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橘逾淮為枳
擴展閱讀
香港即日票房 2024-09-25 10:45:13
山東泰盈科技股票代碼 2024-09-25 10:45:00
蘋果被刪減片段 2024-09-25 09:17:07

橘逾淮為枳

發布時間: 2021-05-14 11:56:01

❶ 橘逾淮為枳的翻譯和原文

《橘逾淮為枳》

晏子將至楚,楚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楚王欲辱晏子指盜者為齊人晏子對以橘》)

【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說這消息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要來,我想羞辱他,該用什麼辦法?」身邊的人回答說:「等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捆綁一個人在您面前經過,您就說:『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回答說:『是齊國人。』您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犯了偷盜罪。』」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賜給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兩個官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跟前,楚王說:「捆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楚王看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嚴肅地回答說:「我聽說過,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現在人生長在齊國不偷盜,進入楚國就偷盜,該不會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於偷盜吧!」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跟他開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❷ 橘逾淮為枳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去。楚王聽到晏子將來的消息,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最善於說話搞外交的人,如今他要來楚國,我想羞辱他一下,(你們說)用什麼辦法呢?」
左右的大臣說:「在晏子來的時候,我們請求綁一個人,從你楚王面前經過,這時,你楚王就問:『他是干什麼的?』我們就說:『他是齊國人。』你楚王請再問:『他犯了什麼罪?』我們就說:『他犯了偷竊罪。』」
不久,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就設宴招待晏子。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有兩個差人押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道:「被綁的那個人是干什麼的?」差人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兩眼盯著晏子問道:「你們齊國人天生喜歡偷東西嗎?」
晏子站起來離開座位說:「我曾經說:橘子長在淮河南面就叫做橘子樹,長到淮河的北岸以後,就叫做枳樹。它們只是樹的葉子相像,但它們結的果子味道卻完全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樣的緣故造成的。現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會偷盜,可是到了楚國卻都成了偷竊犯,難道不是楚國的風俗習慣使老百姓都變的喜歡偷盜了嗎?」
楚王苦笑著說:「和聖人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注釋:

①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枳(zhǐ),也叫枸橘。
②習辭:善於辭令,很會說話。
③方來:將要來。
④何以也:用什麼辦法呢?
⑤為:於。
⑥何坐:犯了什麼罪。坐,犯……罪。
⑦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
⑧詣:拜訪,謁見。
⑨曷:同「何」。
⑩避席:離開座位。
⑾其實:其,指橘和枳。實,果實。
⑿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然,這樣,如此。
⒀得無:莫非。 ⒁聖人非所與熙也: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熙,同「嬉」,戲弄。
⒂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病,辱。

❸ 橘逾淮為枳的得是什麼意思

這是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的一句話, 其中的「得『這個字解釋為莫非,表示疑問的語氣,詳解如下:
1、有這個字的原句如下:
晏子避席⑿對曰:「嬰聞之,橘生淮(huái)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⒀味不同。所以然者何⒁?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yé)?」】
2、關於這一句的翻譯:
晏子離開座位(嚴肅地)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的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它們)只是葉子相似,(但)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一樣。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同啊。現在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盜,(可是)進入楚國就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他變得善於偷盜吧?」
3、補充解釋:
《橘逾淮為枳》(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此文還被選入滬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上海課本六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語文》(第二十九課)
本文主要描寫了晏(yàn)子,即晏嬰面對楚國君臣對他和齊國的侮辱所進行的爭鋒相對的斗爭,表現了晏子冷靜,從容不迫,臨危不懼,機智善辯的品質和不畏強權,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浩然正氣。在斗爭中,長了自己的志氣,滅了楚國的威風,從而維護了齊國的尊嚴,使楚王自討沒趣。

❹ 橘逾淮為枳的翻譯!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很有名的智者叫晏子的曾經說過一句話「桔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說的是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變成苦澀難吃的枳。因為事物的條件和環境等變了,所以才會這樣。這句話現在大多是針對人品說的,大概的意思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環境中是個好人,換了環境可能就變成壞人了。

橘在 淮河以南 叫做橘, 在淮河以北叫做枳.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為什麼呢?「水土異也」。① 同樣的種子由於土壤、氣候、環境的改變,結果就產生了橘與枳的差別,這說明不同的環境對同一事物地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❺ 橘逾淮為枳的翻譯

逾淮為枳 [yú huái wéi zhǐ]
基本翻譯
become inferior in quality after having been replanted in another place

橘逾淮為枳 - 橘逾淮為枳

晏子將至楚,楚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逾淮為枳 - 文章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說這消息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要來,我想羞辱他,該用什麼辦法?」身邊的人回答說:「等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捆綁一個人在您面前經過,您就說:『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回答說:『是齊國人。』您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犯了偷盜罪。』」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賜給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兩個官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跟前,楚王說:「捆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楚王看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嚴肅地回答說:「我聽說過,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現在人生長在齊國不偷盜,進入楚國就偷盜,該不會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於偷盜吧!」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跟他開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❻ 橘逾淮為枳的原文

橘逾淮為枳
晏子將使⑵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yàn)嬰,齊之習辭⑶者也。今方來⑷,吾欲辱之,何以也⑸?」
左右對曰:「為⑹其來也,臣請縛(fù)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⑺?』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hān)⑻,吏二縛一人詣(yì)⑼王,王曰:「縛者曷(hé)⑽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⑾善盜乎?」
晏子避席⑿對曰:「嬰聞之,橘生淮(huái)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⒀味不同。所以然者何⒁?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yé)?」
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xī)也(15),寡人反取病焉⒃。」(16) (1)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枳(zhǐ),也叫枸橘。
(2)使:出使。
(3)習辭:善於辭令,很會說話。
(4)方來:將要來。
(5)何以也:用什麼辦法呢?
(6)為:於,在。
(7)何坐:犯了什麼罪。坐,犯了……罪。
(8)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酣,痛快
(9)詣(yì):謁見,拜訪,拜見。
(10)曷:同「何」,什麼。
(11)固:本來。
(12)避席:離開座位。
(13)其實:它們的果實。其,它們,代指橘和枳。實,果實。
(14)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然,這樣。所以,...的原因。
(15)得無:莫非。
(16)聖人非所與熙也: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熙,同「嬉」,戲弄。
(17)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病,辱
(18)盜 :偷盜。
(19)徒:只是,僅僅。
(20)聞:聽說。
(21)善:善於,擅長。
(22)賜:賞賜。
(23)謂:對......說。
(24)縛:捆綁。
(25)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得無......耶?固定格式。譯為:莫非
(26)辱:羞辱。
(27)逾:越過。
(28)為:成為,變成。
(29)左右:親近的侍衛,大臣。
(30)過:經過。
(31)行:行走。
(32)者:......的原因。
(33)為(何「為」者也?):做,干。
(34)於(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在。
(35)取:獲得,招致。
(36)則:就。
(37)取病:自討沒趣;自取其辱 取:招致
(38) 將:將要
(39) 請:請允許我(做某事)
(40)避席:離開座位 ⑴曷(hè):通「何」 ,什麼。
⑵熙(xī):通「嬉」, 戲弄。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說了這件事以後,對身邊的侍衛、大臣們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將要來,我想要羞辱他,(你們說)應該用什麼辦法呢?」
身邊的侍衛、大臣們回答說:「在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們捆綁一個人,在大王您面前走過,(這時)大王您就問:『這是什麼人?』(我們便)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您於是再)問:『(他)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罪。』」
(不久)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賞賜給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官吏捆綁著一個人拜見楚王。楚王問道:「捆著的人是什麼人?」(官吏)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
楚王(嘲笑地)看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
晏子離開座位(嚴肅地)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的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它們)只是葉子相似,(但)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一樣。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同啊。現在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盜,(可是)進入楚國就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他變得善於偷盜吧?」
楚王苦笑著說:「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❼ 橘逾淮為枳的原文的詞語的所有的翻譯

文言文《橘逾淮為枳》的翻譯:

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說這消息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要來,我想羞辱他,該用什麼辦法?」身邊的人回答說:「等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捆綁一個人在您面前經過,您就說:『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回答說:『是齊國人。』您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犯了偷盜罪。』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賜給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兩個官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跟前,楚王說:「捆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

楚王看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嚴肅地回答說:「我聽說過,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現在人生長在齊國不偷盜,進入楚國就偷盜,該不會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於偷盜吧!」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跟他開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橘逾淮為枳》原文:

晏子將至楚,楚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

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橘逾淮為枳擴展閱讀:

選自《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春秋時齊國政治家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跡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集"

本文主要描寫了晏子面對楚國君臣對他和齊國的侮辱所進行的爭鋒相對的斗爭,表現了晏子冷靜,愛國,從容不迫,臨危不懼,機智善辯的品質和不畏強權,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浩然正氣。在斗爭中,長了自己的志氣,滅了楚國的威風,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❽ 橘逾淮為枳的譯文

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去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後,對身邊的侍衛、大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將要來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

身邊的侍衛、大臣回答說:「在他到來時,請讓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說:『這人是做什麼的?』我們就回答說:『這是齊國人。』

大王再問:'他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罪。』」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賞賜給他酒喝。他們喝酒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官吏捆綁著一個人來謁見楚王。

楚王說:「捆著的人是做什麼的?」官吏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罪。」楚王看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

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過這么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北就變成枳樹,它們僅僅是葉子相似,但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啊。

現在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盜,可進入楚國就偷盜,莫非楚國的水土讓人變得善於偷盜嗎?」楚王(尷尬地)笑著說:「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出自:春秋時期晏子《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原文: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

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橘逾淮為枳擴展閱讀:

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描寫了晏子面對楚國君臣對他和齊國的侮辱所進行的爭鋒相對的斗爭,表現了晏子冷靜,愛國,從容不迫。

臨危不懼,機智善辯的品質和不畏強權,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浩然正氣。在斗爭中,長了自己的志氣,滅了楚國的威風,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作者介紹:

晏嬰(?—前500年),姬姓(一說子姓),晏氏,字仲,謚「平」,史稱「晏子」,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

他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齊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嬰去世。

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律。

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時於天下」必須「始於愛民」。他堅持「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

此舉受到許多諸侯國的贊譽。這正是體現了人們常說的「萬人稱譽,多壽病法」的道理。 廉潔無私,心胸坦盪。晏子輔佐齊國三公,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做人。

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賞邑、住房,小到車馬、衣服,都被他辭絕。

不僅如此,晏子還時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祿送給親戚朋友和勞苦百姓。晏子生活十分儉朴,吃的是「脫粟之食」、「苔菜」,可謂「食菲薄」,用眼下的話說就是粗茶淡飯素食當家。

他說到做到,言行一致。晏子樂觀豁達,處其自然。他曾辭退了「三年而未嘗弼過」的高糾,主要嫌這個人三年都沒有指出過自己的過錯。

出處介紹:

《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齊國政治家晏嬰 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間傳說匯編而成。

書中記載了很多晏嬰勸告君主勤政,不要貪圖享樂,以及愛護百姓、任用賢能和虛心納諫的事例,成為後世人學習的榜樣。晏嬰自身也是非常節儉,備受後世統治者崇敬。

過去疑古派認為《晏子春秋》是偽書,《晏子春秋》也被長時期的冷落,自1972年銀雀山漢墓出土文獻證明 《晏子春秋》並非偽書。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生動的情節,表現出晏嬰的聰明和機敏,如「晏子使楚」 等就在民間廣泛流傳。通過具體事例,書中還論證了「和」和「同」兩個概念。

晏嬰認為對君主的附和是「同」,應該批評。而敢於向君主提出建議,補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為。這種富有辯證法思想的論述在中國哲學史上成為一大亮點。

《晏子春秋》經過劉向的整理,共有內、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❾ 橘逾淮為枳翻譯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橘逾淮為枳(1)原文晏子將使(2)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yàn)嬰,齊之習(3)辭者也,今方來(4),吾欲辱之,何以也(5)?」左右對曰:「為(6)其來也,臣請縛(fù)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⑥?』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hān)⑦,吏二縛一人詣(yì)⑧王,王曰:「縛者曷(hé)⑨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⒆乎?」晏子避席⑩對曰:「嬰聞之,橘生淮(huái)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⑾,葉徒相似,其實⑿味不同。所以然者何⒀?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⒁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xī)也(17),寡人反取病焉(18)
注釋
(1)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晏嬰。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時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枳(zhǐ),也叫枸橘,是一種又小、又苦、又酸的果子。(2)使:出使。(3)習辭:善於辭令,很會說話。(4)方來:將要來。(5)何以也:用什麼辦法呢?(6)為:於、在。(7)何坐:犯了什麼罪。坐,犯……罪。(8)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9)詣:拜訪。(10)曷:同「何」什麼。(11)枳:也叫枸橘(12)固:本來。(13)避席:離開座位。(14)其實:它們的果實。其,指橘樹和枳樹。實,果實。(15)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然,這樣,如此。(16)得無:莫非。(17)聖人非所與熙也: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熙,同「嬉」,戲弄。(18)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病,辱。(19)盜 :偷竊。

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說了這消息後,對身邊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將要來(楚國),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身邊的大臣回答說:「在晏嬰來的時候,我請求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經過,大王就問:『他是什麼人?』我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還問:『他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犯了偷盜罪。』」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賜給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來拜見楚王。楚王問道:「他是什麼人?」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罪。」楚王看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一件事,橘樹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是變為枳樹,橘樹和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卻味道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可是進入楚國卻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讓人變得善於偷盜了吧?」楚王尷尬地笑著說:「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❿ 橘逾淮為枳 翻譯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去。楚王聽到晏子將來的消息,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最善於說話搞外交的人,如今他要來楚國,我想羞辱他一下,(你們說)用什麼辦法呢?」
左右的大臣說:「在晏子來的時候,我們請求綁一個人,從你楚王面前經過,這時,你楚王就問:『他是干什麼的?』我們就說:『他是齊國人。』你楚王請再問:『他犯了什麼罪?』我們就說:『他犯了偷竊罪。』」
不久,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就設宴招待晏子。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有兩個差人押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道:「被綁的那個人是干什麼的?」差人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兩眼盯著晏子問道:「你們齊國人天生喜歡偷東西嗎?」
晏子站起來離開座位說:「我曾經說:橘子長在淮河南面就叫做橘子樹,長到淮河的北岸以後,就叫做枳樹。它們只是樹的葉子相像,但它們結的果子味道卻完全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樣的緣故造成的。現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會偷盜,可是到了楚國卻都成了偷竊犯,難道不是楚國的風俗習慣使老百姓都變的喜歡偷盜了嗎?」
楚王苦笑著說:「和聖人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注釋:

①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枳(zhǐ),也叫枸橘。
②習辭:善於辭令,很會說話。
③方來:將要來。
④何以也:用什麼辦法呢?
⑤為:於。
⑥何坐:犯了什麼罪。坐,犯……罪。
⑦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
⑧詣:拜訪,謁見。
⑨曷:同「何」。
⑩避席:離開座位。
⑾其實:其,指橘和枳。實,果實。
⑿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然,這樣,如此。
⒀得無:莫非。 ⒁聖人非所與熙也: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熙,同「嬉」,戲弄。
⒂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病,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