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加強縣域經濟發展 調研報告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3.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構建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通過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戶籍、社會保障制度和城鄉社會管理機制。
4. 堅持特色發展。發揮資源、區位優勢,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形成縣域經濟特色。因地制宜,將優勢產業做出特色、將特色產業做出規模。注重特色園區、特色項目建設,促進特色產業集聚發展。
5. 堅持開放發展。以開放增強活力、凝聚動力,加大對外開放和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實行多元化招商,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引導縣域中小微型企業與大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推進中小微型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壯大縣域非公有制經濟規模,提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質量。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農業領域。
6.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系統建設,著力改善縣域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態修復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工業源頭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防止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和城鄉之間交叉污染。
三、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重點
7. 以水利和路網建設為核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加強縣域水利、交通、電力、通信、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和抗災避險設施建設。完善交通路網結構,提高道路等級標准,提升通達、通暢能力,連通省際、市際斷頭路。加快縣域電力的擴容提質,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和農村通信全覆蓋,逐步實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切實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水利建設,加大洞庭湖和病險水庫治理力度,抓好灌區續建配套和塘、壩、堰等小型水利設施改造,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災減災能力。以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為重點,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統籌中心鎮、中心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
8. 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途徑,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提高工業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立足縣域現有工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區位條件,以技術改造、創新發展為突破口,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用高新技術、先進設備和現代工藝,做強傳統產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後產能。發揮縣域優勢,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縣域產業園(集中)區,完善產業園區布局規劃,明確功能定位,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和標准廠房建設,引導資源要素、企業和項目向園區集中。支持縣域骨幹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縣域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增強縣域工業發展活力。
9. 以縣城和中心鎮為著力點,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做大做強縣城和中心鎮,加快中心村(社區)發展,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中心村(社區)為基礎,交通干線為主軸的新型城鎮體系。重點突出縣城擴容提質和功能完善,將產業園區建設與縣城擴容提質有機結合,提升縣城的承載力、帶動力和輻射功能。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配套、產業特色鮮明、能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及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鎮。推進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促進資本與人口向中心鎮聚集。加快省際邊界小城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培育鎮域產業,提高管理水平,推進省際邊界城鎮之間交通、旅遊、商貿、物流、人流的對接,建設一批省際邊界重點鎮,使其成為省際邊界區域性經濟中心,推動具備條件的省際邊界鄉改鎮工作。
10. 以農業龍頭企業和優勢品牌為支撐,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農業基礎地位,用現代工業和科技裝備改造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縣域內每個主導產業重點打造1—2個骨幹龍頭企業,使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產業基地,做大做強糧食、生豬、油料、果蔬、棉麻、茶葉、烤煙、水產、竹木等優勢產業。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步伐,提高農業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機械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實施現代種苗工程,提高農產品良種覆蓋率、優質率,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體系,著力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與加工。著力培育知名農產品品牌,注重保護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推進農產品品牌整合,每個產業形成3—5個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科技推廣普及、農民素質提升。
11. 以生產和生活服務為主要內容,努力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供配套服務。重點發展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外包、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型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縣域主導產業融合互動。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培育一批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形成便捷高效、規范有序、聯通國內外的物流網路。適應加快縣域城鎮化要求,大力發展商貿、餐飲、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著力完善農村商品流通體系,新建一批農村綜合性市場,加快建設縣域商圈、商貿重鎮等。大力推進新農村信息化建設,構建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圍繞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抓好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銷售、農業科技信息、農村金融保險等社會化服務。
12. 以地域文化和鄉村旅遊為內涵,加強文化旅遊建設。統籌推進城鄉文化建設,實施基礎文化設施全覆蓋工程,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構建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培育壯大文化龍頭企業,推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整合縣域文化旅遊資源,實施旅遊精品戰略,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依託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等重點文化資源,打造文化旅遊精品。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遊,著力培育一批休閑農業示範點。加強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與合理利用,加快將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產業、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13. 以資源節約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著力推進科技創新。促進高新技術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和節約資源,引導縣域經濟創新發展。依靠科技加快縣域新型工業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傳統工業的技術含量,加強高新技術對工業的滲透嫁接,提升傳統工業產業,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用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重點抓好良種繁育、農業生物、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集約化高效養殖、農產品保鮮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等農業新技術。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逐步形成國家扶持與市場引導、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鼓勵科研機構到縣市創辦經濟實體,促進縣市、院(所、校)對接,開展科技合作。
四、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
14.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配套措施。適當調整市、縣財政收入分配,促進財力分配向縣域傾斜,逐步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增強縣級政府可支配財力。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專項轉移支付使用限制,使縣級財政有更大的調劑空間。實行分類分檔配套,視情況逐步降低公益性建設、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的縣級配套。支持縣域產業發展,從2012年起,增加省縣域經濟工作引導資金。創新財政扶持機制,實施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工程,每年扶持3個特色產業,每個特色產業集中扶持3個重點縣市區,每個重點縣市區扶持3年。整合現有相關專項資金,支持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鼓勵撤鄉並村,每撤並一個鄉(鎮)、村由省財政給予一定獎勵,並列入補助基數。探索研究建立流域內生態補償機制。
15. 強化金融支撐。完善縣域金融服務功能,建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穩步提高縣域新增貸款佔全省各項新增貸款的比重,到2015年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縣域存貸余額比達1∶0.55以上。開發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特點的信貸產品,推動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金融、民間金融共同發展。引導股份制商業銀行、區域性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等到縣市設立分支機構。大力支持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起成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力爭5年內每個縣市區設立一家村鎮銀行。穩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支持每個縣市設立1—2家小額貸款公司。支持對中小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實行差異化監管政策,實行差別授權管理,下放授信審批許可權。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支持組建中小微型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為信貸資金介入創造條件。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試點,引導規范農戶和農村中小微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資金互助。穩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村住房及宅基地、農業機械、水域使用權等抵(質)押貸款試點。對縣域內工業園區、中小微型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個體工商戶等經濟主體,開展信用評定,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繼續做好現有農業保險項目實施工作,積極探索將農房、土地規模流轉及地方農業支柱產業納入農業保險范圍,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抗風險能力。實施「縣域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加強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
16. 加強用地保障。確保科學發展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重點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項目。對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等戰略性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分解下達土地使用年度計劃時予以統籌,納入所在市州計劃,對於重大項目徵收耕地所在市州、縣市區不能占補平衡的,實行跨市跨縣占補平衡。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縣域產業園區傾斜,縣域產業園區建設用地指標與農村村莊整理復墾和新造土地增量掛鉤。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據項目投資強度確定用地規模,減少園區非生產性配套設施,嚴格控制廠區綠地面積,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盤活土地存量,對未按照土地用途用地、達不到投資強度、建築容積率過低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時收回並重新進行招商。
17.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縣域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和「三支一扶」人員的選拔制度。創新人才引進機制,著力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把經濟管理經驗豐富、專業化水平較高的人才交流到縣域各層次領導崗位,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定期選拔優秀幹部到縣市區工業園區或企業掛職或任職,鼓勵技術人員和海外留學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到縣市區創業,對縣市區引進的高級技術人才(博士或具有高級職稱)到縣域經濟領域創業滿3年的,由當地財政給予一定補助。繼續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每年從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選派技術人員到縣市區、鄉鎮掛職。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眼縣域產業提升和發展需要設置專業,切實培育縣域技能型人才。縣市區要加大統籌力度,充分發揮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能,統籌區域內各類專業培訓。
五、加強組織保障
18. 加強組織領導。省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重大事項,組織、指導、協調、考核全省縣域經濟工作。省直有關部門要制定支持措施,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分工協作、責任明確、服務到位的工作格局。市州要加強對縣域經濟的指導和支持,要保持縣市區領導班子相對穩定,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無特殊情況至少干滿一個任期。有計劃地選派經濟強縣市區的領導到經濟欠發達縣市區任職,加大縣域幹部與省直、市直幹部交流任職和掛職、跟班學習的力度。建立全省縣域經濟運行綜合分析制度,對縣域經濟運行中傾向性、前瞻性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加強縣域經濟區域協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
19. 擴大經濟管理許可權。按照「能放則放、權責統一」的原則,選擇瀏陽市、耒陽市、澧縣、沅陵縣為擴大經濟管理許可權試點縣市,試點縣市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外,享受與地級市相同的經濟管理許可權。省級行政審批權,試點縣市能夠辦理的(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以及水電、礦產開發等涉及環境、資源保護等項目外),原則上直接放權或委託給試點縣市。試點縣市可直接參加省及省直部門召開的相關會議。試點取得經驗後,擴大推廣范圍。縣市區爭取上級支持的項目申報實行雙軌制,不需市級配套資金及平衡安排的項目由縣市區直接報省,國家、省的項目資金由省直接安排到縣市區。
20.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銳意改革,敢於創新。在加強縣域經濟發展硬體建設的同時,著力優化縣域經濟發展軟環境,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措施,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實行部門聯企業、領導聯項目負責制。建立健全部門協同的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微型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創新、知識產權、投資融資、管理診斷、檢驗檢測、人才培訓、市場開拓、財務指導、信息化等服務。建立法治、陽光、規范、效能型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打造誠信政府,完善企業信用評價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強化信用自律。
21. 完善考評和激勵機制。實行不同類型縣域經濟考核評估,從2013年起在繼續以規模總量為主考核經濟強縣市的同時,按長株潭、湘南、洞庭湖、大湘西四個區域,對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實行分類考核。科學設定考核指標體系,新增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開放經濟及社會發展等指標。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將縣域經濟發展實績作為縣市區主要領導幹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每年對上一年度經濟強縣市和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進行通報表彰,並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Ⅱ 國內外對縣域經濟的研究現狀
日前,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在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支持下,以公開資料為基礎,再經資料的對比、核實、甄別,在前六屆的基礎上,完成了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工作。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西部百強縣(市)、中部百強縣(市)和東北十強縣(市)名單公布。全國縣域經濟強縣的空間格局已經形成。
在第七屆評價中,在「區域經濟強縣組團」、「強縣富民」和「科學發展環境」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報告
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
2007年8月
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在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支持下,以公開資料為基礎,再經資料的對比、核實、甄別,在前六屆的基礎上,完成了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工作。
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工作開始於2000年,採用縣域經濟的綜合性、可比性、客觀可行性的核心數據進行評價。評價的特點是「公開、客觀、可比」,評價堅持的原則是「三不原則」(不收費、不發證、不授牌)。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積極引導了全社會對縣域經濟的關注,為全國各省(市、區)以及縣(市、旗)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相對的參照坐標,為探索縣域經濟發展規律提供非常有益的幫助,並將繼續為推動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全國縣域經濟強縣
參加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縣域經濟單位不包括縣級市轄區,共計2002個,其中縣級市368個、縣1462個、自治縣117個、旗49個、自治旗3個、特區2個、林區1個。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強縣包括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西部百強縣、中部百強縣、東北十強縣,共有305個,佔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的10.66%。全國縣域經濟強縣的總人口為2149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6.34%,地區生產總值為45550億,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1.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2134億,佔全國的11.6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54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98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900,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4.04%、138.83%、92.69%。
全國縣域經濟強縣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先鋒隊,是東部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的中堅力量。全國縣域經濟強縣與中心城區將共同構成全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主要空間載體,為國內外經貿合作和生產力布局提供科學向導。
1、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在各省(市、區)的分布是:河北省6個,山西省2個,內蒙古自治區2個,遼寧省5個,上海市1個,江蘇省24個,浙江省25個,福建省8個,山東省25個,河南省7個,湖南省2個,廣東省1個,四川省1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個。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有90個,東北地區有5個,中部地區有11個,西部地區有4個。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江蘇江陰市、江蘇崑山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常熟市】、江蘇吳江市、浙江慈溪市、浙江紹興縣、江蘇太倉市、福建晉江市、江蘇宜興市、浙江義烏市、浙江餘姚市、山東榮成市。江蘇江陰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和常熟市等相連的四個縣級市作為「區域經濟強縣組團」並列第一名。
新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有9個:河北三河市,山西孝義市,江蘇銅山縣、儀征市、興化市,河南新鄭市、滎陽市、禹州市、登封市。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平均規模:人口81.4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68.1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3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59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5%、15.86%、22.57%、16.43%、8.99%。
2、第七屆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評價中心將參加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西部十二個省(市、區)的縣(市、旗)單列出來,按照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進行排列,評價出西部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簡稱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第七屆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在西部十二個省(市、區)中,除西藏外,均有分布,具體是:內蒙古自治區21個、廣西壯族自治區10個、重慶市8個、四川省21個、貴州省5個、雲南省10個、陝西省7個、甘肅省1個、青海省2個、寧夏回族自治區2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3個。
西部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四川雙流縣、新疆庫爾勒市、內蒙古准格爾旗、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雲南安寧市、陝西神木縣、雲南大理市、四川郫縣、內蒙古托克托縣、四川綿竹市。
新進入西部百強縣(市)的有9個: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額濟納旗、烏拉特後旗,廣西柳江縣、扶綏縣,貴州清鎮市,陝西安塞縣,寧夏靈武市,新疆奎屯市。
西部百強縣(市)的平均規模:人口51.72萬人,地區生產總值74.5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34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8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00%、14.60%、27.10%、30.62%、10.60%。
3、第七屆中國中部百強縣(市)
評價中心將參加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中部六省的縣(市)單列出來,按照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進行排列,評價出中部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簡稱中國中部百強縣(市)。
第七屆中國中部百強縣(市)在中部六省中分布是:山西省13個、安徽省11個、江西省8個、河南省42個、湖北省10個、湖南省21個。
中部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河南鞏義市、湖南長沙縣、【河南偃師市、河南新密市、河南新鄭市、河南滎陽市、河南禹州市、河南登封市】、山西河津市、湖南瀏陽市、山西孝義市、江西南昌縣、湖南寧鄉縣、河南伊川縣、湖南望城縣。河南偃師市、新密市、新鄭市、滎陽市、禹州市、登封市等相連的六個縣級市作為「區域經濟強縣組團」並列中部第三位。
新進入中部百強縣(市)的有13個:山西襄垣縣、懷仁縣、柳林縣,安徽懷寧縣、廣德縣、穎上縣,河南寶豐縣、長垣縣、西峽縣,湖北當陽縣,湖南祁陽縣、桃源縣、汨羅市。
二、第七屆評價中的創新性探索
為了促進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在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在以下三個方面做了一點創新性探索。
第一,提出「區域經濟強縣組團」概念。所謂「區域經濟強縣組團」就是在某一區域內,地理位置相連、經濟總量相當、經濟發展方式相近的幾個經濟強縣組成的集合。區域經濟強縣組團的提出是基於以下考慮:淡化相鄰強縣的非正常競爭,促進政府轉變職能;促進經濟強縣之間的經濟協作;推動區域統籌,有利於在諸如產業結構調整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推進城市群建設,提高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現在比較成熟的有江蘇省蘇南四個縣級市一起成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的冠軍組團,山東省青島市下轄的三個縣級市一起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中原地區的六個縣級市,一起成為中原崛起的先鋒力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東山區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米泉市打破行政區劃限制,融合發展,建立米東新區,推進烏昌經濟一體化,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探索。針對這方面的工作今後還要繼續研究探索。
第二,縣域經濟發展要「以人為本」。為了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做到「強縣富民」的統一,在第七屆評價中將所有經濟強縣的居民收入水平羅列出來,供參考。按照居民收入水平與全國的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劃分A+、A、A-、B等四級,各級規范是:A+級(上):1.25以上;A級(中上):1.00-1.25;A-級(中下):0.75-1.00;B級(下):0.75以下。
居民收入水平A+級以上的縣(市)共有83個,主要集中在東部(69個)。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數量比較多的浙江省、山東省、江蘇省和福建省的居民收入水平A+級以上的縣(市)的數量分別是31、9、15、6個。不難看出,山東省縣域經濟強縣(市)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對比例小,以後需要在「強縣富民」的統一性上多做一些工作。
工業化和城鎮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題和方向,但並不是在全國的每塊土地上都要上工業項目,建城鎮。應該說,全國每個地區的社會公民應該享有社會文明差異性不大的權利。因此,針對全國所有縣域(或城區),無論經濟強弱,以居民收入為基礎,結合居民消費、儲蓄和公共財政投入建立反映富裕程度的監測工作顯得非常重要。在本屆評價中先將收入水平公布出來,供大家參考,今後逐步完善,單獨形成全國分地區富裕程度檢測報告,為城鄉統籌和區域統籌提供向導。
第三,縣域經濟要科學發展。縣域經濟工業化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縣域經濟還要走「生態化」發展道路,縣域經濟不僅是中心城市經濟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也是區域經濟的生態屏障。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進行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時,開始探索評價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環境約束性因素,初步從考察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工作著手。評價採用定性的方法,分A+、A、A-和B等四級,具體規范為:A級為正常級,A+級為正常偏上級,A-級為正常偏下級。國家環保總局開展的區域限批和流域限批以及安全監管總局的特別重大事故信息工作為評價提供了參考,同時參考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報道信息;B級為非正常級,說明縣域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長遠性惡劣影響,甚至無法恢復。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環境評價的下一步工作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評價信息網路。
縣域經濟發展進入新時期。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遇到了許多方面的約束,這些約束也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方向。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縣域經濟發展不僅要自己求解約束方程,也需要社會對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促進和支持,使縣域經濟沿著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的正確方面前進。
Ⅲ 甘滿堂的文章
1
甘滿堂
簡介
甘滿堂,男,1969年生,安徽廬江人,中共黨員,社會學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後,
甘滿堂
人文社科學院社會學系主任、教授、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生導師,校聘以科研為主關鍵崗二級(2010-2012),2011年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福州大學當代閩台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勞工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研究。[1]
2主要教育背景
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攻讀福建地方史專業研究生,師從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為「福建社會經濟史研究」,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結構研究」,師從李強教授,獲法學(社會學)博士學位。
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園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流動站聯合培養,合作導師林志揚教授)從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閩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管理顧問。
「2007年暑期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研究課程班」,主辦: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時間:2007年7月23—8月3日。
「第七屆中美歐暑期宗教學高級研討班課程」,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社會學理論研究所、(美國)普度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時間:2010年7月28日—8月6日。
3主持的研究課題
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廳課題:《新時期城市社區理論與福州城市社區建設實踐之研究》,經費0.3萬元。
2、2003. 9.—2004.6,主持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課題:《文化教育與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經費0.8萬元,項目批准編號2003T054。
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學人才基金項目課題:《福建民間信仰宗教社會學研究》,經費1.5萬元。
4、2004.2—2004.10,主持福建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招標課題:《福建省「十一五」期間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經費2.0萬元,項目批准編號2004009。
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專項課題「建設『和諧福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的子課題:《福建省建設和諧社會的現狀與基礎》,此課題後列入福建省科技廳2005年重大軟科學課題。
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城鄉協調發展研究》,經費6.5萬元,項目批准編號:05CSH005。2009年3月結題鑒定,等級為「良好」。
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加強福建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經費0.8萬元,項目批准編號2006B113。
8、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2008年終身教育研究課題」《構建村級社區學習中心的實踐案例研究》(一般項目)負責人。
9、2009年7月,《員工鄉土社會網對民營企業管理影響研究》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45批二等資助(以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後申請),經費3萬。
10、2009年8月,《當代閩台農村宗教信仰比較研究》獲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一般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09B106。
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發展改革委「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經費4萬元。
12、閩侯縣「上街南嶼南通」、「青口尚干祥謙」、「甘蔗荊溪竹岐」三鎮組團區域發展「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閩侯縣發改局委託。
13、2010.11—2012.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國)普度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CRCS),經費2.5萬美元。
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保障農民工工資收入正常增長的社會政策研究》,經費15萬元,項目編號為:11BSH011。
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屆宗教社會科學年會——靈性資本與社會公益。
16、2012年7-8月,受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委託,開展福建省「中國城鎮化與勞動移民調查」。
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國人民大學委託,在福州市、長樂市等地開展「城鄉居民互助與志願服務」調查。
4獲獎情況
學術成果類
1.論文《城市農民工與轉型期中國社會三元結構》,獲2001年度中國社會學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2.論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離」——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第一作者),獲得2009年中國社會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3.專著《村廟與社區公共生活》(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獲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個人榮譽類
1.2007年10月,家庭獲得福州市委文明辦組織的福州市第二屆讀書月「十大書香門第」的稱號。
2.2009年獲福建省委宣傳部、人事廳、社科聯組織評選的福建省第五屆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提名獎。
3.2009年獲得福州大學第五屆「十佳青年教職工」稱號。
5教學改革項目
1、校級教改課題《福州大學兩課教學網站建設》(第一批「福州大學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2000年9月立項2002年9月結題)項目負責人。
2、校級教改課題《〈社會學概論〉教學方法改革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學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負責人,2004年2月立項。
3、校級精品課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建設項目負責人。項目立項時間2004年12月。 4、福建省優質碩士學位課程《應用社會學》建設項目負責人。項目立項時間2005年11月。5、校級教改課題《社會學專業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學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負責人。項目立項時間2008年6月。
6、校級精品課程《文化人類學》建設項目負責人。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10月。 [1]
6著作情況
1.《中華姓氏通史·孫姓》,20萬字,東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村廟與社區公共生活》,22萬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海峽西岸和諧社會建設》,42萬字,海風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
7發表的學術論文
(一)學術期刊論文
1.《市場經濟需要經濟倫理》,《社會》2000年第9期。
2.《加入WTO後的中國貧困問題》,《發展研究》2000年第11期。
3.《對城市外來農民工街頭非正規就業現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1年第8期。
4.《城市農民工與轉型期中國社會三元結構》,《福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2年第1期全文轉載,本文獲2001年度中國社會學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6.《清代閩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
7.《明清時期的徽商與福建》,《福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8.《宗教·民間信仰·村廟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
9.《網路時代的信息霸權與網路文化殖民主義》,《開放導報》2002年第9期。
10.《轉型時期城市社區居委會與居民關系的實證研究——以福州市社區調查為中心》,《福州大學學報》2002年增刊。
11.《網路社會的社會控制》,《福州大學學報》2002年增刊。
12.《解讀客家傳統村落社會——讀劉大可著〈閩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第4期。
13.《「議行分設」與業主委員會發展前景》,《中國房地產》2003年第7期。
14.《永定縣高陂鎮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調查報告》,《東南學術》2003年增刊。
15.《創建節水型社會的社會學分析》,《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16.《「數字小區」與業主網路「虛擬家園」》,《現代物業》2004年第2期。
17.《閩侯傅築泰山廟迎神賽會調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
18.《大學生與六合彩——以福州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19.《統籌城鄉發展與農民工權益保障》,《福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20.《城市小區物業管理自治的發展前景與實踐困境》,《集美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區物業自治的實踐困境與出路》,《中國房地產》2004年第10期。
22.《社會學「內卷化」理論與城市農民工問題》,《福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23.《全面認識構建和諧福建的基礎與現狀》,《福建理論學習》2005年第5期。
24.《茶村紀事》,《農業考古》2005年第2期。
25.《構建和諧福建的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及政策建議》,《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發生機制研究》,《犯罪與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
27.《經濟發展與社會整合》,《福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28.《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福建日報》(求是)2005年11月3日。
29.《福建村廟酬神演戲與社區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30.《崗位安全與城市戶籍——當前城市農民工社會性需求的三大層次及應對措施》, 《石家莊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31.《對地下六合彩誤區的社會統計學分析》,《統計與決策》2006年第7期。
32.《循環經濟與環保型社會構建——基於環境社會學的研究視角》,《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8期。
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業與保障》2006年第2期。
34.《同在藍天下的渴望——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的思考》,《就業與保障》2006年第4期。
35.《福建村廟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
36.《閩北茶神張三公》,《農業考古》2007年第2期。
37.《從偷電到私吞水費潛逃》,《現代物業》2007年第6期。
38.《村民自治組織發展與村級治理——以福建鄉村調查為例》,《福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39.《情牽故土?功能主義——林耀華的福州鄉村研究》,《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40.《閩侯縣農村居民的宗教信仰與宗教體驗》,《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
41.《科學發展觀與福建社會建設實踐》,《東南學術》2007年增刊第1期。
42.《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新農村建設》,《東南學術》2007年增刊第1期。
43.《勞動力轉移背景下的鄉村發展模式》,《東南學術》2007年增刊第1期。
44.《傳統飲食商業文化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台灣農業探索》2007年第4期。
45.《農民工住居邊緣化與空間隔離——從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論壇》2008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6期轉摘。
46.《農村勞動力升級轉移與流出地社會經濟激發式發展——以福建省沙縣依託沙縣小吃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為例》,《石家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47.《鄉村草根組織與社區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48.《台灣民間信仰與農村社區生活》,《台灣農業探索》2008年第3期。
49.《台灣發展「有機茶」的經驗與福建茶葉品質提升之路》,《台灣農業探索》2008年第3期。
50.《社會資本與縣域經濟發展》,《泉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第2期.
51.《「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離」——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中國教師》2009年第8期.
52.《「差生」:外來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對公辦學校外來工子弟學生形象的實證研究》,《石家莊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53.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設,促進農村穩定與農民增收》,《台灣農業探索》2009年第4期。
54.《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區》,《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
55.《靈驗與感恩——漢民族宗教體驗的互動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
56.《讓廣大市民成為城市拆遷改造的受益者》,《學習月刊》2010年第1期。
57.《福州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調查與思考》(第二作者),《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58.《低成本勞動力時代的終結》,《福建論壇》(CSSCI)2010年第2期。
59.《福州「小小區」 自管之路》,《現代物業》2010年第2-3期。
60.《海外僑民與僑鄉村級社區可持續發展―以福州長安村為例》《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0年第3期。
61.《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影響》,《綜合競爭力》2010年第5期。
62.《傳統社區資源動員與農民有組織抗爭——對東南沿海農村抗爭性集體行動的一種解釋框架》,《遼東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63.《工荒:高離職率與無聲的抗爭——對當前農民工群體階級意識的考察》,《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64.《台灣宗教團體公益慈善事業概況及對兩岸宗教交流的影響》,《宗教與世界》(國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辦,內刊)2010年第6期。
(二)文集論文
1.《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調查報告》,康曉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貧形式研究調查報告》,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10月。
2.《明清時期福建商幫的地緣文化特色》,呂良弼主編《五緣文化力研究》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3.《加快統籌城鄉發展體系建設——福建省「十一五」規劃前期招標課題研究報告》,福建省發展與改委員會編《崛起的海峽西岸經濟區》2005年。
4.《農村民主建設調查(上)》,載王碧秀主編《科學和諧發展》,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年12月。
5.《社會互動集體行動社會運動》,載張敦福主編《現代社會學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7.《海峽西岸城市帶的發展現狀及前景》,《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2008)社科文獻出版社,2009年6月。
8.《網路民意與社會民意》,載《文化安全與社會和諧》(論文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4月。
9.《農村勞動力轉移向海外轉移與縣域經濟發展》,載李其榮主編《海外華人與中國發展》(論文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3月。
10.《風險社會》,李斌主編《社會學概論》(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11.《台灣宗教團體公益慈善事業概況及對兩岸宗教交流的影響》,載福建省宗教研究會編《宗教緣·兩岸情——加強新形勢下閩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討會》,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三)報紙論文
1.《關注城市農民工的貧困問題》,《中國改革報》2002年7月1日。
2.《城市農民工貧困與保障問題之對策》,《中國社會報》2004年2月12日。
3.《福建民間信仰宗教社會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4月8日。
4.《村民集體致富需要好乾部》,《福建日報》(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
5.《第三屆兩岸三地高校社會學研討會綜述》,《福建日報》(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轉型時期解決社會問題的政策建議》,《福建日報》(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
7.《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福建日報》(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問題的制度化解決之道》(專家視線),《福建日報》2006年2月6日。
9.《多方並舉破解「工荒」》(專家視線),《福建日報》 2006年3月3日。10.《提高農民工社會保障水平》(專家視線),《福建日報》2006年4月24日。
11.《構築農村宜居環境》(專家視線),《福建日報》2006年5月22日。
12.《增強保障為農解憂》(專家視線),《福建日報》2006年6月26日。
13.《發展村集體經濟至關重要》(專家視線),《福建日報》2006年9月11日。
14.《重視鄉村老年協會的作用》(專家視線),《福建日報》2006年11月13日。
15.《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報》(求是版)2009年9月1日。
16.《建立健全物業自治機構》,《福建日報》(求是版)2009-12-15。
(四)中國社會經濟史論文(2000年以前學術論文)
1.《以茶制夷-論鴉片戰爭中清政府中止對英國貿易之目的》,《農業考古》1996年第2期。
2.《漫話明清福建商幫》,《炎黃縱橫》1997年第3期。
3.《明清福建民間溺殺女嬰習俗形成原因及影響》,《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
4.《明清福建商人在國內活動探略》,《福建論壇》1998年第2期。
5、《悄然興起的福建高校飲茶風》,《農業考古》1997年第2期
6、《在麥當勞喝茶》,《農業考古》1998年第2期
5.《閩海豪商蒲壽庚》,《福建鄉土》1998年第2期。
6.《清代中國茶葉外銷口岸及運輸路線的變遷》,《農業考古》1998年第4期。
7.《清代福建地痞無賴與福建社會》,《福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8.《說榕》,《福建鄉土》1999年第3期
9、《周恩來與福建事變》《福建黨史月刊》98年增刊。
10.《簡論鄭成功的情報工作的特色》,《鄭成功研究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1、《元代建寧喊山造茶詩賞析》,《農業考古》1999年第4期 [1]
8教學改革論文
1.《淺談我校〈鄧小平理論概論〉課的教學改革與實踐》,《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學)2000年第2期。
2.《「道德重整」與高校「兩課」教學》,《福州大學學報》2000年增刊。
3、《創建「金色陽光」網站,推進兩課教學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學)2001年第1期。
4、《做好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的實施與督導》,《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學)2004年第2期。
5、《多校區大學新區校園生活歸屬感研究——以福州地區大學城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學)2004年第4期。
6、《建設適應東南強校發展目標的校園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學)2007年第4期。
Ⅳ 長沙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10年工作重點
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是今年和今後一段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按照市委《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綱要》的統一部署,有序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和管理體制一體化,加快創業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園建設。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搶占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發展制高點,關鍵在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利用成本優勢發展傳統產業,利用人才智力優勢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地理優勢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集群。以園區為載體,以工程機械、汽車製造及零部件、食品煙草、新材料等大型企業為龍頭,培育配套中小企業群體,延長產業鏈,力爭千億產業集群零的突破。抓好園區項目儲備和土地儲備,主動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扶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以中電軟體園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以瀏陽生物醫葯園為核心的生物醫葯產業、以光伏太陽能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以遠大住宅工業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以武廣片區為核心的高鐵經濟發展。支持高新區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推進經開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突出壯大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咨詢中介等產業,加強服務外包基地和芙蓉中央商務區建設。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引導發展便民服務和市政公用事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發展城郊型、生態型農業,穩定發展縣域經濟。突出十大農業主導產業,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扶持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全市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增長18%以上。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市場准入制度,加強動物疫病防控。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供銷社、信用社的服務功能,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
(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繼續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保持投資強度。全年計劃重點項目485個,完成投資1333億元。拓展融資渠道。完善和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激活民間投資。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優化招商環境,全年引進外資22億美元,引進市外境內資金635億元。發揮城建投、先導投等融資平台作用,啟動地方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開展農村合作金融綜合改革,創造條件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信託產品。優化投資結構。堅持以投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大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項目建設投入,力爭產業投資佔全社會投資50%以上,工業投資增長25%以上。突出重大項目建設。完成60號令拆遷掃尾工作,以拆遷推進項目建設。加快廣汽菲亞特、比亞迪等重大項目建設,盡快形成中國汽車工業新的板塊。加快地鐵2號線、營盤路過江隧道、湘江綜合樞紐等重大工程建設,完成南北貨站遷建。
(三)推進城鄉一體化。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促進城鄉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城鄉建設互動對接。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同網規劃、同步建設,抓好瀏大、開元東路等干線公路改造建設,加快長瀏、長韶婁等高速公路建設,完善城鄉路網。加強城鄉結合部規劃管理,支持縣(市)城提高綜合承載能力,調整優化城鎮布局,重點扶持20個中心鎮和50個中心村的規劃建設。繼續推進農村「四大工程」建設。新增硬化通村公路1500公里;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提質;新解決45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集中力量用三年時間完成水庫除險保安和骨幹山塘清淤工作;新建沼氣池1萬口;加大農村固體垃圾處理力度,建成鄉鎮垃圾轉運站19個、村級垃圾收集站300個,建成鄉鎮污水處理廠12個,完成鄉鎮集鎮環境綜合整治20個。突出解決農村四對矛盾。著力解決農業比較效益相對較低和農民收入亟待提高之間的矛盾,農民就業轉移與城市就業崗位有限之間的矛盾,現代農業要求規模經營與農村土地個人承包之間的矛盾,新農村建設需要高素質農民與農村人口素質偏低之間的矛盾,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推動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
(四)推進區域消費中心建設。充分利用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水運等綜合交通優勢和周邊消費需求,創造更好的城市品質、生態環境,提高消費吸引力。擴大消費需求。提高城鄉勞動者收入水平,增強城鄉居民消費能力。落實家電、汽車下鄉及以舊換新等政策,鼓勵發展消費信貸,擴大居民消費。支持外經外貿企業出口,擴大對外出口。培育消費熱點。啟動電信、電腦、電視「三網融合」,促進信息消費。發展會展經濟,辦好重大節會。加快嶽麓山、灰湯溫泉、銅官窯等重點景區建設,打造一批旅遊精品項目,發展生態旅遊,擴大旅遊消費,將旅遊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實現旅遊總收入400億元以上。優化消費環境。加強五一商圈、黃興路步行街、東塘商業中心等特色商業街區建設,科學規劃建設先導區商業網點,打造商業地標和大型商業綜合體。推進農村商品交易市場、商品配送中心、「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繼續推進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整治,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建設。推進徵信和信用體系建設,營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著力構建長株潭「半小時消費圈」、「3+5」城市群「一小時消費圈」、省外周邊城市「兩小時消費圈」,把長沙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消費中心。
(五)推進現代宜居城市建設。堅持精細管理城市規劃、建設和運行,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注重規劃引導調控。加快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統籌各類規劃的編制,注重要素聚合,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加強對各縣(市)的規劃指導和管理,構建城鄉一體的規劃國土管理新體制。落實色彩、綠線規劃,推進規劃進社區工作,強化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加快中心城區建設。按照「打通出口、暢通城區、聯接兩岸、提升品質」的思路,重點推進中山西路、南湖等片區建設,啟動地鐵1號線、南湖路過江隧道、福元路湘江大橋、橘子洲大橋擴建、湘府路大橋、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等項目建設;進行東二環道路改造。不斷改善居住環境。擴大城市綠地規模,實施湘江兩岸亮化工程,新建社區公園20個、站廁30套,完成5條景觀街建設,加快15個困難企業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城區截污口改造和排水堵點疏浚,力爭城區污水全截污、全收集、全處理。鞏固渣土、揚塵、噪音和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成果,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90%以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重要節點、主要幹道往往體現城市的氣質和形象,要重點加強整治和管理。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和開放式老舊居民社區物業化服務。堅持公交優先,實施交通疏導工程三期。繼續加強違章廣告和門店招牌整治,嚴格控制新的違法違章建築產生。夯實文明創建基礎工作,抓好各項創建項目達標,推進人民滿意城市建設。
(六)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堅持重點突破、全面推進,著力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先行先試、取得實效。加速大河西先導區建設。完成嶽麓大道西延拓改、坪塘大道等6條道路建設,啟動洋湖大道、黃橋大道二期建設,形成核心區道路基本框架。推進濱江新城、梅溪湖、嶽麓山大學城三大片區開發,全面完成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環境整治,基本完成坪塘老工業基地退出。著力推進節能減排。全面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突出工業污染、農村面源污染、城鄉垃圾治理。實施生豬標准化規模養殖,城區退出畜禽養殖業,完成5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加強湘江流域長沙段飲用水源保護和瀏陽河、溈水等支流水質環境治理,完善城鄉環境質量監測網路。繼續抓好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和重點建築節能節水改造,推廣綠色建築,推進節約型城市和國家節水型示範城市建設。加大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推行新增項目能耗審核制度。推進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改革,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實行市級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擴大環境資源交易規模。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先征後轉」,實施耕地佔用補償制度,加大閑置用地處置力度。加強林地承包經營權管理,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穩步推進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探索實行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使在城鎮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力爭完成國有企業改革。
(七)推進民生事業發展。突出抓好省市為民辦實事工程,著力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問題,不斷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制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辦法,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分別新增參保16.8萬、2.5萬、4.38萬、4萬和2.3萬人。加強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和紅十字會工作。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提質改造鄉鎮敬老院6所,每個城市社區建設1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堅持創業帶動就業。繼續實施創業富民工程,全面落實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貼等政策,鼓勵和扶持更多勞動者自主創業。完善就業信息平台,加強就業援助,健全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3萬人次,全年新增就業崗位8.7萬個,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有效吸納就業。突出解決居民住房問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一步規范經濟適用房貨幣補貼發放,開展「城中村」改造試點,推進棚戶區改造,力爭完成棚戶區拆遷200萬平方米,新建(籌集)廉租房6000套。改造農村危房2000戶。住房是群眾花錢最多、關注最多的問題,住有所居是每個人的夢想,政府要千方百計幫助群眾圓夢。
(八)推進社會建設。把加強社會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引導支持企業自主研發,完成技改投入66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長2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實施引進國際高端人才和引進儲備萬名優秀青年人才三年行動計劃,以人才結構的轉型優化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建設教育強市。繼續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完成職教基地建設,推動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突出解決好睏難家庭子女上學問題。強化素質教育,減輕學生和教師負擔,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實施文化強市戰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青少年宮等文化站場(館)建設,推進農家書屋工程。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巷、古鎮)、歷史文化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和保護。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建設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文化產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加強健康城市建設。實施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重大傳染疾病預防控制,穩妥推進參合農民門診統籌補償、寧鄉基層醫療衛生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組團參加省第十一屆運動會。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抓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建設和諧長沙。健全信訪工作機制,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軍警民聯防聯治和應急管理體系,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和社會管理創新,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發揮宗教界的積極作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抓好重點領域生產安全,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增強國家安全和全民國防意識,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按照體現特色和發揮優勢相結合、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相結合的要求,廣泛調查研究,深入系統分析「十二五」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重大問題,問計於民,問計於專家,集思廣益,科學編制「十二五」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為長沙科學發展、率先發展提供行動綱領。
Ⅳ 發展縣域經濟的調研報告怎麼寫,怎麼樣寫是體現發展經濟呢我現在的思路只是找出經濟中存在的問題並解決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王見定 李穎伯
{摘要}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Ⅵ 農業大縣如何發展縣域經濟---來自冠縣的調查報告
產業化:打造縣域經濟的實力 縣域工業部門中,農業產業化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行業。沒有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產業化,實現農村經濟工業化就是紙上談兵。因此,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縣域經濟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動機,是提高農業收入的財源。同時,以優勢資源為依託,以主導產業優化升級為核心,以培植龍頭企業為重點,通過對產業的全面整合,著力解決結構單一、布局分散、優勢不優等問題,重點打造林果、蔬菜、畜牧、花生四大產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積極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通過訂單農業等形式,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並將每個基地與一個龍頭企業相連,形成龍頭加基地,基地帶農戶,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冠豐種業是這方面的典型。另外,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注重抓「新」、「優」、 「工」。首先突出「新」,按照區域化種植,集約化經營的目標,發展市場上適銷對路的新品種;其次突出「優」。按照「人有我優」的原則,發展優質產品,組建優質產業;再次突出「工」。按照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壯大實力的原則,發展規模化園區,使優質、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大幅度提高,品牌越來越亮。 工業化:夯實縣域經濟的物力 縣域經濟要堅持工業圍繞農業辦、農業瞄著工業干,以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為主攻方向,培育龍頭企業,實行工業鏈條,形成龍頭帶動基地、公司加農戶,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格局;堅持「工業興縣」的發展思路,大力培植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要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促進商貿流通業、現代服務業同步發展。要發展壯大現有的重點企業使其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要發展高新技術園區,並通過招商引資,採用「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收費」等辦事制度,吸收外地客商來本地投資;在投資機制上體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在承辦環節上,體現全方位服務,多層次參與。總之,只要緊緊抓住市場這個「牛鼻子」,解放思想,嚴格管理,冠縣的工業就會迎來一片艷陽天。日前,正在緊張建設中的冠縣金冠廣場既是上述分析的一個佐證,也為冠縣工業的進一步膨脹搭建了一個發展平台。 民營化:提升縣域經濟的動力 要大力實施「民營強縣」戰略,把發展焦點放在民間,把市場主體定位於民營,壯大私營企業,培育個體大戶,使個體私營經濟進一步顯身手、增活力,成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主力軍。要在政策、環境、服務等方面為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掃除障礙,多開「綠燈」,為縣域經濟發展培植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速生點。讓民營主體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產權清晰的優勢,更好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成為活力最強的市場主體。同時,強化引導、增加主體。以政策的適度傾斜,鼓勵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大膽「下海」,離政從商,退政辦廠。引導技術人員、轉業軍人、大中專畢業生投身個體私營經濟領域,全面提高私營業主的總量和素質。另外就是幫大扶優、盤活主體。縣級重點培育銷售1000萬元、利稅1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鄉鎮重點發展銷售超百萬元、利稅超十萬元的私營企業。 城鎮化:聚集縣域經濟的財力 冠縣大力推進以縣域為核心的城鎮建設,不斷優化城鎮形象,引導生產要素盡快向城區集聚和重組,為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條件。同時,積極推進城鄉雙向交融,加快農業人口城鎮化、城鎮區域擴大化、生產發展非農化和人民生活文明化進程。一是大氣魄、大手筆地拉大了縣域框架,並著力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建設水平,把縣域建設成為一個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現代新型城鎮。二是樹立了城鎮是「特殊商品」的意識,把道路、客運、綠化、環衛等公益性事業作為產業發展,建立新的社會化營運機制。三是通過壯大城鎮規模,增強了吸納功能,大力吸引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生產要素的聚集和重組,增強輻射功能,帶動一方經濟發展。
Ⅶ 【重慶市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看看自己住的區縣怎麼樣了
雖然縣域經濟在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一是基礎設施薄弱影響發展環境。特別是對於城口、巫溪、巫山等邊遠區縣,缺乏快速出入境通道是其發展的瓶頸制約。二是產業層次和結構不良。縣域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部分區縣主導產業單一(如秀山、城口錳加工業,武隆鋁加工業以及雙橋區汽車工業一業獨大),極易受市場波動、政策調整以及企業投資策略變動影響;特色農業進展不明顯,鏈短質弱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特色旅遊缺乏吸引力,對經濟貢獻度太低。三是資金匱乏嚴重製約發展。金融資金外流突出,中小企業融資難,民間投資缺乏活力和動力;部分項目特別是農業類項目進展緩慢,項目儲備數量和質量與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的要求有差距。四是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利用較為粗放,存在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等土地閑置現象,集約、節約用地亟需加強。五是生豬等大宗農產品價格波動頻繁,農資價格居高不下,農業生產效益仍然十分低下,農業「靠天吃飯」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觀,農民增收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六是部分「兩翼」區縣的礦產資源開發需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二、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機遇 雖然全市經濟總體上呈現出企穩回升的趨利態勢,但2010年經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特別是在後經濟危機時期推動我市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難度仍然較大。從國際國內形勢看,雖然一些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甦,但基礎不穩、動力不足,全球經濟復甦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由於外需萎縮、內需不足、產能過剩等諸多方面影響,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也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0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從「保增長」調整為「促轉變」,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託,優化產業結構,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要重點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功夫,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國內外形勢和宏觀政策微調將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產生復雜影響。不利影響突出體現在:一是「外向型產業」仍將不景氣。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出口貿易短期內形勢難以根本扭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南貨北上、東貨西進」可能進一步加劇,對我市部分外向型產業將產生擠壓。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不利影響。2010年國家還將進一步抑制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加之金融危機導致的建材等需求萎縮,將對我市鋁、錳等礦產資源產業、水泥等建材業以及其他高能耗產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可能較大程度影響部分區縣發展。三是投資增速可能放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0年要保持適度投資增速,重點完成在建項目,嚴格控制新上項目,可能影響我市部分項目上馬和爭取中央投資;中央對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舉債和擔保進行規范,將對地方政府融資帶來巨大影響;雖然貨幣政策總體保持連續性,但信貸增長規模將有所控制,可能直接影響我市區縣政府擴大融資。四是招商引資難度加大。一方面,國際投資受金融危機影響放緩了步伐,新引進重大國際投資項目難度大;另一方面,東部沿海產業轉移減速和中西部同質競爭加劇對我市招商引資造成巨大擠壓。 當然,今後一個時期發展也面臨一些機遇,特別是國家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繼續實施擴內需政策、扶持新興產業發展、加大重點領域改革進程、加大對社會民生的投入以及我市推進國發3號文件落實、實施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設立「兩江新區」、加快「五個重慶」建設、實施「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等有利形勢將帶動和促進我市縣域經濟發展。 三、2010年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 2010年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扣圈翼城鄉協調發展這一主線,堅持擴權強縣,充分發揮區縣主戰場作用,創新機制體制,激發縣域活力,推動縣域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堅持產業興縣,積極對接國家宏觀政策,完善平台建設,強化要素保障,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增長和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堅持分類指導,以主體功能定位為導向,細化區域政策,以圈帶翼,扶強援弱,推動圈翼聯動協調發展。 2010年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應突出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1.依託園區集聚培育特色工業。一是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集約用地、節約用地、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要求,立足園區產業定位,科學規劃園區功能布局和基礎建設。協調進出口銀行50億元貸款按期到位,力爭發行區縣園區集合債券,多渠道籌集園區建設資金。在現有特色園區的基礎上,推進「1+15」移民生態工業園建設,爭取國家將其納入三峽後續工作規劃並安排專項資金對其基礎設施給予支持。繼續安排庫區產業發展基金對園區標准廠房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予以支持。二是完善園區配套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服務園區產業的物流專業市場建設,鼓勵支持重點園區配套建設專業物流體系或物流園,盡快啟動長壽化工園區、大足五金產業園區等配套服務集聚區建設。三是藉助園區平台擴大招商引資。圍繞市政府確定的園區主導產業,本著「求差、找點、補鏈」思路,細化入園產業目錄,策劃園區引資項目,定向定點開展招商引資。鼓勵並支持區縣藉助全市「十大經貿活動」、東部沿海省市姊妹區縣結對等載體,開展集群式、鏈條式招商,有針對性地引入關鍵性、節點性的重點項目和企業,進而帶動配套產業引進,推動工業園區專業化。四是依託園區載體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把園區作為全市循環經濟試點重點,組織實施好長壽化工園區等國家第二批試點項目,積極推進永川工業園區市級試點工作,指導涪陵區以特色工業園區為重點開展市級區縣試點。鼓勵並支持特色園區申報市級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五是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爭取國家出台支持重慶內陸型加工貿易產業政策、審批並盡快啟動實施《重慶沿江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將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長壽化工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 2.聯動城鄉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在穩定糧油、鞏固基礎、推廣農業機械化、實施「千百工程」的同時,按照壯大基地、培育龍頭、發展中介、擴大營銷的思路,結合實施「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經營、農業投融資改革,積極引導城市資本下鄉推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和標准化。一是突出支持發展生豬產業。加大力度推進榮昌現代畜牧業示範區核心區建設,著力打造涪陵、黔江等一批重點生豬養殖示範基地,通過循環經濟推進污染問題解決。加強生豬供需調度情況監測預警,為生豬規模化生產提供預期性指導。力爭年出欄生豬增加到2010萬頭。二是突出支持發展柑橘產業。堅持建設、加工、銷售同時抓,繼續推進長江三峽柑橘產業帶建設,新建標准化果園12萬畝、改造老果園4萬畝,力爭柑橘種植超過170萬畝。繼續扶持萬州匯源、三峽建設、恆河果業等柑橘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三是突出支持蔬菜基地建設。按照做大體量、注重生態、擴大市場的要求,推動縣域蔬菜產業發展,新、改建重點蔬菜基地10萬畝,建設蔬菜專業村100個,力爭蔬菜播面達到800萬畝,產量1100萬噸以上。重點支持潼南蔬菜基地、武隆高山蔬菜基地等發展壯大。 3.著力完善縣域城鎮功能。一是著力破除交通瓶頸制約。加快推進渝利鐵路、渝懷二線主城至涪陵段、蘭渝鐵路重慶段、南涪鐵路和渝湘高速黔江至秀山段、渝宜高速雲陽至巫山段、奉節至巫溪高速公路建設,盡快開工重慶-大足高速公路,加快推進開縣-城口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二是推進縣城功能完善工程。按照建設「五個重慶」的要求,以區縣城市為重點,充分利用市支持31個區縣城上檔升級專項資金,整合資源,進一步推進區縣城功能完善。突出中心鎮建設,加快建設形成一批經濟實力較為雄厚、人口轉移承載力較大、輻射周邊地區能力較強的中心鎮。三是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服務功能。增強六大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服務周邊的綜合能力,重點幫助萬州區、黔江區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區域性教育培訓基地以及區域性公共服務設施,支持渝惠江津雙福農產品物流園前期工作。四是增強縣域商貿流通功能。指導完善縣域中心商圈、特色商業街、專業市場、萬村千鄉工程等城鄉商貿體系建設,落實「家電下鄉」等拉動消費政策。重點引導重百等大型商貿名店加快入駐區縣城,指導推進區縣物流規劃編制。五是完善政策促進人口轉移。進一步探索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區縣城和小城鎮轉移的政策措施,促進農村和「兩翼」人口加快轉移。 4.深入推進圈翼幫扶和互動。進一步完善「一圈兩翼」對口幫扶機制,調動結對區縣參與圈翼幫扶和互動的積極性。加大工業園區、城鎮基礎設施和整村扶貧等項目援建力度,力爭援建項目投入在幫扶實物量中佔比達到80%以上,確保30%以上幫扶實物量用於整村脫貧,發揮好對口幫扶對「兩翼」農戶增收的促進作用。以對口幫扶為切入點,引導「一圈」優勢企業加速向「兩翼」拓展,幫助「兩翼」特色產業擴大市內外市場。支持主城區縣與「兩翼」區縣共創工業基地,探索圈翼區縣異地建園機制。加大力度推進對「兩翼」富餘勞動力的對口援助培訓、就業指導和後續服務,帶動「兩翼」人口加速向「一圈」轉移;完善制度更好發揮黨政幹部、教師、醫務人員選派對「一圈」人才鍛煉和「兩翼」人才培養的作用。 5.扶持貧困地區和特殊地區加快發展。一是實施「整村脫貧推進年」。爭取國家加大扶貧投入,集中力量推進整村扶貧。完善2000個貧困村的脫貧規劃,新啟動250個村的整村脫貧工作;加大片區開發力度,新啟動4個區縣的片區開發試點,使片區開發試點覆蓋到1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二是支持渝東南地區扶貧開發。力爭國家盡早批准渝東南地區作為特殊貧困片區並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抓緊推進武陵山經濟協作區規劃編制工作。三是爭取國家支持庫區後續發展。繼續跟進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編制,爭取將移民生態工業園等關系庫區移民安穩致富的重大問題納入後續工作規劃,並做好後續工作規劃啟動實施的准備工作。爭取國家延續執行三峽電站稅收分配、庫區產業發展基金、三峽庫區耕地佔用稅等庫區財政性資金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