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苗族蠟染
擴展閱讀
50支白馬股股票代碼 2024-09-29 01:20:48
蘋果6股票軟體怎麼卸載 2024-09-29 01:15:27
成飛集成股票代碼是多少 2024-09-29 01:02:27

苗族蠟染

發布時間: 2021-05-09 19:14:41

1. 什麼是臘染

蠟染,古稱蠟纈,是一種古老的手工防染工藝,與絞纈(扎染)、夾纈並列為中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 除了中國少數民族之外,蠟染的傳統在全球許多國家都有發現,包含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以及奈及利亞;

不過印尼的蠟染是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印尼爪哇島的蠟染製法有歷經很長時期的文化適應,受到多種文化影響的結果而擁有豐富多元的樣式,也是目前世界上樣式、技術、以及工匠技巧發展最完整的地區 。

200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印尼的蠟染納入人類重要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

(1)苗族蠟染擴展閱讀:

蠟染工藝在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貴州省少數民族地區廣為流行。苗族蠟染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貴州蠟染一般都是藍白兩色。所用的染料是由一種蓼科植物藍草經發酵而成的藍靛。

蠟染通常是在民間自織的白色土布上,用一種自製的銅刀點上蠟花,然後畫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畫好的蠟片放在染缸里染色,再經脫蠟、漂洗而成。蠟冷卻後,蠟白布的表面會產生天然的裂紋,色料滲入裂縫,出現許多無規則的色紋,稱為冰紋或龜紋。

2. 苗族蠟染的蠟染製作

足以見當時的絲織、染色工藝已頗具規模。蠟染實際上應該叫「蠟防染色」,它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後放入適宜在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產生的美麗的白花。如果僅僅是藍地白花也不算稀罕,那和藍印花布沒什麼兩樣。蠟染的靈魂是「冰紋」,這是一種因蠟塊折疊迸裂而導致染料不均勻滲透所造成的染紋,是一種帶有抽象色彩的圖案紋理。蠟染作為我國古老的防染工藝,歷史已經非常悠久。早在秦漢時代,西南地區的苗、瑤、布依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南蠻集團各部落)就已經掌握了蠟染技術,據《貴州通志》記載:「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這種蠟染布曾被稱為「闌干斑布」,又因為主要產於苗、瑤地區,所以又稱為「傜斑布」(瑤族在古代又曾被稱為謠、傜、搖、猺)。採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是我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之花。

3. 苗族蠟染的四步驟是什麼急馬上告訴我

繪制蠟染的織品一般都是用民間自織的白色土布,但也有採用機織白布、綿綢、府綢的。防染劑主要是黃蠟(即蜂蠟),有時也摻和白蠟使用。 蜂蠟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它不溶於水,但加溫後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這一特點作為蠟染的防腐劑。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生產的藍靛。貴州盛產藍草,這是一種蓼科植物,莖高約二、三尺,七月開花,八月收割。把藍草葉放在坑裡發酵便成為藍靛。貴州鄉村市集上都有以藍靛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藍靛買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蠟染布是在布匹上塗蠟、繪圖、染色、脫蠟、漂洗而成。因為在染制的過程中,蠟白布的表面會產生自然龜裂,從而往白色坯布滲入染料而著色,出現許多或粗或細無規則的色紋也叫龜紋,這些龜紋就是區別真、仿蠟染布的標准,因為任何仿蠟染布設計進去的「龜紋」都是有規律可尋的,而真正的蠟染布往往難以尋找,也找不出完全相同的龜紋來。
繪制蠟花的工具不是毛筆,而是一種自製的鋼刀。因為用毛筆蘸蠟容易冷卻凝固,而鋼制的畫刀便於保溫。這種鋼刀是用兩片或多片形狀相同的薄銅片組成,一端縛在木柄上。刀口微開而中間略空,以易於蘸蓄蜂蠟。根據繪畫各種線條的需要,有不同規格的銅刀,一般有半圓形、三角形、斧形等。
蠟染的製作方法和工藝過程: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點蠟花。點蠟的方法,把蜂蠟放在陶瓷碗或金屬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殼火使蠟融化,便可以用銅刀蘸蠟作畫。
作畫的第一步是經營位置。有的地區是照著紙剪的花樣確定大輪廓,然後畫出各種圖案花紋。另外一些地區則不用花樣,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畫出大輪廓,便可以得心應手地畫出各種美麗的圖案;浸染的方法,是把畫好的蠟片放在藍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後取出晾乾,便得淺藍色。再放入浸泡數次,便得深藍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織物上出現深淺兩色的圖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後,在淺藍色上再點繪蠟花浸染,染成以後即現出深淺兩種花紋。當蠟片放進染缸浸染時,有些「蠟封」因折疊而損裂,於是便產生天然的裂紋,一般稱為「冰紋」。有時也根據需要做出「冰紋」 。這種「冰紋」往往會使蠟染圖案更加層次豐富,具有自然別致的風味。
貴州蠟染一般都是藍白兩色。製作彩色蠟染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在白布上畫出彩色圖案,然後把它「蠟封」起來,浸染後便現出彩色圖案;另一種方法是按一般蠟染的方法漂凈晾乾以後,再在白色的地方填上色彩。民間蠟染所用的彩色染料,是用楊梅汁染紅色,黃梔子染黃色。
還應提到一種叫做「蠟片」的工藝品。在一些民族地區,把未經浸染的蠟花當作裝飾品。她們把這種「蠟片」裝飾在頭上或服裝上。這種工藝品是白色和黃褐色花紋,色彩諧調,別具一格。「蠟片」的缺點是蠟花容易脫落,所以在服裝上只能局部採用。
蠟染生產絕大多數工序是手工操作,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用機械化,自動化來代替。事實表明,用現代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發展蠟染藝術是行不通的。蠟染工廠在生產大批量的蠟染花布上,具優勢。而作為民間工藝品和藝術品的蠟染,往往一張畫稿只製作幾張壁掛,甚至於只做一張壁掛。

4. 苗族的蠟染工序有哪些

蠟染是苗族保留至今最古老的印染工藝。它是苗族婦女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發展起來的一種印染技術。

苗族婦女的裙子圖案就是採用蠟染方法製作而成,花紋圖案黑白相襯,非常美麗。

蠟染工序:將一支削好的竹片折彎成「U」字形,作為點染工具,稱為「蠟刀」。然後把蜂蠟放進碗里用火加熱熔化後,用蠟刀醮上蠟液,在白布上精心點染繪制圖紋,如松樹紋、人字紋、壓印橫紋等,待蠟液全部黏住布料後,放入染缸里浸染。

染好後將布料撈出放入盆中,倒入溫水使蜂蠟溶化後漂洗。此時呈現出的蠟染布料便是青底白紋,圖案鮮明。

苗族蠟染作品

5. 苗族蠟染的製作過程

有一家叫老苗人的賣蠟染的網站,上面有蠟染介紹,。

6. 苗族蠟染的介紹

蠟染,古稱蠟纈,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中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公元前 ll世紀——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較大的發展。根據《禮記》等文獻記載,織物的染色當時設有一種叫「染人」的專官主管,楚國還設有專門主持生產靛藍的「藍尹」工官。

7. 苗族蠟染都分布在哪裡

川黔滇地區的蠟染工藝

川黔滇方言區的苗族婦女,用蠟染布品作為衣裙裝飾的極為普遍。其中大多數同時以蠟染、挑花、刺綉為飾,在每套衣裙中,三者常固定出現在衣裙的某個部位,不會再擅自改變、挪動。

黔東地區的蠟染工藝

流行以蠟染作為衣著裝飾的,目前仍被貴州的榕江、丹寨、三都、都勻等縣市的部分地區所推崇。榕江一帶的蠟染,多是套染彩色,以「回」字形、「萬」字形、鋸齒形、長線條為全幅的框架,並在框架的空隙處繪上花朵來填滿空白。丹寨縣、三都和都勻的女式服裝多以蠟染為主要製作工藝。這一帶的傳統花紋有鋸齒線、勾形、半圓形、梅花形、麥芒形、正方形、井字形、制錢形、旋渦形、水中角形。近現代創新的花紋多是描繪物體形態及各種花果魚蟲等,所織染的花枝多似嬌柔的長藤,均勻布置於全幅,紋路之間留有空隙。

湘西地區的蠟染工藝

湘西方言區苗族的蠟染,是以薄木板鏤空雕刻花紋後,壓在白布上,灌蠟汁入花紋內,後來改用石灰、膠汁調成漿狀,刷在鏤板花紋內,之後再將布放人染缸漬染,最後撈出洗去蠟繪或石灰即成。花紋主要是花、鳥、蟲、蝶和幾何圖形。

8. 苗族蠟染怎麼除蠟

苗族蠟染用清水煮沸,煮去蠟質。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貴州、雲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長蠟染。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朴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蠟染基本工藝流程:
畫蠟前的處理:先將自產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凈,然後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狀塗抹於布的反面,待曬干後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點蠟: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蠟放在陶瓷碗或金屬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殼火使蠟融化,便可以用銅刀蘸蠟,作畫的第一步是經營位置。有的地區是照著紙剪的花樣確定大輪廓,然後畫出各種圖案花紋。繪出大輪廓,便可以得心應手地畫出各種美麗的圖案。

染色:浸染的方法,是把畫好的蠟片放在藍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後取出晾乾,便得淺藍色。再放入浸泡數次,便得深藍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織物上出現深淺兩色的圖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後,在淺藍色上再點繪蠟花浸染,染成以後即現出深淺兩種花紋。當蠟片放進染缸浸染時,有些"蠟封"因折疊而損裂,於是便產生天然的裂紋,一般稱為"冰紋"。有時也根據需要做出"冰紋"。這種「冰紋」往往會使蠟染圖案更加層次豐富,具有自然別致的風味。

去蠟:經過沖洗,然後用清水煮沸,煮去蠟質,經過漂洗後,布上就會顯出蘭、白分明的花紋來。

9. 苗族蠟染的種類

苗族蠟染在圖案題材卜獨具特色,並將內容和形式巧妙地融合一體。苗族蠟染的圖案題材可分為七大類。
1.蝴蝶紋
蝴蝶紋來源於苗族神話古歌中的《妹榜妹留》與《十二個蛋》的故事。故事講述了苗族起源:楓樹化為蝴蝶,蝴蝶媽媽同水泡談情說愛,生下12個蛋,由鶴宇鳥孵化,生出萬物——雷公、水龍、蛇、虎、羊,大象、野豬等,其中一個蛋孵化出人類,即苗族的祖先姜央。這就是傳說中的苗族始祖姜央為「妹榜妹留」所生的故事,苗語「妹榜妹留」意譯為漢語就是「蝴蝶媽媽」。在苗族神話里,蝴蝶媽媽是世界萬物的始祖,包括神、鬼、人、動植物和雷電的產生都源於蝴蝶媽媽。因此,蝴蝶被認為是生殖和美的化身,最受尊崇,成為蠟染重要的、特別流行的紋樣。蠟染中的蝴蝶千姿百態,既有寫實的,也有寫意的;既有抽象化的,也有變形復合的。可以看到飛舞的、爬動的、正面的、側面的、仰面的、背面的一系列姿態各異、千變萬化的蝴蝶紋樣。蝴蝶輕盈秀美的形象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喜愛。這個傳說影響深遠,不僅形成苗族特有的一種文化意識,即對蝴蝶的熱愛和崇拜就是對祖先的熱愛和崇拜,而且使蠟染藝術表現緊密地與其崇拜相融合。可見,苗族蠟染中的蝴蝶圖案,積淀著祖先崇拜的原始意識。
2.魚鳥紋
苗族蠟染圖案中的魚鳥紋和蝴蝶紋相近,也是歌頌生命力的美的紋樣。苗族人民認為,鳥是男性,魚是女性。魚鳥同圖組成比喻夫妻恩愛的圖案。這種圖案的魚和鳥一樣也有翅膀,鳥也多為可入水暢游的「水鳥」。有學者認為這是反映男女平等共同負起傳宗接代繁衍後代的使命,沒有男尊女卑之分,內涵著生殖崇拜,造型上是很有特色的圖案。
蠟染中大量使用魚的圖案,更多是出於心理的期盼與生命繁衍的需求。由於魚產子多,其腹內多子,因此魚紋的原始寓意便是象徵生殖,對魚的崇拜就是對魚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來歷經演變,又出現了其他的吉祥寓意。漢族的「鯉魚跳龍門」圖案象徵顯達高升,「魚蓮」圖案象徵「年年有餘」。而貴州少數民族對魚紋的理解卻更多地保留了生殖崇拜的原始意識。如「子孫像魚崽一樣多」的比喻,在苗族民歌中屢有出現。在苗族的祭祀活動中,魚是不可缺少的供品,其寓意均在祈求子孫繁衍。蠟染中出現的魚紋大都軀體肥碩,有的魚腹內有小魚,有的魚腹內有魚子似的繁密斑點,有的索性將魚鱗畫作魚子,這些都傳達出原始生殖崇拜的信息。
蠟染中出現的許多鳥紋,同樣也是出於追求吉祥美好的願望。鳥,是山居的少數民族姑娘快樂的生活伴侶,鳥紋寄託著她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苗族中,鳥紋也含有祖先崇拜的意蘊。與蝴蝶傳說相連的是古歌中蝴蝶媽媽生出的12個蛋,是由鶴宇鳥孵化的。孵化出的萬物中就有苗族的祖先姜央。因此,鳥對於苗族是有恩的。島還町能是苗族先民中某些氏族的圖騰。《山海經-神異經》記載:「大荒之中有人,名歡頭……敢頭人面鳥喙,有冀,食海中魚,杖冀而行。」類似的記述在古籍中還有一些。「歡頭「叉怍「歡兜」,相傳為苗族先民的首領。這些鳥紋有的如實摹擬,有的想像變形。如錦雞、喜鵲、麻雀、燕子、斑鳩、鸚鵡、孔雀、鷺鷥等,能確認其名;有的則只具有鳥形.分不清是什麼鳥。它們多有花草環繞,大都張開嘴,或昂首啼囀,或竊竊私語,或比囂而飛,或背靠背像吵架的樣子,生動極了,類似人糞生活的寫照。
3.龍紋
龍在苗族意識里,向來就是造福人類的吉祥物。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龍紋極有特色,其外形和內涵與漢族地區的龍紋截然不同。龍是中國的原始圈騰。漢族白秦、漢以來便以龍為尊,龍成為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龍紋逐漸演變為頭角崢嶸、尖爪利牙的威武形象。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龍紋卻大異其趣,表現為稚拙天真,憨態可掬,與人和自然萬物十分親近,苗族對龍敬而不畏,苗族的龍絲毫不像漢族的龍那麼神氣十足,張牙舞爪。苗族蠟染的龍沒有固定的模式,千變萬化,有鳥頭蛇身、牛頭魚身、蜈蚣形等,因此,苗族就有水牛龍、魚龍、蠶龍、葉龍、盤龍、魚尾龍、水龍等,榕江苗族蠟染中的龍紋既像蛇,又像蠶。龍的形態或飛,或曲、或伸,變化自如。有專家認為龍紋的內涵除了龍圖騰崇拜的原始意識外,還有祈求納福迎祥、消災免禍之意。
4.旋渦紋
苗族蠟染中的旋渦紋,主要繪制在蠟染衣背、衣袖、被面卜,這是苗族象徵團結和占祥的傳統紋樣。苗族人民熱愛人自然,他們看到激流中的旋渦,圓滿急轉,感到很美並有一種興旺吉利的感覺,於是公認為是.一種吉祥的美的紋樣。旋渦紋在中國新石器時期的陶器上就已出現,那是先民們對自然水紋的摹擬。這種圖案後來在漢族工藝品中鮮有出現,卻在貴州的民間蠟染中較為常見。在視覺形式上,這是一種最引人注目的蠟染幾何形紋樣,在內容含義上,也是一種說法最多樣的紋樣。第一種說法是為了緬懷苗族祖先長途遷徙,跋山涉水,歷經無數險灘惡浪留下的旋渦印記,第二種說法是,殺牛祭祖時記錄牛頭上的旋渦紋,因為它是祖先的象徵。第三種說法是,古時候有一個聰明能乾的姑娘生了病,母親從山上採回一些郎蕨革的嫩苔,將這種草葯給姑娘吃後,其病便好了。為了永不忘記這棵救命草,就按照它的樣子畫在服裝上作裝飾。
5.花草植物紋
苗族蠟染中表現植物的圖案不僅很多,而且與漢人植物圖案有很大的區別。其植物圖案,不像漢族取材於象徵富貴吉祥的牡丹、蓮花、桃子、石榴之類(在蠟染巾也時有出現),更多見的是山問田野常見的花草植物,如養花、蕨花、梅花、桃花、杏花、棉花等,有一些已經演變、提煉為幾何形紋。這些植物題材在少數民族婦女勞作時隨處可見,觸手可及,她們從中獲得美感,通過想像加工,在蠟染中描繪出極富生命活力和山野情趣的畫面。如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梨花紋,全世界沒有像丹寨苗族這么豐富而多彩的。相傳苗族的先祖在遷徙途中,曾經到過一處梨花坳的地方,正逢梨花盛開。在長期遷徙中的先祖耗盡精血,差一點兒就被奔波不定的生活拖垮,忽然看見滿山遍野生氣勃勃盛開的梨花,感到世界是如此的美麗,於是又增強了生活的信心,因此,梨花留給苗族深深美惑。另一個傳說是,在古代發生的由中原向西南的大迂徙中,婦女們為牢記跋涉的艱辛,便將沿途所見的花草植物都描繪在衣裙匕,後來便作為傳統紋樣保留下來。還有一種傳說,小孩穿梨花紋的蠟染衣裝,就可平安地健康成長,梨花紋也是苗娃的吉祥圖案。相傳蕨草曾治癒過苗族婦女的病,故蕨草也成為蠟染紋樣。
6.銅鼓紋
銅鼓是苗族文化特徵之一,因此銅鼓上的古老圖案往往是苗族蠟染傳統圖案的來源,銅鼓也是一些少數民族極為尊崇的重器。古時在祭祀、娛樂和征戰中經常使用銅鼓,對銅鼓的尊重,對銅鼓圖案的再現意味著對祖先的緬懷和崇拜。宋代的朱輔在《溪蠻叢笑》中記載:「溪峒愛銅鼓甚於金玉。」因此,苗族蠟染取材於銅鼓上的圖案,也就是一種必然的選擇。清代張澍在《黔中紀聞》中的記載也證實了這種現象:「緙僚有斜紋布,名順水紋,蓋模取銅鼓紋以蠟刻板印布。」苗族蠟染『的銅鼓圖案,在傳承延續中雖有變化,但銅鼓的中心花紋在蠟染中還是非常典型、突出的。中心花紋,實際上就是輻射光芒的太陽紋。
7.星辰山川紋
這里所說的星辰山川圖案,已經不是客觀的天上的星辰雲彩、地上的山嶺江河丁,而是一種經過高度抽象化後圖案與形象的組合。這些圖案既具有獨特的形式美,還凝聚著深厚的歷史內涵。據史料記載,苗族在古代曾經歷過背井離鄉的大遷徙,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壯經歷,苗族人民不僅刻骨銘心,傳說還用圖案記錄與反映了歷史上的遷徙事件。如九曲江河紋是由大小不等的菱形套結而成,象徵江河縱橫,曲折交叉,城界花紋以方形為框架,表示城牆,四邊的小方形表示角樓,中間的十字紋表示街道。長久傳承這類圖案的苗族地區有這樣的說法:這種圖案與組織,表現的是故七的風光和祖先遷徙的經歷,如百褶裙上黃色橫線表示黃河,綠色橫線表示長江,中間空白表示田野。他們稱這種裙為「遷徙裙」、「母江裙」。

10. 苗族蠟染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一種怎樣的民族工藝美術

苗族蠟染歷史悠久,西南彝族(後漢代)有「知染、知色、知綉」的記載,說明西南少數民族至少在漢代掌握了染、織、綉的技藝。苗族蠟染起源有兩種傳說。一是苗族先祖蚩尤與黃帝交戰,蚩尤被俘被判死刑的故事,由此產生了「風葉為拒染劑」的染色方法。

苗族蠟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貴州的丹寨,在第十三個祭祖節古藏節,李氏家族不得不拿起幾件張龍供品,上面裝飾著蠟染圖案,大多是龍紋,顯示了苗族的龍圖騰崇拜,苗族龍的圖案與漢族不同,苗龍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

紋樣多為古樸肅穆的銅鼓紋樣和漩渦紋樣,此外,黔西北納雍、水城地區苗族蠟染也有自己的特點。它的圖案密集而飽滿,包括花、蝴蝶、草和一些幾何圖案。由於蠟染是模仿銅鼓紋樣演變而來的,所以蠟染中保留了許多銅鼓紋樣,如靈芝紋樣、雲彩紋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