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等級
擴展閱讀
支付寶股票變基金 2025-02-05 23:02:11
深圳銀飾加盟 2025-02-05 22:38:54

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等級

發布時間: 2021-07-06 16:28:29

『壹』 士農工商 與 三教九流 有什麼區別

其實這是誤區不存在好壞的農工商是不同的職業,後面的最早形容天下的道派的例如闡教。。。。。。本質不同就不具有可比性的。。。。。。只不過現在的理解不對了,就有了人們所認為的貧賤之分了。

『貳』 三教九流 的九流是哪幾流

何謂三教九流? 解 答: 一、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見三教條。 九流指先秦至漢初的九大學術流派。見九流條。 三教九流指各種學術流派。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一個通徹三教九流,一個曉盡描鸞刺綉。後亦用於指社會上各種行業或各色人物。鏡花緣˙第九十九回:細細看去,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一不有。亦作九流三教。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語辭典 ( http://140.111.1.22/mandr/clc/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137564&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九流 ) 二、 「三教九流」是人們經常遇到的詞語,但對其所包含的內容能完整表達出來的卻不多。所謂「三教九流」,是指舊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劃分的等級。 根據相關資料解釋,其具體內容為: 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北史·周高祖記》載: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後」。 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九流按傳統分法又可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進士)八舉(舉人)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畫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資料來源:http://66.102.11.104/search?q=cache:kpv24baq6ewj:www.yss-nsh.org.cn/yqyd/sjjl.htm+%e4%b8%8a%e4%b9%9d%e6%b5%81+%e4%b8%8b%e4%b9%9d%e6%b5%81&hl=zh-tw&ie=utf-8 三、 「三教九流」一般都理解為古代職業的名稱,並認為這是泛指舊時下層社會闖盪江湖從事各種行業的人。古代白話小說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貶義。 「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見於《漢書·藝文志》。這九個學派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九流」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叄』 什麽是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通常指社會上的各式各樣的人物,以及各種學說的門類。
「三教」指的是:儒家、道教和佛教。

「九流」指的是:儒教、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儒教(孔子)、道家(老子)、法家(韓非子)、名家(鄧析代表人物:公孫龍)、墨家(墨子)、陰陽家(鄒衍)、縱橫家(鬼穀子 代表人物:蘇秦,張儀)、雜家(不韋)、農家(許行)

「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道、僧。

「下九流」是: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巫婆)、盜、竊、娼。

又一說法是:
何謂三教九流
"三教"無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對"九流"歷來有不同說法。一說"九流"分三等。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聖賢,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莊田。中九流是:一評書,二醫,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師),五丹青(畫匠),六仕(兵卒),七橫(說客),八義(俠客),九打漁。下九流是:一高台(唱戲),二吹(吹鼓手),三馬戲,四剃(剃頭),五池子(開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腳),八配(配種的)九娼妓。
還有一說法,也將"九流"分三等。上九流:一宰相,二尚書,三督撫,四藩臬,五提督,六鎮台,七道台,八知府,九知州。中九流:一醫,二金(算命),三飄行(測字),四推(推算立法),五琴棋,六書畫,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觀星相定吉凶)。下九流:一忘八(開妓院),二龜(縱妻賣淫),三優伶(唱戲),四吹(吹鼓手),五大財(耍大把戲),六小財(耍小把戲),七生(理發匠),八盜,九吹灰(賣鴉片)。"三教九流"把人分為若乾等,在舊社會,受壓迫者多被視作下九流,命運悲慘。

同課本上三教九流說法不一,書上的是:"三教九流"的本意,是指三種宗教和九種學術流派。古代指儒教、道教,釋教為"三教";儒、道、墨、法、名、雜、農、陰陽、縱橫九家為"九流"。後來泛指宗教、學術中各種流派。

『肆』 士農工商等級劃分是儒家的主張還是法家的

關於士農工商的分類早已有之;但按這個順序排列,據顧炎武《日知錄》里的考證,最早是管仲推行的。

至於儒家和法家,首先這主要是戰國以後的分類;第二,關於管仲的思想,對後世儒家影響大還是法家影響大,有爭議,貌似主流觀點認為他是法家的先驅;第三,稷下學宮中,管仲學派,既鼓吹與儒家相近的理想,但同時又倡導很接近法家的手段去實現這些目標。

『伍』 三教九流,指的是那幾類行業

一、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見三教條。 九流指先秦至漢初的九大學術流派。見九流條。 三教九流指各種學術流派。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一個通徹三教九流,一個曉盡描鸞刺綉。後亦用於指社會上各種行業或各色人物。鏡花緣˙第九十九回:細細看去,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一不有。亦作九流三教 三教 中國三大傳統宗教: 儒(即儒教) 佛(即佛教) 道(即道教) 九流 在《漢書·藝文志》分別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九流可細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卻有不一的說法。 上九流 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佛祖、天、皇上、官、閣老、宰相、進、舉、解元 佛祖、仙、皇帝、官、斗官、秤、工、商、莊田 佛祖、仙、皇帝、官、燒鍋、當、商、客、莊田 中九流 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 秀才、醫、丹青、皮(皮影)、彈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舉子、醫、風水、批、丹青、畫、僧、道、琴棋 舉子、醫、風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 下九流 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 高台、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頭、吹手、戲子、街、賣糖

記得採納啊

『陸』 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等級如何劃分

意思是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士農工商等級:


士農工商原本沒有確切的代表,卻被認為是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與管仲最初的想法不符合)。


古代所謂的“士”就是讀書人,把士放在第一位主要是鼓勵讀書,人讀書多了就會知書達理,人人都知書達理了,國家就好管理了。在農耕社會,農民是社會財富的實際創造者,抬高他們的地位就是獎勵農桑,只要人人衣食無憂,社會就安定了。手工業者則向社會提供生活用品,所以地位也不能太低。


商人被放最後,是因為古代認為商人是不從事生產的寄生蟲,專干投機取巧,舞弊鑽營的事,他們唯利是圖,道德敗壞(實際上商人在任何時代都是如此,猶太人就是例子),代表的是貪婪和慾望,所以必須打壓,因此商人被放在最後,有錢也被人瞧不起。


三教九流等級: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儒教


儒教又稱“孔教”“聖教”(儒教不等於儒學)。以“仁”為最高信仰,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終極目標。後為和崇尚黃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跟印度佛教、中國道教並稱為三教。“儒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儒教是禮樂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繼承者。


道教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內容,以丹道法術為修煉途徑,以得道成仙、永生不死,與道合一為終極目標,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積德者能夠幸福快樂、長生久視,充分反映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識和信仰心理。


佛教(釋教)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指東漢時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教。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印度人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入寂滅、斷盡一切煩惱。


九流分為:


上九流: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九流也有說成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三教九流,舊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本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按照等級的不同來審視規范道德行為,化解單一的道德規范引發的潛在社會矛盾,此詞本無褒貶。而在古代白話小說中,往往含有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