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宋仁宗時期的宰相是哪幾位
共23位,分別:王欽若、丁謂、馮拯、王曾、李迪、張知白、張士遜、呂夷簡、王隨、陳堯佐、章得象、晏殊、杜衍、賈昌朝、陳執中、文彥博、 宋庠、龐籍、 梁適、劉沆、韓琦、曾公亮、 富弼 。
1、王欽若
王欽若(962年—1025年),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初期奸臣,五鬼之一。宋真宗時期官至宰相、主和派代表。
王欽若為淳化三年(992年)進士甲科及第。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太常丞、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職。澶淵之戰時,王欽若主張遷都金陵,與宰相寇準對立,出判天雄軍。
大中祥符初年,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偽造天書,爭獻符瑞,封禪泰山。累官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應宮使、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他二度為相,被時人稱為「癭相」。
北宋天聖三年(1025年)病逝,追贈太師、中書令,謚號「文穆」。因主導編纂《冊府元龜》而知名。
2、丁謂
丁謂(公元966~公元1037),字謂之,後更字公言,兩浙路蘇州府長洲縣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
與王欽若等人並稱為五鬼。先後任參知政事(副相)、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相),封晉國公。前後共在相位七年。
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時遷居蘇州。祖父丁守節,與范仲淹曾祖范夢齡同是吳越國中吳軍節度使錢文奉的幕僚,任節度推官,遂為長洲人。
通籍後官運亨通,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工部員外郎、三司鹽鐵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為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加樞密直學士。後歷任禮部侍郎、參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書。
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謂以參知政事身份任平江軍節度使,衣錦歸里,「建節本鎮,一時為榮」。
離京時,宋真宗特賜御詩七言四韻和五言十韻,「尤為盛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書復參知政事。不久,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師。
乾興元年(1022),封為晉國公。丁謂任蘇州軍節度使時,宋真宗曾為他在蘇城西南橫山吳王拜郊台後丁家山下建造過第宅。又,藍家巷(今鈕家巷)原有丁晉公廟。
因作惡太多,丁謂最後被罷相,貶為崖州(今海南省三亞市)司戶參軍,他的四個兒子、三個弟弟全部被降黜。
抄沒家產時,從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賄賂物品,不可勝紀。景祐四年(1037)閏四月,卒於光州,歸葬蘇州城西華山習嘉原。
3、馮拯
馮拯,字道濟,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歷知數州。
真宗咸平四年自樞密直學士遷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景德二年拜參知政事。以疾罷。大中祥符四年知河南府。七年,除御史中丞,又以疾出知陳州。
天禧四年拜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充樞密使,進左僕射。仁宗天聖元年罷相,出判河南府(同上書),卒,年六十六。謚文懿。《宋史》卷二八五有傳。
4、王曾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北宋名相。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辭。咸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發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累官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
曾規諫宋真宗造天書、修宮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計智逐丁謂,朝廷倚以為重。後罷知青州。
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國公。因與呂夷簡不和,一同被罷免,王曾出判鄆州。
寶元元年(1038年),王曾在鄆州去世,年六十一。獲贈侍中,謚號「文正」。有《王文正公筆錄》。
5、李迪
李迪(971年-1047年 ),字復古,先祖為趙郡人,後遷家至濮州(今山東鄄城舊城)。北宋名臣、詩人。
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狀元及第,歷任通判、知州、知制誥、節度使等職,多次出入內外,兩度官至宰相。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
慶歷七年(1047年),李迪去世,年七十七。追贈司空、侍中,謚號「文定」,仁宗親題其碑首為「遺直之碑」。《全宋詩》錄其詩,《全宋文》錄有其文。
6、張知白
張知白(?-1028年),字用晦。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北宋宰相。
端拱二年(989年)進士,歷任龍圖閣待制、御史中丞、參知政事等。後知劍、鄧、青三州等職務。又官河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節度判官。
咸平年間上疏,真宗召試舍人院,權授右正言。仁宗天聖三年(1025年),以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性節儉,「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天聖六年(1028年),卒於任上。贈太傅、中書令,謚文節。
7、 張士遜
張士遜(964年—1049年),字順之,陰城(今湖北老河口)人,一說故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人。北宋政治人物、詩人。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舉進士第,為均州鄖鄉縣(今湖北鄖縣)主簿,除射洪(今屬四川)令,歷江南、廣東、河北轉運使、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康定元年(1040)拜太傅,封鄧國公(今河南鄧縣一帶)致仕。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謚文懿。張士遜曾經活躍於北宋政壇,在真宗、仁宗二朝三次拜相。
8、呂夷簡
呂夷簡(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路壽州(今安徽鳳台)人,祖籍京東路萊州(今屬山東)。北宋政治家,太子太師呂蒙正之侄、光祿寺丞呂蒙亨之子。
咸平三年(1000年),呂夷簡登進士第,初補絳州軍事推官。後以刑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宋仁宗即位,進右諫議大夫,以給事中職參知政事。
天聖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明道二年(1033年)罷相,不久復職。景祐二年(1035年),加右僕射,封申國公。
次年,因與王曾爭事,二人同時罷相。康定元年(1040年)再次拜相。慶歷元年(1041年),徙封許國公,兼樞密使。其後因病以太尉致仕。
慶歷四年(1044年)去世,年六十六。追贈太師、中書令,謚號「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廟庭。寶慶二年(1226年),繪像於昭勛閣,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呂夷簡輔佐年少的仁宗,在太後臨朝聽政的情況下,正確處理北宋社會諸多矛盾,保證了北宋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為宋代名相之一。原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詩》錄其詩十一首。
9、王隨
王隨(約975~1039年),字子正,北宋河陽(河南孟縣)人。宋真宗時,以給事中知杭州,往興教寺謁小壽禪師,機語契合,竟明大法。
曾為長水子璇禪師之首楞嚴義疏注經作序,並刪次《景德傳燈錄》三十卷為《傳燈玉英集》十五卷行世。宋仁宗明道年間,出任宰相(也有史書作「丞相」)。臨終書偈而逝。
10、陳堯佐
陳堯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 ),字希元,號知餘子。閬州閬中人。北宋宰相、水利專家、書法家、詩人,左諫議大夫陳省華次子、樞密使陳堯叟之弟、天雄節度使陳堯咨之兄。
端拱元年(988年),陳堯佐進士及第,授魏縣、中牟縣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歷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師致仕。慶歷四年(1044年),陳堯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贈司空兼侍中,謚號「文惠」 。
11、章得象
章得象(978~1048年),字希言,建寧軍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
咸平五年(1002年),進士及第,授大理寺評事,知玉山縣,拜大理寺丞等。天聖四年,遷翰林學士承旨。景祐三年,同知樞密院事、戶部侍郎。
寶元元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慶歷八年(1048年),去世,贈太尉兼侍中,謚號文憲。皇祐年間,改謚文簡,著有《章文簡公詩集》等。
12、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13、杜衍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後。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進士第,補揚州觀察推官,歷知乾、揚、天雄、永興、並等州軍,以善於治獄聞名。
宋仁宗特召其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內銓。歷任知審官院、知永興軍、樞密使等職。慶歷四年(1044年),拜同平章事,支持「慶歷新政」,為相百日而罷,出知兗州。
慶歷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師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師,封祁國公。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後,於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獲贈司徒兼侍中,謚號「正獻」。
14、賈昌朝
賈昌朝(997年—1065年),字子明。真定獲鹿(今河北獲鹿)人。北宋宰相、訓詁學家、文學家、書法家。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賜同進士出身,任為國子監說書。宋仁宗朝,歷任天章閣侍講、參知政事、樞密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等職。
官至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都省,封魏國公。治平二年(1065年)去世,年六十八。追贈司空兼侍中,謚號「文元」。宋英宗親題其墓碑為「大儒元老之碑」。
15、 陳執中
陳執中(990-1059),字昭譽,參知政事陳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今屬江西)人。真宗時以父蔭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衛尉寺丞,知梧州。
後歷知江寧府、揚州、永興軍。仁宗寶元元年同知樞密院事。慶歷元年出知青州,改永興軍。四年,召拜參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樞密使。
皇祐元年出知陳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充鎮海軍節度使判亳州。逾年辭節,以司徒致仕。嘉祐四年卒,年七十。謚恭。
16、文彥博
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天聖五年(1027年),文彥博進士及第,歷任殿中侍御史、轉運副使、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因討平王則起義之功,升任同平章事(宰相)。
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罷相,出知許、青、永興等州軍。至和二年(1055年)復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國公。
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極論市易法「損國體、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豐六年(1083年)以太師致仕。宋哲宗即位後,經宰相司馬光舉薦,起授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
紹聖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去世,年九十二。
17、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後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今河南商丘民權縣雙塔鄉)人。
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
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
18、龐籍
龐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單州成武(今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人。北宋宰相。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後,任黃州司理參軍,深得知州夏竦的贊許,認為龐籍極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
不久龐籍又先後升任為江州軍事判官,開封府司法參軍,刑部詳復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遷至樞密副使、樞密使、太子太保等,封穎國公。
龐籍不僅與韓琦、范仲淹等人交好,還提攜了司馬光、狄青等人。
嘉佑八年(1063年),龐籍去世,年七十六。追贈司空、侍中,謚號「庄敏」。
19、 梁適
梁適,字仲賢,公元1000年(宋咸平三年)出生於山東東平。其父梁顥為翰林大學士,以父蔭為官。雖然「狀元父子」雙雙早逝,仲賢卻帶領家族走向繁盛。
稱「忠孝三梁」(梁顥,梁固,梁適),可與「文情三蘇」(蘇洵,蘇軾,蘇轍)比肩。
宋代,是東原梁氏家族最為顯赫之時,其族人居朝為官宦者頗多,當時就有著「滿堂笏,梁半朝」之稱,與東漢時期梁統家族一樣輝煌盛名。
20、劉沆
劉沆,今江西省永新縣埠前鎮三門前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聖八年(1030年)劉沆進士及第,名列第二。
宋仁宗時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共7年,「自進士設科,擢高第至宰相者,吉郡以沆為首」,在位以「長於吏事」著稱。
21、韓琦
韓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 ),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
韓琦為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歷任將作監丞、開封府推官、右司諫等職。曾奉命救濟四川飢民。宋夏戰爭爆發後,他與范仲淹率軍防禦西夏,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稱「韓范」。
之後又與范仲淹、富弼等主持「慶歷新政」。韓琦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朝中,他運籌帷幄,使「朝遷清明,天下樂業」;在地方,他忠於職守,勤政愛民。是封建社會的官僚楷模,與富弼齊名,並稱「富韓」 。
熙寧八年(1075年),韓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為他御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勛」之碑。追贈尚書令,謚號「忠獻」,配享宋英宗廟庭。宋徽宗時追封魏郡王。
22、曾公亮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刑部郎中曾會次子。
天聖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進士第,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同平章事等,累封魯國公。
卒年八十,獲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謚「宣靖」。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23、 富弼
富弼(1004年2月13日 —1083年8月8日),字彥國。洛陽人。北宋名相、文學家。
天聖八年(1030年),富弼舉茂才異等,歷授將作監丞、直集賢院、知諫院等職。慶歷二年(1042年)出使遼國,以增加歲幣為條件,據理力爭,拒絕割地要求。
任樞密副使時,與范仲淹等共同推行慶歷新政。新政失敗後,出知鄆州、青州等地。任內救助數十萬災民。至和二年(1055年)拜相。宋英宗即位,召為樞密使,因足疾解職,進封鄭國公。曾勸宋神宗「願二十年口不言兵」。
富弼多次出使遼國,對西夏情形也十分關注。他利用自己對宋、遼、西夏三國關系的透徹了解,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
熙寧二年(1069年),再度為相,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判亳州。拒不執行青苗法,聲稱「新法,臣所不知」。後以司空、韓國公致仕,退居洛陽,仍繼續請求廢止新法。
元豐六年(1083年),富弼去世,年八十。累贈太師,謚號「文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朝宰相
Ⅱ 宋仁宗是誰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趙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趙恆第六子,母為李宸妃
Ⅲ 宋仁宗時的官員有哪些
王德用:980-1058 字元輔。魯國公、尚書令王超之子。至道時,隨父攻西夏為先鋒。歷官環慶路指揮使、殿前都虞候、步軍副都指揮使等。康定初,出為保靜軍節度使,徙真定府、定州路都總管,鎮守邊防,名聞邊塞。朝廷與契丹議和,遂徙陳州,再改集慶軍節度使,封冀國公,以太子太師致仕。後起復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鄭州。至和初年,為樞密使,封魯國公。卒,贈太尉、中書令,謚武恭。
王欽若:962-1025 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人(今江西新余)。淳化進士,真宗初年,授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景德初,契丹攻宋,密請真宗遷都金陵,為寇準所阻,出判天雄軍。還朝,判尚書都省、領修《冊府元龜》。天禧初,為左僕射、平章事。兩年後罷相,出判杭州。仁宗初,復相,與丁渭、林特、陳彭年、劉承珪,時人稱為「五鬼」。卒,則太師、中書令,謚文穆。
林特:字士奇。南劍州順昌人(今屬福建)。仕南唐,授蘭台校書郎。宋初,為長葛尉,後歷任大理寺丞、三司副使、修玉清昭應宮副使等。為人善附會,與丁渭等五人號稱「五鬼」。仁宗即位時,進刑部尚書、翰林侍讀學士。丁渭貶官,林特亦落職知許州。後還朝,病卒,贈尚書左僕射。其人長於吏事,曾奉詔撰《會計錄》三十卷。
丁謂:966-1037 字謂之,後改字公言,蘇州長洲人。淳化進士。歷任峽路轉運使、刑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等。天禧三年為參知政事。次年,排斥寇準去位,升為宰相,封晉國公。暗中交結內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後貶崖州司戶參軍,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書監,致仕。其人喜為詩,長於書畫、音律、博弈,為官機敏有智謀,狡猾過人,與林特、王欽若等時稱「五鬼」。後死於光州。
夏竦:985-1051 字子喬,江州德安人(今屬江西)。以父戰死,授丹陽主簿,舉賢良方正科。歷官右正言、尚書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樞密副使等。寶元初,西夏元昊來犯,出知永興軍,後徙鄜州、改判河中府。慶歷中,召拜樞密使,以諫官反對,改知亳州。病死,贈太師、中書令,謚文庄。積家財巨萬,生活奢侈,但為郡守有政績,治軍尤嚴。
陳堯佐:963-1044 字希元,閬州閬中人(今屬四川)。端拱進士,歷任殿中丞、兩浙轉運副使、京西轉運使等,入朝為三司戶部副使,同修《真宗實錄》,擢知制誥兼史館修撰,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明道中,罷知永興軍。景佑四年(1037),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即拜相),但不入即罷相致仕。自少好學,善古隸八分,筆力端勁,尤工詩。卒,贈司空兼侍中,謚文惠。
宋庠:996-1066 字公序,安州安陸人(今屬湖北)。天聖進士第一名。歷官左正言、知制誥、權判吏部流內銓、翰林學士等。寶元中,拜參知政事。遇事分別是非,與宰相呂夷簡不睦,出知鄆州。後復為參知政事,改樞密使。皇佑中,拜相,出知河南府,旋再拜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後以司空致仕。卒,贈太尉兼侍中,謚元獻。庠愛讀書,至老不倦。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宋庠之弟。天聖進士,授大理寺丞、國子監直講、預修《廣業記》,遷權三司度支判官。歷任知制誥、權同判流內銓、翰林學士等,參予修撰《新唐書》列傳,後出知定州,改益州,旋授三司使。後被包拯彈劾其奢侈過度,出知鄭州。卒贈尚書,謚景文。
陳執中:字昭譽。少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歷任右正言、三司戶部副使、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等。康定初,拜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皇佑初,以足疾辭職,改授尚書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後拜司徒,封岐國公。卒,贈太師兼侍中,謚恭。
劉沆:字沖之。吉州永新人(今屬江西)。天聖進士。歷官三司度支、同修起居注、判吏部流內銓等。後出知譚州兼安撫使,鎮壓湖南瑤人起事。皇佑中,拜參知政事。至和初,拜同平章事。中丞張昪彈劾其挾私出御史,罷相,出知應天府,徙陳州。卒,贈左僕射兼侍中。
賈昌朝:998-1065 字子明,真定獲鹿人(今屬河北)。同進士出身。歷官殿中丞、尚書禮部郎中、權知開封府等,以權御史中丞,上書備邊六事:馭將帥、復士兵、訓營卒、通四夷、綏蕃部、謹覘候,多施行。慶歷三年(1043),拜參知政事。次年,改樞密使,旋拜同平章事,仍兼樞密使。罷相後出判大名府。嘉佑初,復為樞密使。再罷守許州。卒,謚文元。
魯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今屬安徽)。進士出身,歷官海鹽令、秘書丞、左諭德、直龍圖閣等。宋仁宗即位後,遷戶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判吏部流內銓。後拜參知政事。為人剛正,遇事敢言,時人譽為「魯頭參政」。卒,贈兵敗尚書,謚肅簡。
薛奎:967-1034 字宿藝,絳州正平人(今屬山西)。淳化進士。歷官隰州軍事推官、淮南轉運副使、陝西轉運使、江淮制置發運使等,入朝為三司戶部副使。因與李士衡不合,出知延州。天聖中,權知開封府,遷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性剛毅,遇事敢言,執政謀議無所畏避。天聖七年,拜參知政事,後以疾數辭官,罷為戶部侍郎、資政殿學士、判尚書都省,旋病死,贈兵敗尚書,謚簡肅。
蔡齊:988-1039 字子思,祖籍洛陽,徙居萊州膠水,舉進士第一,除將作監丞,出判兗州。仁宗初,改尚書禮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以起居舍人知制誥,罷知河南府。後拜樞密副使。為官剛正、謙讓,不妄言、不附權貴。後拜參知政事,尋出知潁州。卒,贈兵部尚書,謚文忠。
程琳:字天球,永寧軍博野人(今河北蠡縣)。歷任泰寧軍節度推官、判吏部流內銓、知開封府、三司使等。景佑中,拜參知政事。後以平章事復判大名府,前後守大名十年,擇要害,修壁壘,加強對契丹的防守。後改鎮安軍節度使。卒,贈中書令,謚文簡。
高若訥:997-1055 字敏之,本並州榆次人(今屬山西),徙家衛州。進士出身。歷任起居舍人、知諫院、判吏部流內銓、樞密副使等。後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為樞密使。皇佑五年,罷為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書都省。通醫學。卒,贈右僕射,謚文庄。
楊崇勛:字寶臣,薊州人。以父任為東西班承旨,歷任右侍禁、西頭供奉官、內殿崇班、樞密都承旨、殿前都指揮使等。仁宗即位後,拜樞密使,後罷為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度使、判許州,再罷同平章事,改壽州。後坐子宗誨受賄枉法,以左衛上將軍致仕,改太子太保。其為人貪鄙,喜中傷人,故人多畏避。卒,贈太尉,謚恭毅。
狄青:1008-1048 字漢臣,汾州西河人(今山西汾陽)。善騎射。寶元初,為延州指揮使,常為先鋒,屢敗西夏兵,為范仲淹等所常識並擢用。皇佑中,拜樞密副使。儂智高起事,其以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夜渡昆侖關,出其不意,敗敵。還朝後,拜樞密使。至和末,為謠言中傷,出判陳州。病死,贈中書令,謚武襄。
吳育:1004-1058 字春卿。建安(今屬福建)人。舉進士,歷任知臨安、通判蘇州、右正言。寶元間,除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徙知開封府。慶歷五年,拜右諫議大會、樞密副使,改參知政事。後以資政殿大學士、尚書左丞出知河南府。卒,贈吏部尚書,謚正肅。
宋綬:991-1040 字公垂,趙州平棘人(今河北趙縣)。以蔭補太祝,大中祥符元年(1008)試學士院,為集賢校理,賜同進士出身,擢知制誥、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同修《真宗實錄》、國史。明道二年(1033)拜參知政事。其人博通經史,藏書萬余卷,親自校勘,尤精筆札,撰《鹵簿圖》十卷。後因患病不能視事。卒,贈司徒兼侍中,謚宣獻。
程戡:字勝之,許州陽翟人(今河南禹縣)。進士出身,授涇州觀察推官。歷任起居舍人、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給事中。至和元年(1054),召拜參知政事。後避宰相文彥博親,改樞密副使。再以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判延州。英宗即位後,加安武軍節度使,留任。卒,贈太尉,謚康穆。
盛度:字公量。世居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後徙居杭州餘杭縣。舉進士,歷任秘書省秘書郎、試學士院等,遷尚書屯田員外郎,數上疏論邊事。奉使陝西,實地觀察,參閱漢、唐圖籍,繪《西域圖》以獻又繪《河西隴右圖》,真宗稱贊其博學,授翰林學士、知審刑院。景佑二年(1035),拜參知政事,改知樞密院事,後罷為尚書右丞、知揚州,加資政殿學士、知應天府,以疾拜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謚文肅。生平勤學博文。
丁度:990-1053 字公雅,祖籍恩州清河(今屬河北),徙居開封祥符。大中祥符中,舉制科,為大理評事、通判通州,遷知太常禮院、判吏部南曹。上書論事:增講讀官、增諫員,選河北、河東役兵補禁軍等。仁宗即位後,遷翰林學士、審察在京師刑獄。西夏元昊攻宋,劉平、石元孫戰敗,丁度獻《備邊要覽》,擢工部侍郎、樞密副使。又上《慶歷》兵錄》五卷與《贍邊錄》一卷,拜參知政事。後因事罷為紫寀殿學士兼侍讀學士,遷尚書右丞。其人勤學,喜讀《尚書》。
王堯臣:字伯廉,應天府虞城人(今屬河南)。舉進士第一,歷任右司諫、知審官院、陝西安撫使等。對防禦西夏、將帥作用、邊防部署、營田治兵諸事頗多建議。入朝,授權三司使,改右諫議大夫。皇佑三年(1051)拜樞密副使,深為仁宗信用,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卒,贈尚書左僕射,謚文安。元豐三年,加贈太師、中書令,改謚文忠。
田況:1003-1061 字元均,冀州信都人(今屬河北)。舉進士,又舉賢良方正。西夏元昊來犯邊,陳治邊十四事,為仁宗所重,授陝西宣撫副使,鎮壓保州雲翼軍兵變,除知成德軍,擢權三司使。至和元年,拜樞密副使。嘉佑中,授樞密使,以疾罷為尚書右丞、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提舉景靈宮,以太子少傅致仕。性敏捷,寬厚待人,有文武才略,數論政事,盡言無隱。卒,贈太子太保,謚宣簡。
晁宗愨:字世良,澶州清豐人(今屬河南)。禮部尚書晁迥之子。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舉進士第,除館閣校勘,遷大理寺丞、集賢校理兼注釋御集檢閱官。仁宗即位,遷殿中丞、同修起居注。天聖中,授祠部員外郎、知制誥。西夏元昊攻宋,授陝西安撫使,與夏竦議攻守策,拜參知政事。後以疾求解職,除資政殿學士,旋卒,贈工部尚書,謚文庄。
王曾:978-1038 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屬山東)。咸平進士。真宗朝,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罷知應天府。仁宗即位,劉太後聽政,拜相。其人素惡僥幸,太後姻親多為其所裁抑,罷知青州。仁宗親政,授樞密使。景佑二年,拜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封沂國公。因與參知政事呂夷簡論事頗有異議,遂俱罷。卒,贈侍中,謚文正。
張知白:字用晦,滄州清池人。舉進士第,歷官右正言,知劍、鄧青三州等,再拜給事中、參知政事。與宰相王欽若議論多相違,稱疾辭職,罷為刑部侍郎、知大名府。仁宗即位,拜樞密副使,以工部尚書同平章事。立朝以清廉自持,無毫釐為私,雖身居顯貴,其儉朴如寒士。病亡,贈太傅、中書令,謚文正。
杜衍:978-1057 字世昌,越州山陰人(今浙江紹興)。舉進士,歷知平遙、乾、揚等州縣、三司戶部副使、審官院等。寶元二年(1039),遷刑部侍郎、知永興軍。慶歷中,拜樞密使,旋拜相,後罷相出知兗州。以太子少師致仕。皇佑元年,遷太子太保,進太子太師,封祁國公。其人刻苦學習有大志,不甘落後殖私產,好引薦賢士,為官清正。卒,贈司徒兼侍中,謚正獻。
晏殊:991-1055 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今屬江西)。景德初,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歷任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知制誥,加給事中、預修《真宗實錄》,拜樞密副使。因忤劉太後意,罷出知外州。後召拜御史中丞、遷參知政事,以禮部尚書罷知亳州。慶歷中,拜相兼樞密使。為諫官孫甫等所論,出知潁、陳、許永興等州、軍,以疾歸京師。卒,贈司空兼侍中,謙元獻。善為文,尤工詩。
龐籍:988-1063 字醇之,單州成武人(今屬山東)。舉進士第,任開封府兵曹參軍,召為殿中侍御史。西邊用兵,擢為龍圖閣直學士、知延州兼鄜延都總管、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改延州觀察使,修築城砦,募民耕種,用部將狄青等。宋夏議和後召為樞密副使。上書陳述陝西用兵,公私俱困,請並省官屬,調近塞駐兵就食內地,朝廷從其所請,頗省邊費。拜參知政事、樞密使,又拜同平章事。後罷知鄆州。其人曉律令,善治吏事,持法嚴峻,士卒畏服,為政頗有惠政。以太子太保致仕,封潁國公。卒,贈司空,謚庄敏。——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龐太師。但其人與戲劇形像相差甚遠,可以說歷史上的這位「龐太師」是位好官。
王隨:河南人(今河南洛陽)。舉進士第,歷任淮南、河東轉運使、刑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知制誥、翰林侍讀學士等。明道中,拜參知政事,加吏部侍郎,知樞密院事,旋拜同平章事,監修國史。為相一年,無所建樹,與執政陳堯佐等數爭事,為諫官韓琦所彈劾,罷相,判河陽。卒,贈中書令,謚章惠,後改謚文惠。
章得象:978-1048 字希言,原籍泉州,後居浦城。第進士,歷知台州,直史館,兵敗郎中、知制誥、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同知樞密院事等。後拜相,無所建樹。慶歷五年,徙判河南府。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獻太後臨朝聽政,宦官方盛,太後每遣內侍至學士院,得象必正色以待,或不交一言。在中書八年,其族人親戚,皆抑而不進。卒,贈太尉兼侍中,謚文憲。皇佑中,改謚文簡。
呂夷簡:979-1044 字坦夫,原籍萊州,徙居壽州。舉進士。真宗朝,歷任地方官。仁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天聖中,拜相。因郭皇後言,罷相,不久復相,贊成仁宗廢郭後,貶范仲淹等。與王曾數爭事。俱罷相。康定初,復入為相,封許國公,兼樞密使,旋拜司空、平章軍國重事。以老請致仕,以太尉致仕。卒,贈太師、中書令,謚文靖。
張士遜:964-1049 字順之,陰城人(今湖北光化)。淳化進士,歷知數縣,遷侍御史,授知審刑院、判集賢院。天聖中,拜相,曹利用被譖得罪,士遜為之解脫。罷知江寧府,移知許州。明道初,復入為相,監修國史。坐事再罷相,出判許州、徙知河南府。寶元元年,復入為相。康定初,西夏犯境,詔知樞密院,無所建樹,累上章告老,封鄧國公致仕。卒,贈太尉、中書令,謚文惠。
韓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安陽人(今屬河南)。舉進士,授將作監丞,累遷右司諫。曾一次奏罷宰相、參政四人。益州、利州歲飢,為益利路體量安撫使,緩調賦、逐貪吏、汰冗役、減輕百姓困苦。寶元三年(1040)為陝西安撫使,大將任福敗亡,降知秦州。慶歷二年,為陝西四咱經略安撫招討使。宋夏議和後,奉詔入朝,任樞密副使。范仲淹罷相,琦亦出知揚州。嘉佑元年,拜樞密使,旋又拜相。英宗即位,請曹太後還政,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出判相州。王安石變法,與司馬光等屢次上疏反對。卒,贈尚書令,謚忠獻。
曾公亮:999-1078 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歷任集賢校理、知制誥、史館修撰、知開封府。嘉佑初,擢參知政事,除樞密使。嘉佑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後,加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後以老辭位,拜司空兼侍中,後出判永興軍。以太傅致仕。卒,贈太師、中書令,謚宣靖。
富弼:1004-1083 字彥國,河南府人(今河南洛陽)。舉茂材異等。累遷知諫院。康定元年,上疏請令宰相兼領樞密院,參與治邊事,抵禦西夏。慶歷二年,契丹索取關南地,出使契丹,允增歲幣。次年,拜樞密副使,與范仲淹等推行「慶歷新政」,被排斥,出知鄆州。至和二年拜相,因母喪去位。英宗即位,召為樞密使。神宗即位,拜相,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稱疾求退,出判亳州。卒,贈太尉,謚文忠。
文彥博:1006-1097 字寬夫,汾州介休人。進士出身。慶歷末,平王則起事,由參知政事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河南府,封潞國公。英宗即位,拜樞密使。神宗初,反對王安石變法,出判河陽,徙大名府。告老,以太師致仕。元佑初,經司馬光推薦,命為平章軍國重事。其雖身居富貴,但待人接物謙遜,居洛陽期間,接待程顥兄弟,如同布衣之交,與富弼、司馬光等十三人相聚,論年齡不論官位,稱「洛陽耆英會」,為時人欽慕。元保有五年(1090),復以太師致仕。卒,謚忠烈。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蘇州吳縣人。舉進士,歷任集慶軍節度推官、大理寺丞、秘閣校理,奏請章獻太後還政,旋出判河中府,徙陳州。仁宗親政,擢右司諫,力諫廢郭皇後,出知睦州,徙蘇州。召還判國子監,擢權知開封府。慶歷三年,拜參知政事,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歷新政」,為權貴所讒,罷為副相,出為陝西四路安撫使、知邠州。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節儉,平時食不重肉,為政寬厚,所至有惠政。卒,贈兵敗尚書,謚文正。
韓億:字宗魏,原籍真定靈壽(今屬河北),徙居開封雍丘。舉進士,歷任知永城縣及洋、相二州,殿中侍御史,河北轉運使等官。仁宗初,以侍御史知雜事,掃法不避權貴。景佑二年,以尚書工部侍郎同知樞密院事;四年,拜參知政事。為諫官所彈劾,罷知應天府。官至尚書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謚忠憲。
包拯:999-1062 字希仁,廬州合肥人。舉進士,歷知建昌、天長二縣及端州,為監察御史,建議歲賂契丹慧御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加強邊備,授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徙知揚、廬、池等州。權知開封府時,開正門,甜頭者直至堂前,陳述曲直、杜絕吏奸。為政嚴明,斷訟正直,貴戚、宦官為之斂手。後以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嘉佑六年,拜樞密副使。卒,贈禮部尚書,謚孝肅。
錢惟演:962-1034 字希聖,吳越王錢俶之子。博學能文,辭藻清麗。真宗朝,授太僕少卿,獻《咸平聖政錄》,命為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歷任知制誥、給事中、知審官院。大中祥符八擴,為翰林學士,坐貢舉失實,降給事中,遷工部尚書。仁宗即位,拜樞密使。初附丁謂逐寇準,丁謂罪行被發,遂排斥丁謂以求自解。宰相馮拯惡其為人,罷為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官終崇信軍節度使,贈侍中,謚思,改謚文僖。
張昪:992-1077 字杲卿,韓城人。舉進士,歷知絳、鄧、慶、秦諸州及開封府。至和二年(1055),擢御史中丞,論時事無所迴避。嘉佑三年,除樞密副使,拜參知政事、樞密使。英宗立,告老,以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改鎮河陽三城,以太子太師致仕。卒,贈司徒兼侍中,謚康節。
趙慨:996-1083 字叔平,初名禋。南京虞城人(今屬河南)。舉進士,歷知滁州、知制誥、翰林學士等,以龍圖閣學士知鄆州、應天府。嘉佑間,擢參知政事。熙寧初,拜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贈太子太師,謚康靖。
歐陽修:1007-1072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人。舉進士。慶歷三年,知諫院,力贊范仲淹推行新政。仲淹罷,亦出知滁州、揚州等州。嘉佑二年,知貢舉人,排抑險怪奇澀的「太學體」,文風始為之一變。嘉佑五年,拜樞密副使,次年,參知政事。博學多能,有志於史學、文學。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贈太子太師,謚文忠。
余靖:1000-1064 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今廣東韶關)。舉進士,為贛縣尉,累遷集賢校理,力諫罷范仲淹被貶,出監筠州酒稅。慶歷中,入為右正言,數論事,切中時弊,疏論自西邊用兵,國庫虛竭,民無儲蓄,十室九空,戒廣事浮費,又陳夏竦姦邪,不可為樞密使,擢升為知制誥。三使契丹,習契丹語。丘保有中,以經制廣南西路賊盜,與狄青等鎮壓儂智高起事。官至工部尚書。卒,贈刑部尚書,謚襄。
任福:字佑之,開封人。咸平中,補衛士,歷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侍衛馬軍都虞候。康定二年,元昊謀攻渭州,奉韓琦命親率一萬八千人出擊,西夏兵充馬關佯敗,與先鋒桑怪引騎馳追,屯好水川,陷入西夏伏兵中,力戰而死,其子懷亮亦戰死。贈武勝軍節度使兼侍中。
Ⅳ 宋仁宗簡介
宋仁宗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在政治,軍事,文化上進行改革,讓國家繁榮。說道宋仁宗大家可能會感受到陌生,而要說到我們最常使用的紙幣,那相信大家一定感興趣了,宋仁宗就在宋朝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為後世的貨幣發展做出了貢獻。
宋仁宗的早年經歷:「趙受益生於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他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子,其母為李宸妃。因趙恆所寵信的美人劉氏無子,趙恆便對外聲稱趙受益為劉氏所生。趙受益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形於色。大中祥符七年,被封為慶國公。後一年,進封壽春郡王。天禧元年,加官中書令。天禧二年,趙受益進封升王。同年九月丁卯日,趙受益被冊封為皇太子,賜名趙禎。」——引自網路。所以宋仁宗的冊封之路還是相對平坦的。
宋仁宗在位之時的舉措:在政治方面,他為了改善官兵泛濫的情況,任用范仲淹展開改革,整頓部下,但由於改革傷害了貴族的利益,因此處處受到阻撓,最後以失敗告終;軍事方面,在宋夏兩朝關系破裂之後,重新簽訂了和約,維持了宋朝近50年的和平;文化方面,讓大臣整理修訂書籍,編撰新書等等。
宋仁宗在各方面的努力,讓宋朝繁榮,政治、軍事格局也相對穩定,保證了國家的發展,對宋朝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Ⅳ 宋仁宗趙禎簡介是什麼
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時間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贊。就連乾隆皇帝,也說:「平生最佩服的三個帝王,除了爺爺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之所以稱說宋仁宗是明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體現:
經濟發展。宋仁宗統治時期,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仁宗皇帝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
Ⅵ 宋仁宗趙禎簡介是什麼呢
宋仁宗趙禎宋朝在位最長的皇帝。北宋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趙禎因膝下無子,景佑二年(1035年)將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趙宗實接入皇宮,交給曹皇後撫養。但在寶元二年(1039年)豫王趙昕出生後,趙禎又將趙宗實送出宮。但趙禎的三個兒子接連早夭,於嘉祐七年又立趙宗實為皇子(趙曙,即宋英宗)。
嘉祐八年,趙禎於汴梁皇宮駕崩,享年五十四歲。據《宋史》記載,趙禎駕崩的消息傳出後,「京師(開封)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Ⅶ 宋仁宗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說到宋朝的皇帝,先談談宋朝,宋朝是一個溫和的朝代,一個繁華的朝代,同時也是一個懦弱的朝代,說他溫和是因為宋朝終其始末沒有殺過一個士大夫,不像後面明清時期,不是文字獄的大興,就是構陷文官的下獄。
公元1063年農歷三月二十九日,54歲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號,舉國哀痛。《宋史》記載“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出後,當他的死訊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
他的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更為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里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宋仁宗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出現了“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的景象。
史書記載時為遼國君主的遼道宗耶律洪基得知死訊大為驚訝,沖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此後,遼國歷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宋仁宗,終其一生,為國為民。在位期間,使得北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國家太平,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本來這樣一個盛世,足以支撐一位帝王奢侈的生活,但是宋仁宗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沒有耽於享樂,反而倡導節儉。
他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國家,盡心盡力,真正得做到了一個“為人君,止於仁”的皇帝。
Ⅷ 歷史上的宋仁宗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清平樂完結了,但是故事的主角宋仁宗進入了不少人的視野。其實歷史上的仁宗皇帝爭議非常大,喜歡他的人,把他比作李世民,不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劉阿斗。
雖然我不太愛看電視劇,但是對於一位口碑分化如此嚴重的帝王,我突然很有興趣去了解仁宗皇帝,今天,讓我們一起扒一扒宋仁宗好了。
宋仁宗原本是想改變重文輕武的現狀,結果這樣一整,世人反而更看不起武官了,最後這種現狀逐漸演化成了三種問題:冗官、冗兵、冗費。
八十萬禁軍的稱呼就是宋仁宗時期出現的,簡單來說:只要有兵,他們的上級就能貪污,所以宋朝招兵多多益善,還好宋仁宗時期的經濟處於頂峰狀態,所以貪也就貪了。
但到他兒子孫子輩時,朝廷也就沒那麼多錢了,就有點扛不住了,於是就有了王安石變法、蔡京變法。這些變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去解決重文抑武和三冗問題,但都為時已晚,因為之後的宋朝已經開始內憂外患。
內憂就是農民起義,有記載的農民起義就有400多起,其中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宋江、方臘。外患就是遼金西夏蒙古,都對這片土地虎視眈眈,所以宋朝在宋仁宗之後正式走下坡路。
Ⅸ 宋仁宗下一個皇帝是誰
宋英宗趙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趙宗實,後改名趙曙,是濮王趙允讓之子,過繼給宋仁宗為嗣,是北宋第五位皇帝。
宋英宗幼年被無子的仁宗接入皇宮撫養,賜名為趙宗實。擔任左監門衛率府副率,後歷任右羽林軍大將軍、宜州刺史、岳州團練使、秦州防禦使。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為皇太子,改名趙曙,封巨鹿郡公。嘉佑八年(1063年),趙曙即帝位。趙曙為帝之後,任用舊臣韓琦等人,不想改革,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生戰爭。治平四年(1067年),趙曙因病駕崩於宮中福寧殿,享年三十六歲,在位五年,謚號為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廟號英宗,葬於永厚陵(今河南鞏義孝義堡)。元豐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謚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Ⅹ 宋仁宗簡介 宋仁宗是怎麼死的
宋仁宗是病死的。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趙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趙恆第六子,母為李宸妃。早年歷封慶國公、壽春郡王、升王,官中書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趙禎於汴梁皇宮駕崩,享年五十四歲。據《宋史》記載,趙禎駕崩的消息傳出後,「京師(汴梁)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10)宋仁宗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天禧二年(1018年),趙受益進封升王。同年九月丁卯日(1018年10月19日),趙受益被冊封為皇太子,賜名趙禎。
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趙恆逝世。年僅十三歲的趙禎即皇帝位,由皇太後劉氏(章獻明肅皇後)代行處理軍國事務,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後去世,才開始親政。
諫臣包拯屢屢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濺到趙禎臉上。但趙禎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未予以怪罪。
趙禎一朝還出現了「求之千百年間,蓋示一二見」,在《岳陽樓記》中唱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及倡導文章應明道、致用,領導北宋古文運動的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