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慶親王
擴展閱讀
開獎結果 2024-09-24 23:26:49
山東賽特的股票代碼 2024-09-24 23:08:43
葆嬰股票行情 2024-09-24 22:40:08

慶親王

發布時間: 2021-05-15 16:13:48

① 為什麼晚清首富慶親王在西方知名度僅次於李鴻章、慈禧

首先,他有錢,且這個錢大部分都是他做生意得來的,做生意就不得不跟西方人打交道,其次,他有一定的外交才能,當時的 很多事情都是依靠他與西方人交流的,最後,他慈禧和李鴻章有能力,也敢於和西方人談條件。

② 慶親王,恭親王,醇親王什麼關系圖

慶親王、恭親王、醇親王三人是同一曾祖父(乾隆皇帝)的兄弟,恭親王和醇親王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由題目知,三個親王均是清朝王爺,又因為清朝慶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有多人獲得該爵位,可知想要問的是愛新覺羅·奕劻(慶親王)、奕欣(恭親王)和奕譞(醇親王)三者之間的關系圖。

愛新覺羅·奕劻(慶親王)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曾孫,慶僖親王愛新覺羅·永璘之孫,不入八分輔國公愛新覺羅·綿性長子,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後懿旨封慶親王。

愛新覺羅·奕欣(恭親王)是道光帝六子,咸豐帝異母弟,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恭親王。

愛新覺羅·奕譞(醇親王)是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光緒帝生父。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晉封親王。

故恭親王和醇親王二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恭親王與醇親王兩人和慶親王的曾祖父都是乾隆皇帝。

(2)慶親王擴展閱讀:

恭親王和醇親王兩人關系非常好。

1876年,恭親王得到了兩條鰣魚。鰣魚產於長江下游,是一種極為珍稀的魚類,與黃河鯉魚、太湖銀魚、松江鱸魚並稱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魚」。

從明代萬曆年間起,鰣魚更是成為江南地區的貢品,進入了紫禁皇城,成為皇家獨享的珍饈。鰣魚到底有多美味?當年,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鎮江焦山品嘗鰣魚時,不由做詩稱贊鰣魚的美味:

「芽姜紫醋灸銀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鱸魚。」在蘇軾看來,鰣魚味道之美,勝於鱸魚。

恭親王得到兩條鰣魚後,沒有吃獨食,而是想到了弟弟醇親王,送了一條鰣魚給醇親王。醇親王大為感動,寫了一首詩:「六兄賜鰣魚感賦,次楊成齋初食淮白魚韻:

心醉象牙灘上句,二千里外願常違。筠筐推食銀鱗滑,藤榼分廿玉鱠肥。詠鰒難侔詩思,憶鱸終是宦情非。太平羨煞江南景,漁市朝開麥四圍。」

醇親王在「筠筐推食銀鱗滑」句下批註:「聞兄僅得二尾,以一賜余。」在「藤榼分廿玉鱠肥」句下批註:「九弟適患癬,忌食魚。烹寄九妹一器。」

在「漁市朝開麥四圍」句下批註:「宋陳造詩,鰣魚入市河豚罷,已破江南打麥天。」按照醇親王的批註,我們可以看到,醇親王得到醇親王贈送的一條鰣魚後,也沒有獨享,而是想到了九弟孚郡王奕譓,打算送給九弟「開葷」。

不巧的是,孚郡王那幾天患了癬病,不能吃魚,於是醇親王將烹飪好的鰣魚,給九妹壽庄固倫公主送去一部分。

恭親王與醇親王之間體現出的手足感情,還是很讓人感動的。其實,除了這種私人情誼,恭親王和醇親王在一些重大公事上也互相支持。

1872年,同治皇帝親政以後,頒發上諭,重建圓明園,孝敬給慈安太後、慈禧太後臨幸駐蹕聽政。上諭發出去後,在朝野引發了震動。

恭親王的態度很明確:堅決反對重建圓明園。他覺得,不如將重修圓明園的費用投入到洋務運動,富國強兵,豈不更好?

不過,憑借恭親王一個人的力量,難以讓同治皇帝收回成命。於是,恭親王找到了醇親王,希望攜手反對重修圓明園。醇親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於是,1874年7月的一天,由恭親王、醇親王領銜,會同8名御前大臣和軍機大臣,一起奏報朝廷,反對重修圓明園,搞得同治皇帝焦頭爛額。

同治皇帝惱怒之下,厲聲斥責恭親王:「此位讓爾,何如?」(我這個皇帝位置讓給你,怎麼樣?)場面一度很尷尬。不過,在恭親王、醇親王等人的反對下,重建圓明園一事最終不了了之。

③ 晚清慶親王奕劻為什麼稱為「裸官」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愛新覺羅·奕劻是晚清一個十分神奇的人物。作為乾隆帝的曾孫,奕劻一生庸碌無為,其學問和才能都不出色,名聲還差得出奇。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什麼都不行的人,卻成為了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最誇張的是,奕劻竟然還是清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地位十分顯赫。

到1907年,段芝貴向奕劻賄賂了十萬兩白銀,並向載振獻上歌妓楊翠喜,成功買到了黑龍江巡撫一職。但這件事不慎走漏了風聲,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最終,段芝貴在前往赴任的路上被革職,而載振也不得不主動辭去了官職。但作為罪魁禍首的奕劻,卻並沒有受到慈禧的任何處罰。那麼,慈禧為什麼對奕劻如此寬容呢?實際上,自1884年以來,奕劻除了工作之外,其餘時間都投入到了社交和巴結慈禧上。

除了經常籠絡大臣們一起吃飯,出席各種各樣的宴會之外。奕劻還把麻將牌引進了皇宮中,這讓飽受內憂外患困擾的慈禧得到了難得的放鬆。除此之外,奕劻還常常會讓自己的小妾進宮,要麼是陪慈禧,要麼就是陪慈禧身邊的人打麻將。最重要的是,這名小妾一定會輸個乾乾凈凈。因此,在慈禧眼中,奕劻實在是一個會做人、會辦事的好奴才,她怎麼會不好好提拔呢?

1908年,奕劻舉辦了70大壽的宴會。由於他「廣納財、廣結緣」的名聲太大,各地前來行賄的人絡繹不絕,甚至慶親王府外還排起了長龍。據統計,在此次宴會期間,奕劻光是收到的白銀,就超過了50萬兩之多。而各種禮物的價值,更是百萬兩以上。根據當時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奕劻在匯豐銀行共存款712.5萬英鎊,並且這筆錢還僅僅是他財產中的一小部分。(參考資料:《清史稿》)

④ 大清「裸官」慶親王奕劻到底有哪些劣跡

慶親王奕劻是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這位大佬可是愛新覺羅的皇族,然而,他確實大清的“裸官”,比大貪官和珅還要貪婪,他不僅貪財,而且還賣國,劣跡斑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慶親王奕劻的那些劣跡。

1917年1月29日,奕劻病死於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他的家人請求謚號,溥儀本想給他“謬、丑、幽、厲”等惡謚,但最終在宗室的勸解之下,才賜謚“密”字,密者,“追悔前過”之意。奕劻死後,他的子女們並不擅長理財,但是吸大煙,養野獸,各種揮霍,最後只能是坐吃山空。後來,由於戰亂等因素,他的子女們只能不斷地變賣珍存的古玩珠寶來維持日程的生活開支。這個奕劻費盡心思收受的賄賂,到頭了還是被他的女子們揮霍一空。

⑤ 究竟是什麼原因,慶親王在慈禧駕崩之前被派去東陵

因為慈禧怕慶親王在自己死後造反,所以將他派到遠的地方去了。

⑥ 慶親王奕劻死後,為何會被追謚「密」號

謚號,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是用來對去世之人做評價用的。在古代,並不是每個人死後都有謚號,只有帝王、帝妃、諸侯及王公大臣等有較高身份地位的人,在他們死後,朝廷才會根據他們生前的所做所為,給予其相應的謚號。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謚號就是用來給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做蓋棺定論。

當然,既然是給人做評價,那自然就會有好的謚號和不好的謚號,所以一般情況下,謚號又分為這樣三種:褒謚、平謚和貶謚。褒謚,顧名思義就是好的評價;平謚則是不好不壞,比較中庸的評價;至於貶謚,自然是比較差的評價。

慶親王奕劻,作為清朝末年最顯赫的皇室宗親,也是大清帝國最後一位“鐵帽子王”,在他活著的時候,先後歷經道光、同治、光緒、宣統四朝,並長期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還親自參與了清朝末年所有的改革,以至於他的名氣不僅在中國比較大,在外國也是一個風雲人物,西方的很多報紙就曾多次提到過他的名字。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風雲人物,在他死後,卻被溥儀給予一個“密”的謚號,即追補前過的意思,通俗點解釋,就是雖然曾犯有大過錯,但其後能夠盡力去彌補,也沒有再惹亂子。相當於是個平謚,沒有過分褒揚,但也沒有過分貶低。

⑦ 慶親王奕劻的後代在哪

兒子:

長子載振 (母大側福晉合佳氏),有四子。

二子載𢱿(母四側福晉劉佳氏),有二子溥均,溥銘。

三子載授(早殤)。

四子(早殤)。

五子載掄 (母四側福晉劉佳氏)妻子是山東巡撫孫寶琦的女兒。他與慈禧太後的胞弟承恩公桂祥是兒女親家,即他的女兒嫁給桂祥的兒子。只有一子溥鈺。

六子載鐠(早殤)。

女兒:

格格12人,其中大格格嫁蒙古親王那彥圖,四格格嫁裕祿第九子。

載振生於1876年,1902年出使英、法、美等國,翌年赴日考察第五屆勸業博覽會。歸國後奏請設商部,任尚書。商部後更名為農工商部,載振仍任尚書。此時不過三十歲,可謂少年得志。1907年,因與女伶楊翠喜鬧出緋聞,被迫辭職。

辛亥後居天津租界,遠離政治,偶爾從事一些金融商業活動。1947年底病逝。

載搏,生於1887年,封鎮國將軍。載倫,其妻子為山東巡撫孫寶琦的女兒。

(7)慶親王擴展閱讀:

奕劻生於1838年,卒於1917年,是晚清的一大重臣。根據他的所作所為,曾有人作出評價,認為他受了賄賂,然後勸慈禧讓國,導致清朝的天下,竟斷送在他的手上,更多人認為他才是晚清第一大貪官。

晚清第一大貪官。

在1838年的春天,奕劻在北京出生了,關於他的出身那可就復雜了,他可是乾隆帝的兒子永璘的孫子,因此他也算是出身於宗室,是個地道的滿洲鑲藍旗人。

在他只是12歲的時候,就被襲封為輔國將軍,就是由於他的出身好,他才幼年當上了官。之後經過一系列的挫折,直到1894年,慈禧太後已經獨攬大權,在60歲大壽上,親手冊封他為慶親王。

過了14年,他被冊封了晚清歷史上最後的一個鐵帽子王,並且是世襲爵王位,可見他是多麼受的慈禧的重視。在辛亥革命時期,奕劻可是統帥了6個月內閣,做了第一位內閣總理大臣,是決定晚清歷史的關鍵性人物。

此人深受慈禧的重視,在慈禧跟自己的弟弟桂祥通信的時候,常常由奕劻代筆,雖然他的學問不見得很廣泛,但是他寫的了一手好字,並且能夠得到慈禧的喜愛。在1884年的時候,恭親王遭到了貶職,因此毫無實權的奕劻就有了機會,出任管理接待各國事物的大臣,與各國有了來往。

雖然日後他的官運節節高升,但是他本人是毫無多少能力,常常遭到別人的恥笑。

在清末的時候,奕劻找到了差不多的人,那就是袁世凱,兩個人共同控制清朝,一個是掌控朝局,另一個掌控軍隊,因此兩個人常走在一起,相互問計。兩個人就是清朝的滅亡的掘墓人。

等到清朝滅亡之後,奕劻就遷居到天津,於民國6年去世,享年79歲。

⑧ 清代的慶王是誰

事實上,清代有五個慶王,其中兩個慶親王,三個慶郡王:

第一個是慶親王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也是第一代慶王。死後謚「僖」。

第二個是慶郡王綿愍,是永璘第三子。死後謚「良」。

第三個是慶郡王奕彩,綿愍嗣子。本是乾隆第八子儀親王永璇的孫子,儀郡王綿志的第五子。綿愍無子,過繼給綿愍當兒子。因在孝中納妾,被革去郡王爵位,勒令歸宗。

第四個是慶郡王綿悌,是永璘第五子。奕彩革爵後,由其襲爵。

第五個慶王是清末大名鼎鼎的慶親王奕劻。他的父親是綿悌,生父是綿性(綿悌六弟)。綿性與綿悌爭奪爵位未果,就由皇帝作主將綿性長子奕劻過繼給綿悌襲爵,算是折中的方案。

⑨ 慶親王屢次被舉報貪腐,為何每每都能安全過關

慶親王買稱之為晚清的第一貪官,其實在清朝的貪官並不少見,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和珅。當慈禧太後將軍機大臣的職務給了慶親王之後,他就掌握了相當一部分的實權,這時候前來勾結和恭維奕匡的人不在少數。由此家中前來拜訪的人也開始與日俱增。


面對如此高調的行徑,許多官員也像慈禧太後反應過這些情況。不過大多數時候慈禧太後都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每一次都能夠讓奕匡安全度過。這些都是源於在慈禧看來,官員們所羅列的這些罪狀並不是特別嚴重。


這些罪狀與慶親王的辦事能力,相比而言顯得並不是特別的嚴重。因為在慈禧太後看了,他看重的就是這個人的能力以及忠誠的程度,所以對於那些最終會選擇不去理會。

⑩ 清朝慶王爺

和碩慶親王,清朝世襲親王。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被十五哥嘉慶帝顒琰封為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晉封慶親王,其子依例降為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