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當今有何現實意義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當中,黃帝文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認知作用。近幾年,每年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就是為了進一步地繼承、發揚黃帝文化,尤其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過程當中,弘揚黃帝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更具有現實的特殊意義。
舉辦拜祖大典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親和力和感召力,打造反獨促統的新平台,尋根問祖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經過專家長時間的論證,中華民族的根和源就是在新鄭的黃帝故里。這里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黃帝文化也是直接連接億萬華人的精神紐帶,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華有華人,就會有軒轅黃帝的傳說。
㈡ 黃帝故里祭祖大典是什麼時候
中新網新鄭4月8日電
戊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今日上午9時在新鄭黃帝故里景區舉行,分為迎賓和拜祖兩個部分。具體時間段為:9時~9時50分為迎賓儀式;9時50分~10時25分為拜祖儀式。其中,作為最重頭戲的拜祖儀式,場景將更加恢弘,在拜祖舞台場的設置、現氛圍的營造、樂舞敬拜的形式上都有創新。
㈢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為什麼要佩戴黃帝絲巾
網上找來2006年的報道
--------
數千條黃絲帶表達敬意
參加拜祖大典的每一位嘉賓、工作人員甚至連采訪的記者,都佩戴著一條絲巾。這條絲巾叫做黃帝絲巾,是由明黃色的絲線織成,絲巾上用中英文印著「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字樣,圍在脖子上垂過腰間。
5000年前,黃帝的元妃嫘祖、次妃嫫母教民養蠶、置絲、織帛,天下從此無凍僵之患。黃帝絲巾在以前的黃帝文化節中也曾使用過,但從來沒有像此次有這么多來賓同時佩戴。它代表著在拜祖之時,大家同為炎黃子孫,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祈禱、奮斗。
--------
黃色代表黃帝,絲綢代表嫘祖,但是為什麼是絲帶還是沒有說清楚。
㈣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那裡怎麼去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拜軒轅」。2008年即戊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於4月8日(農歷三月初三),在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舉行。
在鄭汴路老東站往西走,在東明路上坐105南線到客運南站下車(火車打的10元錢就到)。在南站坐新鄭的車6元。到新鄭客運站下車後打個車5元錢就到黃帝故里景區了。
客運南站位置:隴海路南關街交叉口。
㈤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相關傳說
黃帝,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黃帝同炎帝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華夏部落聯盟領袖,我們的祖先。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至於具體出生地點,史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觀點。古為有熊國都城,其父少典為有熊國國君,但也有個別人認為在其它地方。
傳說一: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鄭的軒轅丘有個龍圖騰的國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媧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寶,她們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在今新鄭市區北關的軒轅丘的有熊國的宮殿里,傳來了嬰兒出生時呼吸大自然之氣時的「哇哇」哭啼聲。黃帝出生地在河南新鄭這一說法得到包括中國古都學會在內的大部分專家學者和民間機構的認可。
傳說二:黃帝出生於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在傳說中黃帝的母親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說是夜晚)突然看見北極光,然後就懷孕、生下了黃帝。
傳說三:黃帝生於山東省曲阜市周圍。據古史記載「黃帝生於壽丘」「壽丘在魯東門之北」,而壽丘位於曲阜城東四公里的舊縣村東。
地理位置
黃帝故里位於河南省省會鄭州市下轄新鄭市中心靠西方向,往西不到3公里就是107國道,沿新鄭市人民路往東就是京珠高速公路,交通非常便利,從鄭州驅車往黃帝故里僅需50分鍾。
㈥ 黃帝故里祭祖大典一般人能不能參加
農歷三月三上午中央電視台直播的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普通人不能參加,不過下午結束就開放了~~平時舉行的小規模的一般不限制~~我在那裡見到過徐光春和江西省委書記去祭祖,當時沒有任何限制~~
㈦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為什麼是3月3
黃色代表黃帝,絲綢代表嫘祖,傳達著對先祖的敬意。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自春秋戰國以來華夏炎黃子孫於農歷「三月三」在黃帝故里軒轅之丘(今河南省新鄭)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唐代後升格為官方祭典。自2006年開始,升格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20。
㈧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相關景點
河南鄭州—黃帝故里
黃帝故里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新鄭市軒轅路北,佔地面積100餘畝,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也是十八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拜祖儀式和歷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現場。
河北張家口-黃帝城
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於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炎帝歸附後,「邑於涿鹿之阿」即建都城於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黃帝所建華夏第一都城。
浙江仙都-黃帝祠宇
黃帝祠宇是仙都景區的靈魂,仙都是江南祭祀黃帝的重要場所。黃帝祠宇的前身稱為縉雲堂,約建於東晉成帝咸和——咸康年間(公元326-342年)。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敕改縉雲山為仙都山後,為了紀念軒轅黃帝,改名黃帝祠宇,由著名小篆書法家、縉雲縣令李陽冰撰額。
河南鄭州-黃帝宮
黃帝宮,又名雲岩宮,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南35公里處,新密東南劉寨鄉境內。曾是軒轅黃帝建宮築殿、練兵講武、研創八陣圖的地方。相傳黃帝初戰蚩尤失利後,退居此地,潛心養志。用風後、力牧為相,研兵習武,整飭兵馬,至今還有養馬庄、倉五村、拜將台、宮殿、軒轅門、講武門等古建築遺跡。
河南三門峽-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三門峽靈寶市區西20公里陽平鎮,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部落這一代繁衍生息歷史佐證。古代文人墨客紛紛前來瞻仰,題詩作賦,發出過「樊蘿來絕頂,瞻拜意何勝」的慨嘆!
陝西延安-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黃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繞。山上有八萬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鬱郁蔥蔥。黃帝陵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冢砌以青磚花牆,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在前為一祭亭,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
㈨ 如何看待庚子年三月三新鄭黃帝故里祭祖大典呢
今年三月三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泡湯了,網路也多了份寧靜。新型肺炎只是偶然,“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搞不下去則是必然,因為它是個失敗的營銷案例。失敗在哪兒呢?故里的外衣。哪個孩子沒讀過上下五千年、中國神話傳說、古代歷史故事之類呢。
史記《秦本紀》《六國年表》《封禪書》記載:公元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下時,分祀黃帝、炎帝,這是中國最早祭祀炎黃二帝的記錄。黃帝子、孫二十五,有德居官而賜姓者十四人,祁、己、僖、姞、衣等姓古時皆與姫音同或音近。《水經注•渭水》明載岐水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學界對於姬水為漆渠水、故岐水還是小橫水尚有爭論,然而對姬水在姜水上游附近支流並無多大異議:
(杜陽川)東南流,左會漆水,水出杜陽山之漆渠,謂之漆渠。……漆渠水南流,大巒水注之。水出西北大道川,東南流入渠,即故岐水也。……二川並逝,俱為一水,南與橫水合,自下得岐水之目,俗謂之小橫水……岐水又連逕姜氏城南為姜水,按《世本》: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是其地也。
《大戴禮》《史記》記錄了黃帝嫡子世系及其婚配,《水經注》《華陽國志》《十三州志》載明其地。《索隱》說:“帝子為諸侯,降居江水、若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國也。”黃帝家族主要與西南、西北氏族通婚,直至楚祖季連仍繼承鬼方母姓,說明什麼?地方民科組織有計劃地批量進行地名乾坤大挪移,創建一系列“網路詞條”,純屬鯨占歷史文化為己有,製造社會不和諧,毀的是自身區域形象。
《大戴禮•帝系》: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於蜀山氏,謂之昌濮氏,產顓頊。顓頊娶於騰氏…產老童。老童娶於竭水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產六子…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沒有黃帝到過新鄭的歷史記錄,新鄭西周末由關中鄭縣遷移而來,後成為韓國國都。其姬姓之祖實則西周司徒、鄭桓公姬友。文獻不允許有黃帝幾世的說法,晉人皇甫謐的讖緯亂語向為史者鄙視,卻成新鄭縣吹噓故里的可憐依據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封禪書》也說“南伐至於召陵,登熊耳山”,熊耳山《括地誌》定位在“商州上洛縣西十里”。新鄭再改地名也與古籍對不上號,只會擾亂很簡單的事實。
黃帝的名姓司馬遷尚且不知道,後其近四百年的皇甫謐(西晉河南新安人),竟把《帝王世紀》編得有模有樣的,什麼夢呀、鬼神呀、人身牛首之類的,都出自他的創造。可惜很多古書他還沒讀懂。比如《帝王世紀》寫道:黃帝“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節。次妃彤魚氏女,生夷鼓,一名蒼林”,顯與《晉語》不符:“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唯玄囂(今本誤傳為青陽)與倉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夷鼓與蒼林怎麼會是一人呢?黃帝嫡子玄囂非嫘祖所生嗎?
《世本》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史記•五帝本紀》襲《大戴禮》之誤,以玄囂為庶子青陽少昊;《魯世家》也稱周公“封於少昊之虛曲阜”。顯與《逸周書•嘗麥解》“蚩尤於宇少昊,以臨西方…乃命少昊清嗣為鳥師”不符,軒轅丘之西方為金天嘛。昭十七年孔穎達《疏》引《世本》說:“宋仲子曰:青陽即是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曰金天氏,少皞氏身號,金天氏代號也。”《漢書•律歷志》也說“少昊帝考德曰清,清者黃帝之子青陽也。立土生金,天下號曰金天氏。”黃帝傳子少昊,次孫顓頊、曾孫帝嚳、玄孫唐堯,哪有什麼黃帝幾世呢?這里沒有漏洞可鑽。
可笑的是纖緯大師對“有熊”和“軒轅之丘”的胡扯、貪占。前面我們已說過,“有熊氏”是對“少典氏”的誤說,皇甫大師怎麼吹的呢?“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次子(長兄神農嗎?),號曰有熊氏……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至於“軒轅之丘”,顯因軒轅所居而得名,《山海經•西山經》說的很清楚:“玉山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海外西經》也說“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窮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窮山之際”郭璞注為“岷山之南”,郝懿行箋證“《大荒西經》‘江山之南’,此雲岷山者,大江出岷山故也”。看皇甫大師是怎麼往河南搬的:“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山海經》曰‘在窮山之際,西射之南’。”腦洞大開不?向南射箭變成了地名,神仙都搞不清,只能信他的邪說!
㈩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關於黃帝故里
http://ke..com/view/18866.html?wtp=tt
黃帝故里新鄭說無可爭議。天水說是黃帝的子孫 姓後人遷至此處建立的古魯國,為紀念先人黃帝而對當地許多地名命名時均與黃帝有關,以致引起誤傳。魯人遷至山東後,又將壽丘等有關地名和傳說帶至此地,以致漢代學者、孔子十一世孫孔安國借機用此抬高先人孔子地位、偽造出了黃帝故里山東壽丘說。後世史學家隨其一錯再錯,誤傳至今.
但通過分析歷代史料可以找出明顯的錯誤矛盾之處:
一是壽丘作為山東地名為後起,據《清一通志》載:「壽山在州北一里,下有魯谷水。」壽山不高,故當地人也稱之為壽丘。是黃帝後裔 姓魯國所在地,後魯國遷於現山東,壽丘這個地名也隨之來到了山東。到了東周初期,周公旦被封到此地,這就是後起的周代魯國。所以,黃帝生壽丘的傳說應是源於天水的古壽丘,是黃帝後人遷居天水後思念先祖而作,而非山東後起的壽丘。
二是古史記錄的前後矛盾。《帝王世紀》作者皇甫謐說:「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又說:「(黃帝)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而黃帝先人少典就是有熊國君,作為有熊國君的少典怎可能到山東壽丘生下黃帝,然後在陝西姬水將其養大,再回到新鄭讓其繼位。
三是據古史記載與黃帝同時期的山東是東夷族,其首領為少昊,後來與黃帝大戰於涿鹿之野的蚩尤就是少昊族的首領之一,作為同時期的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的黃帝怎會生於少昊族的領地。
四是根據考古發現,中原古文化是由裴李崗文化而發展至仰韶文化,而山東古文化是由北辛文化發展至大汶口文化,從出土文物及其生活遺跡看,二者文化類型有著較大的區別,各自都能自成體系。所以屬於仰韶文化的黃帝在同時期決不可能和屬於大汶口文化的少昊同時出生於山東壽丘。
而陝西的姬水也是周人(姬姓)遷至渭水後的後起名,真正的古姬水就是《說文》和《水經注》中記載的 水,即今天新鄭境內的 水。昆侖說更是來自於《山海經》中的神話,不足為據。只有河南新鄭說,從史實到傳說,從地名到遺址,從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都無可置疑地證明了該地是真正的黃帝故里
據大量的歷史記載和文物佐證,黃帝故里景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區軒轅路北,佔地面積100餘畝,黃帝故里祠始建於漢代,後曾經毀建,歷代都有修復。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鄭縣令徐朝柱立有「軒轅故里」碑。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
近年來,新鄭市人民政府對黃帝故里景區進行了擴建。擴建後的黃帝故里景區共分五個區域:廣場區、故里祠區、鼎壇區、藝術苑區、軒轅丘區。祠前廣場、千年古棗樹、國槐蔭蔭、百年銀杏松柏參參,「乾坤浮雕圓盤」立於中道,軒轅橋下姬水可潺潺橫流,「軒轅黃帝之碑」立於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門、正殿、東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軒轅黃帝中年座像,兩配殿有黃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後建有黃帝寶鼎壇,樹九鼎,黃帝寶鼎置於中宮,高6.99米,直徑4.7米,重24噸,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銘文鐫刻萬年歷史故事;兩側立有56個民族圖騰玉柱;鼎壇四周建有楹聯迴廊,掛有當代名人歌頌黃帝功德的楹聯。在鼎壇的北面是軒轅丘舊址,高大的丘內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築軒轅黃帝紀念館,採用虛幻手法,展示黃帝風采。軒轅丘一側,建有黃帝文化藝術苑,薈萃了豐富多彩的黃帝文化藝術。
有眾多史料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建都在河南新鄭,故河南新鄭也是黃帝故里!
明《大明一統志》:「軒轅丘在新鄭縣境,古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生於此。」現存於軒轅故里祠的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大殿碑記》曰:「古傳,鄭邑為軒轅氏舊墟,行在北有軒轅丘遺跡,乃當年故址!後成了旅遊景區,每年農歷三月三都有億萬炎黃子孫來此尋根拜祖!06年4月1日起景區門票免費