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貝格爾
擴展閱讀
限買1000股票 2024-09-28 05:31:15
上海與深圳股票代碼 2024-09-28 05:05:21

貝格爾

發布時間: 2021-05-11 03:57:56

Ⅰ 「貝格爾號」的航行是什麼

達爾文起初並不想成為一名生物學家。他的祖父,伊拉茲馬斯·達爾文(Erasmus Darwin,1731—1802)倒算得上是一位生物學家,甚至提出過一種進化理論,但在職業上,他卻是一位醫生。[達爾文的外祖父韋奇伍德(Josiah wedgwood,1730一1795)是陶瓷製造者,對化學有興趣,兩位祖父都是被稱為月亮學會的科學哲學會社的核心會員。]達爾文的父親也是一位醫生,達爾文原來是想繼承家族傳統,但是很快發現他沒有這方面的興趣,於是轉而計劃接受神職人員的訓練,但是在劍橋大學,他那野外散步的愛好終於在植物學考察中有了用武之地。他還和植物學教授亨斯羅(John Stevens Henslow,1765—1861)建立了友誼,經常去教授家裡吃飯和交談。達爾文後來寫道:「他在植物學、昆蟲學、化學、礦物學和地質學等方面的知識非常豐富。他最出色的稟賦就是善於根據長期細致的觀察作出結論。」在他們的多次長談中,達爾文既吸取了知識,也學到了方法。亨斯羅對這位年輕學生的熱情和能力留有深刻的印象,當聽說有這樣一個機會,亦即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跟隨菲茨羅伊(Robert FitzRoy,1805—1865)船長領導下的英國皇家海軍「貝格爾號」出航時,他毫不猶豫地推薦了年輕的達爾文。

「貝格爾號」的任務是按照英國海軍部的要求,在為期5年的航程中,測繪南美洲巴塔哥尼亞、火地群島、智利和秘魯的海岸線,確定經度,在世界范圍里建立一系列年表計算方法。按照慣例,這類航程需要一名博物學家,如果沒有別的理由,那至少也是為了提供知識並且使船長有一位紳士搭檔。

「貝格爾號」於1831年12月27日起航。艙位非常擁擠——和船長分享一個船艙,而船長是一位喜怒無常的人——達爾文找不到地方安置他的設備。在隔出的一個斗室里,達爾文只能睡在吊床上,隨著船體的每一次顛簸,吊床都會無情地搖晃。在整個航程中,他備受暈船折磨。在旅行日記的開頭,他就消沉地寫道:「沒有房間是一種令人難以忍受的折磨,再也沒有其他折磨能抵得上它。」

達爾文隨身帶了四本書:一本《聖經》,一本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的書,一本洪堡介紹他在委內瑞拉和奧里諾科盆地探險的書,以及對他的科學前程無疑是影響最大的一本書,這就是萊伊爾的《地質學原理》第一卷。當抵達南美大陸東海岸的蒙得維的亞時,達爾文發現第二卷彷彿已經等在那裡,這是亨斯羅意味深長的禮物,而這位「貝格爾號」的博物學家則源源不斷地向亨斯羅提供最新通報(許多報告由亨斯羅在劍橋的哲學學會的會議上宣讀)。第三卷則等到「貝格爾號」停靠大陸另一側的瓦爾帕萊索時才拿到。

在公海上,航行也許是一場噩夢,但靠岸時提供的探險和觀察的機會卻是博物學家的天堂。在陸地上,達爾文如魚得水。他以明晰輕快的散文筆調,抓緊時機寫航海日記(航行歸來後在十年裡分五卷出版)。離開特內里費島時他寫道:

「……空氣寧靜而溫和——唯一的聲音是船尾激起的陣陣漣漪,船帆懶散地圖繞圍桿飄盪……天空多麼爽朗、清澈,繁星點點,明亮得就像無數的小月亮,把它們的光輝投在波紋上。」

登陸後,菲茨羅伊船長建立起觀測站,用以完成海軍部下達的測量任務,而達爾文則深入內地或者沿海岸探測,翻譯人員、有時船上的其他人員和他結伴。他被原始的自然風貌、青蔥的灌木叢、奇鳥異獸,以及海岸邊色彩鮮艷的海綿和精緻無比的熱帶珊瑚所深深吸引。南美洲擁有大量達爾文從未見過的動植物:巴塔哥尼亞的野駱駝、加拉帕哥斯群島的巨龜、巴西的三色紫羅蘭、安第斯山脈高處上的貝殼化石以及印度洋中的珊瑚。他把幾百種標本寄給亨斯羅,並留下了大量的筆記和素描。

在加拉帕哥斯群島,他特別對一系列鶯鳥(現在叫做達爾文雀)感到驚奇,這些鶯鳥生活在相隔甚遠的島嶼上,在許多方面都與大陸上的鶯鳥有所不同。13種不同的鶯鳥,大小和顏色類似,卻具有不同的鳥喙形狀,其中的每一種,顯然適應其獨特的取食方式。食種子的,其喙適合於磕開種子外殼。在一個找不到種子的島上,另一種鶯鳥鳥喙長而尖,為的是便於捕食昆蟲。還有一種素食鶯鳥,鳥喙短而粗,便於採摘花蕾和樹葉,等等。達爾文對此現象印象深刻。後來他在《自傳》(Autobiography)中寫道:「這群島的每個小島上的物種都有細微的不同,可是這些島沒有一個在地質學意義上看起來特別古老。顯然,這只能根據物種逐漸變異這一假設才能得到解釋。這一問題常常盤旋於我腦海中。」

萊伊爾的《地質學原理》第二卷已經開始提出類似的問題。萊伊爾曾經研究過動植物的地理分布,並且形成這一理論,認為每個物種都是來自一個中心。他寫道:「在相互隔絕的大陸,類似的生境似乎會產生相當不同的物種」,它們在各自的生活環境里都生存得很好。在這里,萊伊爾把他的均變論觀念應用到了生物學。他說,新物種在整個地球史上不斷出現,同時物種還在不斷滅絕。由於地質學過程長期處於動態過程之中,現在仍是這樣,相應就會有物種的起源和滅絕。在同一生境中,一個高度成功的物種也許會因取食優勢脫穎而出,並導致某些物種滅絕。但是萊伊爾因意識不到物種的「突變」而止步不前。新的物種也許會出現,但是它不會隨時間變化或者進化。

Ⅱ 貝格爾編排法的一個疑問

「貝格爾」編排法[1]
貝格爾編排法‍ 從1985年起,世界性排球比賽多採用「貝格爾」編排法。其優點是單數隊參加時可避免第二輪的輪空隊從第四輪起每場都與前一輪的輪空隊比賽的不合理現象。
採用「貝格爾」編排法,編排時如果參賽隊為雙數時,把參賽隊數分一半(參賽隊為單數時,最後以「0」表示形成雙數),前一半由1號開始,自上而下寫在左邊;後一半的數自上而下寫在右邊,然後用橫線把相對的號數連接起來。這即是第一輪的比賽。
第二輪將第一輪右上角的編號(「0」或最大的一個代號數)左角上,第三輪又移到右角上,以此類推。即單數輪次時「0」或最大的一個代號在右上角,雙數輪次時則在左上角。如下表示(表1):
表1 5個隊比賽的編排方法
第一輪 第二輪 第三輪 第四輪 第五輪 第六輪 第七輪
1-0 0-5 2-0 0-6 3-0 0-7 4-0
2-7 6-4 3-1 7-5 4-2 1-6 5-3
3-6 7-3 4-7 1-4 5-1 2-5 6-2
4-5 1-2 5-6 2-3 6-7 3-4 7-1
無論比賽隊是單數還是雙數,最後一輪時,必定是「0」或最大的一個代號在右上角,「1」在右下角。
根據參賽隊的除數不同,「1」朝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位置時,應按規定的間隔數移動(見表2)「0」或最大代號數應先於「1」移動位置。
表2 間隔移動
參賽隊數 間隔數
4隊以下 0
5~6隊 1
7~8隊 2
9~10隊 3
11~12隊 4
「1」進行間隔移動時,凡遇到「0」或最大代號數時應先越過,不作間隔計算。
一般國內比賽,各隊以上屆比賽所取得的名次數作為代號,如第1名為「1」,第2名「2」,依此類推。世界性比賽大都採用東道主代號為「1」,上屆第1名為「2」,依此類推。有的比賽也採用抽簽方法確定代號。
編排守比賽秩序表後,在抽簽之前,應確定是在輪次線的左邊隊的場地進行比賽,還是在輪次線的右邊隊的場地進行比賽。

Ⅲ 紹貝格爾爆炸式發動機原理

水遇電被電解成氧和氫 然後被點燃發生爆炸。產生能量。

這「爆炸式」原理看起來很牛X,但這畢竟是40年代的技術,自然已非常落後。而且,我們都知道,金屬在電解水時,自身也會受腐蝕,因此「爆炸式」發動機大修間隔不會大於JUMO 004(AR234,ME262,GO229的心臟,大修間隔很短)。依賴於居里兄弟(雅克和皮埃爾,皮埃爾是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的丈夫,不幸早逝)「壓電效應」的理論,我們大可以用壓電陶瓷片製作振動片(事實上NASA就是這么做的)。這樣做可以減輕發動機重量,提高推重比,十分方便。 也許,在座的各位,有牛人看了我的介紹,會把「別隆采圓盤」弄出來。如果我看到這些,會很高興。在下有一個請求:請給您的飛碟刷上鐵十字和萬字旗,紀念紹貝格爾————這位天才的奧地利人。

Ⅳ 貝格爾櫥櫃的介紹

沈陽貝格爾實業有限公司坐落於環渤海經濟圈中心的沈陽,在極具發展前景、規模的沙嶺傢具產業工業園內。高度發達的交通樞紐中心,臨近大集裝箱吞吐港大連港、營口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