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文化認同
關於「文化認同」,它所回答的是「我們是誰?」亨廷頓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來回答「我們是誰」,即用「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和體制來界定自己」,並以某種象徵物作為標志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如
旗幟、十字架、新月形、甚至頭蓋等等。亨廷頓認為「文化認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總之,「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的認同和國家的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中華文化辭典(馮天瑜 主編.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第20頁.)把文化認同的解釋為一種肯定的文化價值判斷。即指文化群體或文化成員承認群內新文化或群外異文化因素的價值效用符合傳統文化價值標準的認可態度與方式。經過認同後的新文化或異文化因素將被接受、傳播。
❷ 請問什麼是「文化認同感」
認同(identity)是對我是誰、我在哪裡的反思性理解。文化認同是認同的核心內容。認同理論對世界區域化研究具有指導重要意義。世界區域化進程並非始於近代。伴隨著人類走向文明的腳步,人類歷史的橫向發展就開始超越國家界限,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區域世界。雖然這種區域世界的發展長期以來都是以某個主導的國家為中心而展開的,但它是人類走向整體的世界歷史的重要一步。
❸ 什麼是文化認同感
文化認同是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感覺,是一種個體被群體的文化影響的感覺。雖然與政治認同有相似之處,但是不是同義重復。
文化認同,尤其是對外來文化價值的認同,足以瓦解一國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
反之,本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既是該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關於「文化認同」,它所回答的是「我們是誰?」亨廷頓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來回答「我們是誰」,即用「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和體制來界定自己」,並以某種象徵物作為標志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如
旗幟、十字架、新月形、甚至頭蓋等等。亨廷頓認為「文化認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總之,「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
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的認同和國家的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中華文化辭典(馮天瑜-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第20頁。)把文化認同的解釋為一種肯定的文化價值判斷。
即指文化群體或文化成員承認群內新文化或群外異文化因素的價值效用符合傳統文化價值標準的認可態度與方式。經過認同後的新文化或異文化因素將被接受、傳播。
(3)文化認同擴展閱讀:
1、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具有價值追求一致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和精神基因,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中孕育的新的思想文化,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升華,體現著中國歷史進步的發展方向,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立場,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是彰顯著時代精氣神的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三大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體系,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一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各族人民共同擁有和不斷增強的中華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和自信心的源泉。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就是對這「三大文化」的認同,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是來源於對這「三大文化」的自信。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自信在價值追求的目標上是一致的,其目標就是要用這「三大文化」涵養品質、涵育文明、堅定信念、凝聚共識,共同構築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自信應對和參與全球文化的構建,為世界文化發展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實現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的核心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文化建設本質上就是道德秩序的建設、價值體系的重構,文化認同從本質上講就是價值認同。中華文化認同的根本目的和本質是價值認同,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價值觀的自信。這一價值的認同與價值觀的自信又集中體現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自信上。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中華文化在價值層面的具體表現,是凝聚全黨和全社會的價值共識。
文化認同與自信的核心要義就是增進和堅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自信,就是要通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正確導向;
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不斷提振人們的精氣神,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
❹ 文化認同包含哪些認同里理論
文化認同理論是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松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個重要文化理論,它是指一個群體中的成員在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文化認同是對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價值肯定,它主要通過民族本身的特性、習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體無意識」的方式流傳至今,融合了人們的各種認同,從而阻止了不同的認同之間因部分認同的背離或異特性而可能發生的文化沖突。跨文化交際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跨文化交際的成敗取決於諸多因素,加深對不同文化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微觀文化知識的了解,才能有效順利實現跨文化交際。
民族優越感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雙方文化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幾乎所有的文化傳統都標榜自己的價值,所有的民族都對本民族文化傳統具有天然的優越感,主觀盲目地認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確的,並覺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優於其他民族客觀存在。民族優越主義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壓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如果交際一方有意忽視與自己不同的文化與習俗,那麼雙方的交際溝通就會出現障礙。
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主要思維定式。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不可能有一個一切社會都承認的、絕對的價值標准,更不能以自己群體的價值標准評價別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容易對其他文化產生否定反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書籍、民俗、文化意識以及社會文化信息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首先要承認和接納人類的多樣性,給予不同民族、種族和文化群體平等的地位,倡導文化平等、寬容與尊重,徹底去除民族差異和種族偏見。
中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是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個人價值因素。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圍和環境中實現的,價值觀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於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思想意識中,其社會關系更強調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幫助與協調關系,這與西方文化強調個人潛能、個人目標和個人利益等顯然不同。但交際行為與其他社會行為都是本民族價值觀的反映,因此不同的價值觀在跨文化交際中必然產生文化沖突,從而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
❺ 文化認同是什麼,維基
認同感就是表示贊同,欣賞.文化認同感當然是關於文化領域的認同咯.
一般我們講的文化認同感其實是講的文化歸宿感.比如: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國家,我們真心喜歡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學,藝術,理念等.
❻ 文化認同的描述
現代的對於文化的思考轉變成了對於文化認同的思考.不同的文化研究與文化理論都對文化認同進行了思考.最近幾十年,一種文化的統一,也就是說,來自與個人的細小特徵的緊密結合而成的文化主體.文化認同表現在:地理位置,性別,種族,歷史,國籍,性別取向,宗教信仰和種族劃分等.一些文化認同的批評家認為:文化認同(基於不同性)的保存在於社會的不同力量;世界性給了個人很強的身份共享.但那不是說文化認同必須分裂.考慮到國際社會的實際聯系,各國會把整體中的與生俱來的一部分作為世界的分享,作為與其他群體相互識別的其他方式.以前幾輩人或同時代的年長者為例子,在古代歐洲國家分享了相同文化中的高水平,歸因於他們共同的歷史(頻繁的暴力關系和羅馬文化的起源),布朗指出西方國家概念的發明被證明是對於多種文化統一化的吸引力的表現.
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以及政治身份認同不是一回事,請不要混淆概念這三個概念有相互交集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由於國內教育課本中沒有明確區分這三個概念,往往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把這三個概念看做等同或者互相替代使用。從學術的角度,這種混淆是不可以的。
❼ 文化認同的介紹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感覺,是一種個體被群體的文化影響的感覺。雖然與政治認同有相似之處,但是不是同義重復。文化認同,尤其是對外來文化價值的認同,足以瓦解一國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既是該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❽ 什麼是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指個體對於所屬文化的歸屬感及內心的承諾從而獲得保持與創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一般來說祖籍地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之間是相互依附著的。
詳細分析請見: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xlx/p020031028477162039464.pdf
呵呵,樓主,這是pdf格式的文檔,你的電腦上很可能沒有安裝相關軟體,所以無法正常顯示。這樣吧,在你沒有安裝相關軟體之前,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瀏覽辦法。先打開下面的鏈接:
http://www..com/s?tn=cb6&ie=gb2312&bs=%CA%B2%C3%B4%CA%C7%CE%C4%BB%AF%C8%CF%CD%AC&sr=&z=&cl=3&f=8&wd=%CE%C4%BB%AF%C8%CF%CD%AC%B5%C4%B8%C5%C4%EE&ct=0
在搜索顯示的第一個標題下有如下字樣:
文件格式:PDF/Adobe Acrobat - HTML版
你可點擊「HTML版」鏈接點,即可彈出一個新的網頁,你可以直接瀏覽。不過HTML版的網頁沒有標點,不分段落,閱讀起來可能有一些困難。最理想的途徑,還是安裝能打開PDF格式文檔的相關軟體。因為網上有不少文檔都是這個格式,倒不是僅僅為了這一次。
❾ 擁有文化認同是什麼感覺
如今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路上,無論地鐵公交,還是銀行餐館,大家的碎片時間都被手機完全占據著。喜歡閱讀的人相信會有很多,但是真正讀書的人卻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通過新聞資訊、有聲書籍或別人的讀書分享來充實自己的閱讀量。讀國學經典、文學名著的人少了,抖音、快手的流量卻是節節攀高。各大衛視或平台的綜藝節目爭奇斗艷,主播們各大直播平台為大眾提供了更多的娛樂選擇,國產影視劇越發優質,還有多種渠道可以欣賞海外優秀影視劇……祖國的安定讓大家可以安心享受生活,時代的發展帶給了人們越來越的選擇,真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
文化的認同,不是單純的遣詞造句,吟詩作對,它是華夏民族延續的精神基礎。我們曾經有過睥睨天下的輝煌,也曾在寒冷黑暗中彷徨,只有堅定對自我文化的認同,才能加強整個民族與國家的凝聚力,實現偉大復興,重回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