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物理學家趙忠堯
擴展閱讀
2017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2024-09-20 08:58:48

物理學家趙忠堯

發布時間: 2021-05-01 11:12:07

A. 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冒死從美偷運核製造設備,是因歧視錯失諾獎嗎

趙忠堯,1902年出生,浙江諸暨人,中國核物理學家,核研究先驅者。在那個社會動盪的年代,無數年輕人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投入到了抗戰救國的事業中去。趙忠堯從東南大學畢業以後,深受著名物理學家葉企孫的器重。1925年,葉企孫帶著趙忠堯前往清華大學工作,在這段時期,他深感國家之積弱貧窮。苟不自強,奚以圖存。於是他在1927年找老師和同學借錢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趙忠堯舊照

事後證明,趙忠堯的發現完全正確,錯誤的是那些提出異議的科學家,然而此時為時已晚,193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給了在雲霧室中觀測到正電子徑跡的安德遜。安德遜後來也表示,他的工作室就在趙忠堯的隔壁,他的研究也是受到了趙忠堯的啟發才做的,而趙忠堯是最早觀察到正負電子對產生與涅沒的人。

B. 趙忠堯做過乞丐,當年同錢學森一同回國,後來怎樣

大家知道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卻不知道他們成績的背後有一位默默付出的老者,中國核事業的奠基人,大家也知道23名「兩彈一星」的科學家代表錢學森,鄧稼先,卻不知道發現正電子的第一人,他被淹沒在時代的浪潮里,不爭不搶,默默無聞的為物理界和核事業奉獻了一生,他就是偉大的趙忠堯院士,一位真真正正的科學英雄,時代楷模,科研事業的先驅者。

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但是船隻出發沒多久之後,美國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趙忠堯在美國的每一個頂級實驗室里都參與過研究,他的價值不止五個師的力量,後來他也沒有順利回國,而是被關押在日本的軍事監獄。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期間里,台灣想要半路截胡把趙忠堯帶到台灣,但是趙忠堯軟硬不吃,堅決拒絕。

在監獄中趙忠堯還和日本獄友一起學起了日語,此時監獄外面他入獄的消息已經引起了美國科學家的一度質疑,周總理也採取了相應行動,最終在里應外合的壓力下,美國不得不放人。回國之後趙忠堯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中國的核事業一直效力到生命的盡頭。1998年他長眠於中國的土地上,享年96歲。

愛克斯朋教授曾在199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坦誠地寫道:「趙忠堯在世界物理學家心中是實實在在的諾貝爾獎得主!」。

C. 趙忠堯錯失諾獎、兩度入獄,臨終為什麼仍不忘物理研究

D. 趙忠堯作為一名物理學家,為什麼要偽裝成瘋乞丐將鐳藏進鹹菜壇子

對於這些虛名,趙忠堯從不放在心上,他更希望的是能讓中國真正富強。1931年,趙忠堯帶著這個使命重新回到清華,開設中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

梁思成聽罷,也顧不得收拾行李,冒著隨時可能被逮捕的風險,一路風馳電掣駛向清華園。在一片狼藉中,趙忠堯終於找到了偽裝在鉛桶里的鐳。

梁思成邀請趙忠堯一同南下,但考慮到自己可能會牽連梁思成一家,於是二人在夜幕中分道揚鑣。

為了躲避日軍的盤查,趙忠堯化妝成難民,將鐳元素藏在鹹菜壇子中,跟著人流向長沙進發。他盡量選擇晝伏夜出,一路風餐露宿,行李幾乎全被舍棄,唯獨不敢松開手中拎著的壇子,哪怕雙手被磨出道道血痕。

E. 趙忠堯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將50毫克鐳從清華大學實驗室里取出來

50毫克鐳里的愛國心


作者:唐寶民

1931年,核物理學家趙忠堯赴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訪問,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在教學過程中,盧瑟福被趙忠堯勤奮求學的精神打動,在趙忠堯學成歸國時,特意將50毫克放射性實驗鐳贈送給他。趙忠堯特別感動。雖然這種鐳在全世界都禁運,但他還是歷盡千難萬險,將這50毫克鐳帶回了中國,存放在清華大學實驗室的保險櫃中,供研究用。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9月1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出號令,宣布在長沙和西安兩地設立臨時大學,將平津的幾所高校遷往上述兩地,師生們開始撤離平津地區。趙忠堯教授也准備撤離,前往長沙。但他沒有馬上走,因為他惦記著一件事,就是盧瑟福贈送給他的那50毫克鐳。這50毫克鐳還保存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中,可是,北平已經淪陷,日軍已經進入清華園。返回清華園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但趙忠堯教授擔心這50毫克鐳一旦落入日軍之手,後果不堪設想,便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救這份國家和民族的珍寶。他想到梁思成先生有一輛小轎車,就急匆匆地來到梁思成家,請他幫忙一同去清華園取鐳。梁思成一聽,立即答應。他們在黃昏時分開車出城,冒著隨時被日本士兵抓住的危險,悄悄潛入清華園,進入實驗室,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那50毫克鐳;趁著夜色,再悄悄駛出清華園,千方百計躲過日軍,返回城中。在一個偏僻的地方,趙忠堯教授與梁思成握手作別後,便帶著這份珍寶上路了。天亮以後,他找到一個鹹菜壇子,把裝鐳的鉛筒放在鹹菜壇子中,自己打扮成老百姓,隨著逃難的人群一起向長沙進發。


一路上,為了保護這些鐳,他白天藏起來,天黑了才敢上路,也不敢走大路,只挑那些人跡罕至的荒野小路走。他幾乎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卻從未讓那個鹹菜壇子離開過自己。一個多月的行走,風餐露宿,晝伏夜出,原本風度翩翩的大學教授變成了一個衣服破爛、蓬頭垢面、拄著一根棍子的乞丐。最後,他終於來到長沙臨時大學辦事處門前,眼淚不禁撲簌而下。恰好梅貽琦校長從內室出來送客,他用沙啞的聲音喊了一聲「梅校長」,便放聲痛哭起來。梅貽琦起初沒有認出這個「乞丐」,仔細一看,發現是趙忠堯教授,連忙上前握住他的手,淚水奪眶而出……

F.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一一趙忠堯

趙忠堯(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學家)
趙忠堯(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中國核事業的先驅之一,南京大學物理系傑出校友。浙江諸暨人。
1920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4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原子核反應研究。1950年回國,先後任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55年6月被聘為中科院院士。
1955年,趙忠堯用帶回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中國第一台質子靜電加速器,並進行了原子核反應的研究。9年之後,中國第一團「蘑菇雲」在祖國大西北升空,是第一個看到「蘑菇雲」的中國科學家 。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歡迎登錄相關網站:http://www.huaquangroup.cn

G. 趙忠堯為什麼不是兩彈一星

趙忠堯院士在海外期間,正是物理革命風雲激盪的英雄年代。事實上,在薛定諤方程提出之前,物理學家們就提出了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方程克萊因-戈登方程。然而,科學家們很快發現,把這個方程作為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方程,未免有些趕鴨子上架。

因為它的概率密度並不恆為正,那麼負的概率是什麼呀?這顯然這是重大的缺陷。另一方面,這個方程有負能解,這也是和常識相違背的。事實上,後來物理學家們認識到,這個方程並非相對論量子力學方程,而是一個經典的場方程,這是後話。

(7)物理學家趙忠堯擴展閱讀:

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在發展了較為完整的電子理論並提出相對論量子力學狄拉克方程後,進一步預言了反粒子的存在。雖然狄拉克方程也有一個負能量解,換句話說,一個具有正能量的電子會躍遷到負能量態。我們都知道,能量越低,系統就越穩定。最低能量一定是負無窮,所以電子會釋放出無窮多的能量。

「兩年前,瑞典皇家學會的Expen教授告訴我,瑞典皇家學會曾認真考慮授予趙薇諾貝爾獎。不幸的是,一位在德國工作的物理學家在文獻中報告說,她的結果與趙的觀察結果不同,並提出了問題。

H. 趙忠堯是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科學家,為什麼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趙忠堯院士在海外期間,正是物理革命風雲激盪的英雄年代。事實上,在薛定諤方程提出之前,物理學家們就提出了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方程克萊因-戈登方程。然而,科學家們很快發現,把這個方程作為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方程,未免有些趕鴨子上架。因為它的概率密度並不恆為正,那麼負的概率是什麼呀?這顯然這是重大的缺陷。另一方面,這個方程有負能解,這也是和常識相違背的。事實上,後來物理學家們認識到,這個方程並非相對論量子力學方程,而是一個經典的場方程,這是後話。

當然,趙老師的實驗和觀察是完全准確的,錯誤的是提出疑問的科學家……30年代初瑞典皇家學會以謹慎為主,沒有授予趙老師諾貝爾獎,埃克斯蓬教授和我都覺得趙老師完全應該得諾貝爾物理獎。趙老師本來應該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中國人,只是由於當時別人的錯誤把趙老師的光榮埋沒了」。

I. 為什麼百度百科所有的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老師都是趙忠堯不是葉企孫

因為確實他們的老師是趙忠堯而不是葉企孫啊

J. 趙忠堯為什麼不是兩彈一星功勛

趙忠堯,我國核物理研究的開拓者,中國核事業的先驅之一。

趙忠堯(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浙江諸暨人,物理學家,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

1920年(民國九年)考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南京大學前身),1930年(民國十九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原子核反應研究,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0)物理學家趙忠堯擴展閱讀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

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

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以身許國,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廣大幹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