉載時保持原標題。治理門戶網站的「標題黨」戰術,需要提高網站「小編」的專業性和政策分寸感、社會責任感。
——開展網上群眾工作,創新「意見領袖」管理。
在微博頻頻祭出禁言或封號等殺手鐧後,剩下的活躍網友並未完全消停,相反左的更左,右的更右了,這表明互聯網治理強勢手段的效果有限。對於網上的雜音,需要以更多的手段、更大的包容做好網上社會工作,網聚正能量,共築中國夢。
網上的所謂「意見領袖」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民意代言人,對政府陳情,但有些人又會放大某些超越現實可行性的偏激訴求。需要客觀評估他們的建設性或對抗性。能否鼓勵「意見領袖」不做職業網友,別沉溺於網上的口水戰,投入更為豐富的人生選擇。
網友的傳統媒體接觸率、與政府部門的距離遠近,是影響其政治態度、價值立場的重要因子。如果網友有機會在報紙雜志上發文章,在廣播電視發聲,有機會與政府 部門對話,更容易理解政府公共治理的難處,意見更有建設性。網友的現實社會地位越是被邊緣化,除互聯網「自媒體」外缺少發聲通道,立場態度越易激進化。
——在網上治理的同時,解決好網下的現實社會矛盾,優化社會環境和國民心態。
用外科手術式的方法,剜除網上的胡言亂語,避免謬種流傳,擾亂世道人心。但治本之策還在網下,在於解決好社會轉型期的種種現實矛盾,保障弱勢群體的民生, 縮小貧富差距,保障中產階層的尊嚴,給新富階層以財產的安全感,克服官場貪腐,同時體諒基層幹部公共治理的艱辛。給現實的利益訴求以順暢的表達通道和公平 的博弈手段,有利於消解網下戾氣,讓互聯網上陰氣消退,人心回暖。
不要企求網路空間物理般的純凈,水至清則無魚,不妨以科學的態度客觀評價和適度運用互聯網的社會減壓閥功能。努力避免涉及制度評價的一級輿情,同時適度包 容城管問題、教育問題、環境問題、社會公德等二級輿情;約束全國性輿情熱點的爆發和蔓延,同時包容社區型的網路批評,鼓勵本地網民關注和批評身邊的基層治 理,討論「在地政治」。
——互聯網治理要有全局觀、大局觀,不必過於看重運動式治理的轟轟烈烈,關鍵在實效。互聯網發展與管理並重,管用並舉,以用促管。
在當前互聯網「自媒體」攪動中國,網上信息經常真偽莫辨,網民情緒經常劍走偏鋒的情況下,需要傳統媒體發揮信息「把關人」的作用,為網路信息去偽存真,為 網民情緒扶正抑偏。從全國新聞輿論場上的總體格局著眼,需要適度放開傳統媒體,鼓勵記者介入網路熱點輿情,發出客觀、理性、平衡的聲音,用傳統媒體的專業 精神去對沖互聯網「自媒體」的信息偏差和輿論偏頗。
——用互聯網的精神治理互聯網。
互聯網精神就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互聯網治理需要充分尊重和調動各參與方的積極性,訴諸他們的責任意識和道德良知。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個嶄新的政治命題。治理與統治、管制的微妙區別在於,後者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權威和制裁; 而治理更多地訴諸於公權力與公民社會的合作,是一個上下互動的過程,調動社會各方參與互聯網規則的制定和執行,例如鼓勵成立各種互聯網自律和他律的民間約 束機構和行業組織。
治理也需要權威,但這個權威並不一定為政府所壟斷。需要以互聯網的精神治理互聯網,不能以發展為由放任網路不良行為,也不能因為規范而窒息互聯網的創新。張弛有度,寬嚴相濟。
——重視網路輿情監測和應對。
在開展輿論斗爭的同時,不宜忽視輿情應對。如今黨的宣傳部門、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普遍重視輿情監測。輿情監測和政務微博等自媒體的運營,已經納入政府采購 項目。以互聯網為主要對象的輿情監測,不宜成為新聞熱點二次炒作的源頭,須秉持建設性立場,「坐南朝北」,搜集和梳理公眾意見,提供給政府做決策參考。網 絡輿情信息服務需要行業規范,提高市場准入門檻。輿情監測要增加社會不同群體特別是官民之間的相互了解,有利於社會協商對話,而不是加劇政治對抗。
——從事互聯網管理的幹部需要高尚的精神。
管理也是服務,網管幹部對網友要有一片赤子之心,對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有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網管幹部的秉公執法、廉潔自律,關繫到網路管理的公信力。
全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大力培育和弘揚「忠誠、擔當、創新、廉潔、團結、奉獻」的網信精神。決不能用手頭的權力從事個人刪帖行為,從中牟利。網 絡管理行為要程序化、透明化,能否像法官判案一樣,對每一起網路管理行為都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嚴格執行錯案責任追究」?
『捌』 2018年全國旅遊新聞宣傳座談會在哪裡舉行
2月2日,國家旅遊局在京舉辦了2018年全國旅遊新聞宣傳座談會。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出席並講話,副局長李世宏主持。中央宣傳主管部門負責同志,中央主要媒體及重點新聞網站有關負責同志,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重點旅遊城市旅遊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據了解,為加強旅遊系統新聞宣傳能力建設,國家旅遊局於2月1—2日在京舉辦了2018年全國旅遊新聞宣傳培訓班。培訓班傳達了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邀請專家從近年來社會輿論新形勢與對策、政務公開和新聞發布工作、新技術新媒體新輿論等方面進行了專題授課,並深入媒體一線進行了現場教學。
『玖』 如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和新聞輿論工作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全球思想文化不斷交流、交融、交鋒;當代中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社會思想意識日益多元、多樣、多變。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對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劃清「四個重大界限」。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為此,應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三個重要關系。 一元化與多樣性的關系 所謂一元化,是就指導思想而言的;所謂多樣性,是就現實社會中存在多種思想觀念而言的。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用一元化的指導思想引領多樣性的社會思潮。 既鞏固思想基礎,又豐富文化內涵。鞏固思想基礎,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豐富文化內涵,就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活力。這兩個方面都不可或缺。沒有基本思想共識,社會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沒有文化多樣性,社會就會成為一潭死水。在當代中國,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和推動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繁榮發展是實現科學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糾正關於一元化與多樣性的兩種錯誤認識。有人認為,指導思想一元化必定扼殺社會思潮的多樣性。歷史經驗表明,雜亂無序的思想是不利於社會穩定和發展的,社會思潮的多樣性必須以有序化為前提,因而必須有一個核心的指導思想。正是有了一元化指導思想的引導和規范,多樣性社會思潮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並得到質的提升。因此,指導思想一元化不僅不會扼殺社會思潮的多樣性,而且有利於多樣性社會思潮的發展和完善。也有人認為,社會思潮的多樣性必然妨礙指導思想一元化。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社會思潮的多樣性是一種正常的狀態。社會思潮多種多樣,有利於促進思想解放,推動理論創新,激發社會活力。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在吸收和借鑒前人思想認識成果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且始終堅持不斷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來豐富和發展自己。可以說,沒有思想文化的多樣性,一元化的指導思想就失去了源泉和活力。 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在我們國家,各種思想文化不論其內容和形式如何,都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如果離開這一根本價值取向,思想文化就不可能健康發展。在堅持這一根本方向的同時,還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允許、鼓勵、支持思想文化工作者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吸引力。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原則性與包容性的關系 所謂原則性,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所謂包容性,就是尊重差異,包容和吸納多樣性的社會思想文化。處理好原則性與包容性的關系,要求我們既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錯誤思潮,又堅定不移地鼓勵和支持一切積極有益的探索。 認清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歪曲、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區別。馬克思主義是客觀反映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發展一般規律和趨勢的科學理論,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終結真理,而是開辟了認識真理的道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我們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和實踐的要求,不斷為馬克思主義增添新的內容,使之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為此,必須堅決反對教條主義,反對那種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個別論斷為依據而拒斥時代發展要求的觀念和做法。與此同時,必須敏銳辨別和堅決反對一切以探索創新的名義歪曲、否定、抹黑馬克思主義的行為。 認清積極探索社會主義道路與否定、偏離社會主義的根本區別。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歷史上嶄新的制度形態,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制度。是否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檢驗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然而,由於不同國家、民族的情況不同,社會主義的表現形態必然存在差異,每個國家都應當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經過艱辛探索,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這條道路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一條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正確道路。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應當看到,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因而需要不斷進行新的探索,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這條道路。但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不能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方向不能變。為此,必須堅決抵制和有力批判民主社會主義等打著社會主義旗號、實則否定和偏離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錯誤思潮。 認清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與否定、反對黨的領導的根本區別。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當前,我國改革發展已進入關鍵階段,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涌現。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而絕不能否定和反對黨的領導。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一致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一個根本錯誤就在於割裂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內在關系,一方面聲稱堅持社會主義,另一方面又鼓吹多黨輪流執政,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樣一個堅強領導核心。鄧小平同志曾經深刻指出:「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必然四分五裂,一事無成。」一些人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主張在我國實行多黨制,其實質就是要取消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如果那樣,人民的政權就要喪失,社會主義制度就要被顛覆,國家就要分裂,人民就要遭殃。 「破」與「立」的關系 所謂「破」,就是批駁和反對錯誤思想與腐朽文化;所謂「立」,就是建設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只「破」不「立」或者只「立」不「破」,既不利於一元化指導思想的鞏固,也不利於社會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破」與「立」的有機統一。 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積極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方面,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使黨的科學理論更好地走進幹部群眾,使幹部群眾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和理論體系的認識,進一步堅定對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另一方面,積極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主體,以外來健康有益文化為補充,不斷增強我國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時代性,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決批駁和反對各種錯誤思想與腐朽文化。激濁才能揚清。只有對錯誤的思想、觀點和社會思潮進行堅決批判,與其從根本上劃清界限,才能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才能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看到,錯誤思想與腐朽文化混淆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誤導人們的認知,腐蝕人們的心靈,阻礙社會的健康發展。對於錯誤思想與腐朽文化,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予以批駁和反對。特別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剖析其錯誤本質,明確其實踐危害,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不斷提高判斷能力,自覺踐行真善美,堅決拒斥假惡丑。 (作者為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