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蔣經國哪一年逝世
蔣經國1988年逝世,享年78歲。
蔣經國是蔣介石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20年,蔣經國就學於上海有名的萬竹小學。當時,蔣介石正追隨孫中山在粵工作,就委託在上海經商的陳果夫對蔣經國予以照料。
1925年10月,蔣經國赴蘇聯留學,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加入蘇聯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公開反共反蘇,使十七歲的蔣經國被貶到西伯利亞當列兵。
回國以後,他的父親蔣介石先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鄉,讀《孟子》、《曾文正公(曾國藩)家書》這類的古書,叫他「補課」和「洗腦筋」,還叫他閱讀《總理全集》和《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這類的書。
上海淪陷以後,蔣經國先在南昌做些一般的工作,1938年,被任命為贛縣縣長。1939年以後,他曾經歷任江西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區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護團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員等職,但一直未取得什麼成績。
1944年1月,蔣經國擔任了三青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並在這年10月參與了其父蔣介石發起的10萬青年從軍運動,任青年軍總政治部主任。
(1)蔣介石之孫奉化祭祖擴展閱讀
蔣經國在「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十大建設,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推行十大建設之前還在行政方面進行十項革新,使行政執行更為簡廉有效,此外也頒布「政治與社會革新」的八項要點,有人將這兩次革新統稱為「十八項革新」。
在其主政台灣期間較重視本土人才,大量啟用台灣本省籍官員,積極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執政晚年逐步開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以及實行「民意機構改革」等,開啟了台灣政治民主化之路。
蔣經國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反對「台灣獨立」。1987年11月宣布開放部分人士赴大陸探親,結束了近40年兩岸同胞不相往來的局面。
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蔣經國主張改革台灣人鋪張餐飲陋習,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湯),使餐飲奢侈風氣有所收斂。
B. 蔣介石的曾孫蔣萬安的父母是誰
父親是蔣孝嚴,母親是黃美倫。
1、蔣孝嚴
蔣孝嚴,男,1942年生,祖籍浙江寧波奉化人。原名章孝嚴,蔣介石之孫。國民黨榮譽副主席,中國台灣地區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2008年11月22日,榮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2014年5月7日,中國國民黨舉行中常會,通過敦聘前副主席林豐正、詹春柏及蔣孝嚴擔任國民黨榮譽副主席。現在還擔任中國台商發展協會理事長。
蔣孝嚴與蔣孝慈是蔣經國與章亞若所生的孿生兄弟,他們於抗日戰爭期間在桂林出生。由於蔣經國已與蔣方良結婚,因此兩名私生子跟隨母親的章姓,但名字與蔣經國的其他兒女一樣是「孝」字輩。
2、黃美倫
黃美倫,祖籍廣東台山,嫁給蔣孝嚴後冠上夫姓,名為:蔣黃美倫。
黃美倫與蔣孝嚴總共育有兩女一男,老大蕙蘭,小名貝貝。老二蕙均。老三萬安。
(2)蔣介石之孫奉化祭祖擴展閱讀:
蔣介石家族:
從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宣布「復行視事」──重新登上「總統」大位,直至蔣經國1988年去世,近四十年間,蔣介石父子(經國、緯國),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以及孝字輩兄弟姐妹,友字輩孫子女,四代同堂,人丁繁茂。
今天的友字輩蔣家後人當中,蔣孝勇之子友柏與友常,是媒體曝光率最高的兩位,也是最勇於發表自己看法、最出色的兩位蔣家第四代後輩。
生於1976年的蔣友柏,曾經在口述的《懸崖邊的貴族》書中為自己作旁白:「蔣介石是他的曾祖父,蔣經國是他的爺爺,但別再追問他對近代史的評論。我們看到的偉人,對他來說,只是家人。」
又說:「財務是他的專長,當他還在紐約大學讀書時,在房地產投資上就大有斬獲。做投資賺大錢也是他的好勝本能之一。」
1978年生、屬馬的蔣友常則另有一番自我履歷式的剖白:「深邃的五官泄露了他的俄國血統,親切的笑容卻軟化了遺傳自奶奶、那遙遠且冰天雪地的線條。笑起來就像是鄰家男孩,和他面對面,他的氣質,很自然地設計出『如沐春風』的情境。」
「設計」和「管理」是他的強項(2000年,紐約大學史頓商學院主修財經;2004年,帕森設計學院主修設計管理),念書時,還出過一本旅遊書,是關於紐約的藝術之旅。
蔣孝文的女兒,也就是友柏的堂姐蔣友梅,早已往藝術發展;蔣孝武的大兒子蔣友松在舊金山從事創投金融業。而友柏、友常則回到台灣開設「橙果」設計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蔣孝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美倫
C. 蔣介石的後代情況是什麼
蔣介石家族中第二代蔣經國、蔣緯國、第三代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蔣家三代六個男人都已經作古,留下一門六位寡婦。
蔣經國曾希望通過「梅蘭菊」、「松柏常青」的涵義,延續蔣家第四代的血脈,蔣家第三代長子蔣孝文有一女蔣友梅,次子蔣孝武與前妻汪常詩有女兒蔣友蘭、長子蔣友松,三子蔣孝勇的兒子是蔣友柏、蔣友常與蔣友青。
蔣家第四代子孫目前大多從商或學習藝術,很少有人涉足政治,除了章孝嚴、章孝慈子女留在台灣工作學習之外,其它的子孫大都散居海外,遠離台灣。
如今,蔣家後代中除了章孝嚴依然活躍在台灣政壇外,其它人都遠離政治,在文化、藝術界發展。
(3)蔣介石之孫奉化祭祖擴展閱讀:
宋耀如(嘉樹)、倪桂珍夫婦,共育有六名子女,宋家子女的排行依序是藹齡、慶齡、子文、美齡、子良、子安。
宋家三姐妹在民國初年歷史上的影響力,可以從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四句順口溜中心領神會。因為大姐藹齡嫁給財閥孔祥熙、二姐慶齡嫁給國父孫中山、么妹美齡嫁給蔣介石。
無論這三姐妹是有幫夫的命,亦或是妻以夫貴,她們的夫婿,當年在中國政壇上,確實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坊間因此傳言,老大藹齡愛錢、老二慶齡愛國、老三美齡愛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蔣介石家族
D. 蔣經國共有幾個兒子
蔣經國共有五個兒子;3個姓蔣,兩個不姓蔣,接受如下:
1,蔣經國先生和他的俄籍妻子方良女士生有三子一女。長子蔣孝文,1935年出生於蘇聯,十幾年前,因糖尿病傷及腦部,如同廢人;女兒蔣孝章,1937年2月在浙江奉化溪口出生,長期旅居美國;次子蔣孝武,1945年2月生,1986年出任駐新加坡商務代表團副代表;小兒子蔣孝勇生於1948年10月,現任台灣國民黨黨營「中興電工機械公司」總經理。
2,蔣經國還有一對不姓蔣的兒子——章孝嚴、章孝慈,是蔣經國1941年在江西主持國民黨青干班時,與他的學員章亞若非婚所生的孿兄弟。章氏兄弟出生不久,生母便病逝。由於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章氏兄弟不僅未能正式進入蔣家,連姓氏也只能從母姓。據說章氏兄弟是由宋時選和王升撫養大的。目前章孝慈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章孝嚴任台灣「外交部北美司」司長。
(4)蔣介石之孫奉化祭祖擴展閱讀:
蔣經國的主要貢獻:
1,蔣經國在「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十大建設,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推行十大建設之前還在行政方面進行十項革新,使行政執行更為簡廉有效,此外也頒布「政治與社會革新」的八項要點,有人將這兩次革新統稱為「十八項革新」。
2,在其主政台灣期間較重視本土人才,大量啟用台灣本省籍官員,積極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執政晚年逐步開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以及實行「民意機構改革」等,開啟了台灣政治民主化之路。
3,蔣經國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反對「台灣獨立」。1987年11月宣布開放部分人士赴大陸探親,結束了近40年兩岸同胞不相往來的局面。
4,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蔣經國主張改革台灣人鋪張餐飲陋習,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湯),使餐飲奢侈風氣有所收斂。
5,蔣經國著有《我的生活》、《我的父親》、《負重致遠》、《蔣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匯編》等書。
E. 2017年將介石侄媳婦來奉化溪口掃墓
不是蔣介石侄媳婦吧!2017年3月30日,蔣介石孫媳婦蔣方智怡(蔣介石長子蔣經國三兒媳、蔣孝勇妻子、蔣友柏母親)從台灣來奉化溪口掃墓。
F. 蔣偉國的後代姓什麼
蔣孝嚴與妻子黃美倫育有兩女蔣惠蘭、蔣惠筠及一子蔣萬安。
2017年9月9日,國民黨舉行中央委員選舉,「立委」蔣萬安以1042票,沖到第八名,高票當選。
蔣惠蘭、蔣惠筠家庭主婦。
蔣孝慈與其夫人趙申德有一子一女,章勁松及章友菊。
章勁松從商,章友菊學習藝術。
蔣孝嚴與蔣孝慈是蔣經國與章亞若所生的孿生兄弟,他們於抗日戰爭期間在桂林出生。由於蔣經國已與蔣方良結婚,因此兩名私生子跟隨母親的章姓,但名字與蔣經國的其他兒女一樣是「孝」字輩。
蔣孝嚴,男,1942年生,祖籍浙江寧波奉化人。原名章孝嚴,蔣介石之孫。國民黨榮譽副主席 ,中國台灣地區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2008年11月22日,榮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2014年5月7日,中國國民黨舉行中常會,通過敦聘前副主席林豐正、詹春柏及蔣孝嚴擔任國民黨榮譽副主席 。現在還擔任中國台商發展協會理事長。
蔣孝慈,1942年3月1日-1996年2月24日,蔣經國三子,與蔣孝嚴為孿生兄弟。1949年赴台。東吳大學中文系、法律系雙學士。美國杜蘭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東吳大學校長,國民黨中央委員,1996年病逝。
(6)蔣介石之孫奉化祭祖擴展閱讀
蔣萬安,男,漢族,1977年出生,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博士,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的兒子、蔣經國之孫,蔣介石曾孫。
回想起兒子萬安的名字,蔣孝嚴若有所思地說:「我兒子萬安的名字,是經國先生取的。萬安出生後,王升先生就跟經國先生報告,經國先生聽了之後很高興,思考了幾天告訴我,孩子就取名為萬安,他說孝嚴、孝慈在萬安吃了很多苦。
我跟孝慈的名字是老先生取的。因為我自己就是在江西萬安長大的,那裡是全江西最窮的一個縣。經國先生取名萬安,就是要我和萬安本人,知道毋忘在莒,經國先生借著兒子的這個名字告訴我,記得你小時候經歷的辛苦歲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蔣孝嚴
網路-蔣孝慈
知
G. 蔣介石的老家是哪裡
蔣介石的老家是浙江奉化。
蔣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7)蔣介石之孫奉化祭祖擴展閱讀:
蔣介石名下有兩個兒子,長為蔣經國,次為蔣緯國,蔣經國與蔣方良夫婦有三子一女,即長子蔣孝文,長女蔣孝章,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
此外還有蔣經國與章亞若生下的一對孿生兄弟蔣孝嚴和蔣孝慈。家第四代子孫目前大多從商或學習藝術,在文化、藝術界發展,幾無人涉足政治,除了蔣孝嚴、蔣孝慈子女留在台灣工作學習之外,其他的子孫大都散居海外。
H. 蔣經國不讓他的後代從政
是的,1985年12月15日蔣經國向「國民大會」發表講話時,他更是明白地針對在他身後是否有蔣家人出現主政的問題,回答說:「既不能,也不會。」
1978年3月,年近古稀的蔣經國出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成功地「子承父業」。而他培養接班人的計劃,已早早開始。蔣經國有3個兒子,長子蔣孝文,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蔣孝文從小被嬌生慣養,是出名的紈絝子弟、不良少年。
在蔣家三公子中,蔣孝武是最被看好的。他生性沉穩,年少時很少惹是生非,因此深得蔣介石父子的歡心。當年,蔣介石滿懷希望這個孫子能夠進入軍界,掌握軍權,所以給他取名孝武。為了讓他接受正規的軍事化教育,蔣介石還把他送到德國,後來因為蔣孝武對軍事不感興趣,又轉學政治。
蔣經國對蔣孝武的培養路數,一開始就基本是對蔣介石培養他路數的復制。蔣經國從1976年起便讓蔣孝武進入情報部門,之後使其擔任多個部門要職,涉足了黨務、軍特、宣傳等重要系統。並且,為了不使兄弟爭權,蔣經國沒讓三子蔣孝勇涉足政界,而是安排他進入商界。
在接班的問題上,蔣孝武也曾躊躇滿志,甚至在形象設計上也很費心思。蔣孝武遺傳了母親蔣方良的黃發藍眼,但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具備「炎黃子孫」的血統,他把頭發染成了黑色,同時,他還讓專家特地設計了一種隱形眼鏡,只要戴上它,眼睛就變成了黑色。這樣,在接「中國人」的班時,就不會顯得不倫不類。
當然,蔣孝武也不是沒有「缺點」。蔣孝武的私生活比較放縱,緋聞很多。1968年8月,正在德國留學的蔣孝武與年僅17歲的瑞士籍華裔姑娘汪長詩邂逅相遇,半年後兩人即在美國結婚,並生下一兒友松、一女友蘭。但很快,汪長詩察覺丈夫身邊時有女影星出沒。於是,爭吵隨之蜂起。
在汪長詩離家出走以後,蔣家所有人都極力挽回汪長詩。而結婚7年的蔣孝武與汪長詩,最終選擇了離異。此事曾使得蔣孝武在蔣經國心目中的地位跌落谷底。在蔣經國的想法里,一個連家裡都擺不平的孩子,有什麼資格談接班?
為使蔣三世接班,蔣經國開始重用既無個人班底又對蔣家絕對忠誠的第三代人物,如陳履安、宋楚瑜、連戰等人,目的就是讓他們逐步抓到實權,以便為蔣孝武接班護航保駕。然而,「江南命案」的發生直接導致蔣經國傳子部署失控。
江南(原名劉宜良)曾是《台灣日報》記者,後以《台灣日報》特派員身份來到美國,並加入美籍。在美國期間,江南開始撰寫《蔣經國傳》並在洛杉磯《論壇報》上連載,書中透露了蔣家的不少「秘辛」,令蔣經國惱羞成怒。
1984年10月15日,江南在舊金山遭槍殺。美國警方迅速破案,查明刺客是「竹聯幫」幫主陳啟禮等3人,他們是按照台灣當局「特工」部門的指示行事。當時,陳啟禮留給「白狼」張安樂一卷保命錄音帶。張安樂攜帶錄音帶,在洛杉磯公示:「江南案」幕後另有指使者。
多年後,張安樂透露,當時要救兄弟,也要顧全大局,就把矛頭對准了蔣孝武,讓他替父受過。頓時,蔣經國和台灣當局在國際上名聲掃地,美國人的態度也對蔣經國造成了強大壓力。
蔣經國只好將蔣孝武「流放」到新加坡任「商務代表」,請好友李光耀代為看管。蔣孝武從此淡出政壇,蔣經國的接班人計劃也就徹底破產了。
「江南命案」的發生,使蔣經國認識到,弄不好他會被後世戴上一頂「獨裁暴君」的帽子。同時,對維系蔣氏獨裁統治極為不利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台灣經濟、文化的高度外向性。在一個小而准開放的社會,獨裁統治面臨巨大的國際道德非議。
為了挽救蔣家政權可能大權旁落的危局,宋美齡在「江南命案」發生後不久從美國飛回台灣,企圖對重病纏身的蔣經國正在台灣實施的「返憲改革」游說國民黨元老派人物,力求對蔣經國提供幫助,並為蔣氏政權將要結束前夕可能發生的交班障礙就近指點運籌。
但是,宋美齡縱有良苦用心,蔣經國卻無意採納。「江南事件」後的台灣政局早已不允許蔣經國再做「傳子」之夢。
1985年8月16日,蔣經國在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時,特別聲明:「台灣領袖將依法選舉產生,從未考慮由蔣家人士繼任。」從此,蔣家王朝的「世襲」制幻滅,民主憲政之門已經打開,台灣開始走上民主之路。
(8)蔣介石之孫奉化祭祖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蔣經國是蔣介石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20年,蔣經國就學於上海有名的萬竹小學。當時,蔣介石正追隨孫中山在粵工作,就委託在上海經商的陳果夫對蔣經國予以照料。
1925年10月,蔣經國赴蘇聯留學,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加入蘇聯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公開反共反蘇,使十七歲的蔣經國被貶到西伯利亞當列兵。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蔣經國發表聲明,聲討蔣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寧格勒托瑪卡紅軍軍校學習。1935年,蔣經國在蘇聯與礦場女工芬娜結合,芬娜後來改名叫蔣方良。
1936年1月,蔣經國在蘇聯《真理報》發表譴責蔣介石的公開信。第二年,在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他被獲准回國。從1925年10月留學,到1937年回國,蔣經國在蘇聯一共生活了12個年頭。
回國以後,他的父親蔣介石先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鄉,讀《孟子》、《曾文正公(曾國藩)家書》這類的古書,叫他「補課」和「洗腦筋」,還叫他閱讀《總理全集》和《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這類的書。
上海淪陷以後,蔣經國先在南昌做些一般的工作,1938年,被任命為贛縣縣長。1939年以後,他曾經歷任江西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區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護團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員等職,但一直未取得什麼成績。
1944年1月,蔣經國擔任了三青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並在這年10月參與了其父蔣介石發起的10萬青年從軍運動,任青年軍總政治部主任。
1945年春天,蔣經國跟隨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行政院長」宋子文赴蘇聯談判,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蔣經國被任命為東北行營外交特派員。此後,他一直控制「三青團」,成為國民黨一個派系的首腦,是他父親的得力助手。
1949年1月,蔣介石宣告「下野」以後,蔣經國陪著父親退居溪口,後來在成都登機飛往台灣。在台灣他曾歷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台灣國民黨「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部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職。蔣介石病逝以後,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台灣第六任「總統」。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蔣經國病逝以後,台灣成立了「蔣經國治喪委員會」,1月30日舉行了遺體大殮儀式,後將遺體安放於桃園縣大溪鎮,准備將來運回大陸安葬。
大陸領導人對蔣經國的不幸逝世深表哀悼,並在1月14日發表了談話,肯定了蔣經國先生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灣獨立」,主張國家統一,表示要向歷史作出交待,並為兩岸關系的緩和作出一定的努力這一系列行動。
中共中央以及有關人士和蔣經國在大陸的親屬都向台北發去了唁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蔣經國
I. 蔣介石的曾孫有哪些
蔣家第二代:
蔣經國、蔣緯國
蔣家第三代:
蔣經國和蔣方良膝下的子女,見於譜牒的,依序有長子蔣孝文、長女蔣孝章、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蔣經國與章亞若生下的一對孿生兄弟章孝嚴和章孝慈。
蔣緯國膝下只有一個兒子蔣孝剛
蔣家第四代:
蔣友梅:蔣孝文的獨女
蔣友蘭、蔣友松:蔣孝武的一女一子
蔣友柏、蔣友常、蔣友青:蔣孝勇的3個兒子。
章友菊(或是蔣友菊):是章孝嚴還是章孝慈的女兒不詳。
蔣萬安:章孝嚴之子
蔣勁松:章孝慈之子
蔣友捷:蔣孝剛的兒子。
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J. 蔣介石和孫中山的關系怎麼樣
師生、領導,還有一種不太恰當的觀點:伯樂
補充:孫中山信任和重用蔣介石也經歷了一個實踐認識的過程。
蔣介石早年在日本學習軍事,1908年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在陳其美部下任職。開始在浙江運動新軍,曾率領敢死隊參加起義。後來回到上海,任滬軍第五團團長,幫助陳其美謀定江蘇。「二次革命」時曾帶領部隊進攻上海製造局和吳淞炮台,失敗後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前後,孫中山對蔣介石的印象是「在我們的革命運動中我們正需要此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帝國主義忙於歐戰,無暇東顧。根據形式發展,蔣介石向孫中山提出統一全國各省力量,擬以江蘇為根據地,「聚集精銳以赴之」的倒袁計劃。為了配合這個總體計劃,1915年蔣介石又親手擬訂了《蔣中正凇滬起義軍事計劃書》。其中包括起義的一般計劃、攻擊計劃、攻取吳淞以及經營海軍與龍華炮台等三個計劃。這與孫中山正籌備的全國性武裝起義,恰相吻合。1917年9月,孫中山南下護法,在廣東組織大元帥府,積極准備北伐。20日,蔣介石上書孫中山,提出《對北軍作戰計劃》。他對敵我雙方力量的分析和提出的以長江沿岸為主要戰場、先克武昌,次定南京,擊潰敵軍長江一帶的勢力後直搗北京的戰略設想,亦深得孫中山的贊揚和重視。於是,次年三月孫中山電召蔣介石到廣州協助策劃軍事,逐步得到重用。6月,陳炯明叛變炮轟總統府,孫中山避難永豐艦。蔣介石應孫中山電召由寧波回到廣東,登艦和孫中山一起指揮作戰。更加得到孫中山的信任。繼而,委任蔣介石為大本營參謀長。1924年5月2日,又委任蔣介石兼粵軍司令部參謀長。同日,特任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校長。1924年10月平定商團叛亂中,蔣介石表現堅決果斷,特別是軍校學生軍(其中不少是共產黨人、進步青年)在戰斗中發揮出來的決定性作用,使孫中山贊嘆不已。此後,孫中山親臨黃埔,檢閱軍校學生戰術演習。檢閱後和蔣介石談話中對黃埔軍校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這既是對黃埔軍校學生的高度贊揚,也包含著對蔣介石的信任。
由此可見,數年之間,蔣介石的某些見解和作為贏得了孫中山的歡心。孫中山經過實際考察,雖然對蔣介石的有些做法不甚滿意,但畢竟認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