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郭路生
擴展閱讀
市北高新公司股票 2024-09-24 04:55:40
百度金融中心 2024-09-24 04:22:13

郭路生

發布時間: 2021-05-17 01:07:50

① 為什麼郭路生要取名為食指

食指之所以取名為「食指」一是因為:「食指」——時維元(母親)
「時之子」。
二、「在中國,作為詩人,無論是寫作還是生活都存在無形的壓力。」但別人在背後的指指點點絕損傷不了一個人格健全的詩人。

② 郭路生的個人經歷

1948年:出生於山東朝城,因母親在行軍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
1955年:七歲的郭路生入學,三年級時寫下第一首詩:「鳥兒飛上了樹梢,三八節就要來到。在這愉快的節日里,問一聲老師阿姨您好。」小學開始熱愛詩歌。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讓他初嘗人生磨難,知道未被錄取,第二天頭上突然長了許多白發。
1967年:去農大附中途經農田,見到一條溝不叫溝、河不像河的水流,兩岸已凍了冰,只有中間一條瘦瘦的河水,聯想到見不到陽光的冰層之下,魚兒(包括自己)在怎樣的生活。寫出《魚兒三部曲》第一部。1967年,19歲的郭路生拜訪了當時的「走資派」、「黑幫分子」何其芳。自此,郭路生經常向何其芳請教。在此期間,郭路生還寫下了被一代人廣為傳誦的詩歌——《海洋三部曲》、《魚兒三部曲》等。郭路生還和一群年輕人聚會,一起聊天、唱歌、聽音樂、講故事,必不可少的節目是朗誦詩歌。
1968年:到山西插隊:創作黃金年,代表作《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1969年:與21名北京知青落戶杏花村插隊。有意鍛煉自己,當時十分工值一元一角,那年他掙到了二百元。
1970年,進廠當工人。
1971年:郭路生在山東濟南入伍。1972年年底,其弟郭新生去部隊看望,已發現他每天精神抑鬱,以煙為食。創作大量反映部隊生活的詩。
1973年:2月退伍,抑鬱寡歡,北醫三院確診其為精神分裂。
1975年:病癒,與李雅蘭(李立三之女)結婚,七年後離異。
1976年:「文革」結束,創作《寫在朋友結婚的時候》,又名《有這樣的婚禮》,陳凱歌報考電影學院時曾以此詩為面試時的朗誦作品。
1978年:再次煥發詩人創造力,並首次使用筆名食指,因為他的母親姓石,石子,食指(這是郭路生接受采訪時說的)
1990年:進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樓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費,抽低價的煙。
1992年:獲荷蘭詩歌節和英國一所大學邀請,因身體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協會,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
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華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詩魂郭路生》為題發表了林莽、何京頡、李恆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他在「文革」中開始寫詩,《相信未來》曾被江青點名批判。其詩被朋友及插隊知青輾轉傳抄,廣泛流行於全國,影響深遠。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創作。
1998年度文友文學獎授給了當代朦朧詩人、《相信未來》的作者食指(郭路生),因為「他在他的時代里,獨立承擔了一位大詩人所應承擔的。」
1998年8月14日下午,在北京第三福利院,郭路生受了這一榮譽。沒有任何頒獎儀式,只有文友副主編伊莎和一群詩友。

③ 郭路生,是怎麼寫出內心荒涼的

年輕人不懂何為“詩“,以為隨意胡攪的晦澀短句便算作詩,雞湯滿滿的生活啟示也算詩,甚至流水賬,粗俗口語也被當做“親民的詩歌”而大加傳誦,讓人在感嘆“哲學已死”之後免不了“詩歌已死“。

可大環境是無法逆轉的,那段車馬慢,生活慢,愛人慢的鎏金歲月早已逝去,生活變得便捷的同時也只能停留在生活,再無別處去揮霍,因此激情的聲音也只能被封存在紙張中供有緣人瞻仰,直到終於遇到一個同樣熱愛也同樣渴望改變的人站出來大聲疾呼那叫人心碎的詩篇:

“或許我必將失敗,但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

④ 郭路生的作品被統稱為

朦朧詩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 ),山東魚台人。朦朧詩代表人物,被當代詩壇譽為「朦朧詩鼻祖」。高中畢業。被稱為新詩潮詩歌第一人。
食指之所以取名為「食指」。一是因為:「郭路生的母親名叫石維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在中國,作為詩人,無論是寫作還是生活都存在無形的壓力。但別人在背後的指指點點絕損傷不了一個人格健全的詩人。三:食指先生少時尊師,「師」與「食」諧音。

⑤ 郭路生的人物分析

食指其人:
食指早期的詩歌有一種對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絕望」的存在主義的精神(雖然他那時未必知道這個名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瘋狗》,可以說是漢語詩歌中絕無僅有的作品。那種對生存本體反思的哲學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並論。不可否認,他也寫了一些平庸之作,但只要我們想一想那是個一句玩笑話就可能坐牢的年代,也就應當給予理解甚至敬意。
郭路生是天才的詩人,但他從不以天才自居;他在當時的年輕人中已是頗有名氣,但他從不以詩名自傲。他的生活非常簡朴,他總是穿著一身乾乾凈凈、洗得發白的舊軍裝和一雙軍用舊膠鞋,他從不刻意地修飾自己。也許是詩人的通病,他在念初中的時候就與煙、酒為伍,三十年來屢戒不止,為此而嚴重的影響著他身體的健康。
詩人的天性是多愁善感的,郭路生更是如此。在我的記憶中,他的眼睛從來沒有因為快樂而明亮過。無論是他眯起眼睛深情地背誦詩歌時抑或是由於驚訝於某事而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眼睛裡都像是蒙著一層霧,流溢著惆悵和一種淡淡的憂傷。
提起當代詩歌,人們都知道北島,但大部分人卻不知道對北島的詩歌產生過深刻影響的一個人——食指。
他自幼深受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萊蒙托夫等人詩歌的影響。
此後,郭路生被加上「裴多菲俱樂部」的罪名,多次被抓受審,在學校里被劃為「右派學生」,郭路生在痛苦中寫下了《相信未來》:相信未來——「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這一年,郭路生去山西杏花村插隊。在杏花村,郭路生除了勞動外,依然不停地創作詩歌。郭路生的詩,知青們爭相傳抄誦讀,從鄰近山西的陝西、內蒙古,到遙遠的黑龍江兵團和雲南兵團,全國只要有知青的地方,都有郭路生的詩歌傳誦。據說,此詩傳到江青耳中,她說,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在。
關於其精神分裂的原因,有多種說法:一說「文革」的極左思潮影響到部隊,他內心的理想與現實發生了極大的沖突;二說因入黨外調學校檔案里有「文革」初期他因寫詩被審查的材料;三說詩人戀愛受挫。
許多評論家認為,郭路生是開辟一代詩風的先驅者,其詩歌成就比北島、顧城諸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因種種原因,郭路生長期被埋沒。也有人認為,郭路生是朦朧詩人中最善始善終的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他的善終很可能將在精神病院里。

⑥ 郭路生的主要作品

詩歌原文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淚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露(霜皆可)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撐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詩歌鑒賞
天邊的排浪:象徵著時代的暗流。 以作者當時的心境(1968年),可理解為時代的潮流曙光:象徵希望。 以當時人們所處的文革環境,內心是比較灰暗的。文革期間幾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間的創作卻頑強地生存著。食指就是其中一位傑出的民間詩人,一位填補了歷史空白的優秀詩人。其詩集《相信未來》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並迅速傳頌於一代青年人的口中。
詩一開頭就用「蜘蛛網」「爐台」「余煙」「灰燼」等幾個意象,給人們描繪出了那個荒蕪、窮困、艱難的時代。無論是經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會在心底湧起苦不堪言的強烈感觸。而詩人卻「用美麗的雪花寫下來:相信未來」,「雪花」既象徵純潔、質朴,也傳遞著清楚、明了的意識;把不屈於現實的堅定,表現得格外真切:這是從艱難生活中升起的信念!第二詩節,用「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鮮花」「別人的情懷」「凝露的枯藤」寫出了生命由鮮亮而黯淡,由熱情而失意,由飽滿而枯竭的經歷,激起了人們對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聯想,而詩人「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來:相信未來」的人格力量又不能不強烈震撼每一個人的心靈:這是從人生苦難中升起的信念!第三詩節,「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撐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力量之大,范圍之廣,氣勢之猛,表現了詩人的滿腔豪情。「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一句,把「曙光」比擬成「筆桿」,富有想像力,「用孩子的筆體寫下來:相信未來」,表達的是詩人的真摯和坦誠思想:這是由真實內心升起的信念。這三個詩節,一詠三嘆,「相信未來」就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詩人心底的最強音。在那個陰雲密布、精神痛苦的時代,《相信未來》在人們心靈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我想,那個年代過來的大多數知青也可以說是一代人,在任何時候重讀《相信未來》都依然會怦然心動!食指「相信未來」,那種殘忍的、固執的、痛苦的、傷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個人在痛苦現實中對未來堅定不屈的信念。也是這首詩最為動人的內核。
這首詩如果只有前面的三節,還不足以表現食指深刻的思想,而接下來的三節,食指將自己對「未來」的「相信」和對人類的清醒認識結合起來。首先,詩人相信 「未來人們的眼睛」能「撥開歷史風塵」,「看透歲月篇章」。「睫毛」「瞳孔」兩個意象承「眼睛」而來,形象地描繪出未來人思考的神情,而「撥開」和「看透」又歌頌了人類智慧的偉大,詩人「相信未來」的原因就寄託於這思考的形象中。其次,詩人不在乎人們對我們肉體和經歷的褒貶。「腐爛的皮肉」「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三個具體的形象或神情,傳遞著現實人們的種種苦態;「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四個細節,呈現出人們對過去歷史種種評價的表情,形象傳神,用筆精當。再次,詩人堅信未來「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中體現出來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這三節,曲折地挖掘了人類內心深處對未來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詩人才毫不懷疑地「相信未來」,並且「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詩的最後一節,用熱情的呼告,滿懷激情地鼓舞人們「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詩以無可反駁的氣勢,無所畏懼的精神,向苦難的現實宣戰。對「未來」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陽那樣噴薄而出,強烈地震撼著每一位讀者的靈魂。
這首詩構思巧妙。前三節寫我是怎樣「相信未來」的,後三節寫為什麼要「相信未來」,最後一節呼喚人們帶著對未來的信念去努力,去熱愛,去生活。用語質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鮮明,又令人折服。全詩基本上遵從了四行一節,在輕重音不斷變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傳統方式;以語言的時間藝術,與中國畫式的空間藝術相結合,實現了詩人所反復講述的「我的詩是一面窗戶,是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藝術。通讀該詩,雖然我們感受更多的不是輕松而是壓抑;不是快樂而是痛苦。但從詩人那壓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詩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無時不在渴望和憧憬著光明的未來以及為理想和光明而奮斗掙扎。 詩歌原文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動;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聲雄偉的汽笛長鳴。
北京車站高大的建築,
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
我雙眼吃驚地望著窗外,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
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
這時,我的心變成了一隻風箏,
風箏的線繩就在媽媽手中。
線繩綳得太緊了,就要扯斷了,
我不得不把頭探出車廂的窗欞。
直到這時,直到這時候,
我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陣陣告別的聲浪,
就要捲走車站;
北京在我的腳下,
已經緩緩地移動。
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領,
然後對她大聲地叫喊:
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
終於抓住了什麼東西,
管他是誰的手,不能松,
因為這是我的北京,
這是我的最後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詩歌鑒賞
第一詩節:詩人把對北京的記憶定格在「四點零八分」,這一刻是詩人記憶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詩人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了「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詩人心中「最後的北京」。眼前是一片揮手送別的景象,耳邊是一聲離別的汽笛長鳴,混亂哄鬧的場面里,隱含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情與沖動背後的難以言喻的復雜情感。
第二、三詩節:蒙太奇式的幻覺。 在即將離開故鄉北京的一剎那,作者的心靈突然受到強烈的觸動,這種觸動包括對故鄉、母親、文明的眷戀,也許還包括對不可知的未來的恐懼。食指具有天生的詩人的敏感氣質,表現在這首詩中就是敏銳地抓住個體的「我」心靈中的幾個幻覺意象,並把它們自然而集中地組合起來。幻覺中「劇烈的抖動」的北京車站作為 「我」的心靈的外化,強烈地表現了詩人的感情震動之巨,表現了那種「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的茫然與無助。另一個幻覺「蒙太奇」也很精彩「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對「幻覺」的出色表現,在文革中年輕一代的藝術探索中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手段,表現出他們對政治權力話語的輕蔑與反叛。只是與西方現代主義起源於對「人」的深刻懷疑不同,中國年輕一代的藝術探索從一開始就以對人的肯定作為其目的與出發點,「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所表現的正是文學中源遠流長的對母愛的眷戀,在這種普通而強烈的人性面前,政治權力者們製造的所有神話都褪去了絢爛的光彩,顯得蒼白無力,而隱藏在其背後的黑暗、悲哀與人性永恆的喟嘆赤裸裸地表露出來。
第五詩節:物我顛倒的錯覺。
原本是火車離開車站,但在詩人看來卻是「告別的聲浪」「捲走車站」,是「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緩緩地移動」。作者彷彿感覺腳下的大地------北京已經被 抽空,自已已經被這個時代、被北京拋棄了,從此註定漂泊。這樣的結果,其實在錯覺中已經非常明晰而深刻地烙印在食指的心上了。
結尾:最後的訣別
詩歌多次提到對母愛的依戀,因為,在詩人的心中,北京和母親始終是疊合在一起的。想「抓住她的衣領」,對著她「大聲地喊叫」,茫然而絕望地抓住同樣迷惘的青年人的手,彷彿落水者去抓住一根稻草,這樣的迷惑不安,絕望與痛楚牽動著讀者的心,動亂時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狀況不能不說透射著濃烈的悲壯色彩。

⑦ 郭路生的介紹

郭路生(筆名食指),1948年出生,中國著名詩人。20歲時寫的名作《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廣為流傳。1973年食指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醫三院就醫。出院後繼續寫作。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療。2001年4月28日與已故詩人海子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著有詩集《相信未來》、《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詩探索金庫·食指卷》、《食指的詩》。

⑧ 食指(郭路生)的生平和寫作風格有沒有人能告訴我,我語文課 要用,謝謝

簡介
山東魚台人。高中畢業。1969年赴山西汾陽杏花村插隊務農,1971年應征入伍,歷任舟山警備區戰士,北京光電研究所研究人員。職業作家。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相信未來》(1988)、《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1993)、《詩探索金庫·食指卷》(1998),詩歌《魚兒三部曲》、《海洋三部曲》、《四點零八分的北京》、《人生舞台》、《瘋狗》、《熱愛生活》、《我的心》、《落葉與大地的對話》、《人生舞台》等。筆名食指。

生平
食指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圍打的教師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隊,70年進廠當工人,71年參軍,73年復員,曾在北京光電技術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隊中遭受強烈刺激,導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開始寫詩,《相信未來》曾被江青點名批判。其詩被朋友及插隊知青輾轉傳抄,廣泛流行於全國,影響深遠。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創作。
「好的聲望是永遠找不開的鈔票,壞的名聲是永遠掙不脫的枷鎖」(《命運》)這種哲學悖論般的詩句對北島影響很大。我們可以在北島的《回答》等詩中找到風格類似的句子。
食指早期的詩歌有一種對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絕望」的存在主義的精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瘋狗》,可以說是漢語]詩歌中絕無僅有的作品。那種對生存本體反思的哲學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並論。

經典作品
《相信未來》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1968年 北京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動;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聲雄偉的汽笛長鳴。
北京車站高大的建築,
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
我雙眼吃驚地望著窗外,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
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
這時,我的心變成了一隻風箏,
風箏的線繩就在媽媽手中。
線繩綳得太緊了,就要扯斷了,
我不得不把頭探出車廂的窗欞。
直到這時,直到這時候,
我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陣陣告別的聲浪,
就要捲走車站;
北京在我的腳下,
已經緩緩地移動。
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領,
然後對她大聲地叫喊:
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
終於抓住了什麼東西,
管他是誰的手,不能松,
因為這是我的北京,
這是我的最後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熱愛生命》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凄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
仍在反復地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過人生激烈的搏鬥後,
我死得比那湖水還要平靜。
那請去墓地尋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著:熱愛生命。
我下決心:用痛苦來做砝碼,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稱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要後代以我為榜樣:熱愛生命。
的確,我十分珍愛屬於我的
那條曲曲彎彎的荒槽野徑,
正是通過這條曲折的小路,
我才認識到如此艱辛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的赤著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稜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著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風雪中的飢餓寒冷,
和夏天毒日頭烈火一般的灼熱,
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絲溫情。
但我有著向舊勢力挑戰的個性,
雖是歷經挫敗,我絕不輕從。
我能頑強地活著,活到現在,
就在於: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1978年北京

其餘作品
《魚兒三部曲》、《海洋三部曲》、《命運》、《書簡》、《煙》、《酒》、《相信未來》、《落葉與大地的對話》、《願望》、《向青春告別》、《人生舞台》等。

寫作風格:象徵主義

⑨ 詩人郭路生還在嗎

應該還在,13年的時候他還在,這才過去三年應該還健在,不然的話絕對不會沒人知道。

⑩ 食指,叫郭路生,他現在還健在嗎

他還在,而且是很幸福的生活著。他離開了福利院,找了個小他5歲的妻子。每天看看報紙,散散步。安度晚年。

還是很喜歡他的詩的,特別是《相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