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擴展閱讀
免費十檔行情股票軟體 2024-09-20 07:39:10
載波聚合 2024-09-20 07:19:48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發布時間: 2021-05-01 21:12:13

A.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什麼意思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出處:《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解釋: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浩浩江水終於向東流去。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正確答案,點擊【採納答案】,謝謝 ^_^
你的點贊或採納是我繼續幫助其他人的動力!

B.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的"青山"比喻什麼人們引用時是什麼意思/

青山指遮住遙望長安視線的大山。辛棄疾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比喻中原仍未收復,畢生志願仍未實現,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人們引用時的意思是:阻礙、障礙。

一、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二、譯文

郁孤台下這贛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

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見到無數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浩浩江水終於向東流去。

江邊日晚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傳來聲聲鷓鴣

三、出處

《稼軒長短句》·《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這首詞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州、途經造口時所作。當時辛棄疾南歸十餘年,在江西任刑法獄訟方面的官吏,經常巡迴往復於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二、作品賞析

辛棄疾的畢生志願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江南的統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元佑太後(又稱隆佑太後)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

四十七年後,辛棄疾途經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盪盪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後勝利的信心。

但一想到南歸後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咕咕」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宛曲之美;善於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

三、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於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韓侂胄當政時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C.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含義

【含義】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

【出自】《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作者】宋代: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翻譯】

郁孤台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裡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拓展資料

【賞析】

辛棄疾的畢生志願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江南的統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後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

四十七年後,辛棄疾途經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盪盪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後勝利的信心。

想到南歸後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宛曲之美;善於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

D.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意思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可以說是一種胸懷,是對人生的一種清醒認識。人就是要正確看待自己,正確確定位置,順應人生規律,走好人生的旅途。不要不知輕重,不知進退,不知好歹,不知死活。所以說,這是一層天機。執迷不悟的人是參不透的,被權、錢、色迷住心竅的人更加參不透的。

E. 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兩句的意思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 辛棄疾 [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意思是青山怎能把江水遮擋住,浩浩江水終於向東流去!辛棄疾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

F.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賞析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 浩浩江水終於向東流去。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贛江北流,此言東流,詞人寫胸懷,正不必拘泥。無數青山雖可遮住長安,但終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東流。換頭是寫眼前景,若言有寄託,則似難以指實。若言無寄託,則遮不住與畢竟二語,又明顯帶有感情色彩。周濟《宋四家詞選》雲:「借水怨山。」可謂具眼。此詞句句不離山水。試體味遮不住三字,將青山周匝圍堵之感一筆推去,畢竟二字更見深沉有力。返觀上闋,清江水既為行人淚之象喻,則東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當喻祖國一方。無數青山,詞人既嘆其遮住長安,更道出其遮不住東流,則其所喻當指敵人。在詞人潛伏意識中,當並指投降派。「東流去」三字尤可體味。《尚書·禹貢》雲:「江漢朝宗於海。」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江河行地與日月經天同為「天行健」之體現,故「君子以自強不息」(《息·系辭》)。杜老《長江二首》雲:「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深。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故必言寄託,則換頭托意,當以江水東流喻正義所向也。然而時局並不樂觀,詞人心情並不輕松。

G.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這句詩什麼意思

意思是: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

出處:《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江途經造口時所作的詞。

原文節選: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譯文:郁孤台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擴展閱讀

這首詞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表達了作者不能驅敵救國、收復中原的抑鬱和苦悶。

詞的上闕(què)大意是,郁孤台下,清江水滾滾東流,那流水中有多少當年逃亡難民的血淚。西望故都,無數層巒疊翠的高山把它遮擋在後面。

詞的下闕大意是,座座青山雖然遮住了人們的視線,卻擋不住奔騰東流的江水。夕陽西下,我站在江邊愁苦彷徨(páng huáng),群山中遙遙傳來鷓鴣的凄涼鳴叫聲。

作者用大江東流比喻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寄寓了廣大愛國志士與人民群眾恢復中原的願望和決心。現在常用來比喻任何障礙都阻擋不了新事物或正義事業的勝利或前進,或者用來說明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H.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意思

  1.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從字面上來理解,滿含人民血淚的江水滾滾東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無法阻擋的,從更深的層次來理解,這兩句詩含蓄地傳達了詞人對抵抗外敵,光復山河的堅定意志。現在用來說明歷史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 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棄疾 年代: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I.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引用時是什麼意思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形容有些事不能人為的改變或者不可能隨主觀意識的改變而改變.
可以說是一種胸懷,是對人生的一種清醒認識。人就是要正確看待自己,正確確定位置,順應人生規律,走好人生的旅途。不要不知輕重,不知進退,不知好歹,不知死活。所以說,這是一層天機。執迷不悟的人是參不透的,被權、錢、色迷住心竅的人更加參不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