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守得雲開見日出全詩詞
擴展閱讀
投資公司是投資股票嗎 2024-09-23 14:55:39
光麗的什麼 2024-09-23 14:55:04
股票交易客戶禁止取款 2024-09-23 14:13:22

守得雲開見日出全詩詞

發布時間: 2021-05-18 02:39:54

Ⅰ 守得雲開見月明是哪首古詩里的

作者 夢∮夕瑤 《夢∮夕瑤的作品集》 仙蹤難覓情如夢 蓬斷隨風葉隨風 同心千載痴情盼 守得雲開見月明 可以肯定不是最早的出處,這個應該是個無法考證出處的俗語了,上面這首詩只不過借用了而已。 意思嘛就是說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的一天,告訴人們要堅持到底。
參考資料: http://post..com/f?kz=13177342

Ⅱ 守得雲開見紅日 撥開雲霧見明月 是那首詩

「撥開雲霧見明月」引自《水滸傳》:
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最早的也許出自下面一首詩。

【送征雁】錢起
秋空萬里凈,嘹唳獨南征。風急翻霜冷,雲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餘聲。悵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補充:曾在著名漫畫《彩雲國物語》中出現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許能幫你更好地了解這句話

「守得雲開見紅日」此句沒找到出處。不過它的意思和上句是一樣的。

Ⅲ 「守得雲開見月明」出自那首詩

守得雲開見月明」是我們熟知的名句,但是這句話出自哪裡,卻並不為我所了解,也一直沒有時機考證,直到和別人探討了這個問題,才開始著手查詢。 在網路上搜索,得到三個答案: 一、引自《水滸傳》 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但是我認為,這個答案不一定準確,《水滸》雖然詩詞不如《紅樓夢》精美,但是作者畢竟是文人,作好詩不一定人人會,但是作詩基本符合音律是文人的基本功,這首詩以普通話來念多處平仄有問題,而且很多語言接近現代,我自己在《水滸》里查詢也沒有發現,懷疑是網友偽作或出自別處,當然,也有可能藏在《水滸》某個角落我沒有發現,期待日後重讀時候注意了。 二、作者 夢∮夕瑤 仙蹤難覓情如夢, 蓬斷隨風葉隨風。 同心千載痴情盼, 守得雲開見月明。 三、送征雁 錢起 秋空萬里凈,嘹唳獨南征。風急翻霜冷,雲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餘聲。悵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這也是從網路上搜索到的解釋,我認為這個相對合理。雖然古人互相借用意境的現象非常多,但是錢起身為天寶十載進士,官至考功郎中,與郎士元齊名,位居大歷十才子,寫出過「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樣的千古名句,是不會屑於抄襲甚至借鑒的。再加上就時間而論,是我看到的最早的,所以我暫時傾向於這就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出處。不可否定,雲開見月這種意向非常容易帶起人們的各種思緒,從有文學起,也許就已經有這個意向。在今後的閱讀中,希望可以發現更早的解釋,也許有一天可以真正接近真相。(希望不在先秦文學里,要是那樣我可能永遠找不到啦!)

Ⅳ 守得雲開見明月 來自哪首詩詞

作者
夢∮夕瑤
《夢∮夕瑤的作品集》
仙蹤難覓情如夢
蓬斷隨風葉隨風
同心千載痴情盼
守得雲開見月明
可以肯定不是最早的出處,這個應該是個無法考證出處的俗語了,上面這首詩只不過借用了而已。
意思就是說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的一天,告訴人們要堅持到底

Ⅳ 「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全詩內容是什麼

「守得雲開見月明」這句詩出自元末明初詩人施耐庵的《水滸傳》中的插詩。

原文:

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

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譯文:不要總說「常言道:知足者常樂」,因為所有的事情,到最後都化為烏有。理想與現實之間只有一線的距離,而要跨越這距離只有一心一意腳踏實地的努力。

誰都會遇到暴風勁雨(逆境)的時候,只要堅持到最後總有一天會看到烏雲散去,明月當空。花兒盛開了,再次見到的時候,卻已經凋謝飄零,不要讓今生留下了殘存的遺憾。

(5)守得雲開見日出全詩詞擴展閱讀: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當時政治黑暗,社會矛盾急劇惡化,爆發了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後來失敗了,但在民間,它卻被染上了濃厚的傳奇色彩廣為流傳。

宋末元初,《宋江三十六人贊》已初次完整記錄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與編號。元朝時出現了眾多的講述水滸故事的雜劇和水滸戲。《水滸傳》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寫成的。

小說開頭帶有幾分魔幻色彩。宋仁宗嘉三年春,天下瘟疫流行。殿前太尉洪信奉旨請張天師消災。洪信無意中打開了伏魔殿,放走了關在其中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共一百零八個妖魔。這就是後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漢。

Ⅵ 「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上一句(或下一句)是什麼它出自哪首詩

作者 夢∮夕瑤
《夢∮夕瑤的作品集》

仙蹤難覓情如夢
蓬斷隨風葉隨風
同心千載痴情盼
守得雲開見月明

可以肯定不是最早的出處,這個應該是個無法考證出處的俗語了,上面這首詩只不過借用了而已。

意思就是說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的一天,告訴人們要堅持到底

最早的也許出自下面一首詩。

送征雁】錢起

秋空萬里凈,嘹唳獨南征。風急翻霜冷,雲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餘聲。悵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Ⅶ 「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出自哪首詩

「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出自哪首詩?唐代錢起的《送征雁》。原詩如下

送征雁

唐代:錢起

秋空萬里凈,嘹唳獨南征。

風急翻霜冷,雲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餘聲。

悵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白話譯文

秋意蕭索,長空萬里,一片明凈;天空中傳來一陣凄涼的叫聲,一隊孤獨的大雁正往南方飛去。秋風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徹骨;風卷殘雲,雲開見月,驚起飛雁。征途如此遙遠,真擔心會累斷大雁的翅膀;大雁的影子雖然看不見了,但隱隱還能聽到它的聲音。

遙望天外,已經看不到大雁了,心中未免惆悵,鄉愁不禁油然而生。

(7)守得雲開見日出全詩詞擴展閱讀

「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是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就職典禮上,曼德拉邀請當年看守他的三名獄卒觀禮。他說,那段牢獄歲月使他學會控制情緒,也學會處理苦難帶來的痛苦,並在眾目睽睽之下,起立表達對這三名獄卒的敬意。

這項舉動,令在場及全世界的人肅然起敬,不僅讓虐待他多年的南非白人無地自容,更展現了曼德拉非凡的氣度和格局。誰擁有說話權利,不言而喻。曼德拉的這種「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說明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別人理解安慰鼓勵,但你沒有;普通人用對抗消極指責來發泄情緒,但你必須看到愛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學會轉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個肩膀在脆弱的時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別人依靠的肩膀。

面對委屈時,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記得,永遠對自己負責。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你要學會一笑置之,你要學會超然待之,你更要學會轉化勢能。

Ⅷ 守得雲開日出時,上句詩是

苦盡甘來終是甘

Ⅸ 「守得雲開見月明」出自哪首詩

該詩句出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全文如下:

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

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Ⅹ 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上一句是什麼全文是什麼

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上一句是:誰無暴風勁雨時。

全文是: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出自《水滸傳》,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清初人。

守得雲開見月明是一種堅持和永不放棄的積極樂觀的精神。意思就是說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的一天。告訴人們只要堅持到底,彩虹就會出現。

這段話的意思是:不要說什麼「常言道:知足者常樂」,因為所有的事情,到最後都化為烏有。理想與現實之間只有一線的距離,而要跨越這距離只有一心一意腳踏實地的努力。誰都會遇到暴風勁雨的情況,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看到烏雲散去,看到明月。花兒盛開了,再次見到的時候,卻已經凋謝飄零,不要讓今生留下了殘存的遺憾。

(10)守得雲開見日出全詩詞擴展閱讀: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明清兩朝,出現了多個版本的《水滸傳》續作,另有很多小說、戲劇等以《水滸傳》中的故事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說《金瓶梅》就是從《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的情節發展而來的。

另外,《水滸傳》還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在國外很多國家流傳開來,如18世紀流傳到日本、朝鮮,朝鮮最早的小說之一《洪吉童傳》和日本曲亭馬琴的小說《南總里見八犬傳》的創作,都受到了《水滸傳》的影響。19世紀,《水滸傳》又流傳到了歐美各國,出現了德語、法語、英語等譯本。

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泰州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白駒鎮(今鹽城市大豐區),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35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征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參考鏈接:

守得雲開見月明 (中國詩句)-網路

水滸傳(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網路

施耐庵-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