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汾陽古城牆拆了而平遙古城牆卻還在
汾陽過去是五連城,分主城、東西南北關各有輔城,汾陽古稱汾州府,級別較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曾經歷過多起戰役,在汾孝戰役中毀壞嚴重,建國初期在大改造中拆除
B. 歷代呂梁分別指哪些地方
呂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當時呂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陽邑及瓜衍縣等。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呂梁為趙國境域,境內設有中陽、茲氏(即前瓜衍,今汾陽、孝義一帶)、大陵(即前「平陵」,今文水)等。秦莊襄王四年(前246)設太原郡後,呂梁遂為太原郡境域,設有大陵、茲氏等縣。
漢初,呂梁仍為太原郡境域。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設西河郡後,呂梁分屬西河、太原、平陽三郡。大陵、平陶(今文水平陶村)、茲氏為太原郡轄縣;藺、皋狼、中陽、離石、土軍、隰、臨水為西河郡轄縣;蒲子縣為平陽郡轄縣。王莽代漢後,茲氏縣改茲同,大陵縣改大寧,平陶縣改多穰,臨水縣改監水。東漢始立後各縣遂復舊名。
東漢初,呂梁屬於西河、太原、河東三郡。離石、藺、皋狼、臨水、中陽、平周為西河郡轄縣;大陵、平陶、茲氏為太原郡轄縣;蒲子縣屬河東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九月「因匈奴寇掠,西河郡治南徙五百九十里」遷至離石縣,為呂梁境內最早的郡級建置。同年,臨水縣並入離石。中平年間美稷縣「南徙於茲氏縣界,尋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8年)「南匈奴內附」, 左部居於茲氏,中部居於大陵。
三國初分,呂梁為魏國境域。黃初二年(公元221年)設置西河郡,治茲氏縣,轄離石、中陽等縣;大陵、平陶二縣仍屬太原郡,蒲子縣仍為平陽郡轄縣。
西晉,呂梁境內各縣分屬於西河國和太原國,屬縣未變,僅茲氏縣改隰城(西河國附郭縣,今汾陽)。東晉十六國時期,呂梁境內較為混亂。後趙石勒元年(公元319年)「以離石縣境荒廢」設置永石郡,尋改西河,後燕置離石護軍。永興後西河郡並入太原郡。
北魏初立,呂梁為太原郡境域,設置有大陵、平陶、茲氏等縣。天興初增設離石鎮,延和三年(公元434年)設吐京鎮,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吐京鎮下設嶺東、嶺西二縣,平陶縣諱拓拔燾改平遙縣,後移出區境,大陵縣改受陽。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復置西河郡,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吐京鎮改吐京郡,同年,廢蒲子縣,設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為其轄郡。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設永安縣,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嶺東縣改新城,嶺西縣改吐京。
東魏,呂梁仍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轄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縣屬西河郡;吐京、新城二縣屬吐京郡;受陽縣仍屬太原郡,離石境域仍設離石鎮。
北齊、北周之際,呂梁當兩政權紛爭之地,北齊斛律金所築長城的起點——金鎖關即在區內黃蘆嶺上,今遺址尚存。當時呂梁境內設有西汾州懷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並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稱,治所仍設隰城,西河郡隸屬之。離石鎮改懷政郡,轄縣有昌化、良泉等縣,蔚汾縣屬神武郡,受陽縣屬太原郡,吐京、新城二縣屬吐京郡,後因裁郡改屬懷政郡。北周建德年間,西汾州改稱石州;大象年間,南朔州改稱介州;並增設定胡、窟胡、烏突三縣及同名郡。
隋,呂梁分屬於離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樓煩郡、龍泉郡。離石、修化(窟胡縣改)、太和(烏突縣改)、平夷、定胡(治所在今柳林孟門)、寧鄉等縣屬離石郡,西河郡轄縣有隰城、永安二縣,受陽縣仍屬太原郡,嵐城縣屬樓煩郡,石樓縣屬龍泉郡。
唐代,呂梁分屬於石州、汾州、隰州、嵐州、並州(後改太原府)。西河(隰城縣改)、孝義(永安縣改)二縣屬汾州,離石、平夷、定胡(治所在今柳林孟門)、臨泉、方山屬石州,宜芳、合河二縣屬嵐州;石樓、溫泉二縣屬隰州,交城(新析置)、文水二縣屬並州(太原府)。
五代時期,呂梁境域內所屬未變。
宋代,呂梁分屬於石州、汾州、嵐州、隰州、晉寧軍、太原府。離石、平夷、方山為石州轄縣。西河、孝義為汾州轄縣;宜芳、合河為嵐州轄縣;石樓、溫泉為隰州轄縣;定胡(治所在今柳林孟門)、臨泉為晉寧軍轄縣;交城、文水二縣為太原府轄縣。
金代,僅因晉寧軍被撤銷,轄縣改屬石州,其它州縣的隸屬未變。
元代,呂梁大部屬於太原路(後改冀寧路)管轄,境內設置有交城縣、文水縣、興州、嵐州、臨州、石州(轄離石縣、寧鄉縣)、汾州(轄縣有西河縣、孝義縣)。石樓為晉寧路轄縣。
明初,呂梁除石樓縣屬隰州外,境內州縣均屬太原府。縣有興縣、嵐縣、臨縣、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轄寧鄉縣〕、汾州(轄孝義縣)。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汾州升為府,並倚郭設汾陽縣,原太原府所轄州縣、臨縣、永寧州(隆慶三年後,石州改)及轄縣寧鄉縣和原汾州轄縣改屬汾州府,府治設汾陽縣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樓縣改屬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變。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寧州廢州改縣,三年(1914年)1月,永寧縣改離石,寧鄉縣改中陽。民國七年(1918年),增設方山縣。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呂梁各縣均屬晉綏邊區(先稱晉西北)行政公署。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後,呂梁境內設興縣專區和汾陽專區,興縣專區轄有興縣、臨縣、離石、方山、嵐縣等11縣,汾陽專區轄縣有汾陽、孝義、交城、文水、中陽、石樓等9縣。
1951年3月27日汾陽專區撤銷,交城、文水、汾陽、孝義等縣劃歸榆次專區,中陽縣劃歸興縣專區;石樓縣劃歸晉南專區。
1952年7月1日,興縣專區撤銷,興縣、嵐縣劃歸雁北專區;臨縣、方山、離石、中陽劃歸榆次專區。
1954年7月1日,離石、方山二縣合並為離山縣。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縣並入汾陽縣,中陽縣與離山縣合並為離石縣,孝義縣並入介休縣,嵐縣分別劃入靜樂和興縣,石樓縣並入呂梁縣。1959年9月19日除孝義縣以外其它各縣恢復建置,1961年5月恢復孝義縣建置。
1971年5月,呂梁地區組建,同時恢復方山縣,新增設婁煩、交口二縣;1972年4月,婁煩縣劃歸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設柳林縣。1992年孝義撤縣設市,1996年離石、汾陽撤縣設市。
2003年10月23日,國務院批准呂梁撤地設市,同時離石由縣級市改為市轄區。
2004年7月9日,呂梁撤地設市正式掛牌。
C. 古時山西「九府十六州」的各府名州名
山西省 (領九府。十直隸州六州。八十七縣)。
○太原府(名並州。領一州。十縣)陽曲(狼孟。附府)太原(晉陽)榆次(山[言*爾])太谷(陽邑)祁縣(雲州)徐溝(塗水)交城(靈川)文水(大陵)岢嵐州(嵐谷)嵐縣(合會)興縣(臨泉)。
○平定州(名上艾。領二縣)孟縣(烏河)壽陽(受州)
△忻州(名秀容。領二縣)定襄(晉昌)靜樂(汾源)
代州(名雁門。領三縣)五台(台州)[山*(厚-日+白)]縣(唐林)繁峙(鹵城)。
○保德州(名定羌。領一縣)河曲(隩州)。
○平陽府(名平河。領一州。十縣)臨汾(白馬。
附府)洪洞(禽昌)浮山(神山)岳陽(安澤)曲沃(沃國)翼城(北)太平(東敬)襄陵(乾壁)汾西([((巨-匚)@一)/((└@矢)*匕)]縣)鄉寧(北屈)吉州(耿州)。
○霍州(呂鄉。二縣)趙城(永安)靈石(冷泉)。
○蒲州府(名河中。領六縣)永濟(蒲阪。
附府)臨晉(北解)虞鄉(南解)榮河(寶鼎)萬泉(薛通)猗氏(桑泉)。
○解州(名解梁。
領四縣)安邑(虞州)夏縣(翠岩)平陸(大陽)芮城(浢水)。
○絳州(名東雍。
領五縣)垣曲(毫城)聞喜(左邑)絳縣(南絳)稷山(高京)河津(龍門)。
○隰州(名龍泉。領三縣)大寧(五城)蒲縣(昌州)永和(樓山)。
○潞安府(名上黨。領七縣)長治(夾寨。
附府)長子(樂陽)屯留(余吾)襄垣(史水)潞城(黃泉)壺關(壺口)黎城(刈陵)。
○汾州府(名汾陽。領一州。七縣)汾陽(茲氏。
附府)孝義(吐京)平遙(清世)介休(隨城)石樓(上軍)臨縣(北和)永寧州(西河)寧鄉(中陽)。
○沁州(名陽城。領二縣)武鄉([湟-王+工]氏)沁源(谷遠)。
○澤州府(名長平。領五縣)鳳台(丹川。附府)高平(泫氏)陽城(薄[泳-永+(采-木+幸)])陵川(光狼)沁水(端氏)。
○遼州(名遼陽。領二縣)和順(梁榆)榆社(偃武)。
○大同府(名雲中。領二州。七縣)大同縣(恆安。
附府)懷仁(錦屏)渾源州(淳山)應州(金城)山陰([湍-而+王]陶)陽高(白登)天鎮(廣牧)廣靈(平舒)靈邱([廿/(方*氏)]泉)。
○寧武府(名神武。領縣四)寧武(樓煩。
附府)偏關(美稷)神池(武州)五寨(秀容)。
○朔平府(名朔方。領一州三縣)右玉(玉林。附府)朔州(鄯陽)左雲(雲川)平魯(中陵)。
網上資料不太好找,這里顯示的可能不全。你可以到這里查詢「山西」看看: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3/1244_009.htm
D. 請問山西省汾州府在什麼時候改名改現在什麼名
汾州府是山西省明清時期的九府十六州的大府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省西河縣置汾州(直隸州),兼領平遙、介休、孝義三縣。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升汾州為汾州府,依郭設汾陽縣。又置冀南道,府、道治均駐縣城。此前,縣名雖未以汾陽冠名,而俗以汾陽為縣別名。蓋以縣城居汾水之陽故。清康熙五年(1666)冀南道並入冀寧道,府縣遂隸。原太原府所轄州縣、臨縣、永寧州及轄縣寧鄉縣和原汾州轄縣改屬汾州府,府治設汾陽縣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樓縣改屬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變。所轄縣州有:石樓縣、興縣、嵐縣、臨縣、交城、文水、靈石等。永寧州(轄寧鄉縣〕、汾州(轄孝義縣,平遙縣,介休縣)。民國元年(1912)廢府。
汾州府東至潞安府四百四十里,東南至沁州四百八十里,南至平陽府三百九十里,西南至平陽府隰州二百七十里,東北至太原府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南京二千四百三十里,至京師(今北京)一千三百八十里。
汾陽春秋時屬晉,戰國屬趙,秦屬太原郡,二漢屬太原及西河郡。魏因之。晉為西河國。後魏曰西河郡,後又僑置汾州。北齊改南朔州,後周改為介州,而西河郡如故。隋初郡廢,煬帝復改介州為西河郡。唐初改為浩州。武德三年,改為汾州。天寶初,曰西河郡。乾元初,復曰汾州。五代末,屬於北漢周顯德初,侵北漢得之,置寧化軍,兼領石、沁二州。旋入於北漢。宋仍曰汾州亦曰西河郡。金因之,兼置汾陽軍。元復為汾州,屬太原路。明初,以州治西河縣省入,直隸山西布政司。萬曆二十三年,升為汾州府,領州一、縣七。今仍曰汾州府。
汾州府控帶山河,肘腋秦、晉。戰國時,秦、趙相持,往往角逐於此。東漢之季,西河尤為多事。迨於劉淵發難,中原陸沉,禍亂之徵,未始不自西河始也。周、齊爭勝於河、汾間,郡常為兵沖。隋大業之末,唐乾符以後,太原南指,未有不以州為中頓;平陽北向,未有不以州為啟途者也。北漢保河東,州尤為肘腋重地。宋人於嵐、石、隰三州以至黃河,皆置城戍關,杜河外入麟府路以捍夏人。蓋西北有事,府為必備之險矣。
永寧州位於汾州府西北百六十里。南至平陽府隰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陝西綏德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太原府岢嵐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太原府三百九十里。
春秋時白翟地《齊語》:桓公西征,攘白翟之地,至於西河。即州境也。戰國初為趙之離石邑,後為秦、魏二國之境。秦屬太原郡。兩漢屬西河郡。晉屬西河國。劉淵倡亂於此。後趙石勒置永石郡。後魏為離石鎮。北齊置懷政郡,兼置西汾州。後周改離石郡,又改西汾為石州。隋初,郡廢州存,煬帝又改為離石郡。唐復為石州。天寶初,曰昌化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亦曰昌化軍。金屬太原府。元仍屬太原路。明洪武三年,以州治離石縣省入,仍曰石州,屬太原府。萬曆二十三年,改為永寧州編戶四十里,屬汾州府,領縣一。今因之。
E. 古汾州屬於今山西哪裡
汾州府是山西省明清時期的九府十六州的大府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省西河縣置汾州(直隸州)兼領平遙、介休、孝義三縣。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升汾州為汾州府,依郭設汾陽縣。又置冀南道,府、道治均駐縣城。此前,縣名雖未以汾陽冠名,而俗以汾陽為縣別名。蓋以縣城居汾水之陽故。清康熙五年(1666)冀南道並入冀寧道,府縣遂隸。原太原府所轄州縣、臨縣、永寧州及轄縣寧鄉縣和原汾州轄縣改屬汾州府,府治設汾陽縣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樓縣改屬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變。但在民國元年(1912)廢府。
汾州府,就是現今的呂梁地區,汾州就是汾陽市
F. 清代巡撫的官職全稱是怎麼說啊,比如汾州府,屬於山西的,是說山西汾州府巡撫,還是汾州府巡撫,(清代哦)
巡撫在有清一代作為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只在省一級設巡撫,府州一級是知府知州,所以汾州府是汾州府知府,山西省是山西巡撫。
G. 山西省汾陽市歸哪個市管
汾陽市(縣級市)由呂梁市代管。潞城區(2018年9月撤銷縣級潞城市設立潞城區)歸長治市管轄。
1、汾陽市
汾陽市位於山西省腹地,西依呂梁山,東瀕汾河水,距山西省會太原市108公里,東南與平遙縣、介休市相交,南以虢義河與孝義市交界,西依薛公嶺與中陽縣、離石區為鄰,北沿牆板山與文水縣毗鄰。全境東西長52公里,南北寬37公里,行政區域總面積1179平方公里。
汾陽自春秋初葉(公元前594年)置瓜衍縣始,歷經戰國之茲氏、西晉之隰城、唐朝之西河、明清之汾州,至今已有2600餘年歷史,期間設郡、州、府治長達1690年。民國元年廢府存縣。1951年撤汾陽專區,縣隸屬榆次專區(1958年更名為晉中專區)。
1971年劃歸新成立的呂梁地區。1996年撤縣設市。因地處要沖,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漢之末,曹操分匈奴左部萬餘人落於此;中唐之際,郭子儀在此建功立業,受封汾陽郡王;之後,宋金又置汾陽軍於此,走出一代名將狄青。明萬曆23年,設汾州府。
(7)汾州府擴展閱讀
汾陽市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6月,全市轄5個街道、9鎮、2鄉,即:太和橋街道、文峰街道、南薰街道、辰北街道、西河街道,杏花村鎮、賈家莊鎮、冀村鎮、肖家莊鎮、演武鎮、峪道河鎮、三泉鎮、石庄鎮、楊家莊鎮、陽城鄉、栗家莊鄉,共有262個行政村,38個社區。
1、太和橋街道(轄8個社區)
新開路社區、府學街社區、鼓樓南社區、鼓樓北社區、西府社區、東北社區、汾陽醫院社區、汾陽監獄社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位於府學街。
2、文峰街道(轄9個社區)
崇文社區、東關社區、建昌社區、古庄社區、曹興庄社區、西路家莊社區、峰南社區、吳南社社區、望春社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位於建昌社區。
3、南薰街道(轄5個社區)
南關社區、東南社區、昌寧宮社區、洪南社社區、趙家莊社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位於文峰路。
4、辰北街道(轄8個社區)
北關社區、北關園社區、籽城坊社區、北廓社區、米家莊社區、古賢社區、幸福街社區、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社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位於東北社區。
5、西河街道(轄8個社區)
西門社區、西關社區、北門社區、小向善社區、大向善社區、馮家莊社區、石塔社區、中華街社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位於汾州市場。
6、杏花村鎮(轄18個村)
東堡村、西堡村、小相村、上堡村、下堡村、小相寨村、馮郝溝村、安上村、石老村、莊上村、永安村、上廟村、官道村、張興村、辛庄村、杜村、武家垣村、窯頭村。鎮黨委、政府位於西堡村。
7、賈家莊鎮(轄14個村)
賈家莊村、羅城村、西陳家莊村、董寺村、太平村、前庄化村、後庄化村、小羅城村、西雷家堡村、金井村、新豐村、朝陽坡村、大相村、古浮圖村。鎮黨委、政府位於賈家莊村。
8、峪道河鎮(轄38個村)
劉村、肅靜村、圪垛村、堡城寺村、宏寺村、峪口村、趙家街村、梁家溝村、李家溝村、崖頭村、田褚村、水泉村、張家坡村、王盛庄村、柏草坡村、趙庄村、後溝村、金庄村、桑溝村、開垣庄村、安樂庄村、下池家莊村。
上池家莊村、敖坡村、龍灣村、宋家莊村、向陽村、下張家莊村、上張家莊村、坡頭村、馬家社村、褚家溝村、馮家山底村、余家垣村、相子垣村、交口村、上古池村、任家莊村。鎮黨委、政府位於李家溝村。
9、冀村鎮(轄19個村)
冀村、仁岩村、艾子村、城子村、唐興村、古賢庄村、東河頭村、東馬寨村、南浦村、東遙庄村、東陳家莊村、大會頭村、東宋家莊村、普堤庄村、東社村、富家莊村、李家莊村、東九枝村、西九枝村。鎮黨委、政府位於冀村。
10、肖家莊鎮(轄16個村)
肖家莊村、康寧堡村、八十堡村、青堆村、玉蘭村、何家莊村、西馬寨村、宣柴堡村、高豐村、唐家堡村、孫家莊村、東雷家堡村、中寨村、瀦城村、安頭村、義安村。鎮黨委、政府位於肖家莊村。
11、演武鎮(轄18個村)
演武村、白石村、招賢村、南開社村、東堡障村、西堡障村、辛蓋村、韓家橋村、師家莊村、北上達村、南上達村、中上達村、東大王村、西大王村、西河堡村、北川頭村、北辛庄村、北小堡村。鎮黨委、政府位於演武村。
12、三泉鎮(轄33個村)
三泉村、張新堡村、趙家堡村、任家堡村、李家街村、南垣村、仁道村、郭家莊村、張多村、新賢村、團城村、段家莊村、聶生村、鞏村、尚文村、義豐北村、義豐南村、平陸村、西趙村、東趙村。
東石村、南石村、北石村、上庄村、北馬庄村、南馬庄村、北榆苑村、任義庄村、西賈壁村、東賈壁村、岅峪村、崞村、員庄村。鎮黨委、政府位於三泉村。
13、石庄鎮(轄18個村)
石庄村、胡家社村、下庄村、東武堡村、西武堡村、菽禾村、西庄村、北廣城村、南廣城村、東村村、張家莊村、陽泉村、曹家莊村、前楊寨村、後楊寨村、李家村村、原家社村、谷城墕村。鎮黨委、政府位於石庄村。
14、楊家莊鎮(轄28個村)
楊家莊村、色頭村、王家池村、莊子村、高家莊村、北靈浮村、南靈浮村、北偏城村、前賀庄村、後賀庄村、垣頭村、靳家莊村、韓家垣村、中庄村、北舍村、磁盆溝村、墕頭村、舍科村、
中西庄村、南偏城村、鄧家坪村、南垣活村、蘆王莊村、谷豐村、紫家墕村、裴家莊村、喬家山村、南墕村。鎮黨委、政府位於楊家莊村。
15、陽城鄉(轄26個村)
西陽城村、東陽城、孝臣村、西龍觀村、東龍觀村、靳屯村、喬家莊村、文侯村、小虢城村、田屯村、見喜村、節義村、西官村、虞城村、普會村、干河村、牛庄村、史家堡村、北庄村、東官村、東堡村、北堡村、申家堡村、路家莊村、董家莊村、董和村。鄉黨委、政府位於西陽城村。
16、栗家莊鄉(轄34個村)
栗家莊村、協和堡村、石家莊村、萬戶侯村、南垣底村、蘆家垣村、河北村、牧庄村、北垣底村、田村、蘆家莊村、劉家莊村、北花枝村、南花枝村、桑棗坡村、郭家莊村、張家堡村、南庄村、侯家墕。
安家莊村、南垣村、下家莊村、河堤村、南趙郡村、南垣寨村、杏灣村、龍泉村、黃嶂村、前庄村、上林舍村、北西庄村、興裕村、郝家莊村、北趙郡村。鄉黨委、政府位於栗家莊村。
H. 清朝山西汾洲府永寧州現在叫什麼
汾州府永寧州現在是叫離石縣。
I. 汾州府名人傍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J. 汾陽府是那個年代的
汾州府,位於山西省境內,是山西省明清時期的九府十六州的大府之一。元朝時,為冀寧路下屬的汾州。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汾州升為汾州直隸州,直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汾州升為汾州府。除原汾州四縣外,還有永寧州(轄寧鄉縣),臨縣,沁州(轄沁源縣,武鄉縣),平陽府霍州靈石縣也劃歸汾州府。又置冀南道,府、道治均駐縣城。此前,縣名雖未以汾陽冠名,而俗以汾陽為縣別名。蓋以縣城居汾水之陽故。原太原府所轄州縣、臨縣、永寧州及轄縣寧鄉縣和原汾州轄縣改屬汾州府,府治設汾陽縣城。萬曆32年(1604年),沁州重新恢復為省直隸州,脫離汾州府,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樓縣有平陽府隰州改屬汾州府,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靈石縣改直隸為平陽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變。清康熙五年(1666)冀南道並入冀寧道,府縣遂隸。民國元年(1912)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