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2004年
擴展閱讀
瑞傑金融股票行情 2024-12-24 11:27:24
國金證券股票委託時間 2024-12-24 11:18:32

2004年

發布時間: 2021-05-06 02:24:57

『壹』 2004年發生了哪些大事

1,2004年1月1日——世界首條商業運行的磁懸浮上海磁懸浮列車正式投入運行。美國與亞洲國家簽訂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美-新自由貿易協定」(美國、新加坡)開始實施。北京地鐵13號線不再使用過渡車,每天有15列新車上線運行。已有17組68節調頻調壓車(VVVF)投入運營。

2,2004年1月3日——埃及閃光航空一架包機從旅遊勝地沙姆沙伊赫起飛不久在紅海上空墜毀,機上148人全部罹難,其中120多人是法國旅客。

3,2004年1月14日——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華盛頓總部發表講話,提議爭取最早在2015年、最晚不超過2020年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為下一步將人送上火星甚至更遠的星球作準備。



4,2004年1月28日——有關英國前武器專家凱利之死的赫頓調查報告公布,報告稱英國廣播公司對政府的指責是「沒有根據」的。

5,2004年2月4日Facebook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主要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貳』 誰知道2004年中國十大事件是什麼

2004年中國經濟十大事件
1、宏觀調控:「點剎」過度投資

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來說,2004年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觀調控。由於一些行業的過度投資,使得煤炭、電力、石油、運輸等相繼出現緊張,發展下去將會直接影響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中央及時注意到了這種現象,認真研究了產生的原因,並且適時、有效地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宏觀調控可以說是今年各大財經媒體都不能迴避的報道重點,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經濟日報》總編輯馮並做如下點評:

宏觀調控實際上是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五個統籌」。中央和國務院對這次宏觀調控發現是早的,措施也是果斷的。雖然我們不能說,如果我們不及時調控,今天的經濟就崩潰或者怎麼樣了?但是肯定地說,如果不調控,經濟要健康持續地發展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說鋼鐵產業不可能無限制地發展,發展過多,鐵礦石就可能短缺。據我所知,我們的鐵礦全國目前的存量資源90億噸,其中遼寧地區就佔50%。那麼他鋼廠怎麼辦呢?就要依靠進口,依靠進口運費是昂貴的,同時出口國要抬高價格,那麼你煉出一噸鋼需要多大成本,這都是可以算出來的。你的鋼鐵價格是高的,會不會影響其他方面的價格,物價上漲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首先要肯定,這次宏觀調控是很有效果的,多數的企業、多數的地區感覺是比較好的。有幾組數字可以證明:首先,全年GDP的預測可能是9%,或者是9%多一點;財政收入預計增長20%;農民增收的幅度根據有關資料是11.4%,實際增長是6%;城鎮新增就業可能達到900萬人。第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回落,前三個季度與第一個季度相比,固定資產投資回落了15%,鋼鐵水泥投資增幅分別回落了65%和43%,就是說回落一半以上。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預計新增13%,進出口貿易大家都知道,今年很可能突破1.1萬億美元,再就是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一直控制在4%以內,就是說,人們原來擔心出現的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這種情況沒有出現。

這幾組數字給出一個印象,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了增長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勢頭。但這並不等於說我們宏觀調控就結束了,或者我們可以鳴金收兵得勝回朝了。宏觀調控取得了成效,並不意味著宏觀調控已經結束,就經濟運行而言宏觀調控永遠是一個主要課題。

我說宏觀調控是一個常態性的東西,就像我們總要在萬有引力下在地球上生活,走路的時候也得找一個平衡啊,但講常態不意味著作為宏觀調控這個特定的詞提出來,一直就要得很緊。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隨著我們對市場經濟的觀念不斷地更新,特別是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不斷提高,宏觀調控應該如影隨形地在我們的經濟生活里經常閃現。就好像我們的路走熟了,還要想辦法走得直一點,盡管可能左右搖擺是不可避免的,終不至於大起大落。

2、聚焦能源:破解燃「煤」之急

有人說,2004年是「電荒」年,而在電荒的背後,我們看到的卻是「煤荒」。根據煤炭工業協會的預測,2005年我國煤炭仍將有8000萬噸的缺口,供應緊張的局面將繼續存在。在煤炭緊缺的現象背後反映出來的問題是什麼?

《中國經濟時報》總編輯包月陽做如下點評:

從煤炭產業本身來說,這幾年來它的投入比較少,生產增長能力比較慢,新增加的可開採的儲量也都比較少。而且很多煤礦的生產條件比較差,所以今年以來,一出現煤炭供應的吃緊,就造成了煤炭生產比較被動,不太容易適應突然增加的需求,你讓它增加更多的煤炭的產量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為它的基礎已經比較薄弱,但這方面可以說不是很主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國民經濟的高增長,帶來了對煤炭需求的大幅度的上升,所以煤荒主要原因在煤炭之外,尤其是電荒。電力要吃掉煤炭產量的50%-60%。電力今年以來增長了10%以上,它就必然帶動對煤炭的大量的需求,但這種需求增長起來之後,從煤炭方面說,它會提高煤價。因為市場需求增加了,按照市場規律,按照價值規律,這個價位應該反映這樣一種變化,但是從電力企業這個角度說,他們又不太願意承受、承擔煤價上漲這樣一個因素,因為在我們國家煤炭的價格已經放開,是市場調節的。而這個電價沒有放開,是由政府來控制的。

這樣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煤電之間在價格上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這種矛盾由中央政府出面調停,雖然有所緩解,但是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煤炭供求這個矛盾從根本上說,有賴於國民經濟從局部的過熱降溫,這是最根本的。從技術層面說,這種煤電的矛盾是這里邊很重要的一個關節點。煤電的矛盾專家們有各種不同的建議,有的是現在提的比較多的是煤電價格的連動。就是煤價漲,電價要跟著漲,至於是一個什麼樣的比例,這有一個非常復雜的價格體系,現在正在探討比較多的,或者說已經進入政策視野的煤電的價格連動提的比較多。我認為從根本上恐怕有賴於電力的市場化的改革,這個改革完成之後,電價就能夠基本上反應供求規律,這樣不管是煤價上漲還是下落,在電價上也能得到相應的反應。這是從長期來說,從根本上說的,應該靠這樣一種機制,從近期說就是靠宏觀調控,宏觀調控能夠抑制經濟過熱的苗頭,降低需求,給過熱的經濟潑點水,降降溫,宏觀經濟達到了健康的、可持續的狀態之後,煤炭這個產業也能夠恢復供求的平衡。

3、鋼鐵虛熱:回歸投資理性

2004年鋼鐵行業的發展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價格的變動,價格走了一個V字形,年初的時候往上攀升,大概從5月末開始下降回落,然後到6月末又上來了。這個V字形反映了我國鋼鐵企業發展到今天的必然性,從盲目投資到回歸理性。

《經濟日報》前總編輯艾豐做如下點評:

先說說年初的攀升,其實鋼鐵價格的攀升並不是從今年年初開始,要往遠了說大概從2002年開始攀升。逐步抬高,大概今年年初達到了最高點。為什麼會這樣呢?最基礎的原因就是經濟拉動,我們國家經濟生活里邊,對鋼鐵的需求增加的很快,而增加很快的需求又是兩個產業起的作用:一個是房地產,因為蓋房子需要大量的鋼材;還有一個產業就是汽車,這兩個產業的發展拉動了對鋼鐵的需求。從這種意義上講,雖然漲價不能說是好事,但這是個好兆頭。因為我們國家過去一個建築業,一個汽車產業,沒有形成支柱產業的態勢。這些年通過改革,特別是房改,住宅商品化,住宅信貸這樣一些措施把住房產業推上去了,所以才有了鋼鐵產業大發展。

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中間掉下來了,為什麼掉下來了呢?這是宏觀調控的結果。因為鋼鐵價格很高,就引起了一種投資熱。大家要賺錢,根據當時比較高的價格,鋼鐵的利潤至少可以達到12%,個別的可能達到22%。這個利潤很高,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結果就出現了投資過熱,如果這些投資項目都建成的話,有人測算了一下,煉鋼的能力至少要增加1.5億噸。我們原來的能力是3.1億噸,3.1億噸加上1.5億噸就是4.6億噸,這種能力遠遠超過我們實際的需求,所以感到一種投資過熱,如果都把它變成項目,都把它投入生產將來會有很大的問題。除了量的問題以外,還有一個質的問題,也就是說許多投資項目並不是高科技的,沒有達到嚴格的環境污染、技術水平要求等等。這樣的話,鋼鐵產業的量上去了水平就會下來,特別是還要佔用很多土地,有的建設項目主要是銀行資金,一旦出了問題,風險在銀行身上,所以國家採取了宏觀調控措施。

4、糧食增產:農業穩則天下

4、糧食增產:農業穩則天下安

在中央「一號文件」等優惠政策的拉動下,今年我國的糧食生產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的夏糧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8%,秋糧的生產形勢同樣讓人感到樂觀,預計今年我國全年糧食總產量將達到預定的9100億斤。這意味著,我國糧食生產將結束1998年以來出現的連續下滑的局面。農業稅減免、糧食直補、保護價等措施的實施,讓農民看到了種糧帶給他們的實惠。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糧食價格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上漲勢頭,糧食是多了還是少了,百姓對此十分關心。甚至引發了關於糧食安全的議論。

《經濟參考報》總編輯王海征做如下點評:

今年中國的糧食生產有兩點值得關注,一個是增產,一個是漲價,這恐怕也是大家共同關心的糧食方面的兩個問題。我們覺得增產當然是一件好事。那麼在增產的同時,價格的變動會直接對下一年以至以後的糧食生產產生影響。從糧價的絕對水平來看,不能說就是糧價很高了,因為糧價增長了以後,影響到的實際上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糧食的生產者,一方面是消費者,消費者主要是城鎮居民。從城鎮居民來說,糧價上漲,對大部分城鎮居民應該說沒有太大的影響。或者說這個影響對他們的生存、生活角度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說糧價現在上漲的水平不是那麼高呢?我想說一個數字,就是我們從改革開放以前來看,當時的糧食價格基本上是保持穩定的,而且是低水平的一個價格。從大家最熟悉的標准粉來說,當時北京的價格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到現在標准粉的價格漲了大約是8倍,可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算起到2003年,大約是增長了19倍。那麼相對這樣一個數字,我覺得糧食價格從城鎮居民來說,應該是還在合理的范圍內,而且糧價也沒有超過整個這么多年的物價上漲水平。

中央政策對農業扶持,這個是每個國家都做的事情,在國際上也是正常的,世貿組織的規則也是允許的。通過今年一年這么多政策下來以後,我們的支持力度確實比過去大多了,但是還是有空間的。但是從另外一方面看,僅僅靠政策扶持畢竟空間是有限的,它不會無限制地靠政策扶持,僅僅靠政策扶持,我們的糧食增產也不會有一個長期的、永久性的發展。

要保證農業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一個是農業生產方式的提升,再有一個是農業產業鏈向工業方向的延伸。我先說農業生產方式的提升。中國現在農業生產方式的提升,主要就是一個是現代化,一個是市場化。那麼現代化呢,一般想起來是提高科技含量,科學技術運用於農業,這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說種子、化肥以及各個方面的種植方式,包括機械化對農業生產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除了現代化這一個因素之外,第二個因素是市場化,市場化主要是用市場經濟的手段來組織農業生產。在這方面已經出現了一些好的苗頭或者趨勢。黑龍江有一個地方,它的農業合作組織不是過去意義上的,而是市場意義上的合作,發展的很快,實際上也是促進了農業內部的專業分工。

5、民工短缺: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

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民工潮曾讓我們無數次感嘆我國勞動力的充足,但是從今年春天開始,我國一些地方卻陷入了「缺少工人」的尷尬境地。很多媒體紛紛發問:延續了十幾年的民工潮,為什麼變成了民工荒,是因為經濟發展過快使得農村剩餘勞動力供給不足?還是因為隨著農村生活越來越好、就業機會增多,農民們已經對進城打工不屑一顧了呢?

《經濟觀察報》總編輯何力做如下點評:

民工荒這個叫法本身可能並不準確,今年發生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比較低技能的勞動力的供給出現了局部短缺,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更准確的描述。從整個判斷上來講,民工的短缺應該不是全局性的問題,它是局部的,跟今年整個的經濟形勢是非常相關的。比如說今年糧食豐收,今年糧價上漲的比較多,農民的收入會因此增加的比較快,這樣他可能選擇說我在家裡種地是不是更好一點,這是一個原因。再有一個,城市裡面今年的物價漲幅比前幾年要快一些,今年全年算下來,城市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會在4%左右,這樣民工在城裡的成本也會高一點。

另外還有一點,這些年來我們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過程之中,民工的工資待遇是不是真實地反映了勞動力的成本,這個價格是不是扭曲的,包括勞動保障的條件是不是真正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水準,這些方面可能都會有一些差距。我覺得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了民工在局部地區的短缺。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中國民工的這種不斷城市化,或者從農民變成工人的這樣一個進程,應該說還是很長的一個進程,不會一下子就結束,也不會一下子出現非常規模、大規模的勞動力短缺。

雖然我們說這件事情的影響本身現在還不能說是一個全局性的,但是媒體或者學者非常關注,是因為這件事情釋放出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我們的勞動力價格只有馬來西亞的1/4,相當於現在日本和美國的1/30和1/40,就是比較便宜。而且我們的人口比較多,這個比較優勢對國家的對外出口,就是製造業有非常強的競爭優勢,我們今年外貿出口,進出口總額可望達到1.2萬億美元左右,占整個GDP的比重也非常高,這是我們過去這些年發展的一個很成功的地方。民工短缺就給了一個問號,是什麼呢?就是這樣一個趨勢還能不能持續下去呢?

首先,我覺得這可能是個好事情。因為從信號的角度來講,它至少給我們一個提醒,就是說我們將來可能不能永遠地靠比較低廉的勞動力,我們除了這個優勢以外,看來還應該發展別的優勢,比如技術、比如知識產權、比如服務業的優勢。我覺得這是第一個提醒。

第二,在這個過程之中,民工的醫療條件、工資和生活水平也會不斷地提高。

第三,從長遠來講,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之中,它一定是整體的方方面面能力的提升,而不簡單的是某一個方面的提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從現在就開始重視和研究這個問題,倒是很及時,或者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6、油價攀升:中國直面能源挑戰

被人們稱為經濟命脈的石油,在2004年牽動了許多人的神經。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一直在高位徘徊,並且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根據中國油庫網信息中心統計的數據:今年國際油價最高時曾在10月25日達到每桶55.50美元,盡管到11月底,國際油價已回落到50美元以下,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桶仍高出18美元左右。有人甚至形容說,2004年的國際油市,就像場瘋狂的過山車之旅。

《競爭力》雜志主編方向明做如下點評:

如果把國際油價的整個走勢再拉得更長一點,可以看到在近30年以來,國際油價有三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第二個高峰期是在90年代初期,第三個高峰期就是以今年為一個高峰點,但它是從1999年開始緩慢地攀升上來。今年比較突出的反映是連續地突破每桶40美元、44美元、45美元、48美元大關,一直到突破50美元大關。

在一年之內連續如此狂漲,我們基本上有這么一個判斷:今年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不是來自產能的問題,因為今年在全球石油產能方面波動性並不是很明顯。那麼其他的幾個因素可能會成為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第一個是全球對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長;第二個是中東政治局勢的不穩定;第三個是國際石油炒家的一些投機行為。

再具體分析一下,全球對能源需求的增長是一個整個基本面的問題,中東局勢的不穩是一個政治問題,而石油炒家的運作,我們認為是一個非理性因素,這個非理性因素在今年的油價上漲中表現得比較明顯。有這樣一個細節,大概在4月20日左右,美國、德國、法國的高級分析師們預測,石油價格將突破44美元,達到45美元。此話音剛落,油價應聲而漲,5月的第一周就突破了每桶40美元的大關,到第二周就接近了42美元。這件事情給我們當時關注整個石油價格上漲的非理性因素一個信號。

國際上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中國石油的大量進口導致了原油價格的迅猛增長,我認為這個結論是站不住腳的,盡管近兩年中國對石油的進口在逐漸增加,但是在國際油價的問題上,惟一對國際油價有發言權的只有美國。

如果說國際油價對中國經濟有影響的話,首先大家感到最強烈的就是加油站里汽油漲了價。第二個我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數據,就是最近對各行業職業經理人收入的一個大規模調查,今年各行業的職業經理人當中,石油化工行業變成了第一位,每月達到將近8000塊錢。去年在第一位的是汽車行業的職業經理人。油價的上漲對各行業的影響,已直接反映到了行業職業經理人的收入上。第三個我們感覺到的是整體的化工價格隨著石油開始上漲,當然更直接的行業是交通和運輸業。從更宏觀的角度上講,全球石油價格的上漲,給我們國家進口石油可能會增加損失近80億美元左右。它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到目前還不是特別明顯,但據專家估計可能會在0.7個到0.8個百分點。

7、央行加息:啟動價格工具

今年以來,無論是經濟界還是各大財經媒體,幾乎每個月都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個經濟指標的統計結果,這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而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今年出現的不斷攀升,也使加息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究竟加還是不加,什麼時候開始加,加息幅度該有多大等一系列關於話題,曾掀起過幾輪熱烈的討論。

《財經時報》副總編輯鈕文新做如下點評:

從2003年底一直到2004年我們一直在探討的一個話題就是宏觀調控,這一輪緊縮調控當中,到底選擇什麼樣的貨幣手段來進行宏觀調控,利率當然是考慮之一。到底是不是該使用這樣一個手段,利和弊到底是什麼。大家進行了大量的評判,實際上也在幫助市場梳理、理清思路:到底加息還是不加息?應該在什麼時候加息?加息的程度如何?這肯定是需要非常充分的探討才行。

今年6月份《財經時報》曾經發表過一篇報道,說即使CPI上漲到5%也是不需要加息的。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判斷呢?在當時的那種條件下,加息的作用不會太大。為什麼?兩個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我們要看這一輪經濟過熱,或者說投資過熱是什麼拉動的。我們考量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地方政府換屆之後,出於對政績的需要,投資的沖動非常大。如果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加息的話,地方政府就不會太在乎。為什麼?你不過就是資金成本多了一兩個點而已,你說你加多少管用?你加兩個點、三個點對它的刺激作用非常小,因為它還會去追求政績。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投資一定會下來。但是你需要兩個點,還是三個點、五個點?這就有一個程度的問題,加一兩個點的話,作用不會太大,這是第一點。

第二,從去年10月份我們看到人民幣升值的呼聲非常大,國際上對我國的壓力非常大,這種壓力之下,如果我們再加息的話,那麼熱錢套利的錢,就會更多地流入中國市場,至少它在賭人民幣升值的過程當中,你的利益上升了會給它平抑掉一些成本,所以會更鼓勵它往裡走。因此在這兩點考量之下,我們認為加息可能作用不會太大。

另外,加息肯定是要抑制整個貨幣的過快增長。但如果我們加息了,那麼熱錢進來了,外匯賬款所構成的基礎貨幣投放又增加了,這樣它就起不到抑制貨幣過快增長的效果,通脹往下壓就很困難。所以根據這樣一些判斷,我們認為加息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適宜的。今天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看到,今天加息了,是為了緊縮貨幣才加息的,其實在這個公告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說法,就是說為了鞏固宏觀調控成果,沒有說進一步的緊縮。實際上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兩層意義。一層就是利率結構的調整。一看長期貸款增加得多,漲得多,短期貸款漲得少,長期的存款利率漲得多,但是短期的存款利率漲得少,實際上有一個結構調整問題。在今年年初大量的儲蓄分流,儲蓄增長速度在下降,存貸款期限錯配的問題出現了,這就需要結構政策來調整。在這一輪加息的過程當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第二層就是,我們看到貸款的上限被放開了,存款的下限被放開了,實際上這是在向一個市場化的方向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意義要遠遠大過宏觀調控的意義。

8、股市風雲:規范與發展並行

今年我國證券市場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場不小的波動,市場在創造了4年以來最大一次反彈的同時,也創出了5年來的新低。到底該怎麼看待今年的證券市場?未來的市場走勢又將如何?

《中華工商時報》副總編輯呂平波做如下點評:

對2004年中國證券市場來說,來自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是相當大的。它把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觀政策的層面上,作為宏觀調控的一個部分,應該講是高層對證券市場的最大支持。但是我們也面臨著非常尷尬的局面:發表「國九條」的時候,跟提出要落實「國九條」的時候,上證指數相差了300點。

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宏觀調控。宏觀背景肯定是要決定股市的發展方向,這一點在中國也不會例外。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這個基調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有政策面支持,上漲行情也不會出現。

第二,雖然政策層面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國九條」中的九條意見怎麼貫徹、落實也有個過程,還充滿著不確定性。比如說股權分置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這是一個很大的懸念。

第三點,跟市場的擴容有關。這在根本上影響供求關系,也會影響到這個行情的起伏。

大家會覺得非常奇怪,一方面中國的GDP在高速增長,另外一方面中國上市公司的平均業績經歷前幾年的下滑之後,最近兩年是連續的、每季度都在增長,可股價確在下滑。怎麼看這個問題?我想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國上市公司股價存在偏高的成分,有泡沫,有一個擠乾的過程。另一方面,跟我們對中國市場股價的估值論這種觀念也有關系,就是把內地股市跟香港股市做對比,會得出內地偏高的結論。實際上這兩個地方的市場價格是不能做類比的,因為中國大陸的市場是一個本土市場,香港市場基本是國際市場、海外市場,這個定價標准應該不一樣,盲目地照搬照套就會發覺,這個市場還有下跌的空間。這是出現矛盾的兩方面的原因。

我們一定要看清楚中國的市場跟海外的市場本質上的差異,不在於差距,說它早發展了多少年,我們晚發展了多少年。這兩個市場本質上是有差異的,是不一樣的。海外股市基本上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的一個市場,中國股市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起來的。這個大的社會政治背景不同,這一點千萬不能忽略。

2004年是經歷轉型陣痛的過程。從政策的量變到政策的質變,中國證券市場正面臨著一個質的轉變的過程。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現在中國證券市場正處在這么一個臨界點上。去年有專家做過一個時間判斷,認為經過兩三年

2004年是經歷轉型陣痛的過程。從政策的量變到政策的質變,中國證券市場正面臨著一個質的轉變的過程。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現在中國證券市場正處在這么一個臨界點上。去年有專家做過一個時間判斷,認為經過兩三年的調整,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進入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我覺得這個判斷是比較准確的。我們現在都形成了一個基本的共識,就是這個市場一定要把投資者放在首位,一定要以投資者為本,如果這樣來認識這個市場的話,圈錢這種惡習就有可能從這個市場上得到唾棄,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扭轉市場的不利局面。

最近幾年這個市場的變化,實際上是從2001年之前過度投機,到2001年之後由於擠泡沫所形成的過度融資,處在這么一個變化中間。現在又是從過度融資向一個有序融資這么一個轉變過程中間,最終會實現一個比較理想狀態,就是從無效融資向有效融資轉變。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投資才有可能從無效投資向有效投資轉變,大家的利益才能夠得到回報。

中國證券市場本質上跟海外資本市場的差異,就是股權分置。股權分置不等於全流通,我們應當怎麼把投資者利益保護落實到實處,這要看明年股東表決體系建設怎麼樣,具體的效果怎麼樣,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融資,是不是能夠從過度融資到有序和有效。這就需要管理層做出重大調整,對於市場定位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改變以往傳統的思維定式,真正轉移到以投資者為本,給市場一個休養生息的空間,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一個時間,這兩點做到的話,明年的資本市場應該比較樂觀。

9、土地調控:「閘門」緊縮的背後

農民種糧需要土地,企業擴大規模也需要土地,城市發展更離不開土地。今年國家收緊了這道經濟發展的「閘門」,使得「土地」成了今年經濟領域被廣泛關注的一個關鍵詞。究竟該如何看待土地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呢?

《中國經營報》副總編輯趙彬做如下點評:

這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從大的宏觀背景上說,憲法現在進一步對私人財產權的問題給予關注,中央對於推進這種以民為本、關注民生的工作思路力度也很大;另一方面,三農問題近些年為大家普遍關注,而農民的土地問題恰好是這個財產權問題、群眾利益問題、農民問題集於一身的問題。

具體來講,這些年農村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大量佔用耕地,使得農民的土地喪失得比較多,引發了許多的社會矛盾。另外,從去年以來,糧食減產也是使得土地問題成為一個時期非常關注的重點。

應該說,如果限制土地的供應,肯定會對那些以土地為主要贏利來源的經濟發展模式起到制約,這非常正常。因為調控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要抑制這種低層次的、低水平的發展。這是一種盲目的,以犧牲不可再生資源為代價進行發展的模式。今年8月28日,已經通過了修改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1月20日,國務院出台了一個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這樣的一個決定,這個決定的第一句就是這樣說的,說現在我們國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最嚴格的。有一些專

『叄』 2004年出生的人是什麼命

2004年出生的人屬猴,在動物中,猴子的靈敏性是數一數二的,它那聰敏、狡猾、好動的個性,與人類的特性相當接近。「申猴」屬相的人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因而勤學好問,博聞強識,但有時不求甚解,不夠細致專心,經過刻苦努力,能夠成才。

2004年是甲申年,甲的五行屬木,申為猴,所以2004年出生是木猴之命,六十甲子60年一循環,所以1944年也是木猴命。性格好動的木猴,有同情心,喜歡幫助朋友,做事講原則,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在工作上責任心重,會盡力完成每項工作,只是有時欠缺自信,需要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木猴主人的運氣頗為順利,雖然工作量比較多,壓力也大,但他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圓滿地將問題解決,而且會得到滿意的成績,得到上司的賞識,有升職的跡象。



木猴是個工作狂,常會為了得到一結論而在實驗室廢寢忘食,晝夜不歸,但正是這種敬業的態度使他的副業進一步發展擴大。

(3)2004年擴展閱讀:

木猴有令人羨慕的緣分,尤其是女性,夫妻緣特佳。在感情上屬於熱情、穩重但有些保守的類型,夫妻間不會出現大風波,雖然偶爾有爭執吵鬧,但過會兒便會和好如初,恩愛如初,是一對令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木猴勤勞能吃苦,經常在外奔波,但總歸是一分勞動一分收獲,勞有所得,會有豐厚的報酬。之時當金錢到手之後,不宜胡亂花費,應購買不動產,然後再逐步擴大自己的事業。

『肆』 2004是什麼年

天乾地支紀年只能用於農歷,它所表示的年也是農歷年,因此不能和公歷年進行直接轉換。2004年1月1日-2004年1月21日屬於農歷的癸未年,2004年1月22日-2004年12月12日屬於農歷的甲申年。

『伍』 2004年屬什麼

屬猴。

公元2004年,公歷閏年,共366天,53周,猴年。猴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與十二支配屬「申」,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又稱「猴時」。

生肖猴的傳說:

傳說老虎在開初就以鎮山制獸之威名當上了獸王。猴子那時與老虎是鄰居,二人稱兄道弟,當虎王外出時,猴子便代行鎮山之令。百獸懾於虎王的威風,也只好聽猴子的召喚。

一天,虎王不幸落入了獵人的網中,拚命掙扎也無法脫身,恰好猴子來了,虎王高喊救命。猴子見了,連忙爬上樹,解開了獵人的網繩,救出了虎王。

許多年之後,玉帝開始選生肖。身為百獸之王,老虎理所當然地當上了生肖。猴子一見,也想當生肖。可是玉帝挑生肖有條原則,那就是對人類有功。猴子對人類無功可言,自然選不上。

於是猴子請虎王給玉帝求情,讓他當生肖。虎王只好傾盡全力去幫猴子說情,對玉帝講猴子聯盟機智,又說自己不在時,猴子也有鎮山功勞,於是,玉帝下旨,將猴子也列入生肖之中。


(5)2004年擴展閱讀

2004年十大國際新聞:

1、1月3日和24日,美國「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先後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並向地球發回火星照片,加速了人類登陸火星的進程。

2、越南、泰國、中國、韓國等國局部地區暴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亞洲各國開展廣泛合作,使疫情蔓延的勢頭得到遏止。

3、西班牙「3·11」系列爆炸案、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恐怖事件震驚世界,恐怖主義活動有增無減,國際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4、4月28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首次曝光駐伊美軍虐待戰俘的照片後,大量美軍虐囚丑聞被陸續公開。「虐囚門」事件引發國際社會一致譴責。

5、5月1日,馬爾他等10個新成員加入歐盟。10月29日,25個成員國簽署歐盟憲法條約。歐盟的進一步擴大和第一部憲法條約的簽署將對歐洲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6、6月1日,伊拉克臨時政府成立。6月28日美國向伊臨時政府移交權力。由於美軍仍然駐留伊拉克,伊國內反美武裝與駐伊美軍不斷爆發武裝沖突,伊國內局勢未見好轉。

7、國際原油價格從年初開始持續上漲。油價更兩次突破每桶55美元。石油價格的動盪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8、8月底,韓國科學家曾進行核物質試驗的事件曝光,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多次派核查組赴韓核查後,決定不將韓國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9、阿富汗舉行自塔利班倒台後的首次總統直接選舉,卡爾扎伊當選為阿富汗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

10、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在法國去世。12日,40多個國家的政要出席了在開羅舉行的葬禮。

參考資料

網路-2004

網路-生肖猴


『陸』 2004年是什麼年

2004年,生命科學穩中有進

2004年,生命科學研究雖然沒有像前幾年那樣有許多新概念涌現,但具體成果並不遜於往年。生物醫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為生命科學的前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蛋白質組學、幹細胞與組織器官工程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系統生物學逐漸成為生命科學發展熱點。

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2004年的生命科學發展有兩個特點:一是生物醫學與其他學科交叉的現象激增,二是系統生物學研究受到重視。

2004年,物理、化學、材料、數學、計算機等學科的先進理論、先進技術、先進儀器和先進研究方法大量引入生命科學,使生命科學孕育著重大突破的可能。正如DNA測序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大大加快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速度一樣,新的蛋白質結構測定儀器設備和實驗技術的發展將大大加快蛋白質組計劃的進程,而新的材料科學成果則為組織器官工程發展提供了基礎。

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教授指出,2004年,僅幹細胞研究就取得了四項突破性進展:第一,科學家成功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建成了人類胚胎幹細胞系。這證明通過採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可以使體細胞核具有胚胎幹細胞的能力,分化成不同細胞;第二,對幹細胞的微環境研究取得突破。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找到平衡和調控幹細胞在體內自我復制和分化的機制。2004年,科學家找到了控製造血幹細胞在體內自我復制的細胞內環境。第三,對「橫向分化」理解加深。所謂「橫向分化」,指成體幹細胞跨組織分化。經過更深入的研究,曾頗有影響的「橫向分化」理論受到質疑。第四,在胚胎階段,使用胚胎幹細胞治療小鼠的先天性心臟病獲得成功。

2004年,系統生物學研究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以往的生命科學研究大多集中於細胞或生命體中單獨各個部分的個性特徵。但要破解生命的奧秘,需要把生物體當作一個完整的系統,進行綜合研究。在基因組研究、蛋白質組學研究、組織器官移植等領域取得一定成果以後,科學自身的發展規律也要求進一步從整體的高度對已有成果進行歸納。專家認為,這門新興學科在新葯研發、疾病防治、培育良種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來源: 新華網)

『柒』 2004年 什麼年

公元2004年,公歷閏年,共366天,53周,農歷甲申年(猴年)。

『捌』 2004年是什麼年

2004年;
春節以前,是癸未年,羊年;
春節及以後,是甲申年,猴年。

『玖』 2004年什麼年

你好,根據我知道的話,2004年好像是猴年,或者你也可以上網查一下,我記得好像就是猴年吧,如果覺得好的話,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