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十大名曲
擴展閱讀
gta故事模式買股票 2024-10-01 09:03:09
股轉a的股票代碼 2024-10-01 09:02:33
美國向中東增兵 2024-10-01 08:58:06

中國十大名曲

發布時間: 2021-05-06 04:26:26

1.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是什麼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單單聽了這些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再加上由中國傳統樂器演奏,聲音優雅,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1

《高山流水》是古箏傳統曲目中最具知名度及最為代表性的曲目,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樂曲取中國古代著名的音樂故事「伯牙摔琴謝知音」為題材,表現一種「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彈為主,由高山和流水兩個部分組成。

2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用琴、箏、笙、築等樂器演奏,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漢族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我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全曲共45段,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3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逸士心胸」中的逸士,雖身處隱逸之地,猶胸懷「鴻鵠之志」。曲調悠揚流暢,意境蒼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4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陰平楚》。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調中,傳來的不僅僅是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

5

《胡笳十八拍》漢族古琴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語中即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聲之故。此曲全段都離不開一個"凄"字,被改編成管子獨奏,用管子演奏時那種凄切哀婉的聲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則蒼悠凄楚,低則深沉哀怨。

6

《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7

《陽關三疊》為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這首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音樂家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充分表達出作者對即將遠行的友人的那種無限關懷、留戀的誠摯情感。

8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嘆的對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 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9

《漁樵問答》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庄太音續譜》。此曲優美清逸,以對答式的旋律,描寫漁夫與樵夫的對話,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出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

10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琵琶》,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 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盪月,槳櫓添聲。

2. 中國十大名曲都是哪些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是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1、《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

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

2、《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斗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為父報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或許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廣陵散》的這種反抗精神與戰斗意志,才如此酷愛《廣陵散》並對之產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樂曲以舒緩的節奏和清麗的泛音開始,描繪了秋江上寧靜而蒼茫的黃昏暮色;然後旋律一轉而為活潑靈動,點綴以雁群鳴叫呼應的音型,充滿了生機和歡躍;

最後又復歸於和諧恬靜的旋律中。意境蒼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古琴的泛音丶滑音等特有的技法的運用,使得樂韻更加豐富,藝術感染力十分強烈。

4、《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

箏曲是在近代琴家打譜琴曲《梅花三弄》的基礎上進行移植、編訂而來。相對於琴曲,移植後的箏曲在結構上略有變動,有刪節,顯得更為緊湊。在保持了琴味的基礎上,還充分考慮古箏的表現技巧,可謂「琴」味「箏」味兼容並包。

5、《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雖是武曲,但兼含剛柔,這體現出創作者對作品的情感思考。該曲注重彈奏的剛度以及柔度的協調性,表現出對楚軍和項羽的關懷之意;

同時,曲中還有對戰爭造成的眾多殞命者的痛憫,因此在曲目的具體表現中,不僅體現了龐大氣勢, 還較為注重細節處理,實現了情和景的有效融合。

3.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是什麼

中華古韻,向有十大名曲一說。這十大古代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據專家考證,這些古代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後人偽托之作。這些樂曲被歷代樂師冠以十大古曲名,以歷史典故為旁襯,從而借古人之舊事以壯聲勢。望採納

4. 中國十大名曲有哪些

1.高山流水 2.梅花三弄 3.陽春白雪 4.廣陵散 5.十面埋伏 6.平沙落雁 7.汗宮秋月 8.漁樵問答 9.夕陽蕭鼓 10.胡茄十八拍

5. 中國十大名曲是哪些

《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6. 中國十大名曲是什麼

說法不統一,但大多是這些曲子的組合
①《韶》:傳說是產生於公元前廿三世紀舜代的樂舞。它為宗教性樂舞,在圖騰祭典、巫祝儀式中使用。《論語·述而》記述了孔子對《韶》的觀感:「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後歷代都保留著與《韶》有關的曲目,但都是仿製品,已同原始時的原作沒有關聯。人們只是將它作為理想藝術之代稱罷了。②《武》:產生於周武王時期的大型樂舞,亦稱《大武》。公元前1027年,武王滅商,建立了周政權,為誇飾成功而創作了這個樂舞。孔子在《禮記·樂記》中記述了它的演出情況:前奏是較長的鼓聲,表現出征前召集眾人的過程。之後合唱著盛大的贊美歌,表演戰爭的舞蹈。接著按照鐸的節拍表演激烈的車戰,又在鐸聲中分列前進表現戰爭的勝利進行。在每段終了時,舞者都坐下來表示周朝統治的穩固。最後舞隊合並贊頌武王的英明。③《九歌》:先秦的祭神樂舞。指夏啟時傳說的樂舞,亦指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所作的楚辭作品。共有11篇:《東皇太一》為天神、《雲中君》為雲神、《湘君》為湘水男神、《湘夫人》為湘水女神、《大司命》司壽天的男神、《少司命》司壽夭的女神、《東君》太陽神、《河伯》黃河神、《山鬼》女性山神、《國殤》對陣亡將士的頌悼,《禮魂》是送神樂歌。④《秦王破陣樂》:唐代宮庭樂舞,是著名的歌舞大麴。最初用於宴享,後用於祭祀,屬與文舞相對的武舞類。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軍中用舊曲填新詞歡慶勝利,並編入樂府。後唐太宗詔魏徵增撰歌詞7首,訂為《秦王破陣樂》,李世民親制《破陣舞圖》對舞蹈進行加工。後期唐高宗時的《神功破陣樂》、唐玄宗時的《小破陣樂》皆源出於此。敦煌莫高窟217窟有晚唐壁畫《破陣樂圖》。⑤《碣石調幽藝》:中國古代琴曲,「碣石調」是琴調的名稱,「幽藝」是表現的內容。傳為孔子所作,後該譜東傳日本數百年,僅被當作文物而未有識讀之人。清末影印本帶回中國引起琴家興趣。現已有數位琴家可演奏此曲。⑥《廣陵散》:古代琴曲,又稱廣陵止息。是以戰國時聶政刺韓相為題材的大型器樂敘事曲,全曲結構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車」、「後序」六大部分。曲調優美、具敘事性。正聲部分是全曲的精華,情緒激昂慷慨,有氣勢磅礴之感。⑦《胡笳十八拍》:古代琴曲。根據漢以來流傳的同名敘事詩譜曲,一說為漢代蔡琰所作,因爭論甚大,未能確定。現有琴曲和琴歌兩種形式。琴曲的音樂帶有深沉的傾訴性,雖平輔直敘但仍耐人尋味;琴歌始則徐沉雋永、繼而慷慨悲歌,將原詩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⑧《高山流水》: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琴曲流傳,有人稱伯牙所作。宋代將高山分為四段,流水分為八段。現代流傳的是清代張孔山改編的琴譜,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⑨《陽關三疊》:唐代歌曲,現流傳的為琴歌。歌詞為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陽關無故人」句,疊唱三次,故名。現常演奏的為清末張鶴新編。在流傳過程中,漸漸脫離歌唱形式,成為獨奏曲。⑩《霓裳羽衣》:唐代大型樂舞套曲。音樂幽雅清麗,接近清樂風格,屬法曲范疇。作品著力渲染虛無縹緲的天外世界,反映出求仙訪道的思想。全曲分三部分:散序由六段構成,不舞只奏;中序由十八段構成,入拍起舞;入破由十二段構成,音樂加快,曲末速度放慢至結束。(11)《梅花三弄》:古曲,又稱《梅花引》。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三次,故稱三弄。明清時《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為表現內容。此曲為人喜愛,並有多種譜本,也有琴簫的合奏。(12)《海青拿天鵝》:琵琶曲。是現知最早的琵琶曲。海青是指一種雄猛的雕,此曲描繪勇猛的海青在天空中與天鵝交鋒,經過激烈的搏鬥將之擊落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北方的狩獵生活。(13)《十面埋伏》:琵琶曲。曲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革所編《琵琶譜》。全曲分十三段:開門、放炮、吹打、點將、排陣、埋伏、小戰、吶喊、大戰、敗陣、烏江、爭功、凱歌、回營。《養正軒琵琶譜》更為詳細,注有十八個標題,除上有的還有列營、擂鼓、掌號、重圍、傳號。該曲變奏展衍,一氣呵成,構思完整,形象鮮明,突出了武套的演奏特點。(14)《夕陽簫鼓》:又稱《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是琵琶文曲的代表作。各段標題為:回風、卻月、臨水、登山、嘯嚷、晚眺、歸舟。後李芳園將之擴展為十段。1923年上海大同樂會改編為絲竹合奏,更名《春江花月夜》。它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雅緻優美,意境幽遠。

7. 中國十大名曲有哪些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8. 中國十大名曲

NO1.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朱權成書於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傳奇秘譜》本不分段,而後世琴譜多分段。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代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據琴家考證,在《天聞閣琴譜》問世以前,所有琴譜中的《流水》都沒有張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與《神奇秘譜》解題所說相符,但張孔山的傳譜已增為九段,後琴家多據此譜演奏。
另有箏曲《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旋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面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是同名異曲.

NO2.廣陵散琴曲……
廣陵散:古琴曲。又名《廣陵止息》,據《戰國策》及《史記》中記載:韓國大臣嚴仲子與宰相俠累有宿仇,而聶政與嚴仲子交好,他為嚴仲子而刺殺韓相,體現了一種「士為知已者死」的情操。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譜》關於此曲的標題就是源於這個故事。
東漢蔡邕的《琴操》談到與該曲相關的歷史故事:聶政是戰國時期韓國人,其父因為韓王鑄劍,違了期限,被韓王所殺。聶政為父報仇行刺失敗,但他知道韓王好樂後,遂毀容,入深山,苦學琴藝10餘年。身懷絕技返韓時,已無人相識。於是,找機會進宮為韓王彈琴時,從琴腹內抽出匕首刺死韓王,他自已當然也是壯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楊時百,其所編《琴學叢書》的《琴鏡》中就認為此曲源於河間雜曲《聶政剌韓王曲》。

NO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古琴曲,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譜,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立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種琴譜的解題不一。《古音正宗》中說此曲:「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回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這段解題對雁性的描寫極其深刻生動。全曲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NO4.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桓伊所奏的笛曲。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鮑照(約414~466)《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

關於《梅花三弄》的樂曲內容,歷代琴譜都有所介紹,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現怨愁離緒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為表現內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後人入於琴。」「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徵雲爾。」(明《伯牙心法》)從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後來才改編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難以定論)。

今演奏用譜有虞山派《琴譜諧聲》(清周顯祖編,1820年刻本)的琴簫合譜,其節奏較為規整,宜於合奏;廣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譜》(清秦淮瀚輯,1868年刊本),其節奏較自由,曲終前的轉調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復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復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體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1972年王建中改編成鋼琴曲,音調取自此曲,表現的主題則是毛澤東詞《詠梅》。

N05.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著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描繪了楚漢相爭中垓下之戰的情景,故事性極強。

曲譜最早見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華秋萍的《琵琶譜》,而在此譜之前,只有描繪同樣題材的《楚漢》。

明代王猷定《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為「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

《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

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

《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

《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

《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NO6. 夕陽簫鼓……

談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這首著名的民樂合奏曲。它那富有江南絲竹音樂特點的旋律,委婉優美;節奏流暢多變,極具東方的詩情畫意。《春江花月夜》歷來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曾經改編為各種中西樂器的獨奏、合奏曲,亦有將其填詞用於戲劇之中,可謂是最廣為人知的中國傳統音樂。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春江花月夜》原來是改編自一首著名的傳統琵琶文曲《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最遲在十八世紀就流傳在江南一帶。《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樂曲原分有10段,分別為:

一、夕陽簫鼓

二、花蕊散回風

三、關山臨卻月

四、臨水斜陽

五、楓荻秋聲

六、巫峽千尋

七、簫聲紅樹里

八、臨江晚眺

九、漁舟唱晚

十、夕陽影里一歸舟
樂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盪月,槳櫓添聲……

NO7.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生動,精確。
漁樵問答:古琴曲,曲譜最早見於《杏庄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生動,精確。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現在的譜本有多種。《琴學初津》雲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唉乃,隱隱現於指下。」由於音樂形象准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樂曲開始曲調悠然自得,表現出一種飄逸灑脫的格調,上下句的呼應造成漁樵對答的情趣。主題音調的變化發展,並不斷加入新的音調,加之滾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劃出隱士豪放無羈,瀟灑自得的情狀。其中運用潑刺和三彈的技法造成的強烈音響,應和著切分的節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聲。第1段末呈現的主題音調經過移位,變化重復貫穿於全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NO8.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表現了文姬思鄉、離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氣。現以琴曲流傳最為廣泛。
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語中即「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聲之故 。
唐代琴家黃庭蘭以擅彈此曲著稱。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有:「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在琴曲中,文姬移情於聲,借用胡笳善於表現思鄉哀怨的樂聲,融入古琴聲調之中,表現出一種浩然的怨氣。
現有傳譜兩種,一是明代《琴適》(1611年刊本)中與歌詞搭配的琴歌,其詞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敘事詩;一是清初《澄鑒堂琴譜》及其後各譜所載的獨奏曲,後者在琴界流傳較為廣泛,尤以《王知齋琴譜》中的記譜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分兩大層次,前十來拍主要傾述作者身在胡地時對故鄉的思戀;後一層次則抒發出作者惜別稚子的隱痛與悲怨。
此曲全段都離不開一個「凄」字,被改編成管子獨奏,用管子演奏時那種凄切哀婉的聲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則蒼悠凄楚,低則深沉哀怨。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稱道為「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NO9.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及演奏形式,樂曲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漢宮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廣東小曲,粵胡演奏,又名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劉天華記錄了唱片粵胡曲《漢宮秋月》譜,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蔣風之整理並演奏的《漢宮秋月》,作了很大刪節以避免冗長而影響演奏效果。其速度緩慢,弓法細膩多變,旋律中經常出現短促的休止和頓音,樂聲時斷時續,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綽注的運用,以及特性變徵音的多次出現,表現了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極富感染力。
江南絲竹《漢宮秋月》:採用的原為「乙字調」(A宮),由孫裕德傳譜。原來沈其昌《瀛州古調》(1916年編)絲竹文曲合奏用「正宮調(G宮)。琵琶仍用乙字調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發了古代宮女細膩深遠的哀怨苦悶之情。中段運用了配器之長,各聲部互相發揮,相得益彰,給人以追求與嚮往。最後所有樂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現出中天皓月漸漸西沉,大地歸於寂靜的情景。
琵琶曲《漢宮秋月》:又名《陳隋》。以歌舞形象寫後宮寂寥,更顯清怨抑鬱,有不同傳譜。目前一般是據無錫吳畹卿(1847-1926)所傳,但劉德海加上了許多音色變化及意向鋪衍的指法,一吟三嘆,情景兼備,很有感染力。

NO10.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由民間器樂曲牌儀《八板》(或《六板》)的多個變體組成的琵琶套曲。
陽春白雪:由民間器樂曲牌儀《八板》(或《六板》)的多個變體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頭」變體的循環再現,各個《八板》變體組合在一起形成變奏的關系,後又插入了《百鳥朝鳳》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環因素的變奏體結構。
《陽春白雪》流傳有兩種不同版板,「大陽春」和「小陽春」,《大陽春》指李芳園、沈浩初整理的十段、十二段樂譜。《小陽春》是汪昱庭所傳,又名《快板陽春》,流傳很廣。這里介紹的是《小陽春》……

9. 中國十大名曲有哪些

《廣陵散》、《梅花三弄》、《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漁樵問答》、《漢宮秋月》、《陽春白雪》、《胡笳十八拍》

10. 中國十大名曲都是哪些

中國古典十大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單單聽了這些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再加上由中國傳統樂器演奏,聲音優雅,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