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萬法歸一圖屏的基本信息
《萬法歸一圖》屏,清,絹本,設色,長163.8cm,寬110.8cm。
② 我身高1米70,體重57公斤,26歲,瘦嗎
標准體重和肥胖
人有胖瘦之分,體重過輕則為瘦,過重則為胖,那麼以什麼樣的標准來衡量是胖還是瘦呢?這當然必須有個參照值,這個參照值,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標准體重。目前在我國尚沒有統一的標准體重數據。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標准體重(千克)
另一種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標准體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標准體重(千克)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0.6= 標准體重(千克);7~ 12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 X 0.5= 標准體重(千克);1歲以上:8十年齡x2= 標准體重(千克)
但是,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在同一天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一定的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准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恆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范圍,我們把這個數值范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准體重+-10%以內的范圍。超過這一范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 實測體重超過標准體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稱為超重;實測體重超過標准體重 20%以上,並有脂肪百分率(F%)超過30%者則可診斷為肥胖病。體重超過標准體重的30 %一50%,F%超過35%一45%者稱中度肥胖病;超過標准體重50%以上,F%超過45%以上者稱為重度肥胖病。
③ 萬法歸一圖屏的介紹
《萬法歸一圖屏》長163.8cm,寬110.8cm。圖繪在明凈開闊的大殿內,乾隆皇帝身著朝服正襟危坐,他對面是包括年輕的渥巴錫在內的十位土爾扈特部首領。作者為了烘染畫面吉慶安詳的氣氛,畫面的三分之一處,繪制了正乘祥雲而來的佛國使者,他們正在為此次重大的法事祝福。全圖以鮮艷的朱紅、閃亮的金黃、明快的翠綠等亮麗的色彩為主色調,其豐富多彩並具有裝飾性的設色,令庄嚴靜穆的場景增添了幾分皇家富貴之氣。
④ 誰能找到君臨天下這樣的圖
萬樹園賜宴圖,描繪乾隆在承德避暑山莊會見魯特蒙古杜爾伯特並賜宴的情景。
地址1:http://sail.hnist.cn/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308(局部)(麻煩你自己找一下)
2:http://www.obj.or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6/20066822501.jpg(局部)
乾隆觀馬術圖
地址:http://www.obj.or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6/20066822501290.jpg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百餘年間,清朝中央政權與西北蒙古族各部和維吾爾族回部爭戰頻繁,終於在乾隆中期平定了蒙古族厄魯特部和回部的叛亂,使得西北的邊境有了一個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為此乾隆皇帝在宮廷畫家中挑選了以郎世寧為首的中外畫家,創作了一系列史詩般的畫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厄魯特蒙古族的杜爾伯特部首領車凌、車凌烏巴什、車凌孟克(合稱為三車凌)以及厄魯特蒙古族的輝特部首領阿睦爾撒納,相繼歸順清朝,乾隆皇帝特地在承德的熱河行宮避暑山莊舉行盛大儀式表示慶賀。時年66歲的郎世寧和另外兩位歐洲傳教士畫家王致誠、艾啟蒙等一起,趕赴承德,畫了一批蒙古族歸順首領的油畫人物半身肖像。後來又根據此行搜集的素材,郎世寧和其他中外畫家共同完成了兩幅大型的歷史畫:《乾隆萬樹園賜宴圖》橫幅(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和《乾隆觀馬術圖》橫幅(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這兩幅畫完成之後,張貼在避暑山莊內「卷阿勝境」殿的東西牆上。
萬法歸一圖,繪於1771年,反映的是乾隆帝在承德普陀宗乘之廟的「萬法歸一」殿,接見跋涉幾萬余里自俄羅斯歸來的蒙古族土爾扈部首領渥巴錫的場面。
地址:http://sail.hnist.cn/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308(麻煩你自己找一下)
⑤ 道字你們是如何理解的
小篆:「道」,從,從首,謂長行,首: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長行於面之所向與行之所達之塗,此塗即道。故其本義作「所行道也」解。其義為:1. 路曰道,即道路。如《荀子·修身》「道雖邇,不行不至。」2. 一定不變之理曰道。如《書經·湯誥》「天道福善禍淫」,又如《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3. 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曰道。如《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4. 仁義禮樂稱為道。如《論語·陽貨》「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5. 道德之稱。如《禮記·曲禮》「道德仁義非禮不成」。6. 善事、美德曰道。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7. 意向曰道。如《論語·公冶長》「道不同,不相為謀。」8. 方法曰道。如《中庸》「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9. 有德行者曰道。如《論語·顏淵》「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10. 施行、實施曰道。如《荀子·議兵》「必道吾所明,勿道吾所疑。」11. 言、談曰道。如《荀子·榮辱》「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12. 白、申曰道。如道賀、道喜、道歉。13. 講曰道。如《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學問。」14. 道家、佛家法術曰道。如《智度論》「得道者名為道人。」15. 道家、道教、信奉道教的人略稱道。16. 僧侶曰道。如《南史·梁武帝紀》「道俗五萬餘人」。人生就是一條道路。如何把握方向走好這條道路,深信,是每個人終生的願望。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的踏上這條康莊大道。因為它需要明智的智慧與努力的學習實踐,才能走上光明的人生大道。「道」由「」與「首」相結合,意含著道要行,而且還要運用頭腦,以智能做引導。「」還有「乍行乍止」解,提醒我們在人生路上不要只顧埋頭奔走,走累了要停下來,走不通的時候,也要停下回頭看看自己走得對不對,有沒有越來越偏離?《中庸》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故要隨時校正方向,不可偏離正道。這就是道的義理。人生必須走上「正道」,為什麼呢?因為邪道、旁門左道會引人走入黑暗的歧途。唯有踐履正道,才是人生幸福美滿的保證。而正道必法自然,正道就是自然的運行,就是自然的原理原則。如果違背自然之道,人類會遭受許多的痛苦和災難,因為邪路是根本行不通的,終究還是要回歸自然的。譬如,一年四季的流轉就是自然之道,如果四季錯亂,萬物就無法生存;再如,星球有它自然的運行軌跡,如果偏離軌道而行,宇宙可能就無以和諧共存。人亦如此,在世間我們依五倫之道而生存,處在父子之道、君臣(領導與被領導)之道、夫婦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上,這一切無不是自然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能在人倫的五道上,安其本分、各盡其職、和睦相處、相互合作――就是順應自然之道理。否則,父子沖突,夫妻關系破裂、兄弟相殘,朋友相欺、君臣無義,就要飽受違逆自然之道的傷痛與折磨,我們的社會就會出現「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離經叛道之亂象。可見「道」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然當行之理,絕不是誰要強加給我們的。「正道」是順乎天理、合乎人心的。我們不能背道而馳,自取禍殃。唯有心存正道、時時查驗自己方向的人,才能昂首闊步走在幸福光明的人生大道上。祝願大家都能在這珍貴的人生旅途上,譜寫出一首璀璨的「正道」之歌。明「道」之後,順乎自然努力落實,就是「德」的含義。我們將在下期與您一同走入「德」之意境。道字包羅萬有,妙不可言。所謂「萬物因道生,得者自通靈,悟徹個中理,菩提不減增」。昨天講「道」字的義理,今天講「道」字的構造。中國文字的構造非常美麗,簡直是一幅圖畫。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住、假借六種。這個「道」字,屬於象形、會意,現在簡單的解釋。這個道字,從走從首。走字是教你行,也就是要修行。不修行怎會得到道呢!首字是頭,也就是第一。修行是第一件最要緊的事,若不修行,就不能了生死。在道的上邊,有「"」兩點,這兩點是表法,左邊一點是陽,右邊一點是陰。陽代表天,陰代表地。陽就是乾,陰就是坤,天地就是乾坤。陽屬於男,陰屬於女。但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所以男人不一定生生為男人,有時可做女人。女人不一定世世為女人,有時可做男人。在這里有千變萬化,所以說妙不可言。這兩點是代表天地,代表日月,代表陰陽二氣。人身有陰陽之電,血為陰,氣為陽。氣是無形,血是有形。這兩點就有無窮的奧妙,是說不盡的。這兩點,可以說是無極和太極。無極是真空,太極是妙有。由無極而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太極靜而生陰。動極而靜,靜極而動──這是自然的法則。在兩點下邊,是「一」字。這個一,本來不是一,而是無極的O圈。因為沒有到極點,所以是O圈。這個無極圈,修成功就是大圓鏡智,修不成功就是無明。這個一字,本來是O字。因為到時候,把O字破開,成為一字。變成一字,就有數目的開始。在O字時,是沒有數目,這一點各位要特別注意。在沒有數目時,那就O字。一落在數目上,O字就變為一字。這個一字,生天生地生萬物,生仙生佛生聖人。一切的一切,皆由一字生出。O字什麼也沒有,沒有就是真空。一字生出,就變為妙有,什麼都有啦!自無化有為妙有,自有化無為真空。真空妙有的道理,妙不可言。這種妙不可言的道理,到什麼地方去尋找呢?答案──「自」字。所以在一字的下邊是個「自」字,表示求道不能向外馳求,到外邊是找不到正道。要迴光返照,反求諸己。在這個時候的境界,在儒家來說:「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道家來說:「保元守一。」在佛教來說:「萬法歸一。」所謂「萬法歸一,一歸合」,合是人一口,表示沒有什麼可說的,也就是合起口來的意思。這時候,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什麼也沒有了。有人說:「那麼,豈不是成為木頭嗎?」不是的。木頭是無心,而這是有心。也就是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種道理,不能到外邊去找。要迴光返照,反求諸己,才能找到所求的道。禪宗有偈雲:「萬法歸一一歸合,神光不明趕達摩,熊耳山前跪九載,只求一點躲閻羅。」今天講這個公案,證明求法不是件容易事,要有為法忘軀的精神,才能得到正道。 菩提達摩從廣州登陸 (他從印度乘船來到中國),便到金陵(南京)。經過神光法師講經的地方,進去問神光:「你在這里做什麼?神光說:「我在講經。」達摩又問:「講經做什麼?」神光說:「為了生死。」達摩說:「法本來不可說,無法可說。你講的黑是字、白是紙,怎能了生死?」神光一聽,大怒的說:「你這個摩羅剎!敢來謗佛謗法謗僧,豈有此理!」說完之後,便用鐵念珠朝達摩祖師的面上猛力打去!達摩在沒有防備的情形下,被打掉兩顆門牙。達摩祖師一想:如果把牙吐在地上,那麼,這地方要大旱三年(因為證果聖人的牙落地,諸天降罪,此處人會受到不下雨的懲罰)。達摩不忍心,令這地方的人受荒旱之苦,乃將兩顆牙吞到肚中。所謂「打落門牙和血吞」,留下這個典故。達摩修忍辱波羅蜜,一言不發,走出神光講經處,過長江,向河南嵩山而去。這時,無常鬼奉閻羅王之命,來請神光去參加他們的宴會。便對神光說:「你是神光嗎?」神光說:「是的。」無常鬼說:「閻羅王請你去飲茶。」神光一聽,便說:「我講經時,天華亂墜,地涌金蓮,我還要死嗎?」無常鬼說:「你當然要死啦!」神光問:「誰能不死?」無常鬼告訴他:「只有剛才被你打掉兩顆門牙那位黑和尚,他才能不死。」神光向無常鬼懇求說:「無常居士,請你慈悲,行個方便,我去跟那位黑和尚學不死之法,可以嗎?」無常鬼允許他的要求。神光乃日夜向北方追趕達摩,最後追到熊耳山,見達摩在山洞中面壁入定,乃向達摩頂禮懺悔,跪了九年,才得不死之法,成為禪宗二祖。這個「自」就是自強不息的意思,要自己努力,用功修行,才能得到道的真諦。所以在右邊有個「走」字,這表示要行持,才能有感應,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不去實行,光是明白道理,也是沒有用處。所謂「說一丈,不如行一尺。」我常說:「道是行的,不行何成道。德是立的,不立那有德。」就是這個道理。
⑥ 古文中如何形容長安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道離別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是離人: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宮苑傍山明,雲林帶天碧
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長安古意》)
長安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後早朝即事》)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長安》)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財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張說《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卧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憶長安,九月時(范燈《憶長安?九月》)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手環堵(杜甫《秋雨嘆三首》)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閑。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豪家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韋應物《酒肆行》)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長安路》)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李賀《沙路曲》)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李白《長相思》)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
⑦ 有什麼掙錢的好路子,推薦一個
現在想要較快掙錢我覺得diy店不錯。
在一個diy店裡,不僅有產品銷售,還有DIY個性化製作,90後的年輕人非常潮,將自己的照片DIY到T恤上,水杯上。利潤是相當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