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邵玉軒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明細中白色代表 2024-11-15 11:12:23
招聘a股票高頻交易員 2024-11-15 10:55:09

邵玉軒

發布時間: 2021-05-19 07:26:52

1. 邵玉軒的介紹

邵玉軒,出生於浙江寧波,中國人,是一名革命家,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2. 邵玉軒的人物經歷

邵玉軒,浙江寧波人。於1901年設立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邵玉軒不僅經營有方,生意紅火,而且同情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當時的上海工商界頗為活躍。

3. 邵逸夫生平有哪些事

邵逸夫(Sir Run Run Shaw),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電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創辦人之一,香港上海商會成員,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



1923年,邵家已趨敗落,所有家業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劇院。邵氏兄弟毅然賣掉房子,舉家搬進「笑舞台」,破釜沉舟,成敗在此一舉。

4. 邵逸夫107歲去世,留下4個後人,他的商業帝國和慈善有人繼承嗎

說起邵逸夫,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如今我國很多學校依舊還有存在著邵逸夫的身影。邵逸夫不僅在事業上擁有著令人景仰的輝煌成就,還有著心懷家園大愛。世人對於邵逸夫的評價,排在第一位的永遠都是他的慈善事業,第2位才是他的商業帝國。被稱為"影視大亨"的他經歷了百年傳奇,世人只知道他的慈善事業以及商業帝國,卻很少留意到他的子女。

愛情的來臨

1907年,邵逸夫出生於上海一個富有的家庭,家中父親邵玉軒在上海開了一家顏料公司,家業規模宏大。邵逸夫從小就痴迷於戲劇以及電影。為了讓邵逸夫接受更好的教育,父親從小就為他請來了眾多名師。

邵逸夫去世前,就將自己的資產全部套現成立了托信基金。在他去世之後,他的4個子女並沒有與方逸華爭家產,都沒有人想要接手父親的事業。如今這4個子女都在國外有著自己的事業,低調的過著自己的生活。

邵逸夫的擁有著傳奇的一生,從白手起家最終打造出自己的影視帝國,可以說在事業上已經沒有什麼遺憾了。唯一遺憾的或許是他一生子女緣薄,親戚情淡。

5. 邵逸夫107歲離世時,為何兒女無一願意繼承遺產

邵逸夫或許認為自己一生虧欠方逸華太多,才在耄耋之年給她一個名分。事業和親情都是同等重要的,邵逸夫的後半生事業順風順水。並且也很長壽,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位成功的商人,在107歲的仙逝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子女願意繼承自己的遺產。

如果邵逸夫和子女們都夠坐下來,推心置腹地講講他和愛妻黃美珍以及方逸華之前的關系。沒准孩子們就能夠理解了。邵逸夫一生大富大貴,身邊也不缺死心塌地追隨自己的愛慕者。但是親子關系的破裂或許成為了他一生的遺憾。

6. 邵逸夫去世後留下200億遺產,為什麼他4個兒女都不願繼承

邵逸夫曾經說過,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他的一生也在充分的展現這句話,你且看全國有多少所學校都有逸夫樓的身影,3萬多所,分布全國,全都是邵逸夫捐贈的。

你再看看當初邵逸夫捧紅了多少大明星,就連四大天王都是他捧紅的,他們紅了之後卻又紛紛選擇離開邵逸夫所創的TVB。原因很簡單,就是邵逸夫太摳,他們片酬太低。上個世紀鄧萃雯很紅的時候就選擇離開TVB時就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很紅,但我特別窮!"

華語影視大亨邵逸夫,叱吒商圈80載

邵逸夫出身商業世家,其父邵玉軒就曾經是上海有名的商界人士,還曾經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後來邵家家道中落。

邵逸夫為了避免自己去世之後,子女和方逸華爭家產,所以早早地就立下了遺囑,分配二百億的遺產。直到2014年1月邵逸夫在夫人的陪伴下安然離世,享年107歲。

他去世後他的孩子們更是徹底離開中國,也不願繼承父親的遺產。直到現在,他的孩子們仍然在新加坡生活,過得平淡。

邵逸夫這一生對電影行業做出過突出貢獻,也對祖國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是醉心於慈善,做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7. 邵玉軒的主要成就

1920年他病逝上海時,康有為、虞洽卿及曾任蘇浙總督的盧永祥、民國元老譚延閣等晚清與民國風雲人物紛紛為其題辭致哀。

8. 邵逸夫仙逝時,四個兒女卻無人願繼承他的遺產,這是為何

當邵逸夫的四個兒女知道這件事兒後,內心憤怒,也很不滿,於是子女與父親的關系因此漸漸疏遠了。

黃美珍去世十年後,邵逸夫與方逸華結婚,這件事也加速邵逸夫與子女間關系的破裂。曾被作為家產繼承人的長子邵維銘也與父親決裂了。最終,邵逸夫的資產被轉換成了信託基金,繼續發揮著他慈善家的光芒。

邵逸夫傳奇的一生,從艱難歲月走過來,打造自己的影視帝國,事業上算是圓滿。唯一遺憾的也許是他一生子女緣薄,親戚情淡吧。

9. 邵逸夫簡介妻子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別名六叔,1907年11月19日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
家庭背景
邵逸夫的家庭背景可不一般,父親邵玉軒是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經營飄染、財務等多種生意。一輩子生育了5男3女。邵逸夫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

1925年,邵逸夫與大哥邵醉翁、二哥邵囤人、三哥邵仁枚,在上海成立天一電影公司。出品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

個人貢獻:
1、有聲電影:
1932年,邵逸夫自任製片和導演,拍出了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
2、 邵氏影城:
拍攝1000多部電影,代表作有《江山美人》、《楊貴妃》、《上海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
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全盛時期,員工超過1300人,先後請來名導演有,陶秦、李翰祥、卜萬蒼、岳楓、羅臻、何夢華、嚴俊。名演員有,林黛、李麗華、樂蒂、張仲文、丁紅、丁寧、陳厚、趙雷、關山等。還物色到一大批攝影、製片、化妝、剪輯等方面的人才。
3、創建TVB:
1967年,邵逸夫創建香港無線電視(TVB),開設「港星搖籃」訓練班,培養了很多日後成為大腕的影星,有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還有大導演杜琪峰。
4、做慈善:
捐助內地教育事業的資金達25億元,以逸夫名字命名的教學樓遍布中國。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元。
邵逸夫兩位老婆介紹

邵逸夫原配黃美珍
邵逸夫的第一任太太黃美珍,年長他5歲,新加坡富商之女,曾任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1987年,黃美珍在美國洛杉磯病逝,享年85歲。

黃美珍的初戀不是邵逸夫,而是另有其人,前男友名叫余東璇,年長她整整25歲,廣東人,新加坡最聞名的富豪。
邵逸夫與黃美珍的愛情故事
1926年,19歲的邵逸夫由好友余東璇引薦認識了黃美珍,用現在人的說法就是一見鍾情,當時三人的「三角戀」很轟動。
之後經過11年多的愛情長跑,30歲的邵逸夫與黃美珍如願以償的結為夫妻。余東璇不僅諒解了他倆,還送了50萬元的禮金。

黃美珍與丈夫結婚後,先後為邵家誕下兩子兩女,長子邵維銘、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雲及邵維鍾。這段婚姻持續了50年。
患難夫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邵逸夫因為「拍攝反日電影」被日本憲兵關進監獄,打得皮開肉綻。「邵氏」影院也被催毀殆盡。這時的黃美珍一邊獨力苦苦支撐邵氏家業,一邊想辦法托關系救出邵逸夫,可謂風雨同舟,相濡以沫。
邵逸夫評價夫人:「是一等一的好妻子,樣樣都好,回到家裡我沒有麻煩」。

邵逸夫第二任太太方逸華,別名李夢蘭,方夢華,小他24歲,歌手;TVB副主席兼董事經理。79歲那年,正式接管TVB這個市值164億港元的電視王國。
方逸華,外形氣質優雅,天生一副好嗓子。年輕時是紅遍南洋的歌星,曾赴菲律賓、澳大利亞、美國舊金山演唱。其母方文露,是三十年代上海夜總會藝人。

邵逸夫和老伴晚年生活很幸福
1952年,45歲的邵逸夫認識了台上唱歌的方逸華。一首《花月佳期》唱的是如醉如痴很感人,更被打動的是方逸華的美貌,日後接觸久了發現她還懂得許多經營管理上的事。
1969年,38歲的方逸華正式進入邵氏做一個普通職員,從邵氏的采購部做起,四年後轉任製片,逐漸做遍公司的每個環節,攢足了資歷後進入高層,四十年間,逐漸成長為邵逸夫最重要的事業夥伴。

1997年5月6日,66歲的方逸華終於「妾室」扶正,與90歲的邵逸夫結婚。近半個世紀像電影一樣傳奇浪漫的愛情,終於有了圓滿的結局。

10. 求邵逸夫的資料,為什麼很多大學里都有逸夫教學樓

邵逸夫
網路名片
年過百歲的邵老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著名的電影製作者、慈善家。1957年,他在香港創辦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發展電影事業。1965年與利孝和共同投資創辦TVB,邵逸夫在中國內地沒有任何生意業務,但長期向中國內地捐助巨額慈善資金。多年來他為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教育、醫療捐助超過數以十億港元款項。2003年他創立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各頒授100萬美元獎金,這些領域是諾貝爾獎所未涵括的。

中文名: 邵逸夫
外文名: Run Run Shaw
別名: 六叔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寧波鎮海
出生日期: 1907年10月4日
職業: 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
信仰: 佛教
主要成就: 曾拍攝超過一千部電影
成立邵氏兄弟有限公司(1957)
捐款逾億港元成立中大逸夫書院
汶川大地震捐款1億港元(2008)
創立「邵逸夫獎」(2003)
史上最年長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
地區: 港台
曾獲獎項: 獲金馬獎、金像獎等幾十項大獎。

目錄

人物簡介
人物事跡
家庭情況
少年時期
人生經歷
個人榮譽
電影鼻祖
風雲港島
精益求精
電視行業
邵氏大獎
黃金一代
正式退位
三重身份第一重身份:娛樂圈教父
第二重身份:富豪榜常客
第三重身份:慈善大家
百年傳奇
邵逸夫之最人物簡介
人物事跡
家庭情況
少年時期
人生經歷
個人榮譽
電影鼻祖
風雲港島
精益求精電視行業邵氏大獎黃金一代正式退位三重身份
第一重身份:娛樂圈教父 第二重身份:富豪榜常客 第三重身份:慈善大家百年傳奇邵逸夫之最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邵逸夫 [1907.10.14出生]原名邵仁楞。男,浙江寧波人,生於鎮海,後移居香港。漢族,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電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創辦人之一,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級特大地震自然災害發生後慷慨解囊向災區捐款一億港幣,成為單筆個人捐款最多的人。 邵逸夫的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後來人稱「 邵氏兄弟左起邵邨人 邵仁枚 邵逸夫
六叔」。邵受教於美國,19歲中學畢業便隨兄長邵仁枚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從此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他與兄長於1920年代活躍於中國的電影業。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拍攝全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粵語)。1928年,邵逸夫赴星馬等地協助兄長發展電影發行公司。 1957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由邵氏投產至暫停製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2000年,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斥資4億港元購入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碼復修。 邵逸夫捐助超過數以十億計款項,為內地、香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以表揚他在娛樂事業的成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1977年獲英女王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會公益貢獻。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2年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第一屆於2004年舉行。獎項模仿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3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第一屆的數學獎得主是陳省身;天文學獎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簡悅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與中國星電影公司合作投資11億港元,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香港電影城」,於2005年中期開幕。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後,將再與演員簽約,投資大約2億港元開拍約15部新戲。 邵逸夫的發妻為黃美珍小姐,於1937年結婚,育有兩子兩女。而黃於1987年在美國病逝,享年85歲。在1997年,邵逸夫與方逸華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結婚。[1]
編輯本段人物事跡
慈善大家邵逸夫 2002年11月15日,一條從香港發出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著名香港實業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資創立的「邵逸夫獎」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類的傑出科學家。 「邵逸夫獎」設天文學、數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三個獎項,每年頒布一次,獎金100萬美元。第一屆頒獎於2004年舉行。頒獎原則是,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獲得突破性成果,且該成果對人類生活有意義深遠的影響為宗旨。由於其設獎宗旨和巨額獎金媲美聲名顯赫的「諾貝爾獎」,有人稱之為「東方諾貝爾獎」。 2008年5.12四川汶川8.0級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億港幣,2009年8.8水災關愛行動邵逸夫捐款1億新台幣,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億港幣。 邵玉軒育有5男3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後人稱他為「六叔」、「六老闆」。他早年就讀於家鄉庄市葉氏中興學校,與包玉剛、包從興、趙安中等為前後屆同學,後赴上海就學於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為此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邵家眾多的兄弟無人繼承父業,幾乎都進入娛樂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於1924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開始闖入當時尚屬草創時期的中國電影業。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製片兼導演,老二邵囤人擅長編劇 邵逸夫與邵氏公司全體人員合影
,老三邵仁枚精於發行,老六邵逸夫則擅長攝影。創業之初,他們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猶如家庭式作坊。其攝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後,即深受上海市民歡迎,結果賺得盤溢缽滿。旗開得勝,邵氏兄弟們為之歡欣鼓舞,隨後新影片不斷地從「天一」推出。 進入六十年代後,邵氏公司長期稱雄香港市場,曾拍攝過一千多部電影,獲得過金馬獎、金像獎等幾十項大獎。據說最盛時,每天有100萬觀眾光顧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電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導演和名編劇,如胡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陵波、李翰祥、鄒文懷、張徹……無不出自「邵氏」門下。其中《江山美人》《貂蟬》《傾國傾城》《梁山伯與祝英台》《大醉俠》《獨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譽海外,在華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響,傾倒無數觀眾。據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映時「完全瘋狂」,有位老太太連看一百多場,由《梁祝》而在台灣掀起黃梅調狂熱;而《天下第一拳》更掀起功夫片新狂潮,發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邵逸夫在中國電影史上寫下了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說是中國電影事業名符其實的拓荒英雄。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中國電影的每一步變遷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獻出的心血。從20年代從事電影業到現在,邵逸夫經歷了電影不同時代的演變,目睹中國電影的成長與興衰,堪稱電影史的見證人。 邵逸夫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知人善任,擁有一大批各方面人才,為其所用,更在於他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 他是一個精通業務的電影企業家。盡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樣,學一樣,從不懈怠。他從最卑微的職位做起,一步步奮斗,最終成為電影公司的大老闆。他熟悉電影製作幾乎每一個方面和環節的工作。從劇本、攝影到導演、演員的選聘以及化妝、剪輯,他樣樣在行,而影片推廣、發行、劇院管理更是行家裡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過人。年輕時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紀錄。他說:「我晚上只睡1個小時,其餘時間便是工作」。為了樹立邵氏的良好形象,他對影片的質量嚴格把關。出現劣片,往往親手燒掉,毫不手軟。他說:「在早期,我成日燒片,沒有好的戲,我寧願燒。」 散盡千金濟眾生。多年來,雖然邵逸夫一直穩居香港超級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視金錢為身外之物,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是港島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 「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這位以「大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為人生信條的影視巨子,不僅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早在1973年他就設立邵氏基金會,致力於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為此他受到了廣泛的好評。1977年。英國女王冊封他為爵士,成為香港娛樂圈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美國三藩市為表彰邵逸夫對該市的福利貢獻,將每年的9月8日命名為「邵逸夫日」。 根在寧波的邵逸夫對故鄉也傾注了很大的愛心。1987年後,他不僅多次回鄉探親訪問,還先後捐資4000多萬元幫助發展教育、文化事業。這些項目包括位於寧波大學西區的邵逸夫圖書館、逸夫教學樓、逸夫劇院以及其祖居地康樂園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區也有巨額捐贈,如他為杭州逸夫醫院的捐贈近億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愛鄉楷模」、「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他為家鄉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2]
編輯本段家庭情況
邵逸夫(左一)與結發妻黃美珍(前)等人
人們習慣於被港姐簇擁著的邵逸夫,因為他的旗下美女如雲,但實際上,邵逸夫只經歷過兩段婚姻。 他於1937年與年長他5歲的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兩人育有二子二女,長子邵維銘、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雲及幼子邵維鍾。這段婚姻維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黃美珍85歲時於美國洛杉磯病逝。邵逸夫的現任太太方逸華於1931年出生於上海,隨母親長大,早年是個紅歌星,在南洋一帶很受歡迎。兩人在1952年邂逅,此後四十餘年,方逸華一直在邵逸夫身邊幫他打理邵氏和無線的日常業務。直至1997年,兩人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注冊結婚,當時邵逸夫90歲,方逸華61歲。 自從發妻黃美珍逝世後,邵逸夫的幾個子女便陸續淡出邵氏管理層。邵逸夫的兩個兒子長居新加坡,在那裡打理邵氏家族名下的商廈及住宅,對父親的影視帝國無接手的興趣。[3]
編輯本段少年時期
邵逸夫1907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邵氏兄妹八人,逸夫排行老六(成名後被尊稱六叔)。有趣的是,邵逸夫和大哥邵醉翁、二哥邵村人、三哥邵山客的名字如出一轍,皆源於陶淵明的田園詩篇,原為「號」,叫慣了也就成了「名」。 邵逸夫自幼受英文敎育,中學時入美國人開辦的「靑年會中學」讀書,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當時的上海十里洋場,娛樂事業已經相當蓬勃。耳濡目染之下,少年邵逸夫暗生「娛樂心」。 年輕時邵逸夫
邵逸夫的父親玉軒是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經營漂染、財務等多種生意。 當時,上海劇院「笑舞台」的老闆因無力還債,惟把「笑舞台」「斷當」,邵玉軒遂派當律師的長子邵醉翁接收該劇院。邵醉翁走通俗路線,大演武俠戲,「笑舞台」一時頗受歡迎。 1923年,邵家已趨敗落,所有家業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劇院。邵氏兄弟毅然買掉房子,舉家搬進「笑舞台」,破釜沉舟,成敗在此一舉。 邵家四兄弟仁傑、仁棣、仁枚、仁楞都沒有繼承父業,全部投身娛樂圈,並棄本名而改別號依次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四兄弟別號均為大哥所起。長兄邵醉翁由買賣電影片子到放電影,到後來獨樹一幟,成立中國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業公司」,開始自己拍電影。 邵氏兄弟目肖如炬,下決心買來一部電影攝影機,1924年出品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該劇原是邵醉翁編導的一部話劇,影片獲得極大成功。 旗開得勝的邵氏兄弟為之歡欣鼓舞,之後一口氣拍出《女俠李飛飛》、《梁祝痛史》、《義妖白蛇傳》和《孟姜女》等黃梅調古裝戲,深受觀眾喜歡。 邵醉翁自己是製片人兼導演,妻子陳玉梅領銜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編劇,老三邵山客主管發行,剛剛中學畢業的邵逸夫也被兄長們拍的片子搞得心癢難耐,在片場中覓一個「伙計」之職。 由於邵逸夫勤奮又肯鑽硏,很快,從攝影、編劇到導演,電影製片各個環節他都了如指掌。[4]
編輯本段人生經歷
1907年農歷10月出生,原名邵逸夫。因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人稱 「六叔」。 19歲,中學畢業後便隨兄長邵仁枚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從此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
1928年,赴南洋協助兄長發展電影發行公司。 1930年,與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後購入多間戲院,更到歐美搜集西方的先進電影及器材。 1934年,邵氏兄弟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在港推出。 1957年,從新加坡正式來香港發展,接管邵氏公司業務,建立清水灣影城。 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 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 1965年,與利孝和、余經緯等創辦無線電視台,於1967年11月19日開台啟播。 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猛的電視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 1974年,由於貢獻突出,獲得英女王頒發的CBE勛銜。 1977年,獲英女皇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 1980年,邵逸夫以無線電視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製作。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 1991年,美國舊金山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他在社會公益方面所做的貢獻。 1997年,在美國拉斯韋加斯迎娶方逸華,時年90歲。 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2年,創立『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授予100萬美元獎金。 2006年,獲台灣金馬獎頒「終身成就大獎」,香港電影金像獎頒「世紀影壇大獎」。 2006年,因患肺炎一度入院,雖無大礙,但透露出要退休的意思。 2007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五十周年,邵逸夫迎來百歲誕辰。
編輯本段個人榮譽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以表揚他在娛樂事業的成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 1977年獲英女皇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 1991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會公益貢獻。 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