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六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為了鞏固剛剛建立起來的漢王朝,公元前200年冬,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同時鎮壓韓王信叛亂。漢軍進入太原郡後,連連取勝,特別是銅鞮(今山西省沁縣一帶)一戰,大獲全勝,使韓王信軍隊遭到重大傷亡,其部下將領王喜被漢軍殺死,韓王信逃奔匈奴。韓王信的將領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擁立戰國時趙國後代趙利為王,聚集韓王信的殘兵敗將,准備再次與匈奴合謀攻漢。 冒頓單於派左、右賢王各帶兵一萬多騎與王黃等屯兵廣武(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以南至晉陽一帶,企圖阻擋漢軍北進。漢軍乘勝追擊,在晉陽打敗了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乘勝追至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再次擊敗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北集結兵力,被漢騎兵部隊擊潰。[2]由於漢軍節節勝利,產生了麻痹輕敵的思想。劉邦到達晉陽後,聽說匈奴駐兵於代谷(今山西省繁峙縣至原平市一代),派使臣十餘批出使匈奴,匈奴故意將精銳部隊隱藏,將老弱病殘列於陣前。派去的使臣十餘批回來都說匈奴可以攻擊。劉邦派劉敬(婁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來報告說:「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劉邦不聽勸告,大罵劉敬說:「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將劉敬抓起來囚禁在廣武城,准備凱旋後進行處罰。[3] 劉邦率騎兵先到達平城(今山西省陵川縣以北),此時漢軍步兵還未完全趕到。冒頓單於見漢兵蜂擁趕來,在白登山設下埋伏。劉邦帶領兵馬一進入包圍圈,冒頓單於馬上指揮40萬匈奴大軍,截住漢軍步兵,將劉邦的兵馬圍困在白登山,使漢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不能相救。劉邦發現被包圍後,組織突圍,經過幾次激烈戰斗,也沒有突圍出去。之後,冒頓率領騎兵從四面進行圍攻:匈奴騎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企圖將漢軍沖散。結果,雙方損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此時正值隆冬季節,氣候嚴寒,漢軍士兵不習慣北方生活,凍傷很多人,其中凍掉手指頭的就有十之二、三。《漢書·匈奴傳》記載:「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匈奴圍困了七天七夜,也沒有佔領白登。 劉邦採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皇後),閼氏對冒頓單於說:「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於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於察之」。冒頓單於與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他們的軍隊沒有按時前來,冒頓單於懷疑他們同漢軍有勾結,就採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包圍圈的一角,讓漢軍撤出。當天正值天氣出現大霧,漢軍「持滿傅矢外鄉」「徐行出圍」,才得以脫險。回國後劉邦盡斬先前進言匈奴可擊的十幾名使臣,並赦免劉敬,封為關內侯,食祿兩千戶,號為建信侯。[1]
編輯本段戰爭後續
「白登之圍」後,冒頓單於屢次違背漢朝與匈奴所訂立盟約,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1]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欲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後不答應,日夜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於,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3]此外漢朝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自此,漢與匈奴約定結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系得到暫時的緩和。[1][4]
② 歷史上的「白登之圍」是怎麼一回事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系。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於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1]
「白登之圍 」後,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後的相當一段時期里,採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
③ 白登之圍的具體內容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六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為了鞏固剛剛建立起來的漢王朝,公元前200年冬,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同時鎮壓韓王信叛亂。漢軍進入太原郡後,連連取勝。冒頓單於派左、右賢王各帶兵一萬多騎與王黃等屯兵廣武(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以南至晉陽一帶,企圖阻擋漢軍北進。
由於漢軍節節勝利,產生了麻痹輕敵的思想。匈奴故意將精銳部隊隱藏,將老弱病殘列於陣前。劉邦率騎兵先到達平城(今山西省陵川縣以北),此時漢軍步兵還未完全趕到。冒頓單於見漢兵蜂擁趕來,在白登山設下埋伏。劉邦帶領兵馬一進入包圍圈,冒頓單於馬上指揮40萬匈奴大軍,截住漢軍步兵,將劉邦的兵馬圍困在白登山,使漢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不能相救。
匈奴圍困了七天七夜,也沒有佔領白登。劉邦採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皇後),冒頓單於採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包圍圈的一角,讓漢軍撤出。
④ 白登之圍是怎麼解的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 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 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 太原。漢高祖 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 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 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 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 斷絕了聯系。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於的 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1]「白登之圍 」後,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後的相當一段時期里,採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
⑤ 漢朝白登之圍是什麼
劉邦帶人想干匈奴,結果反被匈奴帶了一大票人圍起來了,差點就掛在那了,回來以後就開始和親
⑥ 請問白登之圍是如何解的
自從在秦始皇統治時期打敗匈奴以後,北方平靜了十幾年。到秦滅亡之後,中原發生了楚漢相爭,匈奴就趁機一步一步向南打過來。
漢高祖的時候,匈奴的冒頓單於(音mò dú chán yú,冒頓是人名,單於是匈奴王)帶領了四十萬人馬包圍了韓王信(原韓國貴族,和韓信是兩個人)的封地馬邑(今山西朔縣)。韓王信抵擋不了,向冒頓求和。漢高祖得到這個消息,派使者責備韓王信。韓王信害怕漢高祖辦他的罪,向匈奴投降了。
冒頓佔領了馬邑,又繼續向南進攻,圍住晉陽。漢高祖親自趕到晉陽,和匈奴對敵。
雙方軍事實力對比,漢軍明顯不敵
漢朝:主力軍32萬,前鋒軍1萬6千餘人
匈奴:主力軍40萬,前鋒軍不明
公元前200年冬天,天空下著大雪,氣候特別冷,中原的兵士沒碰到過這樣冷的天氣,凍壞了不少人,有的人竟凍得掉下了手指。但是,漢朝的軍隊和匈奴兵一接觸,匈奴兵就敗走。一連打贏了幾陣。後來,聽說冒頓單於逃到代谷(今山西代縣西北)。
漢高祖進了晉陽,派出兵士去偵察,回來的人都說冒頓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殘兵,連他們的馬都是挺瘦的。如果趁勢打過去,准能打勝仗。
漢高祖還怕這些兵士的偵察不可靠,又派劉敬到匈奴營地去刺探。
劉敬回來說:「我們看到的匈奴人馬的確都是些老弱殘兵,但我認為冒頓一定是把精兵埋伏起來,陛下千萬不能上這個當。」
漢高祖大怒,說:「你膽敢胡說八道,想阻攔我進軍。」說著,就把劉敬關押起來。
漢高祖率領一隊人馬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突然四下里湧出無數匈奴兵來,個個人強馬壯,原來的老弱殘兵全不見了。漢高祖拚命殺出一條血路,退到平城東面的白登山。
冒頓單於派出四十萬精兵,把漢高祖圍困在白登山。周圍的漢軍沒法救援,漢高祖的一部分人馬在白登,整整被圍了七天,沒法脫身。
高祖身邊的謀士陳平打發了一個使者帶著黃金、珠寶去見冒頓的閼氏(音yān zhī,就是匈奴的王後),請她在單於面前說些好話。閼氏一見這么多的禮物,心裡挺高興。
當天晚上,閼氏對冒頓說:「我們佔領了漢朝地方,沒法長期住下來,再說,漢朝皇帝也有人會來救他。咱們不如早點撤兵回去吧!」
冒頓聽了閼氏的話,第二天一清早,就下令將包圍網撤開一角,放漢兵出去。
第二天清早,天正下著濃霧,漢高祖悄悄地撤離了白登。陳平還不放心,叫弓箭手朝著左右兩旁拉滿了弓,保護漢高祖下山。
漢高祖提心吊膽走出了匈奴的包圍圈,快馬加鞭,一口氣逃到廣武。他定了定神,首先把婁敬放出來,說:「我沒聽你的話,弄得在白登被匈奴圍了起來,差點兒不能和你見面了。」
漢高祖逃出了虎口,自己知道沒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長安。以後,匈奴一直侵犯北方,叫漢高祖大傷腦筋。他問劉敬該怎麼辦?劉敬說:「最好採用『和親』的辦法,大家講和,結為親戚,彼此可以和和平平地過日子。」
漢高祖同意劉敬的意見,派婁敬到匈奴去說親,冒頓同意了。漢高祖挑了一個宮女所生的女兒,稱作大公主,送到匈奴去,冒頓就把她立為閼氏。
打那時候起,漢朝開始採取「和親」的政策,跟匈奴的關系暫時緩和了下來。
註:白登,一是指白登台,一是指白登山,在今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當時的平城,在今大同市東古城村一帶。《遼史》誤認為陽高縣的白登村就是漢代白登,《金史》又沿襲了《遼史》的錯誤。其實,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時,曾大規模的修築鹿苑,東包日登,說明那時白登還在平城一帶。後來,由於鹿苑之內禁止人們居住,白登居民才遷移到今陽高縣白登村,所以,今陽高白登村是北魏以後的白登,不是漢代的白登。
⑦ 羅馬帝國時代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系。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於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⑧ 白登山的白登之圍
歷史上白登之役正在此處。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劉邦親自率領三十二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參見平城之戰)。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氣候十分寒冷,漢軍雖然「卒之墜指者十二三」,但見匈奴只有老弱殘兵,更是獲勝心切,便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率領先頭騎兵部隊直追到大同白登山,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
劉邦率兵剛到白登,冒頓單於忽然率領四十萬鐵騎伏兵將漢軍團團圍住。匈奴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漢軍斷糧斷水,十分危困。多虧謀士陳平為劉邦出謀劃策,送重金和美女圖像給冒頓單於之妻閼氏,另外又寫了一封書信,信中說:「如果單於繼續圍困,漢朝則將美女送給單於,到那時候,閼氏之地位就保不住了……」閼氏受賄後,極力勸說單於撤軍,單於得知周勃、樊噲率領漢軍主力增援部隊即將趕到,惟恐對自己不利,只好解圍撤兵。
劉邦收軍回師廣武之後,對探軍劉敬說:「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遂重賞陳平和劉敬,並封劉敬為關內侯,號建信侯。為防止匈奴侵擾,命周勃、樊噲率兵二十萬駐守代地。
「白登之役」距離今天雖有兩千多年之歷史,但作為大城市附近著名古戰場來說,還有很大軍事價值,現在依舊吸引眾多遊客弔古憑今。
⑨ 白登之圍是怎樣的典故
如何利用女人的弱點解救皇帝?
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國力還很衰弱。經過了幾百年連續不斷的戰爭,人民一直顛沛流離,全國的經濟狀況幾乎陷入了崩潰的邊緣。所以,劉邦建立了漢朝以後,一直忙於安撫國內,根本無暇也無力顧及塞外的少數民族。這時,一直居住在長城北面的匈奴人就乘機南下,侵略中原,劫掠財物,還抓走了大量的百判案姓去做奴隸。公元前200年的冬天,警報又像雪片一樣飛入關中,劉邦接到了邊境又有匈奴人入侵的消息。這一次,他親自統率著二十餘萬大軍親征。但是,劉邦在向北行進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的時候,卻被匈奴冒頓單於率40萬精銳騎兵包圍在白登山(今大同市東面),冒頓單於還派出大兵,分扎在各個重要路口,截住漢兵的後援,存心要把漢軍一網打盡。高祖登上白登山的山頭,向四面眺望,只見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騎兵屯駐把守著,實在沒有辦法突圍。
當時正值天氣嚴寒,連日雨雪不斷。高祖劉邦和將士們都凍得手腳發僵。在被圍了3天後,糧食也快吃完了,漢軍飢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圍到第7天,一直跟隨在劉邦身邊的智多星陳平忽然想出了一條妙計。他知道冒頓單子對新得的閼氏(單於的王後)十分寵愛,朝夕不離。這次匈奴大軍在山下扎營,冒頓單於還把閼氏帶在身邊,經常和她一起騎馬出出進進,淺笑低語,情深意篤。於是陳平想到,冒頓單於雖然能出奇制勝,可也不免被婦人所惑,於是就想從閼氏身上打主意。他派遣使臣,乘著大霧的時候下山去拜見閼氏。這位閼氏聽說有漢軍的使者,就悄悄地走到帳篷外面,屏退了左右,召見漢使。漢使向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並且說是漢皇帝送給閼氏的,另取出一幅圖畫,說是漢帝請閼氏轉給冒頓單於的。
閼氏畢竟是女流之輩,一見到黃金和珠寶,就目眩心迷,愛不釋手,便收下了。再打開圖畫,只見畫上繪著一個絕色的美女,心中不禁起了妒意,便問:「這幅美人圖是干什麼用的?為什麼要送給單於?」
漢使裝出一副很虔誠的樣子,回答說:「漢帝被單於包圍,非常願意罷兵言和。所以把金銀珠寶送給您,再請您代他向單於求情。可又怕單於不答應,就准備把國中的第一美人獻給單於。因為美人現在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
閼氏微怒地說:「這個用不著,趕快拿回去吧!」漢使說:「漢帝也覺得把美人獻給單於,怕會奪了單於對您的寵愛。可是事出無奈,只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們的圍,那我們當然不會把美人獻給單於了,情願給您多送點金銀珠寶。」閼氏說:「請你回去告訴漢帝,盡管放心好了。」說完,將圖畫交還給使者,讓使者回去了。
閼氏心想,如果漢帝不能突圍,就會把美女獻給單於,那時我就要受冷落了。於是,她回到後營,就對單於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只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於問:「有這樣的事?」
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麼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拚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土地,也可能會因為水土不服而無法長住。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
說到這里,閼氏淚如雨下,嗚咽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單於一時也不知怎麼辦才好了,於是問:「那怎麼辦呢?」
閼氏說:「漢帝被圍了7天,軍中始終沒有什麼慌亂的跡象,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後有什麼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單於將信將疑,可是又怕惹閼氏不高興,便在第二天,傳令把圍兵撤走了。陳平用這條妙計,終於騙得匈奴退兵,劉邦總算逃出重圍,一場大難消於無形之中。
⑩ 白登之圍的故事是什麼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劉邦親自領兵前去迎擊匈奴,正遇上冬天嚴寒下雪的天氣,將士凍掉手指的有十分之二三,於是冒頓假裝失敗逃跑,引誘漢軍。漢軍追趕冒頓,冒頓把他的精銳軍隊隱藏起來,只出現了一些老弱殘兵。
於是漢朝出動全部軍隊,多半是步兵,共三十二萬人,向北追擊匈奴。劉邦到達平城時,漢朝的步兵還未全到,冒頓指揮他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在白登山把劉邦包圍起來。七天之內,漢軍內外不能相互救助軍糧。匈奴的騎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馬,在東方的全是青馬,在北方的全是黑馬,在南方的全是赤色馬。
在陳平的建議下,劉邦派使者秘密地送給閼氏很多禮物,閼氏就對冒頓說:「兩方的君王不能相互圍困。如果得到漢朝的土地,單於終究是不能在那裡居住的。而且漢王也有神的幫助,希望單於認真考慮這件事。」
冒頓與韓王信的將軍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王黃與趙利的軍隊沒按時到來,冒頓疑心他們同漢軍有預謀,就解除了包圍圈的一角。於是劉邦命令戰士都拉滿弓,箭上弦,面朝外,從冒頓解圍的那個通道一直沖出來,最後同漢朝大軍相會合。
冒頓於是領兵而去,而劉邦也率兵歸來,派劉敬到匈奴締結和親的盟約。
(10)白登之圍擴展閱讀
1、戰爭起因
韓王信與匈奴交戰,敗多勝少。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秋季,冒頓單於親率軍隊,以10萬鐵騎圍攻馬邑,韓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與匈奴求和。
劉邦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致書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擔心會被誅,便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隨後韓王信與匈奴揮師南下,進入雁門關,攻下太原郡。
2、戰爭結果
「白登之圍」後,冒頓單於屢次違背漢朝與匈奴所訂立盟約,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劉邦盡斬先前進言匈奴可擊的十幾名使臣,並赦免劉敬,封為關內侯,食祿兩千戶,號為建信侯。
3、戰爭影響
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要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後不答應,日夜哭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於,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此外漢朝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自此,漢與匈奴約定結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系得到暫時的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