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年齡歧視
擴展閱讀
股票軟體是怎樣編寫的 2024-12-26 03:21:26
同花順在哪裡看股票乖離 2024-12-26 03:20:00

年齡歧視

發布時間: 2021-04-30 20:52:12

❶ 職場中的年齡歧視

27

40歲,才是不惑之年,就要承受年齡歧視之苦了嗎?
美國人現在活更久,也工作更久,導致年齡歧視投訴不斷增加。

工作場所歧視有很多類,包括種族、性別和年齡歧視,但3種情形中,年齡歧視最難證實。美國人壽命增加,最近的蕭條導致眾人工作時間延長。現在,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發現,年齡歧視投訴不斷增加。增加的投訴使研究員對相關領域做出深度研究。
紐約時報報道了研究之一,該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進行。100多位普林斯頓大學生參與實驗,其中包括1名參加過知識競賽男子的錄像,他即將成為受試者的夥伴。學生將看到年齡可能是25歲、45歲或75歲的男人。這些男人中有一半被描述為順從型性格,一半則是武斷型性格。
順從型男人說,他願意分享財富,武斷型男人則說自己無義務與親人分享。研究顯示,調查參與者對25和45歲不同性格男人的評價差別不大,但到了75歲男人這邊,就有了顯著變化。75歲武斷型性格男人收到相當多的負面評價。
也許壞脾氣老男人的刻板印象在從中作祟,其實那也是個問題。所有3個武斷型男人的台詞完全一致。唯一的不同就是男人的年齡。如果還說那不是明顯的歧視信號,那我也無話可說。
讀完紐約時報的文章,我想就此主題在網際網路上做點研究,我也在此刻讀到了《富比世》(《福布斯》)雜志的文章:怎樣打贏年齡歧視官司(http://www.forbes.com/sites/nextavenue/2013/04/30/what-it-takes-to-win-an-age-discrimination-suit/)。讀到這篇文章,感覺確實有趣,以下是一段節選:
「聯邦政府處理相關事務的機構是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他們記錄到的投訴中,年齡相關的訴訟正在增加。1997年到2007年間,有關的檔案只有每年16000-19000份。但到了2008年,數字竄升至每年23000-25000份。聯邦法律規定,擁有20名以上雇員的僱主禁止年齡歧視40歲以上的雇員。」
投訴的數字並不驚人,驚人的是年齡歧視受害員工的年齡在40歲或以上。我幾個月前也進入了40歲,還覺得自己尚未進入年齡歧視的范圍,雖然我10多年前就不在辦公室上班了。人到了不惑之年,就要受到聯邦反歧視法的保護,這還不糟糕嗎?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沒有顯示45歲族群的不同,但那隻是研究之一。我還要讀一讀隨之而來其他的年齡歧視研究,特別是我此時正要進入受反歧視法保護的階段了。

❷ 這個社會對年齡歧視太大了

這個社會對年齡歧視太大了是的,你說的是實話,對年齡歧視太大了,四五十歲,人家都不要了,那都要了二三十歲的,40歲的,50歲的去打工,你都得心思心思60歲不用說就直接不要了,真是對人年齡其實太大了

❸ 年齡歧視的劇集評價

《年齡歧視》試圖通過描述職場以年齡劃分女性的現狀,把性別平等的議題揉到故事中去。故事以兩個女性角色為中心展開,一是野心勃勃卻被調到「更適合的」、「也很了不起」的總務科負責端茶送水的新人職員,一是打拚多年卓有成績卻因公司希望提拔青年男性員工而被調動去負責閑務的總務科女性科長。這兩個人,說來同為制度和歧視的犧牲品,但她們卻沒有成為盟友,反而因為嫉妒誤會等萌生了諸多矛盾。
拋開有些模式化的走向,兩個主要的女性角色,其實意外的相像。她們都是那種不滿足於平庸、滿懷有抱負的女性,然而卻因為年齡不同,被劃入到了兩種微妙的境地:一是因為年輕貌美而被輕浮的欣賞,被漠視了實際能力的尷尬,一是因為年長而被惡意挖苦,被排擠出了核心業務部門的不甘。這種用年齡去劃分女性,物化她們的行為,本質上依然離不開性別平等的議題。即使這個話題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各處,但是個人、家庭、公司等每個組成社會的細胞單位,在全面接受和理解這個概念及其背後的意義以前,仍然有著漫長的路要走。
除過以男性職員為代表的整體環境對兩個中心角色的歧視以外,故事中另一點值得留意的,則是女主角和女上司的矛盾。被歧視者也常常在歧視他人,愈加把處境引入惡性循環中,阻礙了進步。
《年齡歧視》的情節和人物實在有很多生硬的地方。故事最開始成功塑造出的壓抑環境和主角處境,頗有些沒能好好利用的感覺。好在,故事對職場環境的諸多問題的暴露比較現實,相信觀眾能在故事中熱衷背後議論的八卦群體,組織內部官僚主義中找到一些自己身邊的影子。而劇集本身對平等議題做出的努力和探討,也算值得肯 定。(新浪網評)

❹ 為什麼年輕人有年齡歧視

也不是吧。就是年齡年齡差距較大,沒有共同話題,無法交流。並沒有年齡歧視。

❺ 什麼是年齡歧視

年齡歧視
編輯

年齡歧視(英文:Ageism),指一種認為老年人是生理或社會方面的弱者,並因此而歧視老年人的觀點,源自持有人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年齡歧視可以是偶然的,也可以是系統性的。這個詞最早見於1969年,由美國老人學家Robert N. Butler用來描述對老年人的歧視,與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歸納在同一模式下。
中國式年齡歧視,指一種認為年輕人在知識經驗上不如年長者,在職場上,為了保證年長者的利益,利用不科學的管理制度,壓制優秀的年輕人。將年齡、經驗和專業知識水平的相關錯誤地看成一種必然,以年齡論能力,為了年長者的利益,壓制年紀較輕者。
就業中的年齡歧視是指在就業職業中基於人的年齡因素而給予的不合理的區別對待。

借用了一下網方的說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❻ 為什麼中國的職場可以公開的年齡歧視

可能有以下原因吧:
1、因為勞動法還不完善,不僅僅年齡歧視,性別歧視、教育歧視、地域歧視,都是普遍存在;

2、經濟還處在快速發展期,並沒有什麼「家庭工作平衡」的概念。對於企業來講,他們希望員工所有的時間,都要奉獻給公司,但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很難做到;

3、中年的壓力過大,教育醫療兩座大山壓頂,再加上長期缺乏鍛煉,中年人能夠投入工作的精力確實沒有年輕人那麼大的;

4、跟勞動力結構有關系,從90年代起,其實中國才出現真正的「職場」。所有的職場人都很年輕,所以企業還沒有沒有使用老年人的習慣。
5、用工成本,年輕員工的用工成本普遍要低於經驗豐富的年長同事,所以老員工走了,自然會補年輕的新員工換血,好用又便宜。

6、這樣的變化,來自於不可阻擋的高科技的到來。互聯網、高科技的到來,對於一些固有的職能,老套的技能,在新環境下可能就沒有位置了,如果不去盡快轉變思維方式並去快速學習,就會痛苦不堪直至被淘汰。舉個例子,以前負責維護網站的,現在就要懂得公眾號的運維,以前PLC 產品經理現在還需要懂IT網路部署和資料庫開發,而這些年輕人學習的更快。

7、傳統觀念認為,年輕人精力更加旺盛,創造力更強,年長者更容易墨守成規,缺乏創造力。

❼ 你經歷過哪些有關年齡歧視的事情

再一次去學校去競選的時候,只是因為我年紀沒有那個人大,就說我的經驗沒有他足不如他有實力,就把我刷下去,就經歷了這種的年齡歧視,當時就特別的傷心,覺得很不公平。

❽ 年齡歧視表現為哪些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不放心授權或安排工作,在經驗上輕視小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