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同濟科技大廈的樓盤概述
同濟科技大廈 系同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同濟科技創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的高檔辦公樓。該樓盤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共十七層,建築高度71米,為純辦公用房同濟科技園孵化器商務服務中心位於同濟科技大廈的四樓,中心依託楊浦區高校優勢,為處於創業階段的小企業提供經營場所和行政服務。
同濟科技園孵化器商務服務中心提供小戶型、全裝修的辦公房。入住企業可享受如下配套服務:辦公室免費提供桌、椅、文件櫃一套,電腦一台,電話機一部(每間)。免所有能耗費(包括水、電、空調費)、物業管理費、市內電話費及寬頻上網等費用。同濟科技大廈位於國康基地。
該基地是上海五角場科技園與同濟大學科技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地處國康路與中山北二路之間,與同濟大學本部北大門相通,交通便捷,環境優雅,僻靜的國康路承襲著校園的氣蘊,將基地與校園融為一體,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⑵ 同濟科技大廈的基本資料
所在區域 楊浦區 所屬商圈 五角場 開 發 商 上海同濟楊浦科技創業園有限公司 物業地址 楊浦中山北二路1121號 空 調 中央空調 電 梯 電梯品牌:otis 電梯數量:5 部 租金均價 3.2元/平方米。天 物 業 費 12元/平方米/月 車 位 60個 800元/位·月
⑶ 同濟科技的歷史沿革
1993年~1999年 1993年同濟大學的11個企業組建成上海同濟科技實業總公司,並改製成為股份公司。 1993年4月17日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冊登記。
1993年9月24日,上海市證管辦發文通知上海同濟科技實業總公司改制獲准。
1993年11月28日舉行了第一次股東大會暨創立大會。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董事會、監事會成員,董事會選舉了正、副董事長,聘任了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濟師。
1994年3月11日,1170萬股社會流通股掛牌上市。編號600846,簡稱「同濟科技」。
1995年公司第一次配股。
1997年公司繼1995年配股後又一次配股,兩次共募集資金10961.79萬元。
1999年底,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13個,分支機構3個,控股子公司8個,參股公司10個。公司員工總人數達660人,公司的總股本擴大到15269.61萬元。
2000年~2006年 2001年9月14日經國家財政部批准,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持有公司的國家股22,486,742股無償轉撥給同濟大學。 2003年初,同濟建設總公司由全資企業改制為上海同濟建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7000萬元;隨後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術研究所、上海同濟房產開發經營公司、上海同濟室內設計工程公司、上海同濟大學爆破工程與技術公司、上海同濟大學專家服務中心等全資企業相繼改制為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同濟科技大廈建成,成為同濟大學科技園國康基地的重點項目,也是打造知識楊浦的重要基地,使公司第一次擁有了產權辦公樓宇,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標志。
2004年公司在管理年中,進一步加強了各項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執行力度,為適應以直接經營管理為主轉變為以投資管理為主的經營管理模式,調整了管理部門的職能,加強了對財務風險控制。
2006年3月1日公司召開股權分置改革相關股東會議,會議以現場投票、網路投票與董事會徵集投票相結合的表決方式審議了公司股權分置方案,並以參會股東 98.9368% 的贊成比率高票獲得通過。根據股改方案,流通股股東每10股可獲得3股。
⑷ 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基地設施
國康路創業基地
國康路創業基地與赤峰路孵化基地南北相望,佔地面積為60畝,建築面積約140000平方米,注冊企業300多家,注冊資本總額16億余元;入園孵化企業25家,畢業7家,研發機構3家。年銷售收入近10億元,創稅收2000多萬元。企業主要涉及建築設計、綠色建築,能源環保等科技領域。
基地通過引進大型設計企業,引進品牌企業,實現產業集聚、為「同濟品牌」增值、提供資質、為小企業提供項目來源、為小企業項目的完善提供支撐、人才匯集,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赤峰路孵化基地
赤峰路孵化基地,建築面積為15000平方米,擁有軟、硬體比較完善的創業環境,並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務體系,以全新的管理體制和良好的服務擔負種子期的孵化功能,為師生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平台。
園區實行以市場為導向,以風險投資為融資的運行機制,以適應高新企業創新創業的需要,實行以企業為主體的管理體制。目前該基地已入園孵化企業91家,畢業18家,研發機構8家,主要涉及工程信息、汽車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
三亞生態基地
依託同濟大學科技園和上海同濟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同濟科技園有限公司的參股公司上海同濟楊浦科技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聯手三亞科技工業委員會,合作建設三亞同濟生態科技園。園區共129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8650平方米。
園區將以建設真正「生態型」、「創意型」科技園為發展主題,著重發展生物技術、生態建築、多媒體等科技產業,通過建設招商服務中心、培訓中心、會展中心等配套功能區,向企業提供高層次的科技文化交流、產品展示和人才培訓平台;通過專項政策支持,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三亞科技園致力於形成互動高效、持續發展的強大產業鏈,打造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園。
青年創業基地
由上海中油科技創業有限公司、上海市團市委和上海同濟科技園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上海青年科技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同時掛牌「同濟科技園青年創業基地」。
基地位於閘北區漢中路漢中廣場內,園區一期規模為3600平米,以科技和創業作為基地品牌的定位目標,開展園區招商、創業投資、法律與財務咨詢等服務,大力推動青年創業實事工程,推進青年的創業就業。
基地在建項目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設計中心項目,項目由同濟科技園有限公司與日本安藤忠雄建築事務攜手打造,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設計中心位於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康路基地的最西端,緊鄰同濟大學本部校區。整個地塊佔地面積9127平方米,東西長約208m,南北長約58m。功能以辦公為主,兼設輔助性商業文化設施.總建築面積47002平方米。
邯鄲路基地
同濟逸仙大廈項目位於楊浦區逸仙路25號,南鄰中環線邯鄲路段,西鄰逸仙路;
規劃用地面積約為18293平方米,合27.4畝;
總建築面積49000平方米(60%部分);
項目總投資:5.4億元;
項目主要產業形態為現代工程咨詢服務業,預計2010年竣工。
蘇州基地
同濟蘇州基地是同濟大學與蘇州市政府全面科技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同濟科技園與蘇州市博思堂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項目位於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佔地面積60900平方米(合91.35畝;總建築面積110000平方米;總投資約4億元。
項目主要產業形態為現代服務業、生態環保等產業(原項目規劃:建築規劃設計、影視動畫設計、環保工程設計以及珠寶設計等四大創意型的設計中心),預計2010年竣工。
⑸ 中山北二路1121號怎麼去,同濟科技大廈的地址,地圖
到中山市北二路1121號同濟科技大廈,可以坐723路、960路、123路、118路、147路等公交車到達,具體位置和路線如圖所示。
⑹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的項目介紹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位於同濟大學科技園園區內,該地區出行方便,高架、公交、軌道10號線(在建)構成立體的交通系統。整個地塊佔地9127平方米,項目由同濟科技出資4.7億元進行打造,總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於2008年底竣工。建成後將是國內最大規模的設計中心,功能以辦公為主,兼具輔助性商業文化設施。
作為同濟科技園國康基地二期工程,「上海國際設計中心」 建成後將成為同濟大學產業帶的區域中心。它與已經竣工的一期工程同濟科技大廈和由舊廠房改造成的同濟設計產業樓、同濟設計工場,加上國康路上的上海市政設計研究院、郵電設計院,形成名副其實的設計產業集聚地帶,將有效提升整個地塊的社會效應。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是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上海的首個辦樓建築作品,也是他為中國建築設計的第一個公共項目。安藤忠雄希望上海國際設計中心能夠符合這個城市「驚人的速度感和生命力」,成為「屬於上海的風景」。中心設計線條簡練,體塊清晰,通過單體之間交錯,遞進,形成動感的整體節奏。外牆將全部採用玻璃,呈幾何結構,如同幾個立方體的組合,超薄的屋頂加蓋,整個建築充滿了力量感,被認為是大師的神來之筆。
安藤忠雄是活躍在當今國際建築設計界的頂尖設計師之一。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主要作品包括著名的「住吉的長屋」、北海道「水的教會」等。他曾經獲得1989年法國建築學院建築金獎、1995年普立茲克建築獎、1997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以及2002年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獎。
⑺ 同濟科技大廈的介紹
同濟科技大廈系同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同濟科技創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的高檔辦公樓。該樓盤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共十七層,建築高度7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