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斯洛提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是什麼
1、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
對性、食物、水、空氣及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上的需要,這類需要的層級最低,人員在轉向較高層級的需要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要。一個人在飢餓時不會對其他任何事物感興趣,他的主要動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還有許多人不能滿足這些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s)
安全需要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一樣,在安全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人員唯一關心的就是這種需要。對許多人員而言,安全需要表現為安全而穩定以及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及退休福利等。
主要受安全需要激勵的人,在評估職業時,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要滿足的保障。如果管理者認為對人員來說安全需要最重要,他們就在管理上著重利用這種需要,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人員不致失業。如果人員對安全需要非常強烈時,管理者在處理問題時就不應標新立異,並應該避免或反對冒險,而人員將循規蹈距的完成工作。
3、社交(愛與歸屬)需要
社交需要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要。當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後,社交需要就會突顯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級是與前二層級截然不同的另一層級。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人員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產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
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當社交需要成為主要的激勵源時,工作被人員視為尋找和建立溫馨和諧人際關系的機會,能夠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的職業會受到重視。管理者感到下屬努力追求滿足這類需要時,通常會採取支持與贊許的態度,十分強調能為共事的人所接受,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等業務活動,並且遵從集體行為規范。
4、受尊重的需要(esteem)
尊重需要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別人按照他們的實際形象來接受他們,並認為他們有能力,能勝任工作。他們關心的是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這是由於別人認識到他們的才能而得到的。
當他們得到這些時,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同時就其內心因對自己價值的滿足而充滿自信。不能滿足這類需要,就會使他們感到沮喪。如果別人給予的榮譽不是根據其真才實學,而是徒有虛名,也會對他們的心理構成威脅。
在激勵人員時應特別注意有尊重需要的管理者,應採取公開獎勵和表揚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別強調工作的艱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頒發榮譽獎章、在公司的刊物上發表表揚文章、公布優秀員工光榮榜等方法都可以提高人員們對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5、自我成就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實現需要的目標是自我實現,或是發揮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要滿足這種盡量發揮自己才能的需要,他應該已在某個時刻部分的滿足了其他的需要。
當然自我實現的人可能過分關注這種最高層級的需要的滿足,以致於自覺或不自覺的放棄滿足較低層級的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佔支配地位的人,會受到激勵在工作中運用最富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技巧。重視這種需要的管理者會認識到,無論哪種工作都可以進行創新,創造性並非管理者獨有,而是每個人都期望擁有的。
為了使工作有意義,強調自我實現的管理者,會在設計工作時考慮運用適應復雜情況的策略,會給身懷絕技的人委派特別任務以施展才華,或者在設計工作程序和制定執行計劃時為人員群體留有餘地。
馬斯洛在研究這一層級的人類需要時,採用了21位成功人士的自傳和文稿,通過研究這些文字作品來得到作者本人的需要特徵。但是這種研究方式嚴重受限於作者本人的性情和偏見,缺乏客觀的數據支持,因此馬斯洛在自我實現需要這一層級結論不應該被科學界無條件的接受。
㈡ 馬洛斯金字塔體系是什麼
馬洛斯金字塔體系即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後,還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並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WxRdwlUYWIZMYgSwpoML1qQIG-_jIK2OowZdN_N63GxONPi89TJutLx_
㈢ 什麼是馬斯洛的人類需求金字塔
那不是什麼馬斯洛的人類需求金字塔,專業的正確的說法是需求層次理論,只不過用圖表示看起來像一個金字塔一樣。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2.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3.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4.五種需要可以分為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佔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5.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發展中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在發達國家,則剛好相反。
用圖表示就是這個樣子,看起來的確有點像金字塔
㈣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哪幾種
馬斯洛在晚期時還提出了「超自我實現理論」,可以看成是需求層次理論的第六層。具體描述如下:
這是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充分地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時,所出現短暫的「高峰體驗」,通常都是在執行一件事情時,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時,才能深刻體驗到的這種感覺,通常都是出現在藝術家、或是音樂家身上。
例如:一位音樂家,在演奏音樂時,所感受到的一股「忘我」的體驗。一位藝術家在畫圖時,感受不到時間的消逝,他在畫圖的每一分鍾,對他來說跟一秒一樣快,但每一秒卻活得比一個禮拜還充實。
㈤ 馬斯洛的需要五層次是什麼
1、生理上的需要,也稱級別最低、最急迫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睡眠。
2、安全需求,同樣屬於較低層的需求,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身體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財產等與自身安全感有關的事情。
3、社交需求,屬於較高層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求。
4、尊嚴需求,屬於較高層的需求,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尊嚴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5、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的需求,包括針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項需求都能滿足,最高層的需求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5)馬洛斯擴展閱讀:
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之一,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
㈥ 簡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水、食物、睡眠 、生理平衡、分泌、性
2、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 、家庭安全
3、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友情、愛情、性親密
4、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 、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5、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道德 、創造力 、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
(6)馬洛斯擴展閱讀
1、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2、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3、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4、五種需要可以分為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
㈦ 馬斯洛把需要分為7個基本層次,分別是哪七個基本層次
1、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當一個人為生理需要所控制時,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2、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防禦的實力的慾望。
3、社交需求
社交需要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要。當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後,社交需要就會突顯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級是與前二層級截然不同的另一層級。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人員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產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
5、認知需要
又稱認知與理解的需要,是指個人對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決疑難問題的需要。馬斯洛將其看成克服阻礙的工具,當認知需要受挫時,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滿足也會受到威脅。
6、審美需要
審美需要是指人對美的生理、心理、精神的需求、慾望。是人的生命需求的一種表現方式,人所獨有的自由自覺生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徵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內在機制。人們對於美的需要也是一種基本的需要,比如希望行動的完美,對於事物對稱性、秩序性、閉合性等美的形式的欣賞,對於美的結構和規律性的需要等,都是審美需要的表現方式。
7、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往往會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獲得成就感。馬斯洛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的人處於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覺。
(7)馬洛斯擴展閱讀:
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之一,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1908~1970)和羅傑斯(1902~1987)。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
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
㈧ 馬洛斯的五層論怎麼理解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高到低。它們是: 5、自我實現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3、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需要) 2、安全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顯然,這種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種族保護的意義,以飢渴為主,是人類個體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當一個人存在多種需要時,例如同時缺乏食物、安全和愛情,總是缺乏食物的飢餓需要佔有最大的優勢,這說明當一個人為生理需要所控制時,那麼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後。
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具體表現在:①物質上的:如操作安全、勞動保護和保健待遇等②經濟上的:如失業、意外事故、養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嚴酷監督的威脅、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應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防禦的實力的慾望。
社交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細微、更難捉摸。它包括: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誼與忠誠的夥伴關系,希望得到互愛等②歸屬感。希望有所歸屬,成為團體的一員,在個人有困難時能互相幫助,希望有熟識的友人能傾吐心裡話、說說意見,甚至發發牢騷。而愛不單是指兩性間的愛,而是廣義的,體現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給予上,包括給予和接受愛。社交的需要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系,這種需要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與自尊有關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對獨立、知識、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劃分:①渴望實力、成就、適應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獨立與自由;②渴望名譽與聲望。聲望為來自別人的尊重、受人賞識、注意或欣賞。滿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導致自信、價值與能力體驗、力量及適應性增強等多方面的感覺,而阻撓這些需要將產生自卑感、虛弱感和無能感。基於這種需要,願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別人重視,藉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長的機會、有出頭的可能。顯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這種需要一旦成為推動力,就將會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勁。
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這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成就感與成長欲不同,成就感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廢寢忘食地工作,把工作當是一種創作活動,希望為人們解決重大課題,從而完全實現自己的抱負。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繫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沖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
在高層次的需要充分出現之前,低層次的需要必須得到適當的滿足。
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經滿足,便不能成為激發人們行為的起因,於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這五種需要不可能完全滿足,愈到上層,滿足的百分比愈少。
任何一種需要並不因為下一個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告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與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比重減輕而已。
高層次的需要比低層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熱情是由高層次的需要激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實現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現他自己的潛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體驗。
人的五種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無意識的。對於個體來說,無意識的動機比有意識的動機更重要。對於有豐富經驗的人,通過適當的技巧,可以把無意識的需要轉變為有意識的需要。
馬斯洛還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盪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
試驗證明,當人呆在漂亮的房間裡面就顯得比在簡陋的房間里更富有生氣、更活潑、更健康;一個善良、真誠、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體會到存在於外界中的真善美。當人們在外界發現了最高價值時,就可能同時在自己的內心中產生或加強這種價值。總之,較好的人和處於較好環境的人更容易產生高峰體驗。
㈨ 馬洛斯是什麼人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在1944年所著的《人的動機理論》中首先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歸納為五大類,由低到高分成五個階層,象金字塔一樣:
生理需要:是人類本能的最基本的需要,位於多層次需要構成的「金字塔」圖式的底部。這種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及延續種族的需要等。
安全需要:實質上是生理需要的保障。包括生命安全、財產安全、職業安全、勞動安全、環境安全和心理安全等。
社交的需要:也可稱為歸屬和愛的需要。包括社會交往,從屬於某一個組織或某一種團體,並在其中發揮作用,得到承認;希望同伴之間保持友誼和融洽的關系,希望得到親友的愛等等。
尊重的需要:即自尊、自重,或要求被他人所尊重。包括自尊心、信心、希望有地位、有威望,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以及高度評價等。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位於金字塔的頂端。包括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成為有成就的人物。馬斯洛說:「音樂家必須演奏音樂,畫家必須繪畫,詩人必須寫詩,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是什麼樣的角色就應該干什麼樣的事。我們把這種需要叫做自我實現。」
國內外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有很多的爭議。我們認為,絕對肯定或否定都是不恰當的。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有缺點和錯誤的地方,但是對於我們的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第一、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揭示了人類有多種需要的特徵,有其合理的因素,對於我們研究人的需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二、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三、馬斯洛理論的精華,在於重視人的需要,強調尊重人、關心人。對於我們了解和關心職工的需要,並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合理地予以滿足,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有啟發意義。
第四、馬斯洛指出人在某一時期,只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其它需要則處於從屬地位。這啟示我們,要使對人的管理工作收到成效,不僅要一般地了解職工的需要,而且要特別注意了解和掌握職工在某一時期的主導需要。只要了解了職工的主導需要,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