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望聞問切是什麼意思
切指摸脈象
(1)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擴展閱讀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最早使用四字聯稱,則應處於《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中文名稱:望聞問切
外文名稱:Looking, listening, asking and feeling the pulse.
出處:中醫用語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è
出處: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
用法:作主語、賓語;用於中醫。
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和嗅氣味;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就是指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脈四種診法。
造句:望聞問切是中醫的必經之路。
㈡ 誰提出望聞問切的手段
扁鵲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鄭州(現河北省任丘縣)人,戰國時期有名的民間醫生,人們都稱他為神醫。望、聞、問、切四診,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鵲。
> 據傳,扁鵲年輕時是一家小客店老闆。一天傍晚,一位老人到店中借宿,一住半月,臨走時不給房錢,扁鵲無怨言,還送老者錢作盤纏。十多年後,這位名叫長桑君的老人又來了,叫扁鵲打水幫他洗腳上瘡疥,扁鵲爽快地答應了。事後,長桑君對扁鵲說:"我是醫生,想把醫術傳給世人。你心地善良,我准備把醫術傳給你。有了它,你給人治病手到病除。"服用長桑君寶葯後,扁鵲竟能隔牆觀人,看一看病人氣色,聽一聽病人聲音,就能診病治病。百姓就把他比作傳說中黃帝時代的神醫"扁鵲"。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有一次扁鵲行醫來到陝西的虢國,聽說虢太子突然死亡,人們都在為太子辦理喪事。扁鵲詢問了病由,並對太子進行詳細的診查,看他的臉色,摸他的脈搏,觀察到他還有微弱的呼吸,兩股內還有體溫,斷定太子並沒有真死。扁鵲拿出了針,給太子針刺百會、合谷、人中等穴位,太子竟然慢慢地蘇醒了。以後又用湯葯給他調養了一段時間,終於使太子恢復了健康。虢君對此感激不盡,他贊揚扁鵲有起死回生的本領,扁鵲高明的醫術便流傳開來。其實扁鵲並不是能使死人復活的神醫,而是他善於運用切脈、望色、聽聲、問病情四診來診查病人,因此司馬遷高度贊揚扁鵲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他到處行醫,足跡遍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他所到之處都根據當地的需要隨俗變醫。在邯鄲,聽說那裡很重視婦女,他就做下醫(婦科醫生)。到咸陽,聽說那裡的的人很愛孩子,便當小兒醫(小兒科醫生)。
㈢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的
扁鵲 。
扁鵲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鄭州(現河北省任丘縣)人,戰國時期有名的民間醫生,人們都稱他為神醫。望、聞、問、切四診,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鵲。
㈣ 「望聞問切」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
拓展資料:
望診包括一般望診和舌診兩部分內容,一般望診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態 望五官等,舌診包括望舌質望舌苔。
望診首先是望神,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體現,如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目光明亮,反應靈敏,稱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輕淺的表現。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稱為無神,表示病情較重。通過望神可以對病人的病情和預後,做一個估計,做到心中有數。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問診內容涉及范圍很廣,是獲取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徑,很多名老中醫非常重視問候,問診包括問一般情況,問生活史,問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問起病,問現在症。
明朝張景岳曾編有十問歌,《景岳全書·傳忠錄·十問篇》:"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見定雖然事不難,也須明哲毋招怨。"
後見於清陳修園的《醫學實在易·問證詩》:"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葯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撓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
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面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臟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泄,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臟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
㈤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中的望聞問切是什麼意思 詳細點
望聞問切是比擬的說法,把我們的民族比成一個病人,說明聞一多當時從文化研究上來探索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望聞問切:中醫診病術語.即望診、聞診、聞診、切診.望診是第一步.
㈥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的
扁鵲。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合稱四診。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扁鵲所著《難經》第六十一難。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
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6)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擴展閱讀
診斷方法:
1、問診:通過問診了解既徑病史與家族病史、起病原因、發病經過及治療過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覺症狀,飲食喜惡等情況。
2、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3、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陪診者,以了解病情,有關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習慣、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
4、切診:用手指按腕後橈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
參考資料
網路-望聞問切
網路-扁鵲
㈦ 望聞問切是誰發明的
望聞問切是扁鵲發明的,望聞問切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漢族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
名稱:望聞問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è
釋義:指觀氣色,合稱四診。
出處: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
資料拓展:
造句:
1、 等我望聞問切之後,再對症下葯。
2、中醫師都是經過望聞問切後,才對症下葯。
3、那醫生望聞問切,對症下葯,醫術十分高明。
4、兩人寒暄以後,孫老先生給趙淑嫻一番望聞問切,認為趙淑嫻並無病情,寬慰了幾句以後就要告辭。
5、一番望聞問切之後,郎中點點頭起身道,「大將軍,這位小友看來體質甚佳,身上的內傷已經基本痊癒,現在只要再修養幾日,待傷口癒合就可以了!」。
6、大嬸,中醫中講究的是四字『望聞問切』,經過剛才望聞兩字,本少看到大嬸雙眼眼圈微黑,雙眼眼珠暗淡無光,典型的沒有休息好或者是無法休息好。
7、通過望聞問切,發現該患者嘴唇紫而干,舌頭暗紅,舌邊緣紫黯,脈沉弦。
8、昔日扁鵲的望聞問切就是這個說法,而段老先生的佐助之術就是對應的第二點,想來以段老先生的高超技術應該能查探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