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異端的權利
擴展閱讀
貴州百靈集團股票行情 2024-09-27 23:17:36

異端的權利

發布時間: 2021-05-11 19:23:02

㈠ 茨威格的詳細資料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傳記、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沖動,比如驕傲,虛榮,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著稱,煽情功力十足。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見的珍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偉大的悲劇》等。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於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游歷,結識羅曼·羅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斯蒂芬·茨威格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以德語創作贏得了不讓於英、法語作品的廣泛聲譽」。他善於運用各種體裁,寫過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還從事過文學翻譯。他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最為著稱。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致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圍都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國內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內出版過幾乎所有他的傳記著作和小說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又譯《人生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又譯《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滑鐵盧之戰》、《危險的憐憫》等;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異端的權利》、《麥哲倫航海紀》、《斷頭王後》、《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又譯有《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三位大師》、《同精靈的斗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三作家》等。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被世界上公認為最傑出的中篇小說家之一。

㈡ 茨威格的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奧地利的著名作家,從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語創作贏得了不讓於英、法語作品的廣泛聲譽」。他善於運用各種體裁,寫過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還從事過文學翻譯,但他的作品中以傳記和小說最為著稱。

㈢ 第五十三簽 中上簽 失意番成得意時 龍吟虎嘯兩相宜 青天自有通霄路 許我功名再有期

科學是反映事實真相的學說。科學首先是一種學說,這種學說是對事實真相的客觀反映。科學與事實真相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學
科學是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就是科學.科學有別於真理,真理就是一定前提條件下的正確的客觀規律及其描述,而科學就是一定條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實踐機器描述;科學不一定是真理,真理就一定是科學。 科學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對象.進行無限放大和無限縮小,在無限放大和縮小的過程中.找到接近100%的完美理論.得出價值.做出貢獻.看看你現在的生活.航母.互聯網等等........這些科學的意義平凡於人類的生活當中。科學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思維嚴謹地研究問題的方法。 科學是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了解中國科學的權威著作是-李約瑟和他的《中國科學技術史》. 科學是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科學是人類智慧結晶的分門別類的學問。科學就是講求證據,邏輯嚴密的人類認知。 哲學家和科學家經常試圖給何為科學和科學方法提供一個充分的本質主義定義但並不很成功。尼采認為人們容易忘記,科學其實是一種社會的、歷史的和文化的人類活動,它是在發明而不是在發現不變的自然規律。某些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像費耶阿本德(Feyerabend)和羅蒂,可能會同意他的這種看法。他也認為,落入科學主義窠臼是愚蠢的---科學主義相信科學能最終解決所有人類問題,或者發現隱藏在我們感覺經驗到的日常世界背後的某些真實世界的隱藏真理。但是,他完全支持把科學視為一種現象學的、實用的---因此不太野心勃勃的---活動的觀點。當然,後現代主義對科學的定義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隨意引用會出錯。 科學的定義:對一定條件下物質變化規律的總結。 科學的特點:可重復驗證、可證偽、自身沒有矛盾。 科普是科學普及的簡稱。 講述自己的論據和結論,讓讀者自行驗證此結論是可重復的規律(科學)的過程,被稱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聽者去驗證,只希望聽者接受講述觀點的傳播形式。 不經驗證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科學不一定是真理,但科學的追求目的是真理.科學的研究內容有二:一是揭示宇宙萬物的本質特性和規律,二是對萬物的原有狀態的重組,使其成為有某種性能的能滿足人們某種實踐需求的東西。 對沒有能力理解或驗證的人講科學,應該叫啟蒙教育,多用於在兒童還不知道基本科學驗證方法的時候講述科學知識。這不適用於理論交鋒之時,此時主要講證據。學校的教材才是經得起推敲和實驗證明的標準的科普讀物。 迷信不一定是錯的,每個人都不是全才,都會或多或少的迷信權威、專家,不經驗證而相信。所以迷信不可怕。但分不清科普和迷信,就可能分不清科學和假科學。 公認,是指交談雙方認可的,不是虛指。 例如:8大行星說法的公認,是指科學大會通過決議,而不是地球 科學
上大多數人知道,或承認,後一標準是不容易驗證的。 但是科學家也有錯的時候:例如亞里士多德,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他的重物先落說被發現需要修正。 修正後的論述:在做自由落體實驗時,如果兩物體受到相同的、與運動方向相反的空氣阻力,其它條件完全相同,則較重的物體先落地。 (注意:原結論重物先落證偽的最好實驗不是兩個不同重量的球做實驗,而是帶降落傘的人和小石頭比,石頭先落) 1888年,達爾文曾給科學下過一個定義:「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達爾文的定義指出了科學的內涵,即事實與規律。科學要發現人所未知的事實,並以此為依據,實事求是,而不是脫離現實的純思維的空想。至於規律,則是指客觀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因此,科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實踐檢驗和嚴密邏輯論證的,關於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本質及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 《辭海》1979年版: 「科學是關於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它是適應人們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它是人們實踐經驗的結晶。」 《辭海》1999年版: 「科學: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的規律的知識體系。 法國《網路全書》: 「科學首先不同於常識,科學通過分類,以尋求事物之中的條理。此外,科學通過揭示支配事物的規律,以求說明事物。」 前蘇聯《大網路全書》: 「科學是人類活動的一個范疇,它的職能是總結關於客觀世界的知識,並使之系統化。『科學』這個概念本身不僅包括獲得新知識的活動,而且還包括這個活動的結果。」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 「可以簡單地說,科學是如實反映客觀事物固有規律的系統知識。」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將科學與唯物主義畫等號,這其實是錯的。科學是表現客觀世界的規律,而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唯物主義就是對的,事實上唯物主義不一定就是對的。 《中國幸福學研究》: 「什麼是科學?科學就是有關研究客觀事物存在及其相關規律的學說。 什麼是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就是利用「有關研究客觀事物存在及其相關規律的學說」能為我所用,為人類所用的知識。 科學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人們研究客觀事物的不同,科學與科學技術是兩個可以互相轉化概念,也就是說科學可以是科學技術,科學技術也可以是科學。比如汽車發動機理論相對汽車這個事物而言,這個理論就可稱之為汽車發動機科學,而汽車理論就是諸如發動機科學,機械傳動科學,電子科學等科學綜合應用的汽車科學技術;而發動機理論也是一門科學技術,是包含材料科學,燃料科學,力學等科學綜合應用的科學技術。所以,講科學和科學技術要有針對性,否則科學和科學技術的概念就容易混淆。」
編輯本段詞語定義
「科學是暫時可被知而還沒有被推翻的知識」我們稱作「科學」,是存在一定的時空中有一定約束條件的可知的認識。暫時還沒有被推翻掉的知識叫作科學。所以科學裡面許多的定律,被另外一代,或者另外一批,新的一代的科學家,新的發現淘汰掉的時候,原來被認為是「金科玉律」絕對沒有錯的科學,一個一個淘汰掉。所以科學不等於「真理」。科學不過是對被造界的物質范圍裡面暫時一些,可靠的,但不是絕對的知識。
編輯本段基本定義
科學是崇尚真理和真實的人們的,永無止境地探索、實踐,階段性地趨於逼近真理,階段性地解釋和揭示真理的階段性、發展性、歷史性、辯證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點,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且是一項成果的絕大部分有利於造福人類社會的高尚事業。 科學,應該是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科學就是知識。第二,科學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識,它是理論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第三,科學是人類和科學家群體、科學共同體對自然、 科學幻想
對社會、對人類自身規律性的認識活動。第四,在現代社會,科學還是一種建制。第五,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提出)。 貝爾納則把現代科學的主要特徵概括為六個方面:一種建制;一種方法;一種積累的知識傳統;一種維持或發展生產的主要因素;構成我們的各種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的各種態度的力量之一;與社會有種種相互關系。 科學的誕生和人類的歷史基本上一樣久遠。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700萬年,據考古發現,大約距今30萬年前,原始人就在製造石器的過程中,開始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在距今一兩萬年前,原始人發明了新的勞動工具—弓箭。弓箭的發明人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組織地狩獵,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剩餘的獵物則被飼養起來,使人類由狩獵進入畜牧的時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繞鑽桿打孔的方法鑽木取火,又發明了摩擦生熱的制火技術,不僅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而且增加了生產的手段;用火煉制粘土,發明了制陶技術;用火熔化銅和鐵,製造出金屬農具,使人類結束了一萬多年的遷徙不定的生活,進入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從而開始了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 同時,科學是人種人類意識對客觀自然的一種正確的認識,它是來源於實踐(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指導人類進行新一輪的實踐並接受實踐的檢驗從而進行具體有續的整理的周而復始的過程。 通俗地說,科學是一種態度、觀點、方法!同時,科學的東西本身具有悖論!也就是說,不同的專業學科的東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認為是矛盾的!其實,它反映了科學地認識事物的不同的多個復雜方面! 實際上,在此以前,由於科學一詞從來就沒有嚴格定義過,所以會引起一系列的混亂和無謂的爭論。比如: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是什麼?科學與宗教的區別是什麼?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問題。所以時代要求我們盡早地給出恰當的定義以解決這些爭議。 該定義中「逼近真理的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該定語是自己加進去的,原因是為了明確科學的涵義,即明確科學是一個怎樣的知識體系(我至今為止不明白為什麼很多書上為什麼不敢明確地加上它)。其中「矛盾」當然是指邏輯矛盾。 「知識體系」是人們對科學的最初認識。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條理性和結構。這一點,任何一本經典著作都多少具有這種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數《幾何原本》了。中國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條理的,也許是我不學無術,自認為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書)。不過科學這種知識體系已不象某些知識體系那樣規模那麼小,討論范圍那麼窄了,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其野心甚至企圖包羅萬象無所不及。這么大的體系仍要保持很強的條理和結構,這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但知識體系並不只有科學一種,所以必需明確科學是怎樣的知識體系。定義中前面部分給出了限定,跳過一段再討論。 很早有人就認識到了科學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社會事業,但其意義是隨時代發展進一步深化的。而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們不易理解的。知識表現在書本里怎麼又是一種社會活動呢?不能被別人理解,不能被別人重復驗證,這本身就不叫知識,為什麼還要強調其社會性呢?這是因為科學對知識的認識要遠遠比其它對其的認識嚴格。不管對巫師、宗教徒、平民還是科學家來說,知識都是指正確的陳述,正確的預見,即知識就是人認為的「真理」。但只有科學家才非常嚴格地審視「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語句(常稱為公理)是否來源於直覺、實驗或有充分理由,而且嚴密地審查推導過程中的任何細節,並考查其任一導出結論是否與實驗或生活經驗相沖突。而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的人能做的,因 科學刊物
此需要教育,需要許多的科學家的共同勞動,也需要廣大民眾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隨著科學的越來越發達,科學的復雜程度越高,其社會性也就越強。 「逼近真理」是強調科學的特質,與其它相比,科學最強調懷疑和創新,因為科學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覺為前提的。同時科學也非常強調繼承和借鑒!認為所有知識都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科學追求的是主客觀世界的統一,但畢竟主觀世界與客觀存在並不是一回事,知識再正確,也只是逼近對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觀世界。比如說:理想氣體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溫常壓下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是因為這些氣體分子的線度遠小於它們之間的距離。而范德瓦爾斯對理想氣體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氣那樣的真實氣體。科學家們懂得他們的理論一開始就是近似,所以他們從未指望從其理論導出的結論與真實世界無絲毫誤差。所有的知識是人造的,是主觀世界的產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進化而已,他們也會有錯。自然界的秘密存在於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樣特點表現自己,但不會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達出來。可見用「最逼近真理」這一詞項既強調科學的嚴密性,又強調了科學對世界的認識意義。 「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該定語反映了科學對完美的追求,強調了科學也有個成長過程。普通人犯錯誤是經常的,偉人也會犯錯誤,象牛頓、愛因斯坦和馬克思這樣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錯誤的理論。羅素的著作中,經常描寫偉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節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馬爾薩斯四年內添三個孩子;提倡無為的叔本華對晚來的榮譽欣喜若狂;被稱為實驗科學的始祖的培根則不知道為他治病的哈維發明血液大循環理論。偉人尚且如此,那麼集所有偉人智慧的科學內容要想沒有一點自相矛盾的暇點則十分困難,而且體系越大越難以沒有錯誤,特別是新學科,需要時間的檢驗。任何科學都有個成熟的過程。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科學也許是某種情境下的近似,在無限推廣時就可能出現矛盾,而科學決不會裝作沒有看見,必定要去解決這一矛盾,使科學向前邁進。由邁克爾遜實驗引起的相對論、由黑體輻射實驗引起的量子力學以及理發師悖論引起的數學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後發展起來的。 我們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在使用「科學」這一概念的時候,我們表達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有必要做出明確地解釋。 科學是使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實現具體統一的實踐活動,是通往預期目標的橋梁、是聯結現實與理想的紐帶。也可以說科學是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包括真實的聯系與變化的規律)和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事物、條件、環境)的實踐活動。這是科學的內涵。科學性就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真實屬性,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能夠實現具體統一的屬性(是否科學,科學的,是指科學性)。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和探索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過程是科學研究;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實現預期目標)的方法、措施、手段是科學技術;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是運用科學;符合客觀實際的主觀認識是科學知識;符合客觀實際的普遍規律是科學理論;對人類來說首次揭示出客觀實際事物本來面貌的內容是科學發現;變革現實使它產生從未有過的客觀實際是科學發明;按照客觀事物之間的實際聯系與客觀規律進行的思考是科學思考(邏輯思維);運用科學思考的方法分析事物與問題是科學分析;依據科學分析作出的能夠實現預期目標的決策是科學決策;通過多方面重復的或普遍的實踐檢驗與科學思考,看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什麼樣的客觀實際,能否創造出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這種態度是科學態度。用科學態度指導個人行為與社會實踐,這種思想是科學意識與科學精神。科學家是在科學實踐中有重大突破創新(重大發現或發明)的人。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的基本觀點。 真理必須是科學的,否則就不能實現預期的目的。科學的不等於是真理,實現了殺人、放火、戰爭的預期目的,只是正確地運用科學,不一定符合真理,也可能是犯罪。那些只講科學、不講真理的人,有些人已經墮落成為社會的罪人,利用高科技實施犯罪活動已經屢見不鮮,制毒販毒就是典型的案例。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我們學科學知識、用科學技術、發展科學事業,都是為了實現預期的目的,只有這目的崇高而遠大,才能創造人生的高價值與開拓精神的高境界,實現人的大發展;才能創造社會的高效益,促進社會和諧的大發展。科學家只有把目標定在創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上,或者說把科學的功能用在實踐真理與發展真理上,才能使科學成為真理,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要求用科學的態度
只有正確地運用和諧發展的規律與科學技術,才能實現和諧發展的預期目的。 由於科學包含著多方面的因素,科學這個詞被廣泛運用,在不同場合下 科學人物
其含義不盡相同,所以人們覺得科學難以用一段話定義。就象衛星發射和運行軌跡若用一個數學表達式來反映將非常困難復雜而且難以理解,如果針對其不同階段的軌跡採用不同的數學表達式來反映就可能比較容易實現。現在不妨試著用這種的形式來對科學進行定義: 科學活動是指人們從事探索事物存在及變化的狀態、原因和規律的實踐活動,以及在科學知識、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踐活動。 科學知識是指人們通過科學活動後,產生的如實描述事物存在及變化的狀態、原因和規律的認識。 科學體系是指人們把相關的科學知識通過合乎邏輯的組合形成的理論體系(知識體系)。 科學發明是指人們在科學知識、理論的指引下,從事創造人類從未經歷過的事物的實踐活動及其產生的成果。 科學活動的要點在於求真務實、遵從客觀規律,科學知識的要點在於真實,科學體系的要點在於知識的扎實和邏輯的嚴謹。科學的精髓是「真」。 人類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是科學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記憶、聯想、想像、歸納、推理等完整的思維功能。人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是科學產生、發展的原動力。 人類之所以從事科學活動和追求科學知識,是源於人的能力相對於許多事物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是不能與之抗衡的,因而只能順勢而為,按客觀規律辦事,這樣才能謀得生存和發展。
編輯本段詞語理解
綜上所述,一般人在對「科學」這個詞的理解,可能理解為「人類已經找到的代表現實的真理知識內容」(具體的科學知識)或「科學真理的理論」(科學理論體系),也可能是「如何找到並區別稱為科學知識及科學理論的方法」(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後者中,可能也包含科學哲學。 事實上,科學的存在和發展中一個永恆的問題是標准與創新的矛盾。一方面,科學知識的出現必然形成相關的評判正誤的標准,另一方面,科學知識出現的過程就是對原有標准突破 科學
的過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原有標準的限制或壓制。這就需要我們更深刻地反思兩種科學的悲劇:一種是推行錯誤的標准所導致的後果;另一種是肆意創新所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聶文濤面向基層醫院適宜技術培訓講演中說:人類推行糖尿病「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標准(John rollo標准),到重新執行「高碳水化合物」標准(如北京協和醫院標准),這期間無數患者因為錯誤的糖尿病飲食治療進一步喪失了健康。醫學界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該講演引發的強烈震動,正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深刻的科學倫理問題。 斯蒂芬·茨威格在《異端的權利》原文中的兩段話:「(卡斯特里奧與加爾文)在這場戰爭中,存在著一個范圍大得多並且是永恆的生死攸關的問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確定自由和權力間的界標。因為,如果缺乏權力,自由就會退化為放縱,混亂隨之發生;另一方面,除非濟以自由,權力就會成為暴政。」這兩段話隱藏著這樣的意思:(1)應該給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證明自己的權利,或者說一切反對異端見解的人必須提供證據;(2)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都需要證明自己的正確,而無需在此之前抱怨社會的不理解。(3)所謂科學發展的意義,正在於改變人類原有的認識。因此,選擇錯誤是一種權利,否則就沒有科學探索的合理性。 沒有標准可能喪失人道;標准本身隱含的錯誤也能並不人道。因此,科學是一個超越了正確和錯誤本身的社會問題。

㈣ 異端的權利的目錄:

前言 以寬容的名義
第1章 加爾文奪權
第2章 「教規」
第3章 自由捍衛者
第4章 塞爾維特事件
第5章 塞爾維持之死
第6章 宗教寬容宣言
第7章 被告:加爾文
第8章 暴力消滅良心
第9章 兩極交匯
附錄 加爾文時代大事記
史記
1536年紡織業勃興
1553年「血腥瑪麗繼位
1563年特倫托會議
1564年西方迎來愚人節

㈤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寫道:啟蒙思想完全是針對「中世紀只知道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

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中!願你明白!祝福你!
http://wenku..com/view/c557ccff7c1cfad6195fa7cc.html
夠具體了吧!

㈥ 有關茨威格的資料(詳細)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2月28日出生於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工廠主家庭。父親經營紡織業發家致富,與大多數的同行相比,父親要體面的多、很有教養、鋼琴彈的非常出色,書法清麗,會說法語和英語。母親出身於義大利的一個金融世家,從小就說義大利語(這些對於茨威格的語言和文學上的天賦的形成,無疑具有重大的影響),他們都屬於奧地利上層社會,茨威格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文藝熏陶。在這樣一個上流的幸福家庭中,優裕的環境為茨威格童年的成長、受教育、文化藝術上的熏陶,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茨威格十六歲便在維也納《社會》雜志上發表詩作。

1899年,茨威格中學畢業,後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德國和法國文學期間,茨威格接觸了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譯過法國波德萊爾和魏爾倫、比利時凡爾哈倫的詩歌。1900年曾去柏林學習過一個學期。他有意識地深入社會底層,了解一些遭人唾棄的卑賤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世界。1903年獲博士學位。

1901年第一部詩集《銀弦》出版。1904年後任《新自由報》編輯。後去西歐、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歷。在法國結識了維爾哈倫、羅曼·羅蘭、羅丹等人,受到他們的影響。1911年出版的小說集《初次經歷》寫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動的心理。當然,《夜色朦朧》是最有趣的。此外,他還喜歡寫宮廷蜚聞,比如瑪麗·斯圖亞特,還有他的公主們瑪麗·安托內特。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從事外國文學(主要是詩歌)的翻譯工作。戰爭爆發後流亡瑞士,與羅曼·羅蘭等人一起從事反戰活動,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他的第一部反戰劇《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1919年後長期隱居在薩爾茨堡 ,埋頭寫作。1928年應邀赴前蘇聯,與高爾基結識。戰後他目睹人民的災難和社會道德淪喪,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靈魂。他的作品匠心獨具,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社會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見的溫存和同情」(高爾基語)塑造了不少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馬來狂人》(1922年)、《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1922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年)、《感情的紊亂》(1927年)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於次年移居英國。1938年入英國籍。不久離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時值法西斯勢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鄉歐洲」的沉淪而感到絕望,遂於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麗莎白·奧特曼(33歲)在里約熱內盧近郊的佩特羅波利斯小鎮的寓所內雙雙服毒自殺。病理學家認定他們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點鍾之間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發現時,茨威格與妻子擁躺在床上,一瓶礦泉水放在床邊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

茨威格在遺書中寫道:「在我自覺自願、完全清醒地與人生訣別之前,還有最後一項任務殛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謝這個奇妙的國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給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場所。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與日俱增。與我操同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亦已自我毀滅,從此以後我更願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開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因常年無家可歸、浪跡天涯而消耗殆盡。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及時不失尊嚴地結束我的生命為好。對我來說,腦力勞動是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是這個世界最崇高的財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願他們經過這漫漫長夜還能看到旭日東升!而我這個過於性急的人要先他們而去了!」茨威格去世後,巴西總統下令為這位文學大師舉行國葬。

茨威格的回憶錄《昨日的世界》(1942年)、小說《象棋的故事》(1941年)以及未完成的長篇傳記作品《巴爾扎克》都在作者死後先後出版。1982年在作者的遺稿中又發現了一部長篇小說的手稿《富貴夢》。其他作品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 《看不見的珍藏》 ,《月光小巷》,《里昂的婚禮》,《無形的壓力》 ,《償還舊債》,《女僕勒波雷拉》, 《偶識此道》,《舊書販門德爾》, 《既相同又不同的兩姐妹》,《是他嗎?》, 《變形的陶醉》,《象棋的故事》 ,《情感的迷惘》,《奇妙之夜》, 《雷潑萊拉》,《一顆心的淪亡》, 《巧識新藝》,《舊書商門德爾》, 《日內瓦湖畔的插曲》,《桎梏》 等。
《偉大的悲劇》選入中學課本.

㈦ 異端的權利的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於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游歷世界各地. 代表作《人生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異端的權利》、《麥哲倫航海紀》、《斷頭王後》、《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等。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沖動,比如驕傲、虛榮、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著稱,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的曲折、離奇的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斯蒂芬·茨威格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以德語創作贏得了不讓於英、法語作品的廣泛聲譽」。他善於運用各種體裁,寫過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還從事過文學翻譯。他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最為著稱。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致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圍都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說家之一。國內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內出版過幾乎所有他的傳記著作和小說文集。他的文章(編者加名《列夫·托爾斯泰》)被收錄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書中。
他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篇小說家之一。1899年中學畢業後在 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1903年獲博士學位。16歲就在刊物上發表了處女作。1901年第一部詩集《銀弦》出版。1911年出版的小說集《初次經歷》寫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動的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瑞士,他的第一部反戰劇《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戰後他目睹人民的災難和社會道德淪喪,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靈魂。他的作品匠心獨具,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社會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見的溫存和同情」(高爾基語)塑造了不少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馬來狂人》(1922)《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1922)《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感情的紊亂》(1927)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於次年移居英國。1938年入英國籍。不久離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時值法西斯勢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鄉歐洲」的沉淪而感到絕望,遂於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在里約熱內盧近郊的寓所內雙雙服毒自殺。他的回憶錄《昨日的世界》(1942)、小說《象棋的故事》(1941)以及未完成的長篇傳記作品《巴爾扎克》都在作者死後先後出版。1982年在作者的遺稿中又發現了一部長篇小說的手稿《富貴夢》。
人類思想史上的意義:
《異端的權利》原文的兩段話可以解釋這次斗爭的意義:「就問題的根本來說,這歷史性的斗爭超越了它所發生的那個時代時空的限制。那不是一些狹隘的、可下定義的神學觀點上的爭執,也不是有關塞維特斯其人的爭論,甚至不是裁決自由派和正統派新教教義之間的爭端。在這場戰爭中,存在著一個范圍大得多並且是永恆的生死攸關的問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確定自由和權力間的界標。因為,如果缺乏權力,自由就會退化為放縱,混亂隨之發生;另一方面,除非濟以自由,權力就會成為暴政。」
聶文濤認為這兩段話隱藏著這樣的意思:(1)應該給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證明自己的權利,或者說一切反對異端見解的人必須提供證據;(2)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都需要證明自己的正確,而無需在此之前抱怨社會的不理解。(3)所謂科學發展的意義,正在於改變人類原有的認識。因此,選擇錯誤是一種權利,否則就沒有科學探索的合理性。

㈧ 茨威格作品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三大師》和《一個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日後周遊世界,結交羅曼·羅蘭和弗洛伊德等人並深受影響。創作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以傳記和小說成就最為著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1934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殺。

(8)異端的權利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說創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慾、女性」為主題,通過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展現出的各種復雜豐富的感情活動和心理狀態,恰與中國讀者的審美期待視界相融通。

這些小說文本或者重視對少男少女青春萌動的心理剖析,或者記錄為情慾所驅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靈自白,或者描寫暮年男女激烈情感歷程的悲苦回憶。讀者在茨威格的作品裡「發現了一個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並為此與它們產生了「共鳴」。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並不是個和平世界,貌似安全的表象下隱藏著動盪不安,戰爭陰雲的籠罩使到處呈現出血腥和混亂。生活在這一時代的歐洲人難免或多或少地承受著環境變異歷帶來的負面結果:物質的貧乏、環境的壓抑與精神的負擔。

㈨ 《異端的權利》這本書怎麼樣

1. 這本書是小說家言,但有其可取之處。

2. 加爾文在處死塞爾維特的事情上犯了錯誤,但他仍然可能是後無來者的自由守望者。

再做一個聲明:我的敘述不可能完全客觀公正,僅就我所知道的有限知識做基本判斷。鑒於我「加爾文的宗教改革之感恩後裔」這一身份,難免偏袒加爾文——這是因為我認同加爾文的價值,歡迎就這一重大問題進行探討,隨時准備修正我的觀點。
這本書講的是「蚍蜉撼大樹」的故事,勇敢、高尚而弱小的卡斯特利奧對抗兇殘、邪惡而強大的加爾文。寫於1936年,茨威格55歲,加爾文去世的時候年55歲,時間如此的巧合,若不是二者相差四個世紀,好像茨威格的書有給加爾文蓋棺論定的意思。1936年,是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後的第四年,是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後的第三年,是希特勒擴軍破壞凡爾賽和約的第二年,是茨威格的劇本《沉默的女人》遭希特勒禁演的那一年。公開的批評元首成為不可能,熱愛自由的茨威格又不能把氣往肚子里咽,於是就有了這本《異端的權利》。
這本書在Stefan Zweig的作品中歸類為Biographies and historical texts,這類作品想要擺脫「偏見」二字是不容易的。《異端的權利》是我讀過形容詞使用最頻繁的一本書,其煽動力令人嘆為觀止,讀來頗為激動人心,彷彿元首的演講一樣。網路對茨威格的介紹有這樣一句:

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沖動,比如驕傲、虛榮、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著稱,煽情功力十足。
在這本書里,茨威格向我們介紹了那位宗教改革的激情歲月中的中流砥柱——約翰·加爾文——他也影響了後世500年的世界風雲。大部分的中國讀者可能是通過這本小書接觸加爾文的。於是那個狂熱而邪惡的獨裁者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在中國讀者的腦海里。中文譯本最早由三聯書店在1986年推出,那時中國正在發生一些無需多言的明顯變化,這本書對彼時中國人的影響可想而知。
以上是這本書的基本背景。以下分兩點分別介紹我的看法,而這兩點又是互相聯系的。
1.從茨威格的書中能找到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首先,表達一下我讀此書時候的主觀感受,那就是痛苦萬分。因為倘若我不知道加爾文這個人,我會抑制不住沖動用最惡毒的話去咒詛他,他罪惡累累,是古往今來最大的獨夫。然而我知道加爾文,我讀他的傳記,讀他的著作,甚至在他作品的幫助下,我體會過有生以來與上帝最親密的時刻。然而如何把這兩個加爾文合二為一呢?絕不可能。所以我不得不讀幾段就停下來休息。這是我最累的一次閱讀體驗。
其次,我終於找到了閱讀此書的恰當方法,那就是——把所有的形容詞全部拋開。這樣做之後,閱讀速度提高了,我也不再把思想膚淺地停留在茨威格重點刻畫的獨裁者形象上,本書的真正價值便浮現出來。本打算反駁的,不再反駁了,一來太累,二來價值不大。
本書的價值:
1)在政治方面,追求真理,並說出其信仰的真理,永遠不應視之為罪行。絕不應強使別人接受某一種信念。信念是自由的。掌權者沒有權力殺害觀點不同的人。
2)在宗教方面,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上帝之存在一樣清晰易曉,所以宗教寬容是第一要務。(此書的重點在於第一方面,第二方面著墨極少。關於宗教寬容,後世有太多討論和實踐,此處不表。)
此二點足以概括本書的所有內容。本書不是以這二點為基礎展開論述的,而是以非常手法塑造極端的人物形象繼而烘托出來的對思想壓迫的抗議。說實話,讀這本書有點——浪費時間,當然,對於1986年的中國人來說,已經不容易了。
2.如何評價加爾文?
關於加爾文的中文著作太少,除了《異端的權利》,就是麥格拉斯和凡赫爾斯瑪的兩本《加爾文傳》,以及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羅馬書注釋》《基督徒生活手冊》等少數幾本譯著,另外還有幾本教會史。現實當中很少聽到有人提起加爾文(畢竟大部分中國人是不知道加爾文的),網路上關於加爾文卻是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可以說加爾文是宗教改革以來爭議最多和受誤解最多的人(沒有之一)。
然而就我自己的閱讀體驗來說,加爾文是500年來對人性的幽暗認識最深刻而精準的人(沒有之一)。當我閱讀加爾文的時候,他的文字對我來說是真實的,彷彿最角落的黑暗都被他看到,叫人無處可逃——這是因為他也看到自己最黑暗的角落。他不只是一個教師,而且是一個陪我一同行走的弟兄。常有人問如果流落荒島最想帶的書是什麼,我想,我最想帶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基督教要義》,若是能帶上《魯濱遜漂流記》也不錯。(在此推薦齊宏偉的一篇介紹加爾文的文章寫在看到《基督教要義》全譯之際(小約翰))
相反,茨威格這樣的人道主義者對人性的認識就膚淺得多,否則他也不會沉浸在對《昨日的世界》的追憶中,在對當下世界敗壞的失落中殺掉自己。不住的贊美人性高貴的哲學是愚蠢的,它們不斷地要做人的師父,卻不肯稍微體諒一下人性的軟弱,也不肯對人之陷於罪惡報以同情,一邊贊美高尚的人一邊審判罪惡的人,彷彿人類可以劃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種群——這是啟蒙作家們帶來的。
難道沒有一條道路,可以使罪惡的人擺脫罪惡嗎?究竟是加爾文更殘酷,還是茨威格更殘忍呢?這是智者見智的問題。
加爾文被攻擊最多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思想上的——預定論,另一方面是行為上的——燒死塞爾維特。
關於第一方面,說實話,人類最古老的毛病就是驕傲,不能謙卑。人們太習慣於對不了解的東西隨意的發表評論卻不能為之負責。豐富的預定論豈能是樸素的宿命論所能相比?有很多關於預定論的解釋,不過我更認同一種說法:在認識人的完全敗壞之先,不能理解預定論——這不只是一個道理,更是一個體驗。
關於第二方面,加爾文是逃不掉的。不過事情經過是否像茨威格書中所寫的那個樣子呢?在茨威格提出控訴之後,為何人們不傳喚被告為自己辯解就開始審判加爾文呢?搜搜《異端的權利》看看吧,你是否能找到一篇文章為加爾文辯解呢?在世界末日之前,人們恐怕不會對此達成共識了,最公正的審判交給永生上帝吧。
最後給一個忠告: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這本書上,讀一讀加爾文自己的著作吧,比這有益處得多。

㈩ 茨威格的文章

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混亂的感覺》《人的命運轉折點》(又譯《人生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又譯《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滑鐵盧之戰》《危險的憐憫》等;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異端的權利》《麥哲倫航海記》《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同精靈的斗爭》《三位師》《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三作家》、《羅曼·羅蘭》、《斷頭皇後》(或《斷頭艷後》)、人物傳記《列夫·托爾斯泰》等一些極好的作品。他的作品《偉大的悲劇》(選自《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列夫·托爾斯泰》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