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怎麼評價溫鐵軍
擴展閱讀
股票跌停了不能買嗎 2024-11-16 00:01:19
九合集團股票行情 2024-11-15 23:58:17
市值沒有10000怎麼買股票 2024-11-15 23:23:02

怎麼評價溫鐵軍

發布時間: 2021-05-16 12:57:55

⑴ 溫鐵軍都有哪些著作呢

溫鐵軍,北京人,我國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他常年紮根農村基層做調研,堅持為農民的處境大聲疾呼,被譽為「中國農民的代言人」。

總結:

對於溫鐵軍先生,我個人是無比崇敬的。

不同於那些呆在研究室里閉門造車的「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先生的論著都是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深入農村基層,用最真實的資料寫成。用溫鐵軍先生的話來說,他的文章都是用腿「寫」出來。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這樣評價溫鐵軍先生:「農民很多,但是真正關注農民的人不是很多,替農民說話的人也不是很多。而溫鐵軍就是中國農民的代言人。」

像溫鐵軍先生這樣「為民請命」的學者,真希望中國還能再多些!

⑵ 陸子修的人生信條

看到剛頒布的2005年中央1號文件,陸子修很高興。
就在2004年年底,在陸子修參與的「安徽2070戶農民調查報告」中,他們還呼籲:「像80年代一樣,中央再連發5個1號文件,真正把農民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在硬投入上,一年解決一兩個症結問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就有希望了!」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住宿區,臘梅盛開,暗香四溢。陸家的門上貼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陸的字跡灑脫。在采訪過程中,陸從書房裡不斷翻出調查報告,以及退休後出的《「三農」論衡》、《農村問題答案不在農村》、《第三次解放農民》等書。
「文章都是我自己寫,從不找別人代筆。」
陸子修現年72歲,退休8年來比上班還忙。自上世紀70年代親身參與促成「大包干」以來,陸子修30多年裡始終都在思考「三農」問題,從未停止過為農民鼓噪與呼喊。 「我當過記者,鼓吹過浮誇風,那是畢生難忘的一課。」陸子修說。
陸子修20歲出頭時在安徽滁州的《來安報》當記者,24歲當總編,正趕上1958年的「三面紅旗」時期。
不久,老百姓中開始出現餓、病、逃荒、死亡……陸的幾個親人也在那時餓死。這一幕幕慘景,陸無數次想起,都宛在眼前。
1961年,陸子修作為反「五風」工作小組成員,下鄉聽老百姓「揭蓋子」,聽到更多慘痛故事。
「我不是從文件,而是從農民口中,知道犯大錯了。」「老百姓訴苦,說的最多的是那幾年自己曾參與過的事,這教訓太沉痛了!」
這一教訓深刻地影響了陸子修的人生觀、價值觀。陸相信群眾、重視調查研究的工作態度自始確立。
1964年7月1日,滁縣地委創辦《滁州報》,試刊號的首篇文章是陸子修寫的《搞生產就是幹革命》,1萬多字的通訊寫琅琊公社陡崗大隊科學種田、興建水利工程,由窮變富。文章發表後被《安徽日報》轉載,陡崗經驗也在滁縣范圍內推廣。
陸子修當時在農民家吃住兩周,日夜找人談話。他問:為什麼大搞水利?農民說:農民幹革命就是搞生產。我們自己能吃飽飯,也能多給國家交糧。陸覺得,這是農民的一種精神境界。
「文革」中,此文成為滁縣地委及陸個人搞「唯生產力論」的罪證。「我就不寫脫離經濟的政治。寫的要麼是經濟,要麼是經濟與政治的統一,那時就成了不講政治。」陸子修說。 上世紀70年代末發端於安徽的「大包干」,人們多對那群小崗人的「冒死分地」記憶深刻,卻大多不知在此之前,小崗隸屬的滁縣地委(今滁州市)的風風雨雨。
陸子修1972年任滁縣地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總想著「在舊體制框子之下尋找新政策」。
1975年,全國普及大寨經驗,陸子修在地委領導下,在滁縣進行了一次「普及大寨經驗」的調查,具體了解在學大寨活動中,農民的生活、生產、集體經濟究竟如何,是否比學之前好。
統計調查的結果,用幾句話形容,居然是「幹活大呼隆,生產一窩蜂;出工不出力,分配不兌現……」。陸子修根據調查,寫就《落實黨的農村經濟政策》的報告,直陳時弊。不料,此報告使地委受到省里批評。
局面扭轉,是在萬里到安徽後。萬里同志看到報告,覺得真實可信,於是指示滁縣繼續調查。根據滁縣地委新的調查結果,省委出台了聞名全國的「落實農村經濟政策6條」。
滁縣貫徹「6條」,幹部群眾很受鼓舞,原來作風「漂浮」的幹部都一齊參加勞動了。有的地方已包產到組,如來安煙陳公社已「定產到組」,天長的新街公社也將棉花地包產到戶。但在1978年滁縣市級幹部會議總結經驗時,這些秘密經驗還未獲准交流。有公社書記在會上質問地委:為什麼有的地方搞得好,災年大增產,經驗卻不讓介紹?!
這事實上是因為「安徽6條」本身有禁區———不準聯系產量搞責任制,不能包產到戶。
會後,時任滁縣地委書記的王郁昭和陸子修專程向萬里匯報貫徹「6條」的情況。萬里說,「6條」也不是框子,可以突破;可以在一個縣范圍內,找一個公社推廣試驗。
孰料,滁縣地委召開縣委書記會,每個縣都要求能夠被試驗;縣委書記回去開區社幹部會議,每個公社也都要求試一試。公社召集大隊幹部開會,大隊說每個生產隊都想試試看。如此不脛而走,奠定了此後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的大包干就在此氛圍中產生,小崗不過是其中之一。 「大包干」事過26年,陸子修脾性未改,依然執著於替農民講真話。
「過去缺糧為患,現在成了糧多為患……你問我為什麼,這說來話就多了!」1985年時任滁縣地委書記的陸子修,向國務院匯報《農村應由雙軌制走向市場經濟》。文中,陸說:老百姓罵我們說話不算數,「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陸還說,要農民多交糧、多出錢、多出義務積累工的合同,被農民說成是「不平等條約」。
「不少農民說,去年防汛抗洪時,中央領導人吃了那麼多苦,解放軍出了那麼大力,處處為農民著想,我們農民一邊看一邊哭。希望總理為民作主,把農民稅費負擔降到一人一畝100元。等於農村再來一次大包干,我們就有奔頭了!」這是陸子修和原江蘇省委農工部長吳鎔1999年4月提交給中央一位領導同志的一份報告的結語。領導同志專門批示:這篇調查報告根據大量事實和第一手材料,對農民負擔屢減不輕的深層次原因作了大膽而透徹的剖析,反映的問題很具體,也很尖銳,值得認真研究。陸1992年擔任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寫這封信時已退休。
《農民日報》原總編輯張廣友與陸相交多年,在為陸的書作序中說:1979年以來安徽省以及中央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陸大部分都參加,他的發言屢次「語驚四座」。還有人評價說,陸不作空泛議論,根據事實講話;不趕時髦,卻常有前瞻性。
早在1988年,陸就撰文指出農業要企業化經營———與今日產業化異曲同工;1996年,他寫了《應將減輕農民負擔作為一項長期國策》;2001年,他研究農村稅費改革,指出不僅應減稅費「揚湯止沸」,更應「釜底抽薪」,對鄉鎮機構進行改革…… 迄今為止,陸子修牽頭或直接進行了150餘次有關「三農」問題的調查。這些調查,廣涉安徽農村經濟、農村稅費改革、勞動力資源、農民負擔、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等問題。他也多次走出安徽,對廣東、甘肅、新疆、黑龍江、吉林、浙江、四川等多個省份的農業農村經濟以及勞動力市場進行調研。「農民沒有專門組織給他們講話,安南不都說卸任後去做農民么?」陸說。
陸子修較早開始研究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問題,較早呼籲重視民工潮。由陸子修等人於2003年策劃拍攝的5集電影理論片《中國民工潮》,在去年底被廣電總局授予2004年電影電視片一等獎。
「我也寫過一畝十萬斤的消息,做過對不起人民的事情。後來被委以重任,就始終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再犯那樣的錯誤!」
退休後,陸子修的日子過得充實。這些年來,他的意見很受中央、省領導重視,常常能夠被決策層採納。「建言立論,一定要做到寵辱不驚。」「我們有不少經驗教訓,現在應該爭取多以成功抵償失誤。失誤,往往就出在憑書本出發、拍腦袋、經驗主義決策,不注意研究新情況,不從實際出發。」 「現在有的幹部,官做到一定份上,文章可以有秘書代勞,甚至書也可以由秘書代看,但是陸子修卻從來沒有這樣做過。」說起陸子修,他的一位老友這樣感慨。
從鄉村小學教師開始,官至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陸子修官做得也算不小,卻始終愛往田間地頭跑,喜歡與普通群眾交流。眾多調查、書稿,都是他自己的心血結晶,從不假手他人。
不懈追求真理、尋覓真知,陸子修與志同道合者保持交流,彼此砥礪。朋友中有普通農民,有溫鐵軍這樣的學者、專家,還有從事農村工作的各級官員。2070戶的農民調查問卷,在很大程度上,是憑借他的個人影響和魅力做成的。在調查研究形成報告之後,陸子修總是虛心做小學生,不斷徵求不同意見,超越不同意見以實現見解的升華。
調研辛苦,筆耕艱難,是什麼動力驅使一位七旬老人如此鍥而不舍?
陸子修總說,退休後幹得再好,也不可能取悅於上,繼續陞官;樂在其中的原因,就是想為農民群體說點真話。
在采訪中,陸子修常說的一句話是:「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多年來,成長自農村的陸子修,始終牽掛著農民們的點點滴滴。現在,「衣食父母」奔小康尚還艱難,「我們已經拿著高薪,過上都市生活,怎麼能苟富貴,即相忘?」
這,就是陸子修的認識。
古人雲:靡不有始,鮮克有終———最難能可貴的,是始終如一。在陸子修的身上,記者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精神境界,一種對自己信念、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堅守。他從為農民大包干鼓與呼,直到今天為農民減負鍥而不舍地深入調查,歷時幾十年,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不管為官還是為民,他堅守著講真話,堅守著人民利益大於天。什麼叫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能夠超越現實功利的誘惑,始終追求真理,理想主義激情永不褪色,就是先進性的一種表現。 .

⑶ 為何中國要分城市和農村戶口

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區別
教育方面區別:這點區別想必大家也很清除,這點也讓許多家庭陷入了苦惱。目前農村教學質量、教育資源、師資隊伍等方面仍存在不均衡現象,這點也是無法與城鎮教育相比,有些家庭也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現在的情況就是,農村戶口的孩子想去城鎮公辦學校讀書,必須要有相應的學區劃分,可能會很麻煩,甚至有些情況是無法就讀於城鎮學校,所以我認為這點區別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醫療方面區別:農村與城鎮都有相應的醫療,新農合與城鎮職工之分,這點農村也佔有一點點優勢。農村新農合平時小病小痛或者拿點葯可以進行報銷,而城鎮有時則需要住院才進行報銷,甚至有些地區農村戶口保險力度要大於城鎮報銷。

宅基地、農田區別:這點大家也是毋庸置疑,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有著自己的宅基地和農用耕地,而城鎮戶口的有些人則沒有相應的宅基地和耕地,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區別。因為如今非農幾乎是無法轉農,而且如今大力發展農村建設,農村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農村戶口而言,這無疑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優勢。

以上便是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主要區別之處,至於說農村戶口好還是城鎮戶口好,我想這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個人認為目前農村戶口優勢在不斷涌現,城鎮戶口優勢卻正在日益削減,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差距也在逐漸減少。不過我覺得還是農村戶口好,也許是我目光不夠長遠或者是已經習慣這樣生活

⑷ 中國人民大學老師溫鐵軍的中國發展經驗簡析給分怎麼樣考試是開卷嗎

以前我選過這課!
溫老師講課講得很有深度,我個人來講當時很受啟發。但是溫老師只是象徵性地講了兩節課,然後就是其他老師代講,幾乎每節課老師都不一樣,當然內容也很不錯。農發的老師都還挺有底子的。
最後的考試是寫一篇論文,考試的時候交了論文就可以了。我最後的分數是87好像,其他幾個選這課的同學也基本是3.7,總之不算低,3000字左右就行,也不用寫得很專業很認真,也不怎麼點名,總之是一門比較輕松地課。
如果你選上了,你就幸福了

⑸ 如何評價溫鐵軍的《八次危機》

溫老師幾年前下課,但值得學習好,寫作思路,請傅正文老師在課堂上和在中國小農經濟的自然理性規定的第。


有以下幾個原因。

我國耕地資源稀缺(山地平原,平原少),分布不均,家庭生產單位和規避風險的優勢使中國不適合大型農場的機械化生產和追求大規模農業生產。

在書中,對城市產業資本危機的價格可以軟著陸,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危機的價格可以順利移交給地方社會。寒若珉先生的話很模糊,翻譯的是我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農民的犧牲是分不開的。

總之,農村一直是我們解決危機的受害者。

然而,一旦股息用盡,經濟下滑的趨勢將無法實現軟著陸。甚至農村本身也會成為危機。

⑹ 如何看待溫鐵軍為什麼他並不是很火呢

當北大教授說「農民只會種地做苦力,對國家沒用,出大力流大汗,是懶惰和愚蠢的行為。」溫與賀一派學者挺身呵斥,不見專家群起攻之,卻在「十四五」即將到來,瓜分新農村這塊蛋糕時站了出來,可見其內心所想。



據《標准》中新規所說,農村宅基地、承包地等規劃問題需要持續到2035年,也就是說農民至少還會被扶持十五年,因此我認為溫鐵軍先生所說的靠農民發展出獨有經濟並非不可能,它反而有充足的時間實現。

⑺ 溫鐵軍為何說西方只教你如何花錢,卻不教你如何掙錢

所以一個國家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國情,創建出一套獨立的,只屬於自身的經濟體系結構,走只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通過自身的方式將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同時,也要適當地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取長補短,不斷探索,不斷推陳出新,努力跟上時代變遷,只有這樣才能夠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⑻ 陳葉軍的人物評價

通過三次分配來解決難題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多年以來,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是下降的,這就需要改變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格局。可以從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三個環節著手解決。
通過市場實現收入分配稱為「第一次分配」;通過政府調節而進行收入分配稱為「第二次分配」;個人出於自願,在習慣與道德影響下把可支配收入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贈出去,可稱為「第三次分配」。
貫徹科學發展觀兩個問題
為什麼要將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確立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為什麼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時必須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記者專訪了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
在中國要實現科學發展是一個最大政治問題,這可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到佐證;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始終牢記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頂層設計改革實現中國夢
改革催生中國夢,中國夢就是改革夢。「未來中國轉型的關鍵在改革,而改革的關鍵又在於能否進行頂層設計。」辜勝阻如是說。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即將召開之際,筆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辜勝阻表示,做好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需要成立由中央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權威的、獨立的、超越部門的中央改革領導協調機構,對改革進行統籌規劃,以強力推動改革。
論新二十四孝的時代新意
當前孝道具有豐富的時代特徵,既是人們行為標准,也是行為導向。「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盡孝無需技術主義,在親情縫合和道德重塑等方面具有深層的社會價值,是護衛傳統文化的倫理根基。
孝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外安其身」。關心老人的物質生活。衣食無憂,人才能夠安頓。其次,「內安其心」。很多子女在「外安其身」這條做得不錯,但「內安其心」就做得遠遠不夠。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肯定其自身的價值。
一位根植鄉土中國思想者
他,出身於典型的高校知識分子家庭,卻被稱為中國農民的代言人」,並且把「三農問題」研究從國內拓展到國際。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鐵軍,一位行走在中國鄉土社會的思想者。
理論聯系實際、為人民做學問,這兩者互相促進,在他的學術活動中鮮活體現。心繫人民,腳踏實地,溫鐵軍的學問不是在書齋里完成的,而是用腳「走」出來的。他行走在中國和第三世界的田間地頭進行各種調研和實驗,為三農可持續發展和鄉土文化傳承鞠躬盡瘁。
以財稅改革夯實治理之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確立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中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制改革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學者表示,全會矯正了過去僅將財政作為宏觀調控經濟手段的工具化認識,有助於將財稅改革引到更深刻、更系統、更持久的路徑上來。未來財稅改革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應在國家治理層面上,以稅收制度改革、中央和地方事權調整、預算管理體制改革三路並進,夯實治理之基,探索善治之道。

⑼ 寫關於常州狀元坊的一篇作文

關於常州狀元坊的一篇作文:

嘉澤鎮位於武進西南西太湖之濱,境內設有沿江高速公路道口,239省道、金武路、寧常高速貫通境域,」十二五」將建設的沿江高鐵嘉澤站台,孟津河與夏溪河交叉匯集,形成天然良港。沿湖12千米的湖岸線多為自然保護濕地。花木種植和水產養殖系該鎮兩大特色產業。堅持以「花木之鄉、濱湖天堂、休閑勝地、歷史古鎮」為發展定位,人民大學溫鐵軍教授評價嘉澤正走出一條集聚集約的特色發展之路,為「蘇南現代鄉村轉型發展的一塊試驗田!」
為滿足2013年常州花博會旅遊配套服務需求,展示嘉澤形象,嘉澤鎮政府對整個嘉澤鎮最繁華、最中心的老街區進行改造。
「狀元坊」街區項目為一組商業建築,周邊有4處高檔住宅區,人口2萬有餘,設計師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建設以狀元科舉文化為主題的江南地方文化建築群。其中,移建3棟原汁原味的江浙贛民居老房子,新建4組明清風格的老房子以及8組新江南建築,使狀元文化得到更好的展現。建成後的「狀元坊」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其中嘉蔭堂、豐澤園、思齊園、桃花園、蟾宮、達人庄等將是以餐飲、娛樂、購物為主題的特色街區,花神廟、魁星閣等將是獨具嘉澤地方特色,以狀元文化為主題的旅遊休閑地,街區目標是成為常武地區乃至長三角具有「花木之鄉」、「狀元之鄉」文化特色的旅遊度假勝地。作為2013年花博會的配套工程,它也是兼具多種功能的花博會旅遊配套服務設施,並服務於嘉澤集鎮8萬多老百姓,將成為發展中的嘉澤鎮中心服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⑽ 如何評價《臨高啟明》這本書

老實講,如果讓我在如今浩如煙海也垃圾遍地的網路小說界選一本書來推薦的話,我大概首選這本《臨高啟明》。若把范圍再擴大一些,把當代文學跟古典文學全包括進去,那,私以為這本書雖然還不至於能跟那些名著並列,但其獨一無二的特性不說後無來者,但至少也是前無古人。

《臨高啟明》是一本由各行各業幾百號人一起寫成的書,這種程度的「共同創作」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跡。當然說「寫成」也不大對,雖然這本書從2009年開始寫至今也8年了,也是煌煌七百萬字的巨著,但我猜距離它真正寫完至少還需要四個七百萬字——排在後面待「轉正」的同人文字數都業已超過七百萬了。

看書名也猜得到,這是一本穿越小說,講五百來號人從現代穿越回明末去開創新世界的故事。故事選定的穿越地點是在海南省的臨高縣,於是就有了這個雙關含義的標題。

而在現實世界中,故事是這樣發生的:在2006年的一個論壇上,有人提出這么一個想法:

「如果我們攜帶大量現代物資穿越到了明末,會怎麼活下去並改變歷史?」

基於這個前提,這個論壇里的一票人馬各自展開想像,基於自己的知識與所處行業提出見解。最終,這些見解被整理吸收,形成了現在這一本《臨高啟明》。其實在此之前還有其他一些小說得到過論壇里這批人的技術支持,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只有這一本活了下來,並且越活越好。

先不談內容,就寫作結構上來說,《臨高啟明》可以在「女僕革命」事件處被切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中本書作者進行主要創作,在劇情主體方向與技術細節處征詢群眾意見。而在後半部分,作者基本不進行創作了,而是將同人文章拆拆縫縫整理納入到正文中。這被稱之為「轉正」。

《臨高啟明》里穿越過去的五百多人在書中被稱為「元老」,其中有名有姓能報上名號的目前有近三百人。這三百人背後都是有真人在扮演的,並且人數仍然在增加——如果你也想在這小說里出場,納上幾萬字的投名狀,當元老不是夢。這種寫作形式也使得這本小說完全「去主角化」,並且總有濃郁的嘲弄感。道理很簡單,所有人都喜歡增加自己出場的份額,也都討厭其他人的角色看起來太過偉大光明正確。作者們在現實中的博弈也會影響到小說內的世界。比如網名盜泉子的這位元老當年因為與馬前卒在國內某事件上產生了極大的觀念分歧,導致盜泉子退出《臨高啟明》的創作,於是書中關於新道教的理論基礎、發展方向等內容就被擱置了相當一段時間——直到有另外的相關專業元老跑出來補足了這一部分。

但這種寫作方式也正是《臨高啟明》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因為你再也找不出一本書,能匯聚到如此之多不同領域的專業內容了。現代社會的分工體系要求所有人都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深耕細作,於是在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人們對除本專業外的其他專業幾乎沒有任何深入了解。全才再也不可能出現了。而現代社會本質上又是一個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個細小的專業都有其意義所在,都是不可或缺的。舉個例子,這五百人在臨行前專門列了個單子去采購那些只有行業內的人才知道的、對行業很重要的、短期內無法自產的物資。但有一樣就被所有人忽視了——USB介面。這東西在華強北批發起來一個不到一塊錢,但穿越後,即便等上六七十年、等到這五百人死干凈了,他們也造不出來。而驅動傳送帶所需的金屬鏈條,現在七百萬字了,他們仍然造不出合格的,只能進口皮革用皮帶代替。於是,即使《臨高》在某些技術細節上還是有很多疏漏的——如果不是這個行業的專家根本看不出來,但這本書仍然會讓99%人覺得涉及面廣到難以致信。就我個人來說,我除了能在涉及到管理學相關知識時進行評判之外,讀其他學科相關內容我只能驚嘆然後閉嘴。而我敢打賭,對於管理學沒有涉獵的人在書中看到像魚骨圖、運籌學、鑽石模型、PDCA循環這樣的玩意兒時,除了閉嘴感嘆也最好不要有其他判斷。做金融的不會懂車床,搞化工的不明白刑偵,做農業的也當不了醫生,而這些又都是現代社會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而另一方面,這五百人並非是上下一條心穿越回去改造社會的。這些人心思各異,有想回去當皇帝的、有想養蘿莉的、有想全收秦淮八艷、還有皇漢們要扶明滅清殺韃子的、德棍們想玩線列槍陣排隊槍斃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幼兒園老師想好好組織幾十個孩子春遊都不是個簡單事情,更何況這幾百各懷鬼胎的現代人?他們內部間的組織形式又是相當重要的點。

如果我們回到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上來,那主旨就是:如何從無到有地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化社會。一般評價《臨高啟明》時的評語都是:穿越說明書。因為它的技術細節實在太多了,多到讓人覺得按這個步驟去穿越沒准真就能成。

五百人穿越,在哪裡登陸?一堆人各種比較周邊資源與地緣優勢,最終選定了海南臨高。那明末時期的臨高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狀況呢?當地當時的縣太爺姓甚名誰?本地有頭有臉的縉紳都有哪些人?於是就各種考證,最終確定了具體情況,這就有賴於歷史專業——還得具體是明史專業——的人來進行考證。登陸後的初期發展,在修好簡單的水電站前,作為臨時動力使用的鍋駝機就不是一般人可能知道的東西。修水電要確定合適電機的具體型號,這又是一門學問。物資的運送需要運籌學,而運送之前還要修路。簡易公路也不是鏟平土地就可以的,要保證其排水性抗壓性與相對平整,都是技術活。除此之外,修好的路要在防止被破壞的同時保證行人安全,崗哨的設置與軍事條例又是必須品……這個單子簡直可以無限列下去。

在這里我們可以提一個「工業母機」的概念。工業母機就是製造機器的機器,工業母機的精度直接決定這個工業體系所能達到的最高精度。元老們帶去了21世紀的各種設備,按理說技術水平應該直接跨越好幾個世代才對。但這不可能。想要造機器,首先要有鋼鐵。前期因為技術與鐵礦石進口的問題,造不了高爐,只能用平爐、轉爐,鋼鐵的量就不夠用。而在金相學實驗室建不起來的情況下,連分析鋼鐵的各成份含量都成問題,別說煉硅鋼、不銹鋼了,連馬口鐵都造不出來。金相學儀器只有帶來的那些,壞了就完蛋。如何研製當下生產力與科技水平能造的儀器就又是一個課題。而鋼鐵方面,沒有硅鋼就幾乎永遠告別了電氣工業,而沒有不銹鋼就不可能開展化學工業。化學工業需要三酸兩鹼,即鹽酸硫酸硝酸跟純鹼燒鹼。即便這五百人帶了一整套聯合氨生產線,他們仍然花了一年半時間才初步解決了三酸兩鹼生產的有無問題。而有了化學工業就意味著有了:化肥、農葯、醫葯、炸葯。這個發展的進程幾乎可以一直列下去。

這些具體的發展問題貫穿了這本書的脈絡,在此先不細談了。

但更重要的,在具體的技術說明之下,我們能看到血淋淋的資本積累是如何進行的,整個社會是如何變化的。這種由技術進步帶來的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社會整體的崩塌與重構,在真實歷史的映襯下顯得尤為可信。其中揭示的規律,大概只有在那一卷《資本論》里才能找得到了。

所以我更喜歡那個評價:《臨高啟明》既是進步小說,又是反動小說。

「在資本的推動之下,羊是會吃人的。」

英國在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資本主義剛剛萌芽。當時的羊毛紡織技術開始發展,使得羊毛製品價格變得低廉,市場上對羊毛製品的需求就開始變得旺盛。而這些商人們為了得到更多的羊毛以滿足市場,就需要更多的綿羊跟放牧的土地。於是圈地運動就開始了。

剛開始時這些商人還比較溫和,他們更多的是佔用英國傳統敞田制里的公有地——雖然這些公有地的使用權一般都是歸農民的。但資本的貪婪永無止境。我們都知道規模效應,大規模規范化生產能夠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美國的農業就是最典型的規模效應農業,幾萬公頃的土地一起種,於是在買種子的時候就可以跟種子提供商議價,把價格壓到極低;可以用上最先進的機械化農具,將農具的購買維護成本推薄到極低;可以請最好的農學家來因地制宜。於是人家的農業,播種用播種機收割用收割機乾旱就人工降雨施肥撒農葯直接用飛機,種出來的東西又多又好,價格還比你低。至今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英國圈地運動就是這種現代農業革命的先導,他們為了將土地集中起來運用各種農業技術,在掠奪土地的過程中漸漸無所不用其極。強行買斷、通過立法來保證利益、暴力手段等等,是「明擺著的階級掠奪」。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又被強行驅散,生活無著。而在他們發動的各種農民叛亂被鎮壓後,他們唯一的生路就只剩下去城市裡給那些資本家們開的羊毛工廠當工人了,每天只能掙到將將餓不死的錢,被資本各種剝削,直到死——這就是「羊吃人」。

《臨高啟明》里對這種由技術進步與資本貪婪引發的殘酷剝削有著更為深入的描述,典型例子就是在江南地區發展絲綢產業的趙引弓元老引發的「蠶吃人」。

因為這五百穿越眾有著更好的軍隊組織形式、武器裝備與航海技術,他們打敗了在明末稱霸海上而後被崇禎招安的鄭芝龍勢力——就是後來國姓爺鄭成功的父親,清朝割據台灣的鄭家。鄭芝龍在當時把持著對西班牙與日本的貿易,他覆滅後元老院就接管了這個貿易路線。明末時的航海技術比元朝還有退化,海上航行都只能靠海道針經——就是針路圖,即以陸地路標為主要參照物的航海圖。依靠這種技術,他們的航線長而繁復,貿易的生絲只能是泛黃的陳絲。元老院有更先進的羅盤,有六分儀,有最細致的地圖,還有精確的航海鍾——勉強能用的航海鍾要在近一百二十年後的1761年才被發明,但元老們的航海鍾就是批發幾塊錢一塊的石英錶。再加上更好的船,於是他們可以不依靠陸地參照物直接在大海中航行,從上海港口直達日本。

這種貿易極大地刺激了商人們對生絲的需求,為了獲得更多生絲,趙引弓元老就從臨高找機械廠設計生產了一種專門用來繅絲的機器。按書中說法,這種機器的技術水平只到十八世紀而已,連機械化動力都用不了,只能用大量的人工。但即便如此,其產出生絲的質量與數量都能直接打垮小農經濟。但工廠的運轉需要蠶蛹做原料和人力來做工。而當時的農民並不會直接賣蠶蛹——繅絲之後賣生絲比直接賣蠶蛹得利要多。於是趙引弓就通過向官府捐錢,以賑災的名義向賑災局支付銀兩用以購買蠶蛹。此外,因為有更好的蠶種與先進的養蠶技術,趙引弓用自己養的蠶直接沖擊了市場。而通過對蠶農的放貸與技術支持,他得以成功控制了蠶農們的全部身家和生產資料——貸款可是需要抵押的。而即便沒有抵押,利滾利之下遲早背上不可能還清的債務。在蠶熟之後,官府以賑災名義出面直接壓低了生絲的收購價格,使桑農血本無歸。無法以高價賣出生絲,而賣蠶蛹又不可能回收成本。於是趙引弓直接讓無數桑農破產,家破人亡成為難民。而後,他又通過難民營將這些人收容起來,訓練之後派入工廠做工。工廠每天兩班倒,一做12個小時。因為繅絲要使用滾水,車間里永遠酷熱難耐氣味刺鼻。即便如此,工人們也對其感恩戴德,畢竟比起當難民,現在至少有飯吃。趙元老一手引發了蠶吃人,末了還能得到難民的感激。

如同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這個世上,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另一方面我們會看到,這種情形的產生幾乎是必然的、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趙引弓老爺至少會給難民吃飽飯,給工錢,給治病,在同時代里已經算是溫情默默了。如果讓明代本土人來做,這種剝削只會更嚴酷。在英美俄等國很多描寫資本工業時代的小說里,這種殘酷剝削工人的描寫比比皆是。一家四五口人住在面積狹小的貧民窟中,家裡的壯年每天去工廠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幾乎全年無休,然而賺的錢仍不夠溫飽。家裡的孩子小時候總會在垃圾堆里撿沒燒干凈的煤渣,總有幾個孩子會因營養不良夭折,等到他們長到十一二歲,就會被送到工廠或商店做學徒,忍受各種打罵,直到不堪重負死去。這就是社會大變革下資本的工業時代。

這五百元老在穿越後迅速的道德滑坡也是很有意思的看點。在穿越後很短的時間內,現代社會深入人心的那套「人權」道德體系就崩解了。為了開採煤礦和鐵礦,他們可以強行派自己控制下的民眾在缺少醫葯的情況下去熱帶瘧疾頻發的地方開礦,然後在鎮壓了礦工暴動後懲戒性地使用什一政策殺人——暴亂人群全體排隊,隨機每十人處死一人。他們還與英國人進行奴隸貿易,直接用人命來進行台灣的開發。他們建造的工廠,因為技術不穩定以及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各種死傷無數。大工業里死人跟農業社會可不一樣,不要說全屍了,掉在轉爐鐵水裡連骨灰都找不到,高爆炸葯下也找不著幾個人體部件,而硫酸造成的燒傷更是痛苦可怖到形如地獄。為了獲得工業人口,元老們可以強行推進並延長明末登州之變的發生,坐視孔有德將山東和直隸掠奪得十室九空,從而攫取幾十萬人口回海南。這就是血淋淋的資本主義發展史。

其實回頭看中國的發展,也是深有感觸。在二戰後崛起的國家沒有幾個,除了歐洲那堆完成了資本積累還接受了美國馬歇爾計劃援助的老牌帝國之外,日本因為朝鮮戰爭美國對其的大量訂單扶持而開始發展,亞洲四小龍里韓國同樣有美國扶持,台灣有從整個大陸帶去的資源,香港背靠大陸的巨大窗口,而新加坡又小得無話可說。只有中國完成了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還是在沒有海外殖民地進行資本積累的情況下。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了毛時代中國到底完成了怎樣的發展。從溫鐵軍教授的理論來看,中國的工業積累幾乎完全是通過剪刀差從農業上得來的,國家從農業上直接拿走了大部分成果用以補貼工業。民國時期,農民吃到三分飽,剩下的地主階級拿走拿到城市裡用以消費西洋產品。現在新中國到來,農民想我自己吃到七分飽才是正事,那中國的城市就失去了經濟來源,工業的發展就是妄想。土地革命之後進行的一系列政策從這個方面看,都是想要從農民手裡把糧食再拿出來,用以發展工業。中國人終於能夠吃飽是到70年代末,因為中國的工業體系終於可以大量製造化肥了。閑話不提。但這五百穿越元老至今不進行土地革命,仍然容忍地主階層進行大量的土地兼並。就我個人看來,這也是他們道德滑坡的具體表現。

但即便這小說描寫的事情如此反動,如此黑暗,但《臨高啟明》仍是一本不折不扣的進步小說。它直接打破了對小農經濟下幸福田園生活的幻想,什麼你耕田來我織布,都是假的,騙人的。無數的佃農吃不飽飯;皇權不下鄉的情況下當地縉紳階層對當地權力的把控;小吏對官員的桎梏;社會上升渠道的缺失;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軍隊本質等等。那是一個比爛的世界,即便以現在的眼光看,五百穿越眾搞出來的社會黑暗得不見天日,但在當時的世界情形下,那就是天堂。就拿蠶吃人的趙引弓說,他的鳳凰山莊工廠即便如此壓榨勞工,這也是唯一能穩定提供三餐飽飯和一定的衛生條件的地方——當時可是普遍兩餐和衛生觀念接近於無的時代。這是工廠本身生產的需要,因為熟練工是很難培養的。除此之外,這個工廠雖然摧毀了小農桑蠶產業,但它畢竟讓更多的人能用上絲綢了,這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像元老院用價低質優的紙、火柴、針、鐵器等等直接摧毀了無數人賴以活命的工坊,但也確實客觀上提高了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至少更多的人能看得起書。除此之外,對於元老院政權內部的描寫也極盡諷刺,大政府下的各種問題一個不少。陸軍與海軍的爭端,地方財政與中央的矛盾,「跑部錢進」的項目批准,從沒斷過的或明或暗的政治斗爭,不同政治觀念的博弈等等等等,有些諷刺深刻到我生怕哪天這書再被禁了……

按工業黨的看法,現代的人權與道德觀念本身都是由工業化帶來的。在工業化之前,小農經濟下一切人的生活都是現代人所不可想像的。人,並非天生就有權生存下去的。而現代社會帶來的這一切物質與精神文化全都建立在生產力的發展上,簡單來說就是倉稟富而知禮節。從這一點上講,真正擁有最先進生產力和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元老院勢必得到統治地位。雖然在八年七百萬字之後元老院才剛剛佔領廣州打到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