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不無揶揄
擴展閱讀
興業銀行今日股票指數 2024-09-30 08:39:54

不無揶揄

發布時間: 2021-05-07 21:10:44

1. 揶揄是什麼意思我在紅岩里看到有一句話:「不無揶揄地淡淡一笑」

揶揄,耍笑、嘲弄、戲弄、侮辱之意; 是對人的一種戲弄,嘲笑時用語. 揶〈動〉(形聲。從手,耶聲); 揄〈動〉(形聲。從手,俞聲)義為:牽引、提 起。近義詞是戲弄,諷刺。典故 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東觀漢記·王霸傳》 反義詞是尊重 。

2. 無〈〉顧及,〈〉不掩瑜

無所顧及,瑕不掩瑜。

3. 唐伯虎點秋香里,唐伯虎揶揄石榴姐那幾句台詞是怎麼說來著

唐伯虎:還好我拚命的護住了臉,我英俊的相貌才得以保存,今晚要找個機會向她來表白,看你個秋香對我動情不動情!
(一轉身,右眼挨了一拳)
唐伯虎:哎呀~~~打我的是誰啊?
石榴姐:是我風華絕代,萬人驚艷的石榴姐。
唐伯虎:是你?我跟你無冤無仇……
石榴姐:我打!(唐伯虎又中一拳,鼻血流下)
唐伯虎:為什麼?
石榴姐:為什麼?!因為你該打!你偷畫暗戀的我的事情,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我哪還有臉見人啊我?我還是死了算了!
唐伯虎:這我沒意見。
石榴姐:你當然說好了,你想跟我一起死嗎,做一對同命鴛鴦?我呸!我還沒答應接受你的愛呢。
唐伯虎:石榴姐你誤會了,其實我對你就像對我自己老娘一樣的尊重。
石榴姐: 老娘?!你居然愛上自己的娘?!天啊,這么大逆不道,喪盡天良的事情,實在是太刺激了!來呀,我從來沒有試過,我有點緊張,來呀!快點來呀!
唐伯虎:哎呀!石榴姐你瘋了你?!
石榴姐: (仰面躺在地上)不要再說了,快做吧!不要因為我是嬌花而憐惜我,用力呀!

4. 諷刺手法中的明諷 暗諷 反諷 譏諷各的特點請舉實例說明

明諷
多以第一人稱發言,訓誨讀者或書中人物,此聆聽者被稱為"對手",有如中國相聲中的搭檔,一搭一唱,讓講話者暢所欲言,盡諷刺之能事。古羅馬時代的賀拉斯及尤維納利斯(均為著名諷刺詩人,故兩人的作品又稱為賀拉斯式諷刺及朱文納爾式諷刺;惟前者溫和,後者刻薄。
暗諷
在文學中較為普遍,它沒有立場鮮明的說教者,而轉從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進行,如誇大其辭,或言之無理。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記》屬於長篇暗諷,有時亦稱梅尼普斯式諷刺(Menippean satire,由希臘諷刺文學家Menippus而得名)。根據批評家傅萊,此類暗諷強調的不是人物,而是心態。
反諷
凡是言外之意,口是心非,說出的話和心內相反,偏又讓人知道弦外之音,就是反諷。反諷,尤其是口頭反諷,極容易與諷刺、譏諷混淆。三者都是說反話,但反諷比較間接而無攻擊性,不像譏諷那般出口傷人。尤其口頭反諷,經常英文稱為「挖苦」,多為含沙射影,故意把褒說為貶,把貶說為褒。它在文學上最大優點就是冷靜而帶機智把話說出來,讓人感到它的機鋒。莎劇《凱撒大帝》中凱撒被刺後,安東尼在演講中三天兩頭就提到「布魯特斯是個君子」,當然是用反諷來挖苦布魯特斯。有時由於環境或命運關系,亦會產生反諷,叫做「處境反諷」。短篇小說經常利用處境反諷來做畫龍點睛的驚奇結局。歐亨利著名短篇《三王禮物》。莫泊桑的《項鏈》可為例。
譏諷(sarcasm)
sarcasm在希臘文原意為「撕肉」(from Greek sarkasmos, from sarkazein to tear flesh, bite the lips in rage),由此可見其刻薄殘酷,並無多大深刻意義。

諷刺( satire)文學氣息較濃厚,尤其文字上,並非口頭上,刻意諷刺人類種種愚昧無知或罪惡行為,它具有某種程度的教誨作用,企圖喚醒人心,改良社會風氣。因此在口語揶揄而言,譏諷與反諷比較接近,只不過前者較苛刻,後者較溫和罷了。

書本曾經這樣舉例:
在教室內,學生舉手說,」老師,我不明白。「 老師用輕蔑聲調回答:」我從未想到你會明白。」 這是譏諷,因他直說直話。但假如你測驗考一百分,老師拿著你的試卷婉轉對你說:"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有人考一百分,有人不及格。" 這是反諷。

摘自 諷刺_網路

5. 諷刺的意思是什麼

諷刺的意思是用比喻、誇張等手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用譏刺和嘲諷筆法描寫敵對的落後的事物。用譏諷的眼神,嘲笑的語氣對著他人說。

一、諷刺的拼音

fěng cì

二、諷刺的文學作品示例

1、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別人走路的樣子,好像對 梁建 也是一種嘲笑和諷刺。」

2、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什麼是「諷刺」?》:「一個作者,用了精煉的,或者簡直有些誇張的筆墨,但自然也必須是藝術的地寫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實來,這被寫的一群人,就稱這作品為『諷刺』。

(5)不無揶揄擴展閱讀

一、諷刺的近義詞:嘲諷

嘲諷[ cháo fěng ]

嘲笑諷刺。

文學作品示例:巴金 《春》三:「『這就是我們高家的教育!』 覺民嘲諷地插嘴道。」

二、諷刺的反義詞:贊賞

贊賞[ zàn shǎng ]

贊美賞識:我十分~他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

文學作品示例: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六:「『真是個好地方呀!』 巧珠奶奶贊賞地說。」

6. 揶揄與戲謔的區別

1 、揶揄和戲謔相比,更側重對人的嘲諷耍弄。兩者都有戲弄玩笑的意思。

2 、揶揄,耍笑、嘲弄、戲弄、侮辱之意; 是對人的一種戲弄,嘲笑時用語。

3 、戲謔,意思是用詼諧有趣的話開玩笑。戲謔行為的動機很簡單,追求的並不是急迫的利益,而是某種心理滿足的需求。

(6)不無揶揄擴展閱讀:

揶揄,耍笑、嘲弄、戲弄、侮辱之意; 是對人的一種戲弄,嘲笑時用語。 揶〈動〉(形聲。從手,耶聲); 揄〈動〉(形聲。從手,俞聲)義為:牽引、提 起。近義詞是戲弄,諷刺。典故 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東觀漢記·王霸傳》 反義詞是尊重 。

戲謔行為是單方面的表意行為,否則,雙方之合意行為將會導致性質的變化,會轉化成合同或者其他法律行為。

戲謔行為的動機很簡單,追求的並不是急迫的利益,而是某種心理滿足的需求,比如「大言」以滿足虛榮心,「戲言」以達到某種語言表達效果等。對於戲謔行為內容的合法性問題,法律一般不予干預,因為既然並非出自本意,也沒有人會信其為真,民法就沒有介入的必要。

7. 諷刺的手法

反語、對比也是諷刺常用的手法」,我回答。並舉了幾個例子。 晚上,坐下來細究,發現我說的不錯,但不全。除了誇張、對比、反語外,比喻,雙關,白描、象徵等也是較常用的。 網上看到特別有意趣的一段文字,專說比喻中的諷刺。放在這里與大家共享: 比喻里邊含有一種諷刺,是錢鍾書常用的手法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方鴻漸有一天到蘇文紈家裡,在客廳裡面坐下來,這客廳裡面已經來了一個客人啦,叫沈太太,沈太太穿著非常高級的衣服,他們坐下來。這方鴻漸就受不了了,沈太太胳肢窩那個味,他受不了,熏得惡心,想換座位,又不好換,當著那麼多人面,不太好換。這時候呢,方鴻漸就胡思亂想了。錢鍾書是這樣來寫方鴻漸的胡思亂想,他說啊,政府可以遷都啊,自己倒不能換座位了。我們知道這個抗戰時期,國民黨的首都南京,遷到重慶,所以他這個諷刺啊,既帶有時代的特點,同時呢,又是帶有一種文化的諷刺。又比如說,小說寫那個「哲學家」褚慎明,他有個毛病,最看不起女人,他為什麼要戴個眼鏡呢?就為了怕看見女人。但是褚慎明這個哲學家啊,看到蘇小姐以後啊他的眼睛就生病了,害了眼饞病,就盯著蘇小姐。小說寫褚的大眼睛好像哲學家謝林的「絕對觀念」,要突破那個鏡框。這個諷刺很有意思。「絕對觀念」是一個抽象的哲學名詞,非常奧妙的,來比喻這個哲學家的眼睛,這也是帶有一種批判,是滑稽化。錢鍾書對社會行為經常都有這一類批評,這種批評跟魯迅那種非常尖刻的挖掘是不一樣的,他是帶嘲笑的。比如說三四十年代,也有很多出國的,很多人出國回來呀,就覺得很了不起。出國是好事,但是老是出國以後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沒有出國的人就覺得總是好像沒有完成什麼事,這種狀態,錢鍾書表示鄙夷和批評。他說出洋啊,就像小孩出水痘,那種念念不忘自己出過洋的人,就是那種出過國回來的人,就是甘心讓自己的天花變成了麻子。以前出水痘搞不好啊就變成臉上斑麻了啦。錢鍾書以此比喻出洋之後的那種盲目自大的炫耀心理,如同很得意的自己的麻子臉,好像是文章,再加圈點沒有出過國的也想「到此一游」,又如同出水痘,出完了就痛快了,就完了。這都是一種諷刺,對社會行為的一種諷刺,也是一種比喻。有些比喻呢,讀的過程中你會有一種快感,覺得好笑。又比如說他寫道,一群人去喝咖啡,誰知從冷盤到咖啡無一可口,除了醋以外,麵包、牛奶、紅酒,無一不酸,那醋就變成不酸的了,牛奶、麵包通通都是酸的。反語是一種以貌似肯定、贊許的詞句和語氣對對方進行的嘲諷。毛澤東在新聞作品中尤其是在新聞評論中經常運用,以褒實貶,筆鋒犀利, 諷刺辛辣而幽默。如「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來了,很好,很好」,「艾奇遜是不拿薪水上義務課的好教員,他是如此誨人不倦地毫無隱諱地說出了全篇的真理。」(《別了,司徒雷登》)

8. 反諷與諷刺怎麼區分

反諷與諷刺的區別在於,諷刺過於強調詩人主觀性的強行進入,出現霸權式話語,經常會破壞詩歌自身的特質,而反諷是詩歌文本自身蘊涵的一種反抗力,不是詩人強加的。他是智慧本身的力量,它的力量強大、尖銳而且自然不做作。
反諷的意思是說此指彼,有時甚至是正話反說。反諷法,又稱倒反法、反語,為說話或寫作時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或寫作技巧,單純從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達的事物,而事實上其原本的意義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從上下文及語境來了解其用意。這是目前一般的解釋,但在19和20世紀甚至更早的時期,卻有著不同的古典含義。
諷刺是一種文學手法,用於暴露對象的矛盾或缺點。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類:
1、明諷(direct satire)
多以第一人稱(first person)發言,訓誨讀者或書中人物,此聆聽者被稱為"對手",有如中國相聲中的搭檔,一搭一唱,讓講話者暢所欲言,盡諷刺之能事。古羅馬時代的賀拉斯(Horace,65.-8B.C.)及尤維納利斯(Juvenal,c.65-c.140)均為著名諷刺詩人,故兩人的作品又稱為賀拉斯式諷刺(Horatian satire)及朱文納爾式諷刺(Juvenalian satire);惟前者溫和,後者刻薄。
2、暗諷(innuendo)
在文學中較為普遍,它沒有立場鮮明的說教者,而轉從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modes)進行,如誇大其辭,或言之無理(nonsequitor)。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記》屬於長篇暗諷,有時亦稱梅尼普斯式諷刺(Menippean satire,由希臘諷刺文學家Menippus而得名)。根據批評家傅萊,此類暗諷強調的不是人物,而是心態(mental attitudes)。
3、反諷(irony)
凡是言外之意,口是心非,說出的話和心內相反,偏又讓人知道弦外之音,就是反諷。反諷,尤其是口頭反諷(verbal irony),極容易與諷刺( satire)、譏諷(sarcasm)混淆。三者都是說反話,但反諷比較間接而無攻擊性,不像譏諷那般出口傷人。尤其口頭反諷,經常英文稱為「挖苦」(tongueincheek),多為含沙射影(innuendo),故意把褒說為貶,把貶說為褒。它在文學上最大優點就是冷靜而帶機智(wit)把話說出來,讓人感到它的機鋒。莎劇《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1599)中凱撒被刺後,安東尼在演講中三天兩頭就提到「布魯特斯是個君子」,當然是用反諷來挖苦布魯特斯。有時由於環境或命運關系,亦會產生反諷,叫做「處境反諷」(situation irony)。短篇小說經常利用處境反諷來做畫龍點睛的驚奇結局。歐亨利著名短篇《三王禮物》。莫泊桑的《項鏈》可為例。
4、譏諷(sarcasm)
sarcasm在希臘文原意為「撕肉」(from Greek sarkasmos, from sarkazein to tear flesh, bite the lips in rage),由此可見其刻薄殘酷,並無多大深刻意義。諷刺( satire)文學氣息較濃厚,尤其文字上,並非口頭上,刻意諷刺人類種種愚昧無知或罪惡行為,它具有某種程度的教誨作用,企圖喚醒人心,改良社會風氣。因此在口語揶揄而言,譏諷與反諷比較接近,只不過前者較苛刻,後者較溫和罷了。書本曾經這樣舉例:在教室內,學生舉手說,」老師,我不明白。「 老師用輕蔑聲調回答:」我從未想到你會明白。」 這是譏諷,因他直說直話。但假如你測驗考一百分,老師拿著你的試卷婉轉對你說:"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有人考一百分,有人不及格。" 這是反諷。

9. 下面是名人巧答的故事,請試著替名人作答。 有一次,林肯正在擦皮靴,某外交官不無揶揄地問:「總統

是啊,那你是經常擦誰的靴子呢?

10. 求一首唐詩或宋詞 不太長 帶典故 作者不太著名!

黃 河
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 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 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 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後知誰在? 何必勞君報太平!

這首《黃河》,不是真要賦詠黃河,而是借事寓意,抨擊和譏諷唐代的科舉制度。

一開頭,作者就用黃河無法澄清作比喻,暗示當時的科舉考試的虛偽性,揭露官場正和黃河一樣混濁,即使把用來澄清濁水的阿膠都傾進去,也無濟於事。接著又用「天意難明」四字,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

下面兩句,作者進一步描畫科舉場中的黑暗。李白詩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之句。黃河古來又有九曲之稱,如劉禹錫《浪淘沙》詞:「九曲黃河萬里沙」。詩人巧妙地把這兩層意思聯系起來,馳騁想像,寫道:「解通銀漢應須曲」。表面上是說黃河所以能夠通到天上去,是因為它河道曲折。可是「銀漢」在古人詩詞又常用來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這句的真實意思是說,能夠通到皇帝身邊去的(指通過科舉考試取得高官顯位),必是使用「曲」的手段,即不正當的手段。唐代科舉考試,特別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查學問,而是看士子有沒有投靠巴結當權人物的本領,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敗的。

古人誤以為黃河發源於昆侖山,所以作者說它「才出昆侖便不清」。這也是有寓意的。「昆侖」同「銀漢」一樣,是指朝廷豪門貴族甚至當朝皇帝。因為那些被提拔薦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與貴族、大臣私下裡勾結,一出手就不幹不凈,正如黃河在發源地就已經混濁了一樣。

五、六兩句,包含了兩個典故。第五句是指漢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時的誓詞,誓詞里說:「使河如帶,泰山若礪。」翻譯出來就是:要到黃河象衣帶那麼狹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樣平坦,你們的爵位才會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第六句說的是漢代張騫奉命探尋黃河源頭。據說他坐了一隻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覺到了一個地方,看見有個女子正在織布,旁邊又有個放牛的男子。張騫後來回到西蜀,拿這事請教善於占卜的嚴君平。君平說,你已經到了天上牛郎織女兩座星宿的所在了。

作者借用這兩個典故,同樣也有寓意。上句是說,自從漢高祖大封功臣以來(恰巧,唐代開國皇帝也叫「高祖」),貴族們就世代簪纓,富貴不絕,霸佔著朝廷爵祿,好象真要等到黃河細小得象衣帶時才肯放手。下句又說,封建貴族霸佔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學屬於紫微垣,居於天北極的周圍。古人用以象徵皇室或朝廷。)他們既然占據了「北斗」,那麼,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試求官的人),只要經他們的援引,自然飄飄直上,不須費力了。

由此可見,詩人雖然句句明寫黃河,卻又是句句都在暗射封建王朝,罵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貼切。這和羅隱十次參加科舉考試失敗的痛苦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

傳說「黃河千年一清,至聖之君以為大瑞」(見王嘉《拾遺記·高辛》),所以詩人說,三千年(應是一千年)黃河才澄清一次,誰還能夠等得著呢?於是筆鋒一轉,不無揶揄地說:既然如此,就不勞駕您預告這種好消息了!換句話說,黃河很難澄清,朝廷上的烏煙瘴氣同樣也是改變不了的。這是對唐王朝表示絕望的話。此後,羅隱果真回到家鄉杭州,在錢鏐幕下做官,再不到長安考試了。

這首詩藝術上值得稱道的有兩點:第一,詩人拿黃河來諷喻科舉制度,這構思就很巧妙;其次,句句緊扣黃河,而又句句別有所指,手法也頗為高明。詩人對唐王朝科舉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詩中語氣激烈,曾有人說它是「失之大怒,其詞躁」(見劉鐵冷《作詩百法》),即不夠「溫柔敦厚」。這是沒有理解羅隱當時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論」。

於易水送人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發上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首詩是駱賓王詠荊軻的,正像賈誼憑吊屈原一樣,是從其類以見志的 。駱賓王本是才高志遠的人,「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 」,自命其才志不在申包胥、張子房之下。卻落得「失路艱虞,沉淪下僚」,甚至入獄失去自由。他的「積憤」是蓄積已久的。早在永徽年間,馬戴、裴行儉任吏部侍郎時,負責選拔官吏。裴行儉認為「四傑」浮躁淺露,並斷言他們「才名有之,爵祿蓋寡 」。這句斷言幾乎決定了他們日後的悲慘命運 。駱賓王在裴的幕府中,自然不被重用。當他身臨易水送客時,對「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的荊軻的敬佩之心就油然而生 ,並因此恨不逢 「燕丹 」。詩人作這首詩,是想借詠懷古人而委婉含蓄地表達久積於胸的鬱郁不平之心。起句「此地別燕丹 」,這里就是荊軻與燕丹告別去刺秦王的地方啊!五個字飽含激情,點出時間、地點,並將詩的主人公推向了前台。雖未明確點出荊軻,實際卻是站在荊軻角度說話。繼而用一個典故,飽含深情地憶起這場悲劇的一個壯烈場面:「壯發上沖冠」,生動而傳神地再現了當時燕丹及其賓客白馬縞素送荊軻的情景,高漸離擊築,宋如意與之相和。每個人都怒發沖冠 ,淚流滿面。荊軻誦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義無返顧地登車而去。幾句豐富形象鮮明的詩句 ,將讀者帶到遠古的歷史事件中。緊接著,詩人的筆鋒陡轉,又將讀者帶回了現實:「昔時人已沒 」,古代的英雄豪傑已經不在了,逝者如斯夫,可是「今日水猶寒,結句自然而又意在言外。物是人非,易水依然如故的流淌著,一個「寒」字,卻增添了幾許肅然、凜然,移情於景,闡明和拓深了主旨。兩句詩,是由陶淵明「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之感演化而來,但有青出於藍之功效,比原句更顯含蓄雅緻。讀起來給人「悄然動容」之感。荊軻刺秦有勇無功之事歷來是詩人詠懷的熱點。而駱賓王這首絕句,寥寥二十個字,感人至深。荊軻刺秦王之事 ,是人盡皆知的。因此駱賓王作這首詩,並非為了敘事,而在於以景寓情。如結句,情景交融。詩中意象跳躍較大,但脈絡清晰流暢,從始至終,一氣呵成。平易中見工巧。可看作是駱賓王「坦易」風格的代表作之一。正如清毛先舒在《詩辯坻 》中所評論這首詩說: 「臨海《易水送別》借軻、丹事,用一『別』字映出題面,餘作憑吊,而神理已足。二十字中而游刃如此,何等高筆!」這首詩題為「送人 」,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 ,也沒有告訴我們送的是何許人。然而,人們卻完全可以由它的內容想像出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壯別的場景,也可以想見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此詩題為送人,卻純是抒懷詠志。作為送別詩的一格,這首絕句可說是開風氣之先吧。
在軍登城樓
駱賓王
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去世,武則天把持朝政,廢中宗(哲)為廬陵王,立相王(李旦)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異己,刑法嚴苛,引起人民不滿。不久被貶為柳州司馬的李敬業提出「 匡復唐室」的口號,在揚州起兵征討武則天,一時響應者甚眾,起兵十來天就糾集了十多萬人,震驚了全國。被貶為臨海丞的駱賓王也投奔李敬業麾下,任匡復府的藝文令,負責軍中宣傳工作。在此期間,他草擬了著名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討武曌檄》),義憤填膺地歷數武則天「近狎邪辟,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之罪。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可看作《在軍登城樓》詩的注腳:「..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誓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作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致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這就是詩人對當時政治、軍事形勢的分析和估計,也是本詩的創作背景,《在軍登城樓》與《討武曌檄》作於同一時期,可以說是檄文的高度藝術概括。詩歌以對句起興,在深秋的一個清晨,詩人登上了廣陵城樓,縱目遠望,浮思遐想。此刻樓高風急,江霧濃重,風雨瀟瀟。「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兩句曉暢雋永,看似質朴平易不著筆力。詩人借用了《梁書·元帝紀》中「信與江水同流,氣與寒風共憤」的典故,恰到好處地抒發了同仇敵愾的豪情與激憤。充分表現臨戰前的緊張、肅穆、庄嚴的氣氛和將士們的進取、希望和信心。第三句詩「戎衣何日定」,「何日」意為「總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勝之心力透紙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