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阿茲海默
擴展閱讀
郵儲銀行股票遭棄購 2024-09-20 00:04:08
帶f信號的股票軟體下載 2024-09-19 23:29:52
世界工程機械行業 2024-09-19 23:21:04

阿茲海默

發布時間: 2021-05-02 01:55:00

『壹』 阿茲海默氏症真的不能治嗎

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又稱老人痴呆症,全世界有2400萬病患,是一種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疾病的成因未明,目前沒有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的方法。阿茲海默病又稱老年失智症,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最顯著的早期症狀為健忘,通常表現為逐漸增加的短期記憶缺失,而長期記憶則相對不受病情的影響。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受AD影響的神經功能通常與大腦的額葉(frontal lobe)聯系緊密,這反映了疾病的病理學過程。
阿茲海默病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 家族性阿茲海默病(Familial AD; FAD):阿茲海默病中較罕見的類型。常染色體優性的門德爾法則的遺傳規律、多發病於30至60歲之間。
* 阿茲海默老年痴呆症(Senile dementia with Alzheimer's type; SDAT):占阿茲海默病中的絕大多數。通常在老年期(60歲以上)發病。治療
葯物療法
* 1.抗乙醯膽鹼分解酵素(anti-acetylcholiesterase):
研究表明膽鹼酯酶阻斷劑可減輕阿茲海默病患者的精神症狀日本Eisai株式會社研發的乙醯膽鹼分解酵素阻斷劑,作為認知改善葯物被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病。
此外針對阿茲海默病伴有的失眠、易怒、幻覚、妄想等「周邊症狀」,通常投與適宜対症的葯劑如安眠葯、抗精神病葯物、抗癲癇葯物、抗抑鬱症葯物等。
* 2.神經元保護劑:
Memantine(Namenda)可以阻斷谷氨酸對 於腦細胞的破壞,藉此減緩日漸喪失的生活技能,也是目前唯一 治療中、重度失智症的葯物
其他的治療法
通過散步等改善晝夜生活節奏,將有紀念意義的照片記念品等放置在病人旁邊給與安心感,等葯物以外的手段也被認為對患者的失眠,不安等症狀有效。

『貳』 什麼是 - 阿茲海默症

心理醫生:阿爾茲海默症
重慶寸草心心理咨詢解釋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痴呆類型,佔60至80%的病例。痴呆是指記憶力下降或其他思維能力下降的一組症狀,通常被錯誤地稱為「衰老」或「老年性痴呆」。許多痴呆症是漸進性的,開始緩慢但逐漸惡化,嚴重到影響一個人日常活動能力。
血管性痴呆是第二常見的痴呆類型。還有許多其他條件可以導致痴呆的症狀,包括一些可逆的,如甲狀腺問題和維生素缺乏。
寸草心理咨詢強調患阿爾茲海默症要及時就醫。
症狀:
至少兩個核心精神功能必須顯著受損才能被認為是痴呆:
1. 記憶
2. 交際與語言
3. 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 推理與判斷
5. 視覺感知
天若有情天亦老,心有寸草心憂少

『叄』 阿滋海默症的初期表現

阿茲海默氏症影響世界上數以百萬計人口。單單在美國,據估計就有超過400萬人罹患此病。阿茲海默氏症在美國之成人死因排名第四位,僅次於心臟病、癌症及腦中風。

阿茲海默氏症首先由一位精神科兼神經病理學家Alois Alzheimer在1907年於德國描述,並根據他的名字來命名此一疾病。

阿茲海默氏症通常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人。然而,有時在65歲以下也會發生。根據統計,女性比男性罹患者為多。

60至64歲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盛行率為1%,在85至93歲老人約25%罹患本疾病。盛行率也一種族及教育程度而易。然而,確實的盛行率有可能比目前的估計來得高。

阿茲海默氏症對社會經濟的沖擊

阿茲海默氏症已被認為是一種主要的社會大眾健康問題。

除了病患本身會嚴重地喪失能力,對家庭成員的精神和經濟負擔以及社會付出的社會成本都是非常驚人的。

何謂阿茲海默氏症

阿茲海默氏症是一種腦部疾病,會造成腦部神經細胞逐漸喪失。

由於腦部神經細胞負責思考、記憶及行動,阿茲海默氏症造成病人漸次低下心智功能,最後有可能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活動。

隨著時間進行,阿茲海默氏症病人最終甚至連執行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都會喪失,像是刷牙、穿衣及洗澡等。

盡管,遺傳因子被認為有可能是阿茲海默氏症的危險因子,然而並無特定的種族或人種會造成阿茲海默氏症。

不像其他一些疾病,阿茲海默氏症尚無法預防或治療。

阿茲海默氏症的症狀

阿茲海默氏症的表徵或症狀可能因人而異,特別是疾病剛開始時。隨著時間進行,記憶力逐漸喪失,首先最常被注意到的症狀,往往是病人無法記住人名,東西放錯位置,經常重復相同的話,以下是一些阿茲海默氏症的症狀:

● 記憶力喪失 ● 無法操作熟悉的事物
● 語言問題 ● 時間及空間定向力異常
● 判斷力異常 ● 無法抽象思考
● 東西放錯位置 ● 情緒及行為改變
● 人格特質改變 ● 對事物喪失興趣或原動力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腦部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阿茲海默氏症是一種直接影響腦部的一種疾病。而腦部是一個精密的溝通中樞,控制我們如何思考、感覺及反應。

腦部的最小執行單位稱為神經元或神經細胞,神經細胞之間並非藉由細胞的直接接觸來傳遞訊息,而是藉由一種化學物質稱為神經傳導物質來傳達。乙醯膽鹼就是這一類物質,被認為與認知、學習及記憶有關。

有一個酵素稱為乙醯膽鹼酯解脢可破壞乙醯膽鹼,並限制其活動力。在阿茲海默氏症的患者,乙醯膽鹼的量會下降。因此,現今的治療朝向意志腦部的乙醯膽鹼酯解脢的活性。

誰有可能會罹患阿茲海默氏症

● 年紀增長:60歲以上的長者,同時隨著年紀增長,愈易罹患。

● 具阿茲海默氏症家族病史者。

● 基因遺傳:此點仍有爭論,因至今上無明確基因被發現直接參與此病 的病理。

● 尚有其他因素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腦部的刺激。

阿茲海默氏症可以治療嗎

許多科學研究明確指出,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之所以會喪失記憶力的原因之一,就是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就是被稱為乙醯膽鹼的腦部訊息物質大量減少。同時也發現乙醯膽鹼酯解脢的酵素,參與部分的乙醯膽鹼分解。因此,下一步就是開發出可以抑制乙醯膽鹼酯解脢的葯物,藉以使得腦部有較多可使用的乙醯膽鹼。

我們現在已有些被稱為乙醯膽鹼酯解脢抑制劑的葯物,它可延緩乙醯膽鹼的分解。因典型的阿茲海默氏症初期的乙醯膽鹼的量較高,所以對於那些輕度至中度的阿茲海默氏症患者而言,維持足夠濃度的乙醯膽鹼是相當重要的。乙醯膽鹼酯解脢抑制被證實具有改善記憶力及心智功能,改善行為異常及病人的一般生活功能能力。

在阿茲海默氏症的初期階段,會伴隨著一些行為改變。這些症狀包括沮喪、睡眠中斷、焦慮、攻擊性、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興趣及一些其他人格特質的改變。專業諮詢及支援團體,也許有助於處理伴隨阿茲海默氏症而來的,和被診斷為罹患此並所引起的焦慮或沮喪感。而葯物對於症狀的治療可能也有幫助。

『肆』 阿茲海默症年輕人有沒有可能得到

30歲之前得的可能性小,有血管硬化時年齡會提前.阿茲海默症(AD),俗稱失智症或老年痴呆症,最早披露於1906年,由一位德國神經學家Alois Alzheimer所發現,當時他發表一篇報告,敘述一位死時有痴呆症狀的55歲婦女腦組織中發現有斑塊(plaques)及纏結的纖維束(tangles);自此,阿茲海默症開始慢慢受到注意、研究及了解。
罹患阿茲海默症時,會產生腦部主司記憶及其它心智功能的神經細胞流失的現象,另外,腦中負責神經細胞間復雜訊息傳遞的化學物質濃度會降低,因而造成腦功能退化並漸漸無法接受外界訊息,故阿茲海默症最初的症狀為記憶力衰退,進而影響到語言、理解、閱讀甚至書寫能力,病患會變得焦燥、喪失思考、記憶、理解及做決定的能力,最後甚至會不認識家人及朋友。
阿茲海默症為痴呆症(dementia)的最普遍形式,而目前有數百種形式的痴呆症,有些是可回復性的;而有些像阿茲海默症則是無法回復的。

痴呆症(dementia)
何謂痴呆症?痴呆症為一嚴重喪失智力與社交能力,進而無法進行日常生活功能的疾病;過去一般認為這是年老的必經過程,然而,現在已知痴呆症並不是年老的正常過程,而為另有原因的病症。

各類痴呆症的共通症狀為:記憶、思考、理解與說話能力受損,當疾病發展到最後亦會有人格改變及行為異常的現象。

第二種常見的痴呆症類型為血管性痴呆症(vascular dementia)。此類痴呆症是由於提供腦血流的動脈狹窄及阻塞,或因中風干擾腦內血流所導致,此類病患通常呈現認知功能及認知能力的逐漸衰退,亦常見痙攣、說話困難及視力喪失的現象。一般亦認為此類痴呆症為不可回復性的。

『伍』 阿茲海默症是老年痴呆症嗎

沒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的專業名稱就是阿茲海默症。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目前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餘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

(5)阿茲海默擴展閱讀:

阿茲海默症干預治療預後

由於發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絕不能單純的葯物治療。臨床細致科學的護理對患者行為矯正、記憶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長期卧床者,要注意大小便,定時翻身擦背,防止壓瘡發生。對興奮不安患者,應有家屬陪護,以免發生意外。注意患者的飲食起居,不能進食或進食困難者給予協助或鼻飼。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記憶力的訓練。

『陸』 什麼是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又稱老人痴呆症,全世界有2400萬病患,是一種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阿茲海默病又稱老年失智症,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最 顯著的早期症狀為健忘,通常表現為逐漸增加的短期記憶缺失,而長期記憶則相對不受病情的影響。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 症狀表現為逐漸嚴重的認知障礙(記憶障礙、見當識障害、學習障礙、注意障礙、空間認知機能、問題解決能力的障礙),逐漸不 能適應社會。嚴重的情況下無法理解會話內容,無法解決如攝食,穿衣等簡單的問題,最終癱瘓在床。 與呈階梯狀變化(即在某一時刻突發性的惡化)的腦血管性痴呆症不同,其特點是逐漸惡化。病情惡化的途中,有的患者會伴有被害妄想幻覚等現象出現。通常 還能見到諸如,行為語言粗暴,舉止下流等周邊症狀,所以在護理上有很大的困難。 阿茲海默病的症狀因人而異,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有的拖延數年卻變化不明顯,有的幾個月便到達晚期,難以預料。 早期症狀健忘(尤其新近發生的事)、缺乏創造力、進取心,且喪失對原有事物的興趣與工作沖勁。

『柒』 帕金森和阿茲海默症的區別

1、發病機理

帕金森病受影響的腦細胞主要是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出現路易小體沉積,多巴胺分泌不足。

阿爾茨海默病主要影響是海馬及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澱粉樣蛋白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tau蛋白變性。



2、臨床表現

帕金森病主要表現在運動能力上,往往從一側肢體起病,逐漸影響全身,表現為行動遲緩、肌肉僵硬和震顫,還可以有面具臉、小碎步、慌張步態、吞咽困難、語音不清、站立困難等。有的在病情晚期可能會出現一些認知功能的減退,最終會因行動困難而卧床等。

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在認知能力,往往從近記憶力下降開始,表現為記不住剛發生或近期發生的事,隨著時間進展認知功能障礙逐漸加重。還表現出注意力差、學習新事物困難、熟悉的東西叫不出名字,後期逐漸失去說話和讀寫能力,脾氣、性格改變,有的可出現暴躁易怒、情緒不穩、突然的哭笑等,晚期一般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要他人照顧。

3、病程上

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發病年齡是50-60歲,如果控製得當,通常可以保持10幾-20幾年生活狀態基本可以自理,如果沒有跌倒等並發症,通常不影響壽命。

阿爾茨海默病通常在65歲以後起病,年齡越大,發病人數越多。通常從確診到死亡通常只有10-15年左右。

『捌』 那些有阿茲海默病人的家庭後來怎麼樣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阿茲海默病人也被稱為痴呆患者,或者顛倒患者。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老去,每一個人也都有可能患痴呆的可能。可不管怎樣,我們今天做的,就是兒孫們明天的榜樣!只有關愛老人,才會得到兒孫的關愛!

『玖』 阿茲海默症的徵兆有哪些

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時候沒被注意,因為它們與年老的特徵相似。下列各項是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徵兆和症狀。

心理上的症狀:
失憶,包括認不出朋友和家庭成員
很難集中精神
困難理解字,完整的句子,或找到正確的字
不熟悉環境中迷路
沮喪
幻覺,錯覺和精神病
敵對行為,激動,焦慮,失眠
指責的行為(例如指責別人對婚姻不忠)
對事物無興趣,有敵意,失去抑制能力
生理上的症狀:
削弱了動作的協調性
肌肉僵化,拖著腳走路
失眠
體重減輕
大小便失禁
肌肉痙攣
病因
阿茲海默症的病因還沒被完全知道,但是被認為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新的研究指出自由基(高活性分子能引起對細胞的氧化或傷害)可能在阿茲海默症的惡化中起作用。
厄普西隆-阿朴脂蛋白(APO E)的基因——特別是APO E3和APO E4類——被認為是促進大腦中不正常沉澱物的形成從而增加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
報告指出50%-90%的那些有APO E4基因的人會得阿茲海默症。然而,沒有這種病遺傳基因的人也會患阿茲海默症。
科學家相信環境可能對患阿茲海默症也有影響,因為在世界的不同地區的人患這種病的幾率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住在日本和非洲西部的人患阿茲海默症的幾率比在美國住的日本人和非洲人小。
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在他們的腦組織中有不正常沉澱物。這些物質包含β澱粉質,釋放自由基或能經過一個叫做氧化的過程對細胞造成傷害的高活性分子的蛋白質。這些自由基相信會降低乙醯膽鹼的水平(一種幫助神經系統的傳送沖動的腦化學物質)和損害腦組織,引起阿茲海默症的症狀。
雖然還沒被科學研究確認,其他因素已經被推測為引起阿茲海默症,包括傳染病(如一型皰疹病毒),暴露於金屬離子(鋁、水銀、鋅、銅和鐵),或長期暴露於電磁場中。

『拾』 阿茲海默症是什麼病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

阿爾茨海默病是具有毀滅性的:從確診到死亡往往只有七年時間,而且,至今也沒有任何一種葯物或治療手段可以減緩該病病程,更別提治癒。

目前不少重大疾病保險,已經將這一疾病納入保障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